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奥·卡拉克斯“阿历克斯三部曲”之二,后启[新桥恋人]。一男与二女间的情感纠葛+黑色电影式的犯罪与末日宿命,依旧是法兰西如火般炽热的“疯爱”,亦可用楚浮[爱情狂奔]来概括。摄影极佳,室内设计以抽象涂鸦、不规则镶嵌及灰黑斑纹为主,颓废而杂然。红蓝黄三原色调配令人想及戈达尔,而剪辑与运镜也与新浪潮气脉相合:跳切,抽帧,疾速剪辑,极端的俯仰倾斜机位,黑白默片穿插,一大特点当属对空间关系的模糊与打乱——大量(大)特写组接在一起,各种越轴,远景定位镜头稀少,破碎失序的空间既不断刺激、挑衅着观者的感知,又与主人公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相得益彰。阿历克斯边狂奔边搞怪的高速横移跟拍镜头撼人心魄。吐火+变物魔术似[新桥恋人],力大掀车与中弹自起,孤勇独行,恰是青春之姿。PS:年轻时的比诺什好美,德尔佩打酱油。(8.5/10) |
|
如同卡拉克斯的新浪潮前辈,《坏血》中科幻设定与结尾的行动仅仅是对情节剧的反讽模仿,它的真正重点在于占据影片大半时间的恋人絮语,以及无“动机”的纯粹行动。
想象意义上的弑父:Mark代表着父亲(戈达尔、特吕弗)等来自1960s的巴黎新浪潮前辈,为什么新浪潮与先锋派必然失败,以及为什么实验电影会在法国成为一种传统。
一个人工“棚拍”色彩浓厚的街道成为了影片的主要空间,从黑白影片中剪下的旧法国,不时出现的红色证明着它是一部彩色电影。
她叫安娜,总是穿着红色与蓝色,第一个男友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她属于那个年代,所以全名叫做安娜·卡里娜。欢迎来到后革命状态,去政治化的后新浪潮,由此通向《神圣车行》的德勒兹式幽灵叙事诗。
属于新浪潮的结尾:Anna挣脱了想象意义的父亲,镜头降格,再降格...... |
|
那时的德尔佩德尼拉旺比诺什真是水嫩,卡拉克斯还是某些片段拍得非常精彩,那光影构图氛围太美,音乐也好,诗意的台词,故事就比较着急了。口技狂奔跳伞刮胡,还有地铁公车街道的相遇跟随都很经典。法国文化中心胶片版。 |
|
到处是新浪潮的影子。Alex在巴士遇到她的那一刻,从未意识到爱情可以在一个毫秒诞生。比诺什被拍得好漂亮(黛比也是),卡拉克斯真是个闷骚的怪青年,他对爱情的表达独一无二。拉旺虽然不是帅哥,但属于“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就还挺带感的那种。。。 |
|
镜头确实极有味道,但这剧情弱到和没有一样,其实也就是一个奇情故事吧?看得人是相当煎熬了。大段的神经质的场景和台词,也真是没意思。 |
|
年轻的朱丽叶·比诺什和朱莉·德尔佩,啊。 |
|
一般来讲,欧洲人的爱情观、婚姻观、性爱观都让我反感,很多事情切忌欲望先行。但卡拉克斯是个例外,他总体上仍是很克制的,浓郁的性欲与炽烈的情感是平衡的,这让我观影上没有道德上的负担,才能日渐沉迷其中…… |
|
“……一件事解决了就全部迎刃而解,我知道这相当于犯罪,我是凶手,你是我微热的手枪,遗留在犯罪现场,我希望我留在你身上的指纹会消失……丽丝,丽丝,不要想‘时间会治愈一切’,主动点,快、快,以最快的速度忘掉我。” |
|
朱莉·德尔佩的存在是一道闪电,黑暗的幕布铺满银幕,德尼·拉旺在被撕裂的缝隙中露出双眼。破坏性的剪辑让动作不再具有目的性,而凝练为一种喷薄的动势,和局部的身体特写被同时定格。朱丽叶·比诺什的出现是一场细雨,落在皮肤上一阵瘙痒,又很快化作雾气不见踪影。对她的追逐似双子星的缠绕,永远在多层景别的虚/实焦转变中静待同框的一刻,那些诗一样的表白不以同步音的形态从口中道出,更像是远方传来的歌声。在卡拉克斯的电影中,表演永远是伪命题。无须入戏,是戏随演员而动,伴演员而生。 |
|
呓语,絮语,腹语,爱情动物的诗行在舌尖辗转反侧,胎死腹中凝结成冰冷石碑。碎片插叙,快速剪辑,音画错位,新浪潮身影如同父亲神话如影随形,实验手法裁剪幻境将情爱纠葛交织犯罪末路的文本诗化为星空般浩渺深邃的青春告解,混沌锐利的影像质感与边缘少年内心世界恰似倒影。病毒与窃案构成末世狂欢隐喻,爱是残酷物语唯一对抗寂灭的微弱灵光,如果规则是墙垣,孤注一掷的疯狂速度才能拯救时光和生死的沉沦泥沼。浇熄秘密拥抱自我的少女以镜头变奏超脱自由,充当手枪的少年死在昨日,长眠于沉默。明灭光影唤醒的爱像惊鸿之火,她是淡黄高悬的月亮,他是刹那耀眼的魔术,面部大特写和意识流独白反复操控时间变速,拨乱观众感官,浓郁的红蓝两色涂抹在灰暗的水泥窄巷,影棚内场域的开口被色彩的幽灵拓宽。我知道年轻将会幸存,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
|
“但我还是个孩子,当我哭我就停不住。” |
|
【B+】在新浪潮操纵下的大特写和跳切竟如此神秘而刺激,但也仅限最开始的三十分钟。在大量同类型技法的“狂轰滥炸”下,一切新奇的感受都慢慢褪去,唯有公交车上那场光影魔术的相遇仍然记忆犹新。 |
|
天设尤物!比诺什牛奶般白皙可人!! |
|
没有感情的爱容易感染“病毒”。love that burns fast but lasts forever |
|
四星半,若我能开家咖啡馆,本片定会是要常规播放的影片,除死方得离笼的爱情,无法招架的青春,孤独浪漫到飞起——空中一段简直坐实了这种观感,浪漫两字的含义都被这类影片给彻底颠覆了!连那小小的科幻设定听起来就满是新浪潮的骨血,就是想想如果真的有这种传染病,估计在锅内会传播极广的吧 | 20230729#法国电影大师展#@大光明重看,大银幕更“飞”了,经典的“大卫鲍伊跑”发现有半秒钟的小穿帮哈哈,确实很像“彗星来的那一夜”会发生的事,各种反类型元素的梗,两位知名大美女青春年华美翻,吐槽馆子里后排的人像谷克多与法国展第一轮联动了! |
|
一看就知道卡拉克斯爱上了比诺什,把她拍那么美……新桥恋人里二人显然是分手了,都把美人弄成独眼龙了…… |
|
@2023法国电影大师展。
新桥恋人的前传,26岁的卡拉克斯已经有信手拈来的状态,疯狂但不狂轰滥炸,呓语却非胡言乱语。
往前追溯想不过来,行动前夜出现的蜉蝣甚至想到红与黑,往后的一些联想:三部曲之蓝,堕落天使,一代宗师里宫二的特写,弗朗西斯哈的跑跑跳跳,疯狂的石头…
法美日常较劲:美国人杀孩子,越老越心软,法国人不杀孩子,却越老越心狠…
源自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的扑街结尾,这次别脸朝下,留点尊严,留点天空的念想吧 |
|
4.5年轻的卡拉克斯一个毫不妥协的爱情故事,那些狂舞、魔术与犯罪都是浪漫之爱的结果,使用默片、大特写和突然的黑屏、定格镜头是卡拉克斯对疯狂的诠释,充满着后现代的力量和突破,是新浪潮之后的浪潮,随心所欲地冲破规则,摩托是速度的象征,追逐着再也回不来的青春的激情和不顾一切 |
|
有股波德莱尔腐烂的爽劲 烂到骨子里 烂透了钢笔和琴弦 烂透了脚趾头和生殖器
|
|
比诺什和德尔佩颜值高到无法承受。喜欢德尼拉旺伴着大卫鲍伊音乐奔跑的一段,还是觉得他舞技很不错。 |
|
A-. 闪电般的德尔佩,迷雾般的比诺什,和迎着风暴冲向礁石的德尼拉旺。爱情从沉沦到癫狂的整个光谱,就在运镜剪辑的速度感和空间失序的晕眩感中挥洒而出。站在《狂人皮埃罗》和《阿尔法城》的肩膀上,但骨子里最核心的还是那股极致感性的卡拉克斯“美学”:瞥见、追随、奔跑与坠落的动作都是如此惊心动魄,相比之下,语言苍白得不值一提。 |
|
不相爱的情侣做爱后就会得上一种传染病,影片的这个设定颇有些科幻片的味道,不过卡拉克斯更想表现的还是年轻人对爱情的态度,德尼·拉旺在黑夜中的狂奔,朱丽叶·比诺什的红衣红唇,朱莉·德尔佩骑摩托车时散开的头发,一个个青春的形象令人难忘。 |
|
22岁的比诺什比不上40岁的自己。17岁的朱莉·德尔佩最完美。想要一辆永不停下的摩托车。 |
|
实在很难去评价这种电影。在摇晃的镜头之中可以感受这对摩托车情侣的一呼一吸,男主洗牌做赌的那段使用了长拍镜头和推镜头又能get到男主的魅力与台词功底,片中还使用了很多特写方便我们进入人物的内心……在一切精美的设计与构图之中,这部片子俨然已经成了一个艺术品,导致外在的形式阻挡了我与每一个角色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纵使他们坐在那里聊上十几二十分钟,由于冰冷外壳的存在,我依旧无法去捕捉他们内心翻腾的,深爱着对方的感情。相比之下,视觉上面的享受会比整个故事给我的多得多。 |
|
是奔跑和舞蹈,一切都为极致的《新桥恋人》冲刺。很可爱,又很凌厉——声音什么时候出现,屏幕什么时候暗下。我们等待自己变得残忍,等待无望的爱如雷电般炸裂。而爱是混乱中的宁静,更重要的现实是,无爱之性是一种疾病。我们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发疯般奔向遥不可及的。最后,一切都消散了,什么也不留下。我的意思是,我们拥抱了风,而风里充满了虚无。噢,朱莉,朱莉,哪怕染上绝症,我也想要拥有你一次。 |
|
8.0/10。渐如佳境,发现卡拉克斯真是个内心极度敏感的诗人导演,在静谧中洋溢心潮澎湃,虽然我是个压根没有丁点感情经历的屌丝级人物却也能深受感动!一些拍摄手法很具实验性,有致敬成份,剪辑太出彩! |
|
很个人化,感觉更像是《男孩遇见女孩》的另一种演绎。阿莱克斯依然在苦苦寻找爱情,得到的却还是一枚需要自己吞咽的苦果。不管是否真的领悟,拥有这样一份凝结了比诺什,拉旺,黛尔比最美妙的青春年华,以及卡拉克斯不再复归的年少轻狂的礼物,总归是美妙的。我爱这电影里那些鲜艳的充满激情的颜色! |
|
#重看#身体在空间内的至高占位和决定意义,在一种高度紧张、高度形式化的姿态流露中,任何言语都无法具有的力量——他们的血液在苍白神经内的奔跑,其凶猛速度可以击退生命中一切陈腐和不可能(速度决定了生命流失的进度),几乎透明的肌肤下层涌动着对停滞的拒绝;成为自己的不朽然后死去——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
|
比新桥恋人还好上十个神圣车行。上一次有这样的观感还是布列松的《钱》:人类之后的电影都像一个笑话。 |
|
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坏痞子》是活在剃刀边缘骄傲的巨人。它让人记住的不仅仅是德尔佩、比诺什以及德尼拉旺年轻时纯美的容颜和倩影,它还让我们相信世间存在一种来得快去得快但却令人终生难忘的爱情。这部新浪潮风格(解构黑色电影)的作品核心正是飞蛾投火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不过你很快就会发现这场你追我赶有关忠诚与背叛的“游戏” 其实是继《男孩遇见女孩》后一厢情愿的单恋。爱情是一场谋杀,卡拉克斯则是那个很丑可是又很温柔的杀手。 |
|
神奇!一种态度!一个谜!彻底交由感知去判断的话,仿佛是以长片的形态和沟通方式与《一条安达鲁狗》重逢,即完全信任“电影”所长,在不妄为的理性支持下为放纵的意识正名。并不完美,但非常兴奋,卡拉克斯让我感觉电影的疆域宽广依旧。(也是在家二楼投影无幕布时代的句号。真好。) |
|
电脑里许多法国电影像剩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16的德尔佩美的像精灵。德尼拉旺真是太丑了,比诺什一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莱奥卡拉克斯的电影真是一部也喜欢不起来,包括新桥恋人,每部都好神经质,神圣车行还算过得去。 |
|
喜欢那段男主边奔跑边搞怪的镜头,朱丽叶比诺什好美~ |
|
非常庆幸是在大银幕看到这部作品。留住了朱丽叶·比诺什和朱莉·德尔佩最美的样子,也留住了德尼·拉旺最有型的样子。仅是三人的性格、脸庞与姿态,就已经把电影的腔调给定住了。而卡拉克斯对新浪潮作品(60年代时期)大量的征引与戏仿,虽然矫揉做作至极,却又因此显得才华横溢,既有与影史对话的野心,又有青春真挚的感受力与疯狂的情感张力。Alex像一把锋利的剑,实际上却是张白纸,被水浸透,被火燃烬,一切都化作西西弗斯的奔跑,在速度里消逝。|北影节 |
|
前半小时太喜欢,巴士里的“爱情来了”拍得让看客感受过电。后面进入类型片框架里居然真的在讲故事却用台词意识流来说“年轻人的狂热而无妄的爱情”我就不那么喜欢了。
王家卫一定很爱这部片子,皮科利第一个抽烟的镜头不就是《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吗,同样的还有两个女性角色的设置:一个精灵般抓不住,一个一心一意坚定爱你。
用腹语来讲说不出口的话,这个设定妙,而且卡拉克斯充分开发了拉旺这张纠结的脸!特别喜欢比诺什亲皮科利带拉旺的镜头,一张侧脸,一张半躺,一张正脸,耳目一新的构图;比诺什几次换不同颜色的毛巾捂脸,对纯色的使用,让人不禁感慨卡拉克斯是天才。
有新浪潮的影子,还有不变的对萨特的调侃,比如拉旺的好朋友爱上德尔佩后遮住一只眼睛的造型。
比诺什演这个角色有点做作,但好美啊。德尔佩亮眼,坚毅果敢的眼神。 |
|
后新浪潮的另一种“三人行”。22岁的朱丽叶比诺什和17岁的朱莉德尔佩美极了,但最美的还是在大卫鲍伊激情歌声里恣意奔跑、用沾满血的手指比出🤫的德尼拉旺。摄影真棒啊。 |
|
当然还是很好的。
但感觉更多是转变,有些夹在中间。
如果说男孩遇见女孩和神圣车行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坏血则兼具前者新浪潮式的技法和男女情爱、自我解剖的对白、稠密却又克制的情感,又有后者强冲击、超现实、后现代的色彩、画面、配乐,却又都不及两者那么极端。
既是对电影史的复刻融合与铭记,也是对一种更纯粹的卡拉克斯风格的探索。
例如奔跑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画面中的速度感是神圣车行式的,旁白中阿历克斯念自己写的信,却又是男孩遇见女孩式的,声与画有着截然不同却同样磅礴的力量,让我一时有些分神。
阿历克斯在大街上听着大卫鲍伊的音乐,一面奔跑一面捶打自己的时候,已经有一些Mr.Merde的影子了。
速度,爱情的速度,速度感的微笑。
有一种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又让人终生难忘。 |
|
原来Frances Ha致敬的是这里,歌选的都一样 |
|
卡拉克斯骨子里真是浪漫的要死。 |
|
一起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成空。”3.5 |
|
我好讨厌那个啥啥啥的矮矬子法国男演员。那一年,这两朵佳丽都白净可人如同春季里的百合花。眉眼间的清丽,比她们的爱情更美丽。 |
|
开始看有B级侦探片的感觉,类似《阿尔法城》的嗓音旁白。当“男孩遇上女孩”,行窃前进入“停滞的时间”,纯谈情说爱、各种有趣的互动调戏,于情节无推动,很明显带着戈达尔六十年代前中期的风格。这时就需要演员的个人魅力来支撑。22岁的比诺什和16岁的德尔佩两人都处于顶级颜值,虽说此前都在戈达尔电影里有过客串,但直到这部才真正参演有影响力的精彩电影。一方面是年轻刚出道,另一方面也要感谢妆容和摄影,把两人的皮肤都拍得犹如天使一般娇嫩白皙。
镜头总是很近,大量虚焦镜头将背景模糊掉,突出人物特写。女主角刚出场时也用虚焦镜头模糊面容,延长等待正面出场时间。本以为是低成本制作,居然还有段高空跳伞的空中特技拍摄,很厉害。
男主角伴随着大卫·鲍伊歌曲Modern Love在街边狂奔的名场面,后来被《弗兰西丝·哈》致敬过。 |
|
羡慕37年前的电影院里看到《坏血》的观众,就如羡慕63年前在电影院看《精疲力尽》的观众,那一天,都是宣告“旧电影已死”的日子。在电影院看《坏血》太美妙了,那些虚焦与光影,那些色彩与运动,那段影史最佳的一见钟情,那个炎热的所有人都被爱情煎熬的夜晚,当放大到电影屏幕那么大时,才能意识到观念变革的发生。电影在讲已经失去“爱”的世界里,一个男孩离开爱自己的女孩,去寻求不得的爱情,最后才发现所爱非人,他以为在爱情里,自己拥有主权,但自始至终,他其实都是被选择的那个,然而他的悲剧终究令两个女孩觉醒,他的坏血才是真正的爱情。电影又在讲,全球化中美国对欧洲的侵蚀,老一辈已经失去勇气,年轻一辈虽死不僵,爱情如革命般前赴后继,无解的躁动伴随后浪而来。然而今天后浪已变前浪,后浪之后浪,翻而未动,又在何方? |
|
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女演员。为什么会有这么丑的男演员。 |
|
★新浪潮在当代最掷地有声的回响。诗一样的对白和声画分离传达着缱绻爱意和掌控自我命运的渴望,将类型旨趣糅合进疯狂的卡式浪漫,绚烂之至又悲观入骨,结尾安娜悔恨的奔走是真的如梦方醒还是创作者的一厢情愿?STBO的背景板设定像是某种对照,病毒再危险也比不上爱本身噬心蚀骨。芳华正茂的比诺什和德尔佩美得不可方物,连其貌不扬的德尼拉旺在高曝光下都变得眉清目秀。血和白色飞沫的纠缠好生刺激 |
|
看了影评,我终于知道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了。人会装逼 |
|
14th BJIFF 14@英嘉。4K修复版。想做80年代戈达尔,拍成了低配王家卫。影像那么美,而对白那么做作,以致我希望这是一部默片。卡拉克斯的电影总让我游走于喜欢和反感两端。喜欢的:新桥恋人、安妮特。反感的:男孩遇见女孩、神圣车行,和本片。 |
|
“她是我留在现场的凶器,我希望留在她身上的指纹早日消失。” |
|
和设想中的电影有很大区别——毕竟感染的设定听上去也太科幻了。但是电影却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倒不是一种稳定的古典,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显得先锋,所以回望起来格外古典。一切都好美,迷离的美,疯狂的美,两位女演员都美得摄人心魄。 |
|
讨厌死了讨厌死了讨厌死了,只承认Carax有影像的才能不承认他会讲故事。设定和台词都太青春期写作了喂真的好讨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