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帝国灭绝犹太人计划幸存者及相关人士访谈纪录片,长9小时,很冗长,完全可以剪掉一半。尤其是采访中翻译大量重复转译的话。片子由访谈与集中营废墟等景观镜头组成,无历史影像,非常枯燥。另外在被采访人(前纳粹党员)强调不要摄像不要公布姓名的情况下依旧偷拍大量画面,这是否有悖纪录片伦理? |
|
对于灭绝犹太人,希特勒至死都认为是必要且正确的,在他死后,西欧已经度过了六十年的富饶时间,他若有灵魂,必然会认为是他的贡献,因为六百万人死了,他们的死对活下来的人来说,不管你是否承认,确实是一种恩泽。人类精神黑洞之深,是远非活下来的人能够想象和面对的。 |
|
四天,九个半小时。这并不是一部恐怖的纪录片。没有当时的影像,只有当事人的讲述,漫长的询问和回答,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因为在这样缓慢的时间里,所有语言都变成了骇人的想象。准备长评。 |
|
有一个人,是某个犹太区自治委员会会长的副手(德国人),在电影中已是满头白发,但在40多年前只是一个刚博士毕业的28岁(或30岁)的小伙子。他自称对犹太区中大规模的疾病、死亡和生活环境所知甚少,企图撇清责任,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这场屠杀中自己扮演的帮凶角色,在采访最后,他又强调了自己的年龄,28岁、博士刚毕业,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刚刚从象牙塔走出,天真地被纳粹蒙骗而已。他当然是在逃避,但当我们处在那个环境下,作为权力机构运行的一部分,当自己是灾难的施与者,而不是承受者时,还能不能坚持作为人的底线?能与否,可当作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 |
|
无旁白,不插入历史素材。此片形式上的严格是必要的。 |
|
N/A 无言……长歌当哭,实则在以回忆和证据名状不可名状之物。即正如朗兹曼所说的,“Shoah”是个无意义的标题,因为最极端的恐怖是无法被一个名词定量的。而那看似漫长的九个半小时,也在每个个体一步步接近(而非触碰)死亡的、直白而深邃的努力中,迅速地滑过了。就像刀刃迅速划过脖颈一样。 |
|
令人窒息!朗兹曼不断地有意无意地用各种直接的问题去叩问每个经历者的内心最深处,如:党卫军是否还记得某些屠杀场景? 波兰人是否真的感到悲伤? 同为犹太人但却暂时安全的人看到其他同胞被送去毒气室的感想…诸如此类,力图在这场浩劫的30-40年后挖掘可能被掩饰的真相及人性共有的弱点。除了集中营模型,没有任何的影像资料,但就如组成九小时的众多对话中,语言都有至少七种,这是全民性质的一场邪恶的人为制造的灾难。p.s.王兵应该深受该片影响。 |
|
当历史影像无法公开或者根本没有影像的时候,纪录片能做些什么?近乎未经修饰的原始访谈影像和一点透视的远景镜头构成的《浩劫》是这一问题最好的答卷。叙述者的平静、等待翻译的冗长、镜头切换的单一,让观者最终也趋于麻木——而恰恰是“麻木”造就了这场浩劫【对波兰群众的采访是全片的点睛之笔】【两天看完,佩服一切观看过程较为连贯且没打瞌睡的人……】 |
|
上:悲惨没有成为主旋律,犹太人的遭遇对后来人的影响,作恶或者苟且旁观,挖苦笑嘻嘻的幸存者之后拍了拍肩膀,对占有犹太人房子的居民诘问,电视机视角的德国人,假礼貌表演欺骗得手而自喜,枪也指不动的犹太人,群像采访耶稣的复仇,五味杂陈。
下:现实里没有那种把恶写在脸上的大反派,在一步步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才慢慢发现他的意图,或者在成为历史之后重新挂上合适的脸谱,伪善才是个人问题的最大弊端。可惜的是这种事情永远都伴随着独裁和专政,政权蛋糕的进化一直都需要鲜血来祭奠,宪政真的才是尽头吗? |
|
@37th hkiff:共9個半小時片段,並無一段footage,不是走訪現場,就是訪問相關人物。紀錄片不是去扮歷史,而是要去紀錄當下。受訪者的憶述,他們的表情都代表了那段黑暗的日子。拒絕承認自己當年知情的,不是認同罪行,而是要連自己也一併欺騙,怕承認了,連活的勇氣也沒有。 |
|
siff #43. 终场,绝唱。表面单一的纪录形式(全为口述采访),但材料安排的方式杂而不乱,更多是旁观者、屠杀参与者、作为者与不作为者,中间不时以幸存者的叙述穿插,全方位以最大程度的客观构造出纪录主体,并且形成一种心理节奏,但也许因为太长,节奏也不那么明显。镜头也与材料相合,时动时静。 |
|
寒冬,一个人,窝在被子里,9小时的影像旅程,走了1/4的,心却越看越冷……视线沿着铁轨随着列车的行进缓缓驶向奥斯维辛,恐惧、无边的黑暗笼罩心头,我不知道,如果,这样的情境降临,我如何选择活下去……%>_<% |
|
我看过的最长,最枯燥的电影。长达九个半小时,纪录片,沉重的主题,多国的语言,访谈的方式,最糟糕的是,当时我没有戴眼镜。但还是推荐一下,必竟还是沉痛的。而且晚上还参加了朗兹曼的见面会。七十九岁的人,思维敏捷,目光如炬。他称此片为“那个东西” |
|
真恐怖,他把屠杀拍成一种运行机构,惊悚又冷血,但是后面的部分却又意外地感性体贴。
可以算是全景视角展示了那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参与者的心理,看的时候突然在想南京大屠杀有没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呢。 |
|
9,巨大的文献价值,幸存者的主观回忆与模拟上帝视角的大量集中营遗迹的主观镜头,创造出独属于影像时代的个人口述历史,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素材,也启发了后来很多的纪录片创作者。 |
|
Reprieved corpses, no budgets for extermination top 100 |
|
8/10。[浩劫]神奇地建立在过往与现在的含混之中,声画关系结合了美丽的风景和恐怖的火车轰鸣,在杂草和白雪覆盖下的遗迹里,通过口述者的手势、一颦一笑和语言的重复、焦虑和哭泣,共同刺激观众的想象,时间消除的物质痕迹在话语记忆中复活,潜藏民间的刽子手终要承担作为人的责任(例如啤酒馆中工作的老纳粹四处逃避镜头)。朗兹曼从未用过一张尸体的影像,但死亡的气息在结构上不断深化,第一部分是等待死亡、集中营运输,第二部分才进入毒气室。当观众已经知道隔离区的非人性和无可逃离的命运之时,蒙在鼓里的囚徒们仍然心存侥幸、争取尊严,最后这部分与葬礼大合唱灵巧地编织在一起,结尾独自站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感到了某种平静,紧接驶过一辆集中营列车,这种杜绝全景式描写、靠现实的碎片来整合不可复原的杀人工业,与铁西区系列的创作观不谋而合。 |
|
没有想象中的好,本片最大的意义无非在于重申个体叙述的史料价值,即便电影作为“唯一能保持其素材完整性的艺术”能更加逼近真实,但影像的功能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在这九个小时里能够看到的和《夜与雾》的半小时里的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另一方面,其对大量证词的处理方式的确堪称严谨,却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希尔伯格等人的批评,朗兹曼的这部鸿篇巨著或许可以称之为一次对历史研究的——而非历史的——探索。 |
|
当有一天,影像变得泛滥、虚无、轻佻,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影像,那么我们该如何探寻真相,捕获真实?朗兹曼没有轻浮地强制地去试图重现暴行,也没有以先验的认知勾起人们浅薄的感同身受;他小心翼翼地以半虚构的方式努力接近历史、触碰历史、进入历史进而重现历史,他用耐心和勇气收集起真实燃烧过后的余烬,那些支离破碎的残渣,制造出一面镜子,让过去的真相在这面镜子上逐渐显露出印记,逐渐显出轮廓,变得清晰,可能是粗糙的,却也是真实的、厚重的、无比珍贵。 |
|
Fordism of Massive Annihilation. "I will give them an everlasting game." (Isaiah 56:5) |
|
只记得猪头折纸 和那个有点老糊涂的老头 和美女法国翻译了
还有同去的菲菲 还有毕飞宇 |
|
参观达豪集中营后特意找了这部纪录片断断续续地看,九个小时中每一秒都十分压抑,压抑到几次流泪,和《夜与雾》不同的是,朗兹曼以访谈对话记录+空景长镜头拍摄为主要画面,想要通过极其克制的视听达到心灵上振聋发聩的绝响效果。口述者的讲述为观众带来了恐怖严肃的历史体验,并非审判控诉,而是尽量还原。虽然纪录片的本质是主观性,但关于朗兹曼拍摄记录片中的“非道德”行为,例如偷拍、逼迫幸存者详细讲述他们经历的东西、带有主观意识与原Nazi军官的激烈争吵是否合适,我感觉还是有待商榷。
“第三天我在清理尸体的时候发现了我的妻子和女儿,我恳请德国军官把我杀掉,他们说我很强壮不能杀死我”
“有的犹太妇女先用刀割了自己孩子的手腕,再割了自己的手腕”
“他在毒气室内为犹太妇女剪头,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只好骗她她们真的要去洗澡” |
|
【2019年1月10日-北京电影学院-单万里老师课堂放映讲解】
当然,这部影片没有完全看完。
痛苦的延续和影片的时长一样让人难熬。 |
|
伊伯特先入为主地称电影为Fact,然而这并不是事实,也没有事实可供谈论,更谈不上是重塑。这些采访是回忆的阐述,顶多是证词。画面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和时间(季节)扫视集中营遗址和幸存者城镇/城市的现代外貌,朗兹曼其实是在用这场9小时纪录片丈量这场大屠杀和现实的距离。因此电影可贵的是作为电影本身,它一步步积攒起来的能量并不是为了控诉,是尽可能在1985年的坐标上投影一个已经不可能还原的事件,使之成为除了事件之外的言之凿凿的回忆和情绪。更像是一首长诗,不然的话就会用历史影像资料了。导演11年内东奔西走收集来的素材光是采访就有350个小时(NYT),9个小时不仅不多,而且恰恰必须得是这样缓慢沉重的节奏才能无限逼近事件的真实。 |
|
20130615,一部长达9小时的电影就在这届上海电影节被我看完了。整整看了一天,口述历史的风格,当事人严谨的叙述了历史的真相,很沉重。 |
|
多国语言、长镜头、同期声、延长停顿时间的独白剪辑、杜绝历史和影像资料、大量实拍空镜头......这种口述和访谈的形式做到了最大化的真实,震撼力极强,采访对象也极为广泛。不过,从9个半小时的片长和沉闷枯燥的视听体验来看,本片对于大部分观影者都不啻是一次充满折磨与煎熬的”浩劫“。(8.5/10) |
|
把这部电影留到今年的最后一天,9小时27分钟的浩劫,我这辈子是应该不会看到比这部更长的电影了.从天亮看到天黑,过程就像我今年的生活一样,划过我,离开了我. |
|
分若干次艰难看完。果然,这部巨作每次放映都如同一场葬礼。该片也成了电影史中最成功的一次命名事件,因为它的出现,屠犹事件在欧洲和美国开始被称为“Shoah”。导演说该片的做法是一种哲学的、从抽象走向具体的做法。 |
|
不剖析法国维希政府比德国人还卖力清剿犹太人及其财产的纪录片,不是好的法国纪录片。 |
|
半个月前看完的,九个小时的学习,采访中等待完全陌生的语言翻译为英语、德语或法语的漫长的沉默间隙,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浩劫最真实的苦痛只能被目睹、翻译和转述,因为亲历者早已死去,他们永远沉默,我们也永远无法真正理解。 |
|
感觉看完这片之后不管时长多长的电影我都能看完了! |
|
don't know what to say.don't think it is a real tragedy.http://tv.sohu.com/20120301/n336392350.shtml【第1集】
http://tv.sohu.com/20120301/n336392436.shtml【第2集】http://tv.sohu.com/20120302/n336469746.shtml【第3集】
http://tv.sohu.com/20120302/n336469839.shtml【第4集】 |
|
1. 中间部分,那个描述他们被脱衣服、消毒、到焚化炉之间的细节之前没有看到过。2. 侥幸活下来的,这余生也会一直在问,为什么是我活下来了,不停的在自责,在怀疑吧。 |
|
前所未有的四个半小时影院熟睡体验。醒来后,我心满意足地从这场“浩劫”中逃了出来。。。 |
|
9.75
残酷无情的深入访问。9个小时极度痛苦的身心折磨。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纪录方式,客观之客观。 |
|
一部历时十年完成,时长九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完全没有历史影像档案,而是百分之百的采访实录,非常尖锐的采访。受访者包括幸存者、帮助纳粹的人、前纳粹军官、前纳粹党员遗孀、大量旁观者……围绕切尔姆诺、特雷布林卡、奥斯维辛-比克瑙大屠杀的细枝末节盘根问底,努力还原犹太人灭绝营这台“死亡机器”的运作方式。“奥斯维辛是工厂,生产死人。”一位前纳粹受访时说。去往灭绝营和灭绝营中长极了的镜头,受访者脸上长极了的表情,震撼到不暂停一两次心脏就受不了。更震撼的还在于依然活着的反犹情绪,有一次,幸存者还站在他们中间。以色列学者施罗默·桑德却指出:“这部大获成功的法国电影彻底删除了维希政府的历史角色”,其意在传导工业化大屠杀是“在遥远的、疯狂反犹的东方,在粗野的天主教农民之中,而与有教养的、精致的美丽欧洲毫无关系。” |
|
这是我看过的最长的电影。但是对于它所关乎的,十小时终究是太短了。除了念诵一篇犹太学者写的信件,朗兹曼从没有正对镜头,相反,他背对着屏幕,不断地明知故问,折磨他的采访对象,仿佛只是要故意把那痛苦和悔恨催逼出来展现给我们。第一部分的结尾,西蒙先生回到他从中幸存之地,一群波兰人站在基督堂的门前,围绕着他。波兰人们清楚地记得他,他走路的时候脚踝上带着铁链,那个时候他13岁,在河边唱着德国歌曲,纤瘦而弱小,看起来他对死亡做好了准备。而他脸上始终带着不知所措的微笑。第二部分的结尾,曾经波兰抵抗组织的首领讲述组织的掩体被德国人占领后的那个夜晚,他走在犹太人区的街上,世界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死掉了,或者在去死的路上,他说他是最后的犹太人。“朗兹曼先生,你问我对战争的印象,如果你可以舔我的心脏,那会毒死你。” |
|
9个半小时的访谈形式的关于二战期间欧洲的犹太人大灭绝的纪录片,毫无悲伤的感觉,甚至觉得很冗长,每一次翻译间隙我都想快进,我该死。 |
|
在阿伦雷乃夜与雾直面集中营惨状的珠玉在前,导演另辟蹊径,选择幸存者口述史和集中营废墟的角度来讲述大屠杀的故事!并且导演还将相当长的笔墨放在了当年为了活命与辣脆合作的犹太人身上,还有集中营周围的非犹太村民,则更让人感受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的非人遭遇,以及让人可以突然意识到人类可以疯狂到什么程度!他们是为辣脆唱歌的天才少年,他们是负责收拾同胞遗物的清理者,他们是提醒犹太人你们要狗带的波兰村民,她们是依旧记着犹太女人把异族男人迷的五迷三道的老妇人,他是为本族人进毒气室前剃头的理发师,他们是口口声声说我当时刚出校门我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的辣脆看守们!还有以为服从就会保命的犹太负责人最后选择以死谢罪!犹太人灭顶之灾也源于他们太信任社区负责人了。难怪索尔之子的导演希望得到本片导演的认可,都讲了清道夫的事! |
|
不介入,不控制,如苍蝇作壁上观。采用一切虚构手段和策略以达到真实。 |
|
A-/80|全片没有一句尸体,却弥漫了死亡的气息。导演的风格就很难让人喜欢,跟《铁西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针对事实的刨根问底是求证的严谨,对幸存者/旁观者的逼问从任何角度都不合情合理,以及偷拍简直就是在毫无必要仅仅为讽刺而模仿纳粹。而经历了这种浩劫的犹太人,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巴勒斯坦人,不能不说这才是最为讽刺的人性。#BFI# |
|
一部“路程性”的电影 它需要不断重返现场 为此拒绝所有的文献资料 只保留最私人最主观的记忆材料 也就是证词 影像在证词上滚动 摄影机的主观运动 制造出不可见的幽灵 也就是用台词召唤逝者穿越历史和时间积层 前往现场 这种主观也同样排除异类的话语 刽子手们的视频是通过另一层媒介间离化 而对于幸存者 朗兹曼几乎将每个人推向了记忆和表述的绝境 让它成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具身性作品 |
|
因为这部,让我以后都不敢再做纪录片。 |
|
第一感觉就是好累(一口气看完的我先发个牢骚),这种完全依靠走访调查的历史纪录片太容易产生疲劳。但我并不讨厌,因为我觉得在虚实间不断切换是很有意思的,主要是通过视听方式分类(人物采访镜头,以讲述的声音来构筑历史画面,即为实;长镜头空镜头,如幽灵一般游走,结合大量火车的音效,留足历史的想象空间,即为虚)。不过这一切的根本还是在于接近和反思,以及拒绝对惨痛的遗忘。可以说,它就像立在道路上的十字架,永远警醒着人们 |
|
装*神片,皇帝的新装,9个多小时的裹脚布。二战题材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有很多很出色的,但是这部只能算是超长版电视专题片。 |
|
《浩劫》:(10.0-)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邪恶程度,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将从第一天持续到最后那日。严格来说,此类题材的阐释中任何戏剧化的努力都是种亵渎。印象最深的地方,几个孩子围绕摄影机憨笑。他们知道为何而拍吗?知道那地的往事吗?他们目睹过恶魔吗?他们会变成恶魔或是与其斗争吗? |
|
最好的德意志纪录片了! |
|
(當日立刻看完感受:www.plurk.com/p/n6o8nm)這部片要怎麼打分呢?事件本身、長時間紀錄還有紀錄片本身,都是無法打分的東西。 問出來的東西與畫面結合,駭人程度可能高啟動心靈防衛之類的導致根本記不得太多事情,過了一週想起本片還是__(真的有形容詞可以形容嗎?)。 跳躍式可能有內在邏輯的不同人的畫外敘述聲音與相關畫面結合,是本片特殊的地方。導演本身立場鮮明,也不是壞事啦。起碼誘騙對方保證匿名事後又直接影像曝光這點,就很可以讓觀眾討論到底值不值得了。聽到各種熟悉的德文單字排列重組後成為無法相信的內容,感受非常奇怪(我學德文並不是為了要滅絕啊)。 |
|
只记得下午一点看到晚上 中间在农园吃了个饭 |
|
《浩劫》冲击力的出发点在于它试图说那不可说之物.这是一部没有"内容"的作品,我们不必、不愿也不能评论它道说了什么,而只能描述其道说的方式,它的表情,姿态,语调与节奏;通过最大程度隐藏技巧的痕迹,保留距离和想象,以退为进地引向超越者或绝对(时间/死亡)――指出它们正在我们近旁.无以言状之物既仅现身为道说的形式,指责访谈的正当性或风格的选择便失去意义:事件是残忍的,故影片逼问的情势也须显示为残忍的,连那些冗长、零碎、模糊与笨拙之处都成为必要的,我们只能说:"它必须如此(Es muss sein)."于是,对无以言状者的道说竟使得道说本身亦成了不可评价的,故本片的成功也就犹如其失败;许多观众感到这无言的压力而心生抗拒,但我认同这压力并自愿放弃评价的权力――毕竟我们着实无甚选择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