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雷明格五十年代的电影,是非常明确的能感受到那个独属于古典电影的,永恒的、宁静的、自洽的、黑白善恶分明的世界与秩序分崩离析了。电影终究要开始直面狂暴、狰狞、开放、无因的、无法收束的现代生活。希区柯克是直到《精神病患者》,才真正与旧世界告别。作为法庭片的《桃色血案》说的就是没有绝对的真相,没有绝对的善恶,工具理性就是现代生活的道德法则。 |
|
普莱明格跟怀德的差距,就像这部和控方证人的差距一样明显,如果没有斯图尔特和斯科特,这片会死得很难看…… |
|
连看了两天年轻帅气的詹姆斯,猛的看这片,略微显老和发福,不过在前天见识了他的国会辩论后,今天又见识了他的法庭激情,幽默机智,真帅!前半部分铺垫略长略平,全片再精简下也许会更好~ |
|
奥托·普雷明格代表作,律政片范本。1.开放式结局的庭审大戏,非全知视角迫使观众自推真相。2.毫无冷场的针锋相对,庭外细节的暗示穿插,节奏明快。3.詹姆士·史都华凭本片斩获威尼斯影帝,道德模糊的律师一角也超越了一贯的正义良善戏路。4.索尔·巴斯的海报大赞。5.私以为不如[控方证人]。(8.5/10) |
|
纯粹靠剧本取胜。法庭过程的全程展现,没有丝毫poetic justice,没有正义邪恶,直到最后也没有真相的出现,以致电影余韵很足。最后陪审团在一团迷雾中得出了所谓的真相,堪称对十二怒汉的强力反击 |
|
铺陈悬疑并模糊真相,很难想象这居然通用于法庭戏。史都华和斯科特之间你来我往的神对白,既是对理智与情感的戏谑,又夹杂着对律法权杖的挑逗与推崇。普雷明格对于庭外穿针引线的细节也操控得极为精湛,丝毫不输给这场唇舌对垒。 |
|
真相已不重要,精彩的法庭辩论 |
|
如果只是法律教科书式的一板一眼, 还是算了看吧。我只是想说一句:这样的电影, 你看原版字幕是看字幕还是电影?(因为当下的观众喜欢原版电影)。 |
|
1.风骚女+嫉妒男 绝对是最糟糕的一对组合,没想到他们走的下去;2.真实精彩的法庭辩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
|
“这条内裤在此番庭审过程中还会被提及,到时候在我的法庭上不允许再出现任何笑声。鉴于这条内裤已经引起了一个男人的暴死,也有可能导致另一名男子的囚禁。它其实没有任何喜剧因素。。”较早的Court类电影、风格很free很多对话显得十分俏皮。不过以前法官真的是拿律师没辙啊。。 |
|
重看,本片剧本甚好,可以说是好莱坞最经典的叙事方式不再荣光后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不影响剧情的紧凑性的同时,尽力拉近与观众的举例,同时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老兵,公园流浪,女性思想解放)在各种剧情侧面上折射出来,私货值得研究(或许这种处理方式是在反抗越发流行的新现实主义做法?)角色演技也可以说是丝毫不拖沓,斯图尔特和斯科特后面的法庭对手戏演绎地是如此精彩!可惜导演自己的视听语言居然拉了跨,不功不过的剪辑和调度,只能说在好莱坞工业水准之上罢了。 |
|
进能巧舌如簧,退能装腔作势,真相就在这进退自如的控辩拉锯战中偏离了方向。风流的妻子依旧风流,嫉妒的丈夫依旧嫉妒,律师的钱包也依旧未变,一场惊心动魄的官司迎来了平淡如水的结局,除了死了个人,一切都好像没变化过。也许这本身就是一部过程高于结局的电影。 |
|
詹姆斯·史度华主演的悬念片,事实真相并不是影片所要揭示的,律师与检察官斗智斗勇,精彩的法庭辩论才是本片的重点,看着很过瘾。 |
|
决定判决结果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无法抑制的冲动”这种含糊的说辞;二是决定性的物证曼尼昂夫人的内裤,可是它却由死者的女儿供出,这点表明了剧本的不够成熟。影片巨细无遗地展现了法庭的辩论过程,但是观众却又分明看到了凶手的骄横和他夫人的轻浮,所以这个漫长的过程恰恰证明了法律的无用和虚无。 |
|
classic! however, the husband is so suspicious and i never trusted him for a single moment...but does it really matter? not at all... btw muff喝酒睡觉那段看了二十遍, |
|
十分精彩的法庭辩论,并且随着讨论的深入,似乎从控方律师的口中可以得出完全不一样的事实。但谁知道呢,也不重要了,法律也不代表着真实啊。丝丝入扣事无巨细,非常有画面感。斯图尔特好! |
|
160分钟的电影居然大部分都是法庭辩论,很有美国特色,但导演有没有考虑其他国家人民的感受呀? |
|
更早版本的《坠落的审判》,同样是未明真相的结局,同样精彩的庭戏(但本片偏风趣),但重点显然不同,本片更注重法律制度层面的较量,辩方律师的功课做得很足——将旧案引为例子(确认法律合理性范围),抓住关键精神术语的阐释(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区分辨认存在的暧昧含糊性提供话术把控),紧扣细节(身世和内裤的重磅出场堪称绝杀),且并不在意职业道德模糊(对照本片善恶界限的模糊),提问犀利直接(与之相对的公诉律师之阴阳怪气和触及隐私底线的提问多少会让陪审团反感)且非常善于引导证人。 |
|
真相从未给出,所以全片只是关于激烈的诡辩交锋:法庭上的对弈固然精彩,但法庭之外的进展也同样到位,普雷明格在庭外部分给出了好多不易察觉但异常出色的细节,再将这些细节映射回法庭之上,整个故事显得十分圆满;虽说长度控制上略显繁复,但瑕不掩瑜。 |
|
7分。一直以为Marion夫妇是在说谎,结局却是Not Guilty。差不多100分钟的法庭辩论让160分钟片感觉不那么长并无聊 |
|
8.5 现在可能很少会有人有耐心写出并拍出长达将近90分钟的法庭戏,即便是在一部160分钟的电影里,剧本写得就是扎实、缜密与精彩,没什么可争辩的,普雷明格为这个本子选的基调也很好。 |
|
法庭里孕育着智慧,事实可以用多种方式解析,控辩方交手得还算过瘾,推进得稍显拖踏,结局男主拿到一筐弃物令人玩味。由衷不解法庭里的笑话,特干,剧里总是穿来咯咯笑声。 |
|
之後大部分法庭戲抄襲的樣板!! 在電影院第一排大銀幕看震憾!! 感覺我就在那法庭, 還能跟到法官房, 當逼問證人我好象也被問了, 周圍觀眾和法庭觀眾一起笑後, 我沒笑, 法官大人站起來說出我心里話, 這在審謀殺, 不應笑; 但雙方律師俏皮話不斷, 連法官也忍不住要刺他們, 我也在一場口忍不住....hahaha. 原本坐兩位淑女中間讓我要正經危坐, 但劇力萬鈞幽默下, 我放松了......結局那太容易猜到.......影評人劉先生補充說原著是真事改編, 劇組去回真正那家法庭拍的.....不怪得..... |
|
Anatomy.of.a.Murder.1959.720p.x264.DD2.0 |
|
关于室内场景、剧力和节奏感的又一本教科书。 |
|
和《12怒汉》一样,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看点完全是法庭上的唇枪舌剑。 |
|
大爱 JamesStewart !!!我心目中标准的美国人——高大、真诚、自信更主要的是幽默! |
|
我要认真严肃地说,这片子应该把类型里的【动作】去掉换成【喜剧】。无论是一开始的各方人物出场还是庭审、搜证阶段,尤其是那些详细的庭审过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老子就是在一本正经地搞笑啊你们看不出来嘛~”傲娇感= = 内裤这一段简直笑喷,所以越是严肃的人越容易自然地表现出爆棚的笑点和萌点! |
|
律师为什么要接下这个案子?这似乎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因为他是律师),不过稍微想一下的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首先这个案子是律师的老伙计推荐的,当然这个原由还不充分。影片中律师开始犹豫。为什么?是因为钱吗?影片中有律师没什么钱的铺垫,但这其实并不要紧。律师知道当事人没钱而且并不靠谱后还是接下了案子。律师想知道的不是有没有钱,而是是否有赢的机会。他接下这个案子是因为可以帮老伙计一把,更重要的是他享受法庭、享受他的工作。他的“不务正业”、业务不多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需要挑战,找回当律师的热情。一个律师的道德。 |
|
The most shining point of this movie is James Stuart. And every minute of this movie is so worthy watching. This is a real lawsuit. |
|
8.5分。法庭戏很精彩,但这个结局有点虎头蛇尾。有豆友说不挑明真相是为了反思司法制度,但这个寓意未免与片子总体展现出的娱乐性格格不入,似乎成了《控方证人》和《十二怒汉》的缝合体。我的看法是普雷明格或许只是单纯想把悬疑和律政这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让片子既具有侦探片悬念重重的特点,又不失法庭辩论双方唇枪舌剑的精彩,然而在最后他却没有找到更恰当的融合这两种风格的手法,从而草草收尾。 |
|
8.4 重温,“暧昧”正是其词,无论是风骚委托人的百般诱惑,还是“不雅之词”横行于庄严法庭,抑或最终真相的不确定,都隐露反骨。俏皮话让法庭对峙变成一场喜剧表演,交叉询问暗中流露侵犯意味,一反其他法律片正义的光辉胜利或使人灰心的黑色结局,开放性结局也并非低级又无趣的剧情反转,律师间的争锋相对更像是一场悬置公平道德的游戏,甚至像是在互相挑逗中揭露辩护的本质。 |
|
4.3 進門開了多少盞燈,來回動了多少次,用心啊用心!對白有愛。 |
|
内裤证实了犯人老婆的证词,可是这个内裤完全可以是她自己偷偷放在旅馆内的,所以还是不能证明她证词的真实性。所以说,这个案子的真实经过是一个永远未知的迷,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
|
该片绝对是法律庭审电影中的教科书!近三个小时出乎意料的流畅~ |
|
就纯粹庭审片的层面而言真是太棒了,把司法系统的理念与执行中存在的种种道德与实证法、正义与同情、对事实的追求与对司法制度的狡黠利用等之间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远不是那些刻意渲染戏剧性或福尔摩斯式“推理”的同类电影可比的。导演毕竟也是奥匈帝国(等同)司法部长之子啊lol。 |
|
4.5 本片最厉害之处便是善恶与真相的模糊,几乎无法探知导演对此类法庭模式与评审团制度的态度了,仅此一点便值得奉上五星。庭审互怼十分爽快,法官对巧舌如簧的律师的各种官方吐槽也是妙趣横生。遗憾之处在于斯图尔特角色的性格与动机还不够饱满。话说回来,你是否因为斯图尔特的舌灿莲花而无视了女人的风骚和男人的狂躁呢? |
|
magnet:?xt=urn:btih:75bc8c879cac67b927642cec6beddaa2361fe3b2&dn=Anatomy.of.a.Murder.1959.1080p.BluRay.x264.DTS-FGT【CMCT】magnet:?xt=urn:btih:9c78759b8b0bdbf09216227122cdbf7fe57899fa |
|
庭辩戏太精彩。笔墨写实、叙事极有耐心,从铺垫到展开,丝丝入扣、娓娓道来,两个多小时丝毫不觉闷。史都华演技扎实又细腻,真是举手投足,每个眼神微表情都是戏。 |
|
看着片子只因为jimmy…… |
|
结局的poetic justice确实真没想到。160分钟片长100分钟庭审戏非常精彩,或许这是后来的无数律政剧中精彩的庭审戏和有趣的律师法官塑造的祖师爷,啊我又找回喜欢法律的初心了【扮演法官的Joseph N. Welch其实是一名波士顿律师,在54年Army–McCarthy hearings中代表军方揭露麦卡锡伪造的谎言指控,声名大噪【原著时密西根最高法院的法官,案件来自他当律师时办过一个谋杀案,不会写小说的律师都不是好法律家 |
|
Biegler三人团队让我想起了《Rio Bravo》警局的三人团队。这种事无巨细的电影,对细节的掌控一定要准确,我想原著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好听的爵士。 |
|
funny and witty....jimmy was perfect! |
|
More than a court-room drama. |
|
一个刑事辩护律师是怎样为自己有罪的代理人脱罪的。imdb top 239,烂番茄100%新鲜度。@ 区图 |
|
事无巨细的展现一场案件的审理过程,具体真相如何并不在本片的讨论当中,可以看到嫌犯夫妻俩在控方和辩方的质询下不同的状态,观众无法分辨到底何为真正发生的事情,只能靠两边律师的个人魅力。James Stewart在法庭上抖机灵和给George C. Scott下套都好玩极了~ |
|
控辩双方都很骚包啊,谋杀嫌疑犯和强奸受害者都路人了,法庭上尽看你三位(俩检察官+一辩方律师)+法官演舞台剧了对吧,银幕形象多数耿直忠厚带点蠢萌的Jimmy在庭上妙语如珠唱作俱佳,斯科特一脸狂拽酷霸高冷模样,再凑一个温和派Brooks。 结尾保利和最爱老基友固定搭档了。 |
|
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叨完了,结局那个隐隐约约的大回转终究没有出现,但是两个律师漫不经心的对话倒也勾勒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个案正义和形式正义是天平的两端,你如果倚重了一端就势必难免使另一端失衡。 |
|
http://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5/06/how-bias-shapes-juries/395957/ |
|
足足100分钟的法庭辩论戏,十足过瘾,导演选角也很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