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兰方面的故事短了一些,但法国的那个确实烂漫很多啊,相当文艺了,很多镜头好奇特,颜色运用太美妙了(和昨天的毒品网络又是不同的风格),很多地方一片昏暗然后突然一点点大红⋯⋯挺美的 |
|
文艺片真可怕,我又没看懂…… |
|
终于看了,心里的感觉淡淡的,世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也跟我有感应呢? |
|
几乎可以把我写给《白》的短评完全照搬过来——热评区执着于看懂的观众们已经误入歧途,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你看懂啊!只有摆脱了“电影必须看懂”这种成见的束缚,你才能打开感官来体验那些微妙的情绪。
再者,它有什么不好懂的?无非是两个女孩受到爱的感召,而她们碰巧分享了同一张面庞。情欲戏似有潋滟水光,伊莲娜真真美到不可方物。纯净的歌声涤荡心灵,声画构筑的冲击力超越了语言。
这样的电影,年轻时看塑造审美,长大后再看能领略真正的电影之美。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们的电影世界在框架之外,他们试图通过电影触及人性与情感的未知领域,而大多数电影只是通过技巧迎合观众的经验罢了。 |
|
两个维罗妮卡,同样的姿颜姝丽、天资聪慧,连先天遗留的病症都不无二致,而生者就如同玻璃球中的倒影,始终不会与死者重合。她会选择安稳而不是冒险高歌、向死而生,她迷失、孤独、努力探寻真实的世界,得到的却只有性与虚无。基氏提出了一种生命的假设,而他的镜头也一直在阐述着这个母题——即,在命运的洪流中寻找自己。 |
|
兰波说,我是我,但我是另一个我。如果其中一个死去了,剩下的那个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任何爱情都无法慰藉 |
|
不是克氏最佳的作品,而是一次雄心的尝试。克氏毕竟不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现实主义性格太重了。 |
|
SIFF14。老基是很好,伊莲娜仍是我觉得最美最有禁欲气质的女演员,但我已经过了“世界上另一个我”的神秘主义年龄段了。不喜欢法国段,过于用力过于冗长,太符号化以至于老基说自己没有喻义我都不相信。波兰段还是很好的,维罗尼卡唱歌时心脏仍会痛,说明我还未麻木。最好最美的是Preisner的OST. |
|
四星半。这部电影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看完可能并不明确它讲了什么,维罗妮卡最后怎么了,她和那些男孩发生了什么,但会被它深深吸引:一种神秘、美丽、不可知的忧伤和希望,笼罩在金黄色的色调下。那种奇特命运的相似,好像神向我们心中写下注脚,给我们启示,又好像某种残酷的戏弄。木偶师就是那操纵者,诱惑者,指引者,诗一般让生命中的悲伤与爱意显影的人。天使般的维罗妮卡,细腻的如阳光一般照入每个观者的灵魂,好像但丁笔下的诗"每一颗星星把他的光辉和德行/雨点般得倾泻到我的眼睛中/我的美丽对这个世界十分新颖/因为它来自深不可测的天空",
|
|
世上存在另一个自我吗?黄绿主色调的画面唯美烂漫,配乐圣洁哀婉,颇具宗教感。着迷于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了多种微妙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片头星夜与绿叶,枯叶,鞋带-心电图,偶师-上帝,唇膏,弹珠,眼镜,黑衣女等),使影片值得多次观赏并深入解读。红色闪回与灵魂主观镜头赞极。PS:2021.9.24.北影节-深影国际影城-4K修复(转2K版?)重温,有点失望,观感不若初看时好。有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过对“另一个我”或曰Doppelgänger(同貌人/二重身)的疑虑,所以没法深切共情,另一方面我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这套符号早已不觉新鲜了,甚而感到有些直白和虚浮(特别是后半部,真的只有符号与那抹情绪在支撑了),或许我应该重新评价基耶,但目前还不到时候,尚待重看其他作品与补完另几部~(8.8/10) |
|
木偶有點瘮人⋯在巴黎酒店V發現W在自己的菲林上出現 哭起來 A靠近安慰進而做了起來 這裡我實在忍不住很煞風景地想 眾多電影都有類似的情感/動作發展 其實女性的悲傷turns male on然後就要做⋯這件事是不是⋯可以不用這麼順從/急切??? |
|
我觉得这是那种值得一看再看并且不会烦腻的电影,并且随着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会发现更多的神秘。电影是美到了骨子里头的,色调、音乐、女人、情绪等,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了。但是电影真的太美了。 |
|
在IMAX厅看修复版,最大的收获不在画面,而在声音:基氏电影特有的静谧深邃的声场经由大厅环绕声呈现,营造出画面外空旷辽远的声音景观,合唱与钢琴曲的哀婉力量也大幅加强。映后戴老师说电影是政治的投影,以及从东西欧角度去理解剧情,觉得很多地方都特别通顺了。 |
|
刘小枫的思想无法通过这部电影解读。若不是画面和音乐,以及美到入骨的女主角,这片子还能看下去么? |
|
看时很混乱,分不清两个人谁是谁,画面色调如此暧昧,让我昏昏欲睡。总之,太文艺了吧~~ |
|
广场上那个旋转的镜头。定格了一切 |
|
7.5
她伤感时,她凝视着窗外叹气
她做爱时,她的私处涌起一股热流
她高歌时,她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
她手指被夹痛时,她身体同一位置留下了同等程度的伤痕
她和她一样喜欢用戒指边缘拨弄眼睫毛
她和她一样喜欢坐在车上用玻璃球贴着眼睛看世界
可是她不是她镜中的映像
她也不是依附于她的影子
她和她是平行世界里共用一个灵魂的双生花
当她枯萎时
灵魂归位
她的眼泪和心跳溢满了两倍于自己的孤独 |
|
连着重看两次,奇士劳斯基居然计划在法国的17个电影院放17个不同的结局!其中一个是法国的女孩再次去波兰,看到了第三个维诺妮卡!机遇、命运、意愿。当亚历山大第二次背叛,维诺妮卡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离开。“薇若妮卡”在拉丁文中为“真”vera和“影像”icon的合字. 2021.11.27 都不记得是第几次重看了,这次是大银幕。这是基耶最丰富的一部。第9诫那个爱唱歌但心脏的不好的女孩,她是怎样的故事?这里她只有爸爸而没有妈妈,这个爸爸刚好又是第8诫的父亲,这次他的故事不是被偷走的女儿,而是和别人的一样的女儿。 |
|
毋庸质疑安妮宝贝把这部电影看了个N+1遍,再来一海藻般的长发就齐活儿了.我擦! |
|
不知道那些看完之后说 “我也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我” 的朋友们是否记得 他们曾经这样在失败面前自我安慰 “要相信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呵呵呵呵呵 |
|
利用空灵高亢的歌声作为穿越空间的联结,犹如命运纠缠的细线;基耶一贯的黄绿色滤镜和小物件,让情绪于缥缈与沉重之间摆渡;广场相遇天旋地转,美不胜收、恍如隔世之感。 |
|
多愁善感的女主+美丽诡异的场景+两生的外壳+情情爱爱哭哭+长镜头好摄影=好片?用不着说"看不懂",因为这部片根本没有主题,只有纯粹的情感发泄!!这就好比进入别人的QQ空间,见到一堆心情日志,什么笑笑哭哭爱爱狠狠我们是不懂的啊!!! |
|
以美丽不可方物的色调渲染出一片神秘氤氲,雨下闭眼如莲花般盛放吟唱的姿态,在舞台上吟唱出璀璨如星辰的歌声后倒地,双生花相遇时的惊鸿一瞥,与木偶师电光石火地对望。世上至美之物都是辉煌而灿烂、脆弱而短暂的,皆不可解释无法言说。 |
|
翻译的不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波兰的广场的那一幕我好爱
|
|
完全由情绪主导的一部电影,好在摄影、音乐、表演的完美将这股情绪烘托得韵味悠长。双生花间没有纠缠的宿命,但若有若无的感应或许正是生命个体在浩荡人间的玄妙羁绊。伊莲娜一生中的三次绽放便是《两生花》《红》《云上的日子》,从此维罗妮卡便成了她的代名词。 |
|
你真的好美。 |
|
对我来说,滤镜哥的牛逼之处从来都不简单在于意义. 我也说不清楚它好在哪, 说的出的那些又觉得也都不是. 但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享受, 会陷进去, 也许因为音乐什么的, 不管第几遍都会大哭, 又疼又爽. 很治愈. 好的那种. |
|
无疑整部电影就是对拉康镜像理论的完美诠释,基耶斯洛夫斯基跳脱出现实依托的一切逻辑与理性思维方式,以更为神秘的超验中介重塑了“自我”与“他者”的镜像关系,这不仅仅是电影意义上的奇观,更是生命本身孕育出的奇迹。拉康的核心观点是自我在他者中生存,只有借他者才能认识自我。镜像阶段是主体形成的过程,是把自我想象为他人,他人指认为自我的过程,因此电影就是在缺席与在场、匮乏与满足、欲望与寻找之间建立起“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在镜像结构中不断体认“他者”,从而建立新“自我”的过程。影片中用大量的镜像、倒映和颠倒镜头来展现两个维罗妮卡的关系,并在各自对其镜像自我的回应与凝视中完成了超验共鸣。而从玻璃球中的倒影可以察觉出基氏的悲观态度,也许镜像中的他者不过是一个幻象,镜像也不过是一种折射,折射出内心深处的自己 |
|
21.9.21 11th BJIFF No.12@小西天,4k修复版。内心依旧颤栗、呐喊、崇拜。我也因此相信灵魂的存在。//21.7.4 CC版重看。她抬眼,她低头,她唱歌,她奔跑,她在两生花的一颦一笑,让人恋慕多少年。此夜二刷,后知后觉意识到这是我的top10电影啊。主观镜头与特写镜头的曼妙组合,镜子、玻璃球、画面倒转制造的神秘视角,昏黄、水绿与血红精心渲染的色调…世间难以找到另一部如此好“看”的电影。让人着迷的还有电影里那些悬而未决也注定没有答案的丰富意象:化身蝴蝶的芭蕾木偶、倾斜视角里忽然展露阳具的男人、原因不明的汽车爆炸、普赖斯纳托名Van den Budenmayer谱写的但丁、在心电图条前拉直的匿名鞋带……多多少少都通向死亡,有些也确实成为基氏本人的影谶。许多年后,伊莲娜依然自问:“她为什么要摸大树?”不过她说,我就让这答案空着吧。 |
|
看电影还是要时间合适,如果20岁出头看可能感受会不一样……现在30岁出头了,对这样矫情的电影连开头几分钟都忍受不下去………… |
|
着实没看明白06.12观影 |
|
《两生花》的重点明显不在于叙事而是在于注重气氛点染,黄绿色滤镜的使用宛如一幅带有昏黄的油画,伊莲娜雅各布一人分饰两角足见演技,虚无而孤独的色彩却不同于基耶早期政治激进主义路线而是独特含蓄的双重平行哀伤情调和木偶般的宿命感。是花,无论多美,定会凋谢。两个维罗尼卡都如是 |
|
Irène Jacob真是美丽的女人。会不会有一天在茫茫人海中,我遇见世上另一个自己,每每想起为之悲伤哭泣。 |
|
我没有看懂!!!!!!!!!!!!我要气死了!!!!!!!!!!!!! |
|
#biff 放映结束后,问戴老师:“ 能不能从戴老师提供的男性视角出发 把《两生花》理解为 基耶斯洛夫斯基借两个女孩 在一场漫长叙事中,最终确认自己并不保有叙述权力,来进行一场艺术家时代位置的自指和体认。”
戴老师说:“当然,你获得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
|
感知你的感知,哀伤你的哀伤。音乐加分,深入灵魂。 |
|
女主、摄影美极了,每一帧都是姿态优美的画作!忧伤的情绪晕染了画面,突如其来的悲恸与孤独感,是因为「有人」从自己生命里离去了。 |
|
故事比电影本身精彩,太文艺闷骚了。 |
|
大银幕重看,克拉科夫竟然去过了。很美的光,很美的床戏。露阴癖的男人、从窗台下走过的老妇什么的都还记得。更恋恋不忘的是波兰的Veronica,甚至无关东欧的命运,自我的镜像、颠倒,就是那点向死而生的乡愁,一听曲子就有泪点。所谓个人化的时刻。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伊莲娜·雅各布简直太美了。优雅的摄影和光线把这种美无限放大。大银幕欣赏实在美妙愉悦。第一个维罗尼卡的故事非常棒。相比之下第二个维罗尼卡就显得矫情了。一心以为两个维罗尼卡会有交集,或是对第一个维罗尼卡的寻找追溯。结果硬插入的木偶演员把剧情完全带偏。不喜 |
|
不要忘记望向窗台和画外:当维罗妮卡每一次这么做的时候,动荡、创伤和衰败的影像就向她扑面袭来,与每一位男性的邂逅也是持续走向湮灭,如同认真的游戏,她总是迎面踏入这些漩涡之中,又无力地让他们最终溜走。正是在这个时候,自我的形象如融化的霜一样蒙上她的心扉,“所猎之物恰恰只能是自己”,她寻觅如花般藏匿的可能性,即便只是截获一段残缺的旋律,一颗早逝的恒星。 |
|
好美的歌唱,好美的木偶 |
|
发现是六年前马的想看了……非常电影的电影,以情绪为逻辑,用视听语言来分段,和一般电影的以情节为结构截然不同,大多数电影,尤其是类型片,本质上和戏剧共享一种叙事逻辑,节奏和呈现方式有变化而已。之后一些所谓的反线性反情节的戏仿片还是没有脱离戏剧冲突这个核心逻辑,但是基耶洛夫斯基就是纯粹的影像/视觉叙事,很不习惯,但还挺厉害的。只可惜,他想讲的这个主题本身太幽微,像一条细弱的线,狭狭地通往人性深处,而我不耐烦去读懂。(木偶戏的相关场景都美的惊心动魄 |
|
情绪电影!因此不要纠结情节,而是尽可能打开自己的感官,用视觉、听觉去体味导演营造的梦幻。所以看完后的确会继续被电影所营造的氛围所紧密包裹,沉浸其中。
伊莲娜·雅各布的确是美到不可方物,波兰广场的那段邂逅我真的反复观看,拍得太好了。另外滤镜哥导演使用的黄绿色摄影风格也让整部电影变得更加湿润迷幻,有氤氲之感。
同时,《两生花》的配乐和波兰花高声吟唱的《迈向天堂之歌》也都很好听,而且像水一样浸润了这部作品,值得反复欣赏。
电影似乎也承载了导演某种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想法,或许也有某种精神分裂?至于对我来说,我还是挺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有另外一个我,不过我希望他过得不用那么辛苦。 |
|
书里这部写了好长,读完厚厚重重盖过了电影本身留下的感觉。说文学可以抓住内心深处的东西,但电影不行,“它不够灵活,因此不够模棱两可”,画面的含义永远是它本身,不能创造其他任何,如果有,就是奇迹,近年只有一人创造了这个奇迹,“他就是塔可夫斯基”。读到这我无声流泪,再也思考不出写不下其他,可能太爱老塔也可能太晚太累,为世界早早丢失了这些好导演们难过哀怨,同时又为自己当下拥有了他们心有侥幸。 |
|
这些仅仅关于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觉本身的电影 真的是很重要的 跟文艺没有关系 |
|
关于这里的爱情,是冥冥中去追随那个呼唤。 |
|
昨天momi基氏回顾展开幕片是这个。我是第二次看,上一次看还是在十几年前,自己还是十八九岁的少年的时候。只记住了美丽的肉体和木偶戏。如今作为一个人生已渐露颓势的人再看,实在感触良多。所有的天赋,青春,爱情,所欲所求,冀望,美好的肉体,都只是幻影。谁又将延续我在我之外的故事? |
|
当我想象这世上也会有另一个我时,我觉得好悲哀啊。
当我觉得这世上不会有另一个我时,又感到蚀骨的孤独。
怅然状态的捕捉,若隐若现的联系,“我”和“我”的相依相伴相互映照相互警觉,实在都太美。
但是我恨极了刻意的牺牲,好像她的痛苦和死亡的价值都只是为另一个人铺路,哪怕那个人也是她。 |
|
细腻而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