|
不见一丝道德批判,把偷腥、出轨描述得平淡如水,仿佛这就是顺理成章、俯拾皆是的事情。但现实难道不是吗?可能只是成年人都比较擅长伪装而已。25分钟处的一场舞会,揭示所有,对侯麦作品轻车熟路的我,早已看穿一切。 |
|
她1984随身携带的蓝色塑料提篮,在2009的后街日杂小店有卖。她两个女朋友的时髦装束依然是2009的款式。刚刚装修完一个人的小屋,她躺在床上的睡衣和床单、房间的灰黑色调,在时光中不会褪色。 |
|
“我和一个占有欲强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我尝试着替自己争取一点点自由。开始他会抗拒,逐渐变得能够理解,甚至超越我的预期,这让我颇为感动,我开始更在意他而不是自己,我会对他的孤单感到抱歉,但又不想演变为怜悯之爱,于是劈腿其他一些男人,但昨晚我恢复理智,对他产生了一种无比强烈的需要!”……侯麦必须要让女主在外遇忧伤离家后去一趟酒吧,才能与邻座涂鸦人夫聊起心路历程思维脉络,否则观众实在无法自行领悟这种法式浪漫背后所蕴含的超前卫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动机! |
|
女人心里的那点弯弯绕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啊,够无赖,也很可爱。如果我有个女儿,我会在她的青春期给她看侯麦,教她爱是宽容,自由不束缚,但相对的也会有寂寞,悔恨伤离别需要承担,儿子就算了,侯麦镜头底下的男人都挺倒霉,也挺混蛋的。。。 |
|
一个死宅,一个瞎折腾。后来死宅受影响出去浪了,果真遇到了觉得心灵相通的新对象,而瞎折腾折到最后竟然想回到死宅的怀抱,但是已经把原有的退路给折腾没了… 咖啡馆里的男人说圆月是会影响人的,意思是月满则亏。 |
|
不是最好的侯麦电影,但仍没有人能像侯麦一样,用日常的细节和偶然如此真实的表现出二三十岁男女之间,关于情感的道德背叛忠贞纠葛和那些可能自己也搞不清的暧昧(帕斯卡·欧吉尔的猝死成就了本片 |
|
女主角其实潜意识里完全明了自己行动的理由,明了自己一定会迎来的结果,这才是这部片的最最惆怅之处。没有不会变心的爱人,没有永远舒适的居家环境,没有永远照耀巴黎的圆月,于是只能抱着必失吾爱的灰心念头不停奔走,于是最后失去了也就是失去了。就好像她从头提到尾的那个篮子,捞不起水里的月亮。 |
|
侯麦最美女主。侯麦的好处是精准抓住情绪中细微的变化,又不只是情绪,情绪呈现欲望,欲望呈现哲学观。事隔十三年,终于可以坦诚爱侯麦即爱法国。完全就是当年的每日日常。 |
|
可惜了女主角,同年就挂了 |
|
候麦的片子都是这样大片的对白,某一段的时间,直接切入不会交代那么多繁复的东西,仅仅是把此刻的所想所感所期盼用台词展现出来。每次看候麦的片子都想回到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那种慢节奏还有人与人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
|
看的过程有个错误预判,即第四部分出现的九月究竟是十一月之前,还是一月之后。没想到侯麦在末尾发力,咖啡馆里以“心理暗示”圆回标题,又将最早班车锁扣住此前不断提及的末班车。在叙事上又非常友善,创造了一个叙述的缺口,末尾空房间会面的时候,将激烈的场面/原因作了延后呈现。 |
|
我们所有人的爱恋都是矫枉过正,时过境迁。侯麦这一部开得简洁,刹得漂亮。补记:Pascale Ogier,曾凭此片拿下戛纳最佳女主角。同年在26岁生日前夕死于心脏病。可惜了。Jarmush的《法外之徒》据说也是为了纪念她。 |
|
知识分子热衷诉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境深重的隔阂,侯麦的世界里这种困惑似乎从不曾存在。无论年纪相距的幼齿中年旅途相碰的青年男女甚至月圆夜深毫不相识邻座陌生人,所有的交往交谈都是那么自然和倾心,零心机毫无做作。我喜欢侯麦的这种非典型人际关系与他那总是令人乍舌到吐血却回味无穷的结尾 |
|
女性视角下的情感价值选择,问题是观众与社会主体依旧在男权价值观之下, 因此无论女性如何选择依旧躲不开禁锢感,以及在男权价值下的表现。 |
|
赞同灌饼的评论,且男女关系栖身于城乡关系之中:人们习惯在郊区敞开心扉,奈何城郊荒无人烟;在世界之中心巴黎,人们却更多地封闭自己,哪怕渴求的世界就在眼前。月圆之夜即是城与郊的天涯共此时,城郊的入城幽会,城市中幽会的奔郊区而去,这时对,那时错。 |
|
“不要高估自己的感觉” ,侯麦的剧本好在,双方是同步的,而他只记录一方,观众以为那就是典型的偷情一方,殊不知,你在偷情,我已在偷情回来的路上。 |
|
Le cheminement logique de l’inversion ouvre par la sensibilité plastique rohmerienne à la pertinence d’1 aboutissement prévisible issu du réalisme filtré. Le plaisir libéral parisien et la stabilité mornée de la banlieue métaphorisent l’inconciliabilité du couple. |
|
完全排他的亲密关系似乎多多少少是违背人类本性的,但完全开放的模式恐怕也并不那么容易实现。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那一片晦暗不明却诱惑丛生的灰色地带。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会回到康德的那句名言:“人性这根曲木 ,绝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 |
|
侯麦一贯的风格 关于两性关系中道德问题的探讨。依然是贯穿全片的对话 但这次却将场景全部移到了室内 加剧矛盾冲突。结尾神转折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 女生千万不要太作哪怕长得好看哪怕男朋友很喜欢 以及最重要的 三观不合的人千万不要在一起呀。 |
|
“喜剧与箴言”之混乱
拥有两个妻子的人,会丧失自己的灵魂。
拥有两个家庭的人,会丧失分辨能力。 |
|
女性版《午后之爱》,开篇的箴言“拥有两个妻子的人,会丧失灵魂;拥有两个家的人,会失去分辨能力”,刚好就是对两部影片的分别点题。但《圆月映花都》比《午后之爱》更深刻的地方是,侯麦不止探讨两性关系,他还呈现了一个看起来更活泼开放的法国当代热闹背后注定的孤独,于是这个有着最多舞会的侯麦影片基调却是灰色的,而影片上映后受到的广泛欢迎也证明了侯麦概括的精准。侯麦还在情爱的双重生活之外,挖掘了与之相连的另一个问题:巴黎和近郊这种空间上的双重生活。当一对年轻人,一个居于城内,一个居于城郊,两个人的关系如何维系。这个问题在今天仍然疼痛鲜活。 |
|
美丽女人多不甘寂寞总想随时证明自己的魅力男友看似控制欲极强也是建立在她迷乱的个人生活上与不同男人约会跳舞暧昧 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有意思的是她还不断声明自己是个喜欢独处的人在打了无数约会电话被拒绝还要逞强在爱慕者面前强调自己需要独处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吸引别人的人格结尾的反转很讽 |
|
现代性男女关系的肖像:男人需要爱情来“藏身”,女人需要爱情来“打开自己”。双方以各自的“不道德”创造了一个不稳定的道德平衡,“圆月”意味着这个平衡达到理想状态时即是即将破裂之时。 |
|
依然侯麦式女主和三个男人的侯麦式男女关系情感剧,三男分别为控制狂男友、未上床备胎和一夜情男孩。开头的通勤火车明示了路易斯的尴尬处境,即便市区有房也一直在装修,趴体趴不完就得赶末班车,也隐喻了她对感情现状的不满:稳定的太过安逸,刺激的又太过折腾。月圆之夜没有狼人变身,却终将生活搞成一片狼藉。她哭泣的样子真的很动容,不管你把房子买在巴黎还是上海郊区,谁肚子里没有一堆委屈呢,只是这一切真的不是潮汐引力的锅。 |
|
明明心猿意马,偏说是要享受孤独。按捺了一小时的反转,终于如约而至。希望永远有人围绕着自己转也不是错,错在天体运动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女主不仅参与道具设置,也展示了穿搭、室内设计和家具陈列的才华。 |
|
熱評裡有一條彷彿看好戲一般等著女主跟她的男友分手。我只想說兩個人在一起是雙方認可的一種選擇,就算女主心猿意馬嚮往自由,直接或間接導致兩人relationship didn't work out at last也不代表女主是應該被詬病的一方。這種「罵女人綠茶」的行為我真的是had enough! 我真的太討厭東亞文化裡的厭女情節了。我們都是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性轉一下的話我看評論裡又會是怎樣的狀況呢?// 這片的資源好難找最後導致我買了Mubi的會員哈哈哈 |
|
是不是要是男人有两个家,大多就可以隐瞒下去了。女人尝试着这样,最后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呢?女人要记住,你要有你自己的房间,当你失去爱情,男人的时候,还有家可归。 |
|
这大概就是我脑海里设想过的“当我遇见了更喜欢的人我会告诉你”的结果之一吧,明明以为自己才是放得下的那一方,好喜欢侯麦电影里这种陌生人之间也能很自然的倾心交谈的感觉。 |
|
时隔两年二刷。rohmer在这里放置了两件房间,两位相爱的人生活在各自的房间,拥有更多的生活自由会怎样。rohmer的答案是肉体和灵魂的出轨。但是rohmer详细描述了出轨的过程,自然而然的,一种形而上的自然,非直接批判的对待。电影开头的两段话,就是寓言,无比贴切的镜头语言。 |
|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弊而不成。老子这话什么意思呢?有一种解释:因不贪图满盈,所以能安于陈旧有所亏缺而不尽完满,就永远可以发展。还有一种观点:只有「知止」不盈,才能在新旧之间徘徊,保持旧有不被新生取代。其实,这两种解释放在《圆月映花都》里都合适。有限的经验告诉女主:如不与男友分居,就无法得到长久的爱。若没有私人空间,二人世界也将不会和谐。为了长久和谐,不符合暗示的前任一定会被更符合暗示的现任取代。最终,就像预言的那样,拥有两个「家庭」的女主丧失了辨别真爱的能力,无家可归的她沉浸在「轮舞」游戏中不能自拔,而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主也丧失了灵魂,沦为填补他人空缺的代替品。最终游荡在花花世界里的女主突然感到了莫名的困惑和难过,究竟是因为过度完满的圆月令她怅然若失,还是因绝对的自由给她带来了绝对的奴役呢? |
|
侯麦总是能将多角关系处理得不露俗套,自以为在爱情游戏里如鱼得水的女主最后反被摆了一道,但这反转又不带有批判性,只是表达了人类的贪婪本性,在月圆之夜人们总是难以入眠,或许都是欲望在心中作祟导致的,不过不用为侯麦电影里的女主担心,下一任总是会无缝衔接。 |
|
只能说醉了。。矫情女注定没有真爱,死劲作把好男人都吓退。被分手哭哭啼啼转眼找下一个备胎。这种女人还满大街都是了。。。 |
|
A. 时而渴望亲近,时而享受遥远。逃离放逐的过程,不经意间就变成了放逐本身。侯麦在这一部里解析了爱情最复杂而根本的谜团:距离感。就像月相的圆缺牵引潮汐的起落,我们对距离感忽远忽近的需求,也是受某种自然力量主宰、本能而原始的冲动。如何在变数中弥合需求的错位,找到完美的平衡?女主角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实验”正是侯麦的答案:没有答案。情字无解,只能落笔去写啊。 |
|
侯麦总是能把人性和爱情中复杂的一面呈现出来。感情中没有输赢,但更无奈的是,人与人之间总是很难保持节奏一致,到头来你会发现,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更不了解爱情,悲欢离合皆由此而生。 |
|
忠贞二字不会在候麦的电影里出现,越是爱越是要离开,虽然爱情是很重要的字眼,但彼此的坦白却又让我觉得这东西不过是和一日三餐 吃喝拉撒毫无区别的东西,实在不必过于讲究,于是就会轻浮过头,于是就会错过。嘛,这就是候麦吧。 |
|
女主与未婚夫平日同居周末分居并夜蒲的设计,放到自己的出轨来看大概就是法律说的过于自信的过失,放到未曾预计未婚夫也出轨来看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以致像女主这样放任自己的骚动,自以为能把持好肉体忠诚与追求吸引力之间的平衡,最后落得两手皆空,被自己的行事准则带来的结果反咬一口,侯麦在叮嘱观众不要盲目自信理性能驾驭情感、相反还可能为正当化后者而变得虚伪这一点上可谓一以贯之苦口婆心了。做人还是不要随便试炼自己或者别人,你永远无法预料会有什么发现。非常喜欢女主的演出,经不起灵魂拷问的情绪反应说来就来,自然流露又充满戏剧张力,掌控力一流,在侯麦的电影里少有 |
|
七星。究竟该怎么赞美侯麦?在看完他最好的那类电影后,我们始终要陷入言说的无能和惭愧中,因为在他这里有超过一个世界的内容彼此交融,不分里外,而你需要满怀耐心地等待他为你一重重切开这块水果蛋糕,而后尝下全部,感到每分每秒的时间是丰满的:丰满不是某个愿望完满的达成,而只因电影吞下了整个矛盾——他用角色的言行不断引诱我们作出一劳永逸的判断,又在接续的发展中证伪,却又在下一刻用眼泪和信念重新将我们放回角色之中。这是因为电影是为“我们”而拍,这一次,侯麦站在了人物的这一边,即便陷入一个柳暗花明的阴谋之中,不如往常,人物在遭遇背叛的时刻仍然获胜了,因为是通过背叛才引来了下一次“相信”,即便这一次“相信”仍然将走向虚无。真和假的魔法,对相信和幻灭同样的渴望,无休无止的矛盾体,抓住你们,便是抓住了人类。 |
|
借爱情幌子对人本质中的孤独、欲望和不安做哲学讨论。“圆月”一节系闲笔悠然荡开,实在是精妙绝伦的小说技法。女主同年不幸因因药物过量去世,犹如对这个restless的人物的某种注脚。 |
|
忠贞与自由的界限,朋友与情人的界限,爱一个人是否就该给对方空间……男女之间橡皮绳一样的关系被Rohmer说尽了。看似让角色直白地吐露内心过于偷懒,实际上像本片一样用生活化的语言把男女对爱情看法的区别说出来是非常高难度的手法。 |
|
(8.6/10)如果我们可以像蒙德里安的画作那样将稳定生活、精神恋爱和肉体激情清楚地区别开来会怎样?在《圆月映花都》里,红黄蓝三色从画中跳出,散落在各处。与所期望的相反,明确的划分带来的是出人意料的混乱。在这部《夏天的故事》性转版本中,主角同样面临着三个选项,但Louise做出了选择,Gaspard则没有。决定影响着人生的走向,侯麦赋予角色自由选择的权利,但结果是否顺遂如意却不受任何人的控制,无论Louise说了多少个“sûr”。侯麦电影的文本从未具有如此的厚度,而其哲学内涵也从未像在《圆月映花都》中这般发人深思。 |
|
Me with the Girls in Eric Rohmer Movies: 💘💕💓💗💞💖💝💘💖💘💞💗💕💝
Me with the Men in Eric Rohmer Movies: 😡🤬🤢🤮😷🥴🤢🤮🤧🥵🤕🤮🤧🥵😡🥵🤬🤧 |
|
离散的空间和时间。对人物来说,如果明天没有约会,那么明天就不存在,一种于洛先生的时间。然而时间总要填补自己的空隙,24小时不可能不重叠地分配给每个人,巴黎也没有大到人人有自己的房间。 |
|
B+/ 曾轶可看完本片:我们相遇时就是我们分开时,我们拥有时就到了失去时。 |
|
我们要天天思念 但不要天天相见 你可和别人约会 只要不让我发现 我偶尔也会出轨 但保证心在你这边....... 月圆之夜欲望花都早点知道答案也总是好的~ 2020.12.5 大银幕重逢感觉竟如此之好。3.5 谁都想要但又谁都不爱,爱的不要要的又不爱。Christian Vadim的样子似足他爸。 |
|
关于男男女女这些事,没有人比法国人更懂,没有法国人比侯麦更会拍。月圆之夜无人入睡,心思清楚被映照出来,晃得人没法再欺骗自己,但由缺到圆是一个过程,总要经历一遍。巴黎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或也如此。正如反复徘徊与琐碎对话的最后,电影韵味不经意浮现。7/10.|女主角在影片同一年的26岁生日前离世,永远留住了青春。 |
|
侯麦电影里的男女关系无论呈现出什么样都会铺垫的有理有据细致入微,并习惯在最后给人当头一棒余味不绝,不断的寻找自我,不断的因寻找而迷失,正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画面依然简洁明了,色彩高级,一如即往的生活化,在生活化中悄悄的用镜头设计潜移默化的 配合角色与引领观众 的情绪。 |
|
侯麦的电影经常在开头给一大段关于感情观的对话,听多了感觉很腻因为就那些类型也没啥新意。故事照旧精巧,不过结尾很容易猜到,中间给的提示足够多了。但故事发生在巴黎所以总是更有亲切感。还有,年轻时的Fabrice Luchini真是够憨,和现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形象还挺不一样的。那双小眼睛一瞪一瞪的,不用台词都非常喜感。我记得第一次看到他是《马克斯我的爱》里的小配角,看到猩猩时吓得瞪大眼睛的傻样格外好笑。他在侯麦更早的电影里也出现过:《克莱尔的膝盖》里克莱尔的那个四肢发达头脑好像有点简单的男友,那会儿他还不到20岁,还有一些荷尔蒙,到这部里就已经是个没有吸引力只有逗笑能力的中年巴黎装逼作家了…… @2022-05-08 06:16:52 |
|
侯麦选演员的眼光太好了,每部片子的女主角都美的出挑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不知道侯麦谈过几次恋爱,居然每场戏都让我叹服他对感情生活的把握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又或许侯麦果真找到了类似数学公理一般的情感法则呢,要不然怎么快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如此击中现实。// PS. 1、看完电影感到无比幸福,无比热爱着4:3画幅;2、沉浸在这种散漫又浪漫的电影氛围里,看到几处外景巴黎大街,脑海里突然想到自己国家的80年代,竟然没有具体原因的哭了……写这些字的时候大概理清了:可能只是在睹物思人的情怀上——巴黎的今时几乎还等同往日,但我除了一本泛黄的影集已再无其它证据。 |
|
四星半,cinematic astrology. 对侯麦来说,择偶或择友问题永远归结为择时与择居问题,天候和地址必然预断人与人的关系,本片是对这个宇宙论模式最直观的一次呈现.心灵与城市的交感,具身地化作室内装潢和家居用品;爱人的抉择被郊区距离划下截止时间.司掌命运的大区快车无情驱驶着,站台则是天穹下相应旅客的守护神[Daimōn]:法兰西岛有那样多的交通时刻表,每一份都指示着一种赴约的情侣,通勤路线的星丛榫合,竟要先天前定地支配人格习性的规律.错过末班车的迟到者,仍能期待天球驾辇的下一个运行周期么?月亮,你这残酷的天体… |
|
”偶然中的偶然“出现在女主的男闺蜜猜测她男友是如何出轨的时候。整部电影充满了女主矛盾又神经的气质,对几个男人的刻画也非常“接地气”,一边说爱老婆一边在外调情的男闺蜜,占有欲强但是偷偷出轨的未婚夫。与之相对的,女主朝三暮四,肉体出轨,但心里却只有男友,男女之间的对立原来是这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