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讽喻剧,影射当时尚处于军管的波兰。拍得太脸谱化,不好玩。瓦伊达把丹东完全拍成了瓦文萨,有意思的是它也让观众看到丹东/瓦文萨这种魅力型领袖的弱点:无视规定和程序。瓦伊达是瓦文萨的脑残粉。他在瓦文萨政府中任过职,让瓦文萨在《铁人》里扮演了他本人,前年又拍了部《瓦文萨:希望之人》。 |
|
豬隊友也壞了不少事//文青vs普青//貴圈真亂(R去求C放棄D,C不從,R於是回去就說要arrest D但還想給C機會, SJ又不願意放過C,C後來又後悔拒絕了R)//女性角色都很醜//演SJ的太老了//都是咆哮帝啊//C圖森破呀//都很fashion//David為毛咖一腳?//“Revolution eats its own children“//馬屁拍錯了 |
|
我觉得波兰人拍这个题材很合适。捕捉到法国大革命中人们的热狂病。只有经历过共产国家社会运动的人才能体会吧。瓦伊达的中国影迷不爱这一片很离奇。难道中国文艺人士现在都成了诗人不讲政治了?所以我怀疑,那么多人号称自己喜欢法斯宾德,却不晓得在喜欢些什么。。。 |
|
“政治和正义无关;人只有在能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才有权利。”人类存在的地方,极权独裁几乎是必需的,小至单位机构,大则国家政府,个人意志往往凌驾于所谓法律人权;当丹东在自己所创立的法庭上被审判,无疑狠狠扇了一记革命的耳光;首尾真好,配乐真好,恐怖气氛十足。 |
|
罗伯斯庇尔审判了丹东~那幼童审判了罗伯斯庇尔~很公平~ |
|
Ceux qui réclamaient le droit du peuple deviennent finalement les tyrans. 瑟瑟发抖掉眼泪的Desmoulins可爱。就找不到一个会说法语的小矮子能演罗伯斯庇尔吗?(妈耶,后来看福地又有点喜欢这个小矮子。17.11.26 @中国电影资料馆 |
|
服饰穿越很赞!如果想看海顿莫扎特和舒伯特门德尔松同时出镜,那么就是这部片子 |
|
对人物进行象征性的表现是成功的,契合法国大革命、丹东与罗伯斯庇尔各自身上的悲剧。冷色彩的处理和男孩背书的艺术加工是妙笔,入狱时的重金属节奏缓慢沉重,压抑紧迫。剧作张力得益于历史本身,对历史时期和政治恐怖的社会反思简单平面,因此整体平庸,不为所动。 |
|
3.5法庭对峙时对白有张力,其他时候马马虎虎
革命法庭拒绝记者进入法庭记录发言,严禁被告发言。
丹东同伙A:这是政治审判,政治和正义无关。
B:我不想死,我有活着的权力!
A:人能维护自己的权力时才有活着的权力。
结尾罗伯斯庇尔幡然醒悟:革命走错了方向,独裁成为必须,民主成为幻影 |
|
优绩威权审判古典自由?倒不是脸谱化而是概念化,说没有具体的人在其中又看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嗔痴,说有具体的人在其中实在所有的细节都凝结为了不真实的激昂状态,就好像……这些人没有自己的肉体,只为一个理念活着
2.4 |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V6Cgnldh70/ |
|
无论瓦伊达在何等程度上导演了自己的历史(历史何尝不是在导演自身),戏剧化的表演都很好地演绎了这场残酷荒诞的革命道德戏剧。丹东、罗伯斯庇尔、德穆兰的几场独白和对话实质是革命、“人民”、自由、法律、民主、权利与共和国之间关系的最佳阐述。配乐的金属味森然可闻 |
|
对罗伯斯庇尔的刻画深度不够,没有反映出冲突,有的只是毫无争议的正义与独裁。重温一下《九三年》的名言吧:“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中,仁慈可能成为卖国的一种形式” |
|
丹东和罗伯斯庇尔一个是激情的革命者;一个是稳健的政治家。当丹东走上断头台之时,两个人都失败了,而且没人能说得清谁的失败更具有悲剧性。两人的关系让人想到米洛斯·福尔曼的《莫扎特》。 |
|
一切建立在激进暴权专制之上的理想都不是理想,理想不能成为残害生命的帮凶。这部片子根本没讨论到大革命的本质,充其量是部话痨片,有意思的其实都是豆瓣ers的延伸评论,政治学学得都很到家。 |
|
2017.11.26 重看。雅各宾派的蓝(罗伯斯庇尔)白(恐怖)红(丹东),最后小男孩穿着与丹东同色的血红色天鹅绒还魂,极其强大而完美的政治惊悚。罗不相信人民是有道理的,丹东希望停止血腥也是有道理的,可是为什么两个人最后都死了呢?因为他们是两个人。两个人就有了政治。政治无关正义。细节完美。 |
|
真的是【革命之後殺全家】?相反 羅伯斯庇爾更有意趣 他也不能算施化 類似披掛著修道袍的盧梭中毒者 當年既反對共和 又不完全贊成君主立憲 當然跟前身勾搭路易十六的吉倫特派也不合 且是戰爭輸出論的強烈反對者 希望用立法會議來取代革命 結果為了理想國不止砍了國王 還砍了革命派等當年眾基友的腦袋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以法国大革命历史为题材的政治电影。围绕罗伯斯庇尔和丹顿两个政治人物的分裂与矛盾,描绘了他们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除非提前做功课,否则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知识的缺乏会导致观众难以理解片中政治派系的关系和政体,倍感沉闷。后期配音有疏离感。片尾30分钟才迎来高潮 |
|
不仅是丹东之死,也是罗伯斯庇尔之死,在开头结尾两次将白布拉上他的面庞,无论丹东如何他都已经是死尸了。整个电影除去油画般的摄影外,故事讲得中规中矩,但结尾拍得真是震撼,执行死刑的不仅有断头台,还有小男孩。另外哪怕在这么严肃的电影里,法国大革命这些人我看着仍然gaygay的,我的错。 |
|
最触目惊心的一幕就是断头台下汩汩的鲜血,和那颗饱含灵魂的头颅被高举示众 |
|
他总是像明星一般耀眼...非但人格。还有信仰。 |
|
丹东也体现了自由与压迫之间的对立以及救世主的角色这个双重主题,这种观点源于导演在波兰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从而使瓦伊达以对1980年代波兰社会主义政治重演的方式描绘了法国革命。除了隐含的反共和“波兰浪漫主义”的传统,德国剧作家乔治·布希纳1837年的《丹东之死》以及波兰戏剧家Stanislawa Przybyszewska1937年的戏剧“丹东轶事”(Danton Affair)这两个相距一百年的作品也是本片的来源。该剧中,丹东被描绘成英勇的人物,是共和国对抗恐怖分子的捍卫者。这种“热情的家伙”形象也是某种定型化的神话传说,考虑到德帕迪约也是《大鼻子情圣》的演员;同样,瓦依达的罗伯斯庇尔也借鉴了这一历史的预先存在的概念。问题在于,现在的棱镜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过去的写照,以及关于波兰抵抗共产专制主 |
|
不处死丹东,革命会失败;但处死丹东,革命也会失败。在一个只有匿名和卑鄙才能确保长寿的年代里,革命吞噬了他自己的孩子。而无论纸面上的理论如何规划,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人只能拥有那些他能够挺身捍卫的权利。 |
|
四点五;很好的学习资料。卡萨布兰卡也是这个意思。瓦伊达不灵。累死我了…… |
|
奸情与基情并存!!! 丹东X罗伯斯庇尔!!!丹东X卡蜜儿!!! |
|
當大鼻子的鼻子還沒有那麼大的時候。
我還是喜歡畢希納的丹東。 |
|
http://f.xunlei.com/184468011/file/223af48c-4e73-4132-8469-710896af7db8 |
|
当一群人借着自由民主的名义革命的时候 他么往往比以前的统治者更血腥更残忍革命不是如宣传的那样美好 也许进步了 也许停滞不前反而落后了 朝鲜是个最鲜明的例子 片子有个人用一副破旧的眼镜一直在看书 即便上了法庭还是沉默着看他的书 丹东也好 罗伯斯皮尔也好 都是权力的追捉着 只有那个近视眼 沉默 |
|
瓦伊达最好的电影之一。(至少前三)曾经被拥罗的历史学家评论过“我希望将会有和您一样的才华横溢的导演站在罗伯斯庇尔一边。”以及某人诟病和历史的不合,不知导演只是以历史浇自身之块垒,单纯还原历史,如那部200周年献礼片和大部分历史片,只会拍成平庸之作。这部电影出现的大量象征,有机会详细 |
|
这世界上的革命大抵两种,英美系,法俄系(暴力)。丹东被捕前一刻说的话:这保险箱里有钱,你拿上,千万别给肮脏的共和国充公了。在法庭上说了一句:害怕暴君归来,于是(委员会)自己变成了暴君。在被砍头前说了一句(遥对罗伯斯庇尔):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
|
“谁反抗你就砍谁的头,这是你们的目标吗?” “唯一真实的权利就来自街上的人民。” |
|
这个萝卜撕皮儿很有味道 |
|
不完美的人,完美的英雄 |
|
人民不能自治,民主只是幻觉。如果民众没有参与日常每件琐事的自治实践的机会,去期望大革命中宣言的实现便是种天真的假想。La politique, une mécanique étrangère à la justice? L’homme a des droits tant qu’il sait les préserver.蛮悲伤的。然后…我竟然在前段找到了某种“激情澎湃”的政治,夺取大众的意见,让他们争辩,让每个人都呐喊着他们的意见,让他们一瞬间在大堂爆发马赛曲的合唱,这种东西快要比一切风光片更有异域情调,也蛮悲伤。丹东,典型charisma型。失去男人便没有任何意义的女人和她们的目光,典型男导演做法令人作呕。电影仅算一般,但这段历史命运值得再想。结尾以孩子面庞重念《人权宣言》惊悚好听。李康课 |
|
看的时候明确感受到瓦伊达是在借法国的古喻波兰的今。不过看多了波兰电影来来去去都是熟面孔演法国历史总有些出戏。(有一说一林达的病娇圣鞠斯特艳丽得我不知所措……)配色、服化道和仿佛“万千鬼哭”的配乐都属上乘。画家找了个真画家来演,总觉得这个角色带瓦伊达自身定位 |
|
瓦依达失手过吗?大家都费尽心思巧舌如簧,真爱那些立体的角色们。法语叫名字那么温柔,除了名字剩下的字词话语要么乖戾,要么疲惫,都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看的时候觉得必须恶补那些历史,不然不配看这么好的片子 |
|
比起正片,我还更喜欢海报。打动我的也就是控告丹东的演讲里镜头由下而上拍的罗伯斯庇尔在讲台后面踮起的脚尖。 |
|
没书好,舞台剧。开头罗伯斯比尔嫉妒丹东那一幕镜头移动得太笨拙了 |
|
就像片子里那位始终沉默,大多时候保持埋头看书姿态的臭老九(我猜导演是倾向于这样描写)一样,我对这个页面的不完善选择沉默不作为 |
|
革命时期的镜子,照出来的究竟是革命者的理想,还是革命者的现实呢?,丹东的失败,也是罗伯斯比尔的失败。吾生长也晚,但是从天朝近百年的革命历程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失败,更是人类的失败。悲剧! |
|
瓦伊达在片中营造的恐怖感和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恐怖政策暗相契合,丹东死在了自己建立的革命法庭之手,罗伯斯庇尔做着民主的梦,踏上了独裁的路,两个理想主义者的死亡。 |
|
故事太主观,不喜欢演员的表演,法语原音轨主角也是后期配音的嘴型看着难受,配乐师你要作吗不管什么场景都配阴间弦乐疯了吧 |
|
革命就似爱情,过了头几年的热恋之后,人们就开始喜新厌旧另寻新欢,寻找下一次释放的时机。时光飞逝,许多东西都会变,但是为何而爱,为何而革命的原因始终又变不了。投机主义的丹东与一心坚持理想的罗伯斯庇尔也是这样,然而当这场革命的热情褪去之后,一切的坚持都只是徒劳,我们终将逝去,不留一抹云烟(ps导演这样的视角也算是纯纯的老右了吧) |
|
这片在服装、场景和化妆等细节的还原度上确实非常高,但是这个剧本实在很蛋疼……我是没读过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专著,但是无论历史到底怎样剧本都不应该是这样——罗伯斯庇尔和丹东就像两种理念的人形态一样除了理念之外你根本看不到他们身上任何其他的方面,罗最后的幡然悔悟更是没有任何铺垫非常突兀,以及最令人无语的就是丹东刚听到救国委员会宣布逮捕令以及委员会听说德穆兰的老婆联合了人民要中止审判释放丹东的这两个时刻,无论是丹东还是委员都表现出一副“game over”的颓样,那你之前那么神气的底气何在啊?这简直是把能走上最高权力层的politicians当成小孩。当然本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音乐,运用了大量不协和的、间断的、爆发性的弦乐与打击乐营造出“纯粹的恐怖”的氛围。 |
|
又是瓦伊达的历史片 这部主观倾向太重了点 应该是和当时波兰的时局有关 远不如卡廷惨案 |
|
简直不像是瓦伊达的作品 Wojciech Pszoniak 的那双眼和 Gérard Depardieu 后面已经沙哑的嗓音 人物状态太绝了 恐怖和血腥都有 各个配角百态也丰富 |
|
话痨片,导演如果换成侯麦,或者李安,可能会更有味道。目前的样子,不温不火,没有余味的沉闷 |
|
看这样的电影总有种熟悉感,像是预言了我们的现实。无他,我们不过是在触犯人类恒久以来的恶,并将这种恶合理化。法庭审判与丹东的辩论十分精彩。瓦依达对政治生活中的法理和正义的思考,全在影像之中。(资料馆看片,前一天太累导致前面一小时很困,断断续续眯眼二十分钟,醒来精神许多.) |
|
我会讲到尽头,因为我是不朽的,我不朽因为我就是人民,人民和我在一起! |
|
极端民主与独裁就只有一线之隔。“多数人的暴政”下,假托人民、国家之名行独裁之实是多么便利。影片行刑的气氛营造和最后片尾的处理很不错,显露了瓦伊达对革命的深深质疑。这片对丹东的评价应该还是没太偏离法国人对他的评判,但罗伯斯庇尔则显得稍微孱弱和外强中干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