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片奠定了科恩兄弟电影那种“看的出水平很高,但实在太闷了,我就是不爱看”的风格基础。 |
|
查理就是旅馆,旅馆是巴顿的潜意识,查理是巴顿的本我。摔跤是另一个隐喻。毁灭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
|
一个作家的噩梦,迟迟不能醒来。它耻笑的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声称自己try to help out,心怀理念,却言行不一,轻则拥抱市场,重则只会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象里。有一天幻象成真,海报里的沙滩女郎突然出现,可惜她只是来告诉你,Don't be silly。这事可以选择,要么和灵魂摔跤,要么和世界抗衡。 |
|
作者型导演拍给编剧的电影。著名编剧是虚假偶像、代笔秘书是内心依赖情绪,格格不入的胖子是芬克的双重人格,暴力本能,是启发芬克潜能的革命之力。沙滩美女是一个好编剧的愿景,结尾那句:don't be silly是无奈的现实。张伟平当年吹牛三枪是科恩兄弟的本子,必火。但科恩和张艺谋的编剧能力岂止霄壤 |
|
那间破败诡异的旅馆太有《闪灵》味道了,包括摄影带来的幽闭感、淡入淡出和超现实道具,共同组装出了剧作者内心炙灼的炼狱。灵感与痛苦总是相伴生,因此拍死恼人的蚊子也意味着灾厄来临。对好莱坞编剧行业血淋淋、黏糊糊的真相,科恩兄弟的暗讽不可谓不透彻,唯独造梦技巧尚存局限,各个配角隐含的意指也并不难猜,让这场日光下兜转的人格摔跤游戏略少了些余味。后半段的悬疑犯罪包装很出彩,无形道出一个悲伤而亘古的事实:普通人死守的艺术野心,在杂沓的外界压力前毫无胜算,最终仍要臣服于掌权资本家和大数据推演的二流市场定则。 |
|
不可一世的作家终究臣服于资本丢了初心。想书写平民,或为平民而写,却总是俯视姿态,脱离了生活根基的、形而上的创作观,难免使人陷入焦虑的泥淖。写作始于眼前素材,进于对未知的求索。空间上的囚禁象征着巴顿对人性的不知、不解,所以惊惧,所以敬畏。推拉镜头用得精妙。 |
|
【B】一开始以为是虚幻现实多重梦境,然后以为是人格分裂,再然后以为都不是,最后发现,原来都是。科恩其实一直在用蒙太奇对观众心理暗示。个人认为旅馆部分皆为幻想,其余为现实。 |
|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
|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
|
作家脑中就有世界。这就是一份游走于虚幻和现实的痛苦职业!当然这种“造物主”的感觉也是相当爽的。一直不打开那个盒子真让人抓心挠肝啊,比穆赫兰道是要好懂些⋯⋯ |
|
科恩兄弟代表作,获戛纳金棕榈奖。①以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作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虚实无界限;②声音剪辑极佳,音画错位,表现性与超现实音响;③旅馆走廊低视角,致敬[闪灵];④荒诞的凶杀与追捕戏,诡异的绿色脱胶墙纸,蚊子,耳朵,海滩风景画,麦高芬之盒;⑤我与灵魂摔跤。(9.5/10) |
|
创作只有一种,就是为自己创作。当你想要为一个群体写些什么,你就陷入了困境。你只是一个旅客,你不住在这儿。你只能想像。
住在这儿的人,他解决别人的痛苦,而无人为他解决痛苦;他在听别人的痛苦,听到耳朵流出脓水,却无人听他的痛苦。
而芬克,他的追求是以创作减轻同胞的痛苦。他相信创作源于痛苦,因此他追求痛苦,为的是减轻同胞之苦。但恰恰,他的这份虚伪的雄心,让他没有听,反而造成了同胞之苦。这是一个讽刺且绝望的闭环,一份对关心人间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嗤笑和同情。
挺科恩的,毕竟他们相信,世界无常,自有其运行规则。想打救别人固然是好心,但看看这噩梦吧。 |
|
每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现实与虚幻边缘的人,痛并快乐着。 |
|
总想到萨特的《恶心》 |
|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
|
那里好看啊....哭.. |
|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
|
一开始就把它当惊悚片看的,没想到细微之处串联起一个主题:好莱坞编剧写作方式的媚俗和肤浅,好莱坞对作家灵魂的摧残、灵感的扼杀。如此一个众人皆知的事情被解构成很多迷语和线索,成了一部116分钟的电影,而且电影一开始主角就说出了主旨。这也许就是电影所异乎寻常的地方吧。 |
|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
|
三真三假,推销员、秘书和警察每个虚构角色各有一个实体的对应:芬克自己、作家梅耶和老板。结尾昭示了一切:眼前的一切无非是个来自于现实的幻觉,而现实又未尝不是一幅虚构的画作。 |
|
八点二分至于么。。 |
|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
|
1.圣经揭露——作家的自大与作家陷入才思枯竭的挣扎、逃避;2.脱落的墙纸、蚊子、墙上的女人画像、闷热的空间、隔壁房间的吵杂声等等组成的旅馆环境,俨然是作家创作时的煎熬所产生出来的幻境;3.而影片同时让我们展示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龙套角色,他们都在呈现着影视圈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的异化;4.人格分裂。 |
|
重看改五星,一流的剧本,一流地拍摄。剧作者的完美创作理念,遭遇写作对象与甲方的无情打击,多么平常的写作焦虑,竟拍得如此惊心动魄。身为编剧的男主想要探究被写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高高在上,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他忧郁、激动、兴奋、焦躁,旁观者看上去多少有点献身创作的神圣,但无论是甲方还是写作对象都希望他能听见他们的声音。海边的美景成了他心底唯一的安慰。 |
|
【A+】神作,科恩兄弟最高作预订。一种《穆赫兰道》的通俗版。模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一切都看似真实发生,但又全都如此虚幻。用天气的炙热代表焦虑的做法应该偷师《十二怒汉》,火焰更是愤怒与烦躁喷发的外释。蚊子巧妙的作为焦虑的放大者和宣泄者,杀死蚊子后却是更大的焦虑、而当困境被释放后,灵感随之而来。画像是波涛之中唯一一丝静谧,而全片的狂躁之后最后归为沉静显出极大的反差感。叠化俯视仰角,《闪灵》走廊,诡异吵杂的环境音加剧压迫性。同时又借此反讽好莱坞体制,创作者本就是在现实和梦境游走的吧。全员神演技。 |
|
对于体感的敏锐捕捉,在影片里唱了主角。看得口干舌燥,对热与闷的放大、辐射,像是把人捉到洛杉矶这片沙漠,然后囚于厄尔酒店这个出油蜕皮的活体牢笼。一切都是幽魅的,五感打通,却像是一味在接收诡奇物事,分不清现实与幻觉,更分不清自己与自己。而在这种一场感官的极致搏斗里,盘剥出一个被好莱坞热浪极速烘干的作者,所有文学性、自我性本就被大多“老板”嗤之以鼻,那种本真的追求,肉眼可见地被矮化,偏生对手还把急功近利架在敬意上炙烤。不过也有趣,就算已是共识,仍有那么多人可以在现实中大肆嘲讽如斯嘴脸,我还是得感叹表达的差距。表演都很赞,特别爱看Judy Davis,才想起《拉契特》里的Bucket就是她。#北影节#8,深影。电影海报粗看,还挺像年长版哈利·波特。 |
|
缺少对圣经故事的基本常识所以对故事细节的把握有些吃力,但所谓悬疑的部分其实就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心理角力,在直面世态时失控而导致的错乱和虚张声势。 |
|
关于创作焦虑的电影不少,且多有神作,如《改编剧本》《闪灵》《母亲!》……
《巴顿·芬克》也很好。
影片将剧作家的头脑实体化为一座旅馆,作家走进去,打开一扇门,遇见了诸多怪事,最终灵光乍现完成了创作。
从《搏击俱乐部》的角度看,本片是摔跤俱乐部,也是两个自我的交战。
也把好莱坞制片体系狠狠地黑了一把。
看得很过瘾。 |
|
摄影非常棒!配角们都令人印象深刻。充满象征符号的实验性影片。类似的主题令人无法不联想到《穆赫兰道》,只是这个片的主角比较不那么让人同情,专业能力严重缺乏啊……喜欢充满热带植物的酒店大厅,喜欢酒鬼作家秘书的胸针。人头做吉祥物。他人即地狱。所有表达“热”的镜头都令人生理不适。 |
|
这类电影的通病,一个实打实的精致无缺的文本,却永远忽视了一个问题,真正能成为“困境”的不是赶不走腿上正在吸血的蚊子,而是一座永无尽头的迷宫 |
|
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些自己想找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外界的压迫,自我分裂的斗争。这是关于一个剧作家寻找灵感的故事,更是一个普通人寻找目标,寻找意义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关于环境与现实,好莱坞与体制化。 |
|
陌生的城市,看不到尽头的走廊,沉闷的电梯,暴力的制片人,和一个懦弱的小作家。真正的高手能不仅能够讲故事,还能让故事有导演自己的风格。冲突来自于一个自我意识的作家和暴力疯狂的杀手。最大的疯狂来自于小作家心中梦想的破灭
就像查理教训巴顿:你不过是地狱里面的过客,而我生活在这里面。 |
|
5.1/10 用圣经不是问题,留空间(未打开的盒子)做开放式结尾也不是问题,最大的痛点在于影片本身似乎没有顾虑在未被文本化解剖下的构成。把痛苦的创作者置身在神秘的空间然后去抵抗商业性,这样的自我指涉中本身不高的亮点又再次被过多割裂的细节所打破,无论是荒诞的对话,暴怒的肢体语言,还是略显尴尬的三次拜访。如果真以圣经和犹太作为母题,未免暗示太晚,也许也是我宗教知识匮乏。从血案开始之前整个线条是崩塌的,也没有充沛的个像状态补进去,整体索然无味,唯有不断地看到“强硬地”邀请观者去进行分析的线索。把悬疑放进去,又要出来高度意义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兼容在我看来没有妥善。事实和梦境甚至于人格的分析,没有完全通过影像表达,借助剧本中冲突发生的不合逻辑来让观众套入这个思维,不算高明。 |
|
没坐在电脑前苦逼码字的不会懂这电影多牛逼。才子梦惊魂这个译名知音气质浓郁,和科恩真不搭。 |
|
创作没那么重要。调用一切类型语汇,抛却一切类型包袱,达到“有关乎但无所指”的丰富样态。最近学业内外的创作都面对太多单一情绪的打点需求了,重新身处这样由点及面的电影里漫游,简直如获新生。科恩借一个写B级片的戏剧作家阐明:供求对应那叫产品,艺术品都是发散性的。©11th北影节。 |
|
个人很不喜欢这种现实梦想信马由缰揉合的,就像那种讲了一个毫无逻辑的故事然后男主角一觉醒来发现是梦的烂情节,一旦没有像穆赫兰道那样闭环的隐喻就会立刻变成导演的个人世界,如果是那样的话,导演的选择对于电影艺术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
|
9.4;哈内克,你的白丝带还不如18年前科恩镜中的一只蚊子 |
|
balabala。疯了。无人倾听,多说何用哉。做人难,做疯子更难。都是被逼的,对,都是自找的。想破脑子的美梦,不如在海滩闲逛。balabala。看得完全confused,明明白白的事却有无限可能性 |
|
9.0 科恩最高待定,对峙与混乱造就的杰作。 |
|
一个电影讲述两个剧本,这是一种功力,了解盒子的作用及犹太圣经说 |
|
狂赞,片子里各种神。P.S凡是涉及Charlie的部分都可以认作是Barton的幻想。 |
|
实在无法概括这部电影。每当我用既有的观影经验去猜测剧情的走向,科恩兄弟都会用最处变不惊的态度给我以当头棒喝。他们用熟稔的类型技巧把观众玩弄于股掌之间,轻而易举地让故事在种种想象之中横冲直撞。模糊虚构与真实的边界似乎只是一个小目标,他们要做的是彻底背叛剧作公式,放大创作者内心最极致的痛苦,同时也揭穿他为平民写作的虚伪。《巴顿·芬克》不是在讲一个编剧的奋斗之路,而让人在穷途末路之际突然置身于彻底的荒谬之中。戛纳能用三个大奖来托举这个怪胎,说明波兰斯基爱死了这种对叙事的挑衅。想想真是后怕,把这两兄弟关进小旅馆,他们就会写出这种肯定被制片厂毙掉百八十次的剧本,多庆幸他们还是拍了出来。 |
|
今天居然淘了一些原版DVD,包括这本巴顿芬克,没想到是科恩兄弟的作品,影片的隐喻非常多,讲述一个被商业化教条拉进地狱的年轻作家,一个反对教条一个反对教条的异教徒,以及一群教条的卫道者。独立影片的力量是商业影片无法匹敌的! |
|
这算是科恩兄弟最晦涩难懂的片子. 豆瓣影评前几位都写得挺有意思的. |
|
片子不错,可惜不喜欢。让人看不懂还要去看剧透- - |
|
我太爱这个片儿的幽闭感了,一条无人的走廊镜头缓缓后移,转场不是黑幕就是淡入淡出。也许就像BartonFink剧本的开场词“Fade in”一样,Fink潜入他的剧本,而我潜入他的意识深处。 |
|
本以为是个关乎电影写作的元电影,出乎预料竟是精神分析,恰似《穆赫兰道》混合《闪灵》后的不明觉厉。创作,快乐并痛着,给你看看我的内心世界吧,灵魂在不断摔跤撕扯,感性与理性都在煎熬中焚毁,然而即便如此痛苦,写作也是我唯一的斗争方式。2021北影节。 |
|
看片前不看简介。本想睡前看个温情片,女主角出场,跟男主角温存地眉来眼去,然后上了男主角的床,这让人睡意渐浓。下个镜头,次日清晨,男主角醒来,发现女主角身体被巨大枪弹打了个超大的洞,如注的血流尚未干涸。我立刻惊醒~这不是温情片,这简直是TM恐怖片,然后毫不夸张地透露——我整晚失眠。 |
|
可能看過高安兄弟暫時最好的片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 我覺得), 此部barton fink我覺得一般而已. |
|
阐述象征的指涉全都有迹可循,当然科恩兄弟从来不预抛概念,但是一直都有他们自己的理念贯穿,如此不可复制的作者性真是魅力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