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把特吕弗看全了!改编自亨利.詹姆斯的短篇《死者的祭奠》,特吕弗引用詹姆斯的故事借题发挥,藉以诉说相同的对爱的执着。詹姆斯本人也如书中人物一样,在未婚妻死后,终生未娶,小说是他本人真实的情感写照。特吕弗在《绿屋》中扮演着个痴情人朱利安。挚爱着逝去的人,拒绝着活人的爱。 |
|
特吕弗倒数第5作。1.楚浮最个人化的电影之一,沉婉哀绝而不失间离,关涉你我生命中逝去的每个人,冥冥中亦预言了导演本人的英年早逝。2.擅长写讣告的痴情种子朱利安与绿色祭室令人想及[阿黛尔·H的故事],莫里斯·若贝尔配乐亦由其开始大量运用。3.哑孩似[野孩子],结尾则同质于[痴男怨女]。(9.0/10) |
|
主人公是一如既往的特吕弗式人物,异类、自闭、孤独、对于与人交流和浪漫爱情的疏远。主题是论述艺术和生活的自我封闭性的限制和价值。绿屋代表了一种胜地和监狱的双重性。主角朱利安经常出现在具有监禁性质的场景中(一种主动的监禁和规训,囚禁在过去):装饰厚重的房间、铁栏之内的墓地、黑色的车、绿屋的铁门内、以及戴着方正的有框眼镜限制自己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几乎颠覆性的异化,非人社会中对于人类孤独的探索,道德和美的纯粹性的力量,特吕弗以一种温和且人道主义的方式探讨的这些现代/后现代社会问题,其实与戈达尔激进的方式探讨的内容极为相似。也许可以说,这部电影是特吕弗献给电影本身的,是对电影的缅怀,以及对过去所有关于电影记忆的封存,或者是电影的胶片本身就带有着封存一切逝去之物的作用(想想天堂电影院)。 |
|
勉强两分。特吕弗自编自导自演,剧情很简单,带着聋哑儿子的鳏夫特吕弗进行了一系列思念亡妻的操作:拍卖会上买亡妻的戒指、尝试做妻子的蜡像、改造废弃教堂作为妻子的祭坛(捎带摆了因一战亡故的友人们照片),女主角纳塔莉·贝伊一露面,你就知道这个角色就是观众的化身——她将近距离观看特吕弗的深情表演,并为这份深情折服而爱上他。特吕弗大多数电影的主题其实都是贩卖他多情种子小男人的公众形象,毫无疑问,这是个被观众宠坏了的创作者,这次他比较罕见的表演了一把深情专一,从个人形象到剧情编排都没什么可信度(46岁的特吕弗如此苍老倒是让我担心自己),按理说,一个经历过战争和失去挚爱的人即便性格极端也会让人理解,但在特吕弗这里只有机械完成表演的感觉。技术上也没什么高手的加持,全片视听就是极老实、平庸的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而已 |
|
非常忧郁的一部特吕弗,一战和亡妻犹如两块大石压在男主心中,拒绝遗忘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隔绝与现世的情感,他把所有缅怀之情寄托在绿屋中,让燃烧的烛火替代亡灵,特吕弗亲自出演这个深情的角色,擅长写讣告却不擅长告别,结局很悲。 |
|
七年后二刷,改编自亨利·詹姆斯《死者的祭坛》。特吕弗本人出演主角,仍是他个人非常熟悉的小男人戏路。他背负着一战带来的战争伤痛和丧妻苦楚,作为报社的「讣告高手」,他却无法从对亡妻的追忆中走出。他在拍卖会上买下亡妻戒指,将废弃的教堂改造为供奉妻子与其他亡友的祭坛。而拍卖行女秘书贝伊原本只是被他的痴情行为感动的旁观者,直至她的情夫同时也是特吕弗好友(这个角色应该是暗指戈达尔?)去世后,同病相怜的两人仍无法摆脱笼罩两人之间的死亡阴影。特吕弗「认识的死者比生者还多」,以至于无法将情感投射到生者身上,贝伊也意识到「要成为被你爱的人唯有死去」,而结局特吕弗也在遍布死者回忆的绿屋中成为死者,堪称命运对执念者富有仁慈的成全。特吕弗经常将主角置于有局限意味的场景中象征自我无法走出心灵桎梏,绿屋布光鬼气森森。 |
|
7.0/10。一战后十年某法国小镇:沉浸于对过去(亡妻等)之追忆的一战老兵男主与同样沉浸于对过去(死去的爱人【也是男主的前死党。btw,这个角色应该是影射戈达尔】)之追忆的女主以及他们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点到为止的奇特关系。精美且表意有力的摄影美术是高水平,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实在散+淡+男主的表演一般般。 |
|
无法放手的爱,不能释怀的恨,当一个人困在自己的”绿屋“,不愿与外界和解时,只能无休无止地活在过去,再也没有未来。长生殿里当时话,反误了卿卿性命。 |
|
据说这是特吕弗部分的人生写照,大概也是他的生死观,晚期的他确实风格跟最初的生活流电影很不一样了。但是整个故事真的阴气好重,部分台词琼瑶即视感,楚浮演技无法直视,女主角很美(也是琼瑶风格的)。 |
|
这电影或许有点笨拙,从莫名用力的配乐到对演员特吕弗有点任务太重的高潮结尾,但这可能是我看过的最亨利詹姆斯的电影,虽然没读过这个原作短篇,但呈现的正是亨利詹姆斯之所以吸引我的那种情感表达。有人会觉得没事找事自作自受,但对主人公而言,却是关乎为人之本的东西。原作叫The Alter of the Dead,死者才能完全属于自己。 |
|
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认为,《绿屋》可能是特吕弗最好的作品,在他看来,这部影片是特吕弗向导演中心论致敬之作。 |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影選2024:生死之間Critics' choice 2024-between life & death DCP 75$ FA 港譯:綠房 film talk with creator Tang Tsz-lik & Eric Tsang 又名:《拿不起放不下》《祭奠亡妻神堂幻愛》《馬仙尼的朋友與情人》
François Truffaut自編自導自演,看前以為Llosa改編,實際上原來是Henry James改編,廢棄聖堂點滿蠟燭懷緬一人,戰爭ptsd配合亡妻雙管齊下創造偏執孤獨男形象,敘事的真正寓意:我寫給你的eulogy同時其實就是寫給我自己的obituary,活人自我抽離日常生活沉溺在他者死亡之中不願被打擾,難怪入選生死之間 |
|
看的最后一部特吕弗电影,感觉上就像是他拍得最后一部一样,开始思考死亡,对于影片所流露的观点并不认同,但尊重每个人对待死亡的看法吧,这毕竟这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 |
|
3.5;不愧改编自亨利·詹姆斯,充满阴郁哥特气,遍布死亡气息。用怀缅和追忆砌就的一座「思念人之屋」,用生命刻记的爱情,用狂热的偏执献祭一场告别的仪式——“请为我点上一支蜡烛”。仿佛是提早宣告的死亡预言,又似是颠覆改写过往历史的决心,鬼影曈曈里的孤绝微茫,“今已亭亭如盖矣”。 |
|
本来以为讨论生者如何怀念逝者,没想到居然偏执到底,真的跟主教所说的一样,是个邪教。我特好奇特吕弗对节奏的处理,太断裂了吧,而且毫无征兆的黑场,感觉拍晕了。 |
|
4.5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部电影的每个画面,战争、墓园、讣告、被拍卖的旧物、画像、蜡烛,专为死者建造的教堂,特吕弗亲自饰演了朱里安,这个被死亡绑架的男人,记忆成为了他无法摆脱的桎梏,所以栅栏、门廊、楼梯频繁出现在电影中,它们与那间绿色的房间一起象征着坚固的牢笼,以葬礼开篇以死亡结束,仿佛一个寓言,唯有死亡才能解脱,生命的色彩被朱里安看做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所以他要建造雕像、供奉逝者的灵魂,撰写讣告,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殊不知在那一根根点燃的蜡烛中,自我逐渐消逝了,或者说朱里安本身就是一个已经失去生命的“活死人”,他在残留的回忆中苟延残喘着,憎恨着忘记记忆的行为,并以此作为人性的判决书,看似是对爱的执着,实则是自由丧失的自白书,亨利·詹姆斯是痴情的,特吕弗也有同感吧,所以说忧郁成为了生活的底色 |
|
因为评分比较低一直拖着没看这部,结果发现意外的喜欢。应该是特吕弗镜头布光最考究的作品了,非常古典的质感,泛着一种腐败诡谲强弩之末还在做最后挣扎的死气。虽然缺点也很明显,配乐方面好像又有点用力过猛,特吕弗这次自恋有点溢出并且演戏又在棒读(明明是很会教导小演员的导演换自己上就不行了,最自然的时候是和小孩对戏时),但是全被我忽略了。娜塔莉贝伊无论哭笑都是又美又温柔。还能收获特吕弗借角色怒骂旧友(我有理由相信他确实在骂戈达尔。 |
|
其实剧情和亨利詹姆斯的原作有点远,除了女主引用了一段以外,但是整个氛围毫无疑问是完全的亨利詹姆斯式的心理病态,符合卡尔维诺定义的现实怪诞。死亡迷恋,活在过去——这种心态促成了男女主之间相互吸引却又不能融合的纠结,其实放在今天,特别容易理解,所有的精神食粮都来自已死之物,对现实完全不可能产生任何一丝爱恋。 |
|
还蛮妙的 一开始以为是人到中年(对特吕弗来说已经是晚年了🥲)对留住过去的执念 后面却又是对执念本身留去的拉锯 也许的确死人更容易牵挂和交流 活着太难 |
|
钝重的痛感。不仅仅是直面“死” ,更是一种深深的凝视。好像向来都是将“火”的意象予以“生”,鲜活的生命才会燃烧得噼里啪啦,才会蔓延成势不可当,死亡只有熄灭,只有灰烬和尘埃;而特吕弗却要为逝者开辟出“火焰的森林”,要生命留存,他拒绝任何形式的遗忘并且愤怒别人的遗忘,他无谓自己失去生活的均衡…那个满是烛光的教堂,死亡的重量不会将他灭顶吗,一个人要怎么承载那些记忆和生命啊。“点燃最后的蜡烛”简直是个剧透,其实那时就已经对死亡祛魅了吧。对逝者的爱不是信仰而是信念,永远地失去了某人反过来就是永远也不会再失去ta了。影片的呈现程度当然不足以五星,可我感觉与特吕弗更亲近了。 |
|
特吕弗这部作品比较私个人化,也是他最后一部出演的影片。虽然特吕弗表演不怎么行,剧情也谈不上出彩,不过女主角纳塔莉·贝伊还是很有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
|
片中主要对对死亡这一话题提出了部分哲学思考 男主是一个被爱人的死亡“困在”过去的人 他选择建造一个绿屋从而来“记忆”逝去的爱人 (后升级为“万神殿”)他沉浸在过去 做法及想法又有些泛神论的感觉 相信死亡是终点 片中有一句台词点出了他的本质 类似于“他自己选择了他身上不会再发生美好的事情” 一场大火 基本燃尽了她留下的“回忆” 男女主是有过相同遭遇的两人 一个拉扯着过去 一个放眼于未来 除了结尾男主的人物弧线有些拉垮 其他都蛮不错的 很喜欢片中镜头感 但结尾处的配乐还是有些脱线【BFI - The Literary Truffaut】 |
|
6.8 this dark piece of Truffaut almost bored me to death, yet, it does make me start to think more about Truffaut himself, his personal life and his death |
|
纪念逝者,更甚想起已然逝去的法国新浪潮。特吕弗最私人化的一部电影,沉重地如同一封遗书。
“人总是在短暂的一生中踮脚眺望永恒”
特吕弗先生,这世界永远留有一根您的蜡烛
——2021.11.24五星全给特吕弗本人 |
|
2.5 不太靠譜的聯想:德萊葉《詞語》的結尾處,約翰尼斯從神智瘋癲恢復正常,指責在場的親友為何不祈禱:神蹟就在人的內心,你們卻背棄信仰,不聞不問,然後讓死者復活。而在本片開場高度相似的葬禮,杜魯福把牧師和所有人趕走,對陷於悲傷的丈夫說,只要能一直記住逝者,她就不會消失。如何對逝者的幻像的持存和再造成為戲中的最大奇蹟,攝影術-電影何嘗不是讓逝者顯靈、創造神蹟的現代巫術?佈滿蠟燭和畫像的「綠屋」不是沖洗和剪接膠片的秘室嗎?男主試圖利用照片影像保存、懷念過去而又不可避免地經歷記憶與想像的改造,不惜拒絕活人的愛。沉醉死亡,以旁人之死為其紀念創作的素材,更希望成為搭建幻像的耶穌,但卻需要越過最後一道難關:跨越仇恨,為逝友點上一根蠟燭。他以自己之死完成了類影像宗教的祭壇。導演佔據中心,是唯一的神。 |
|
探讨死亡。对已逝的过度执念也许会影响对生的向往。特吕弗表演虽然木讷但比利奥德油腻滑头又鲁莽冲动的形象讨喜得多。 |
|
Truffaut也有格局這麽小的時候嗎?無端生出好多動搖來... |
|
最扯淡的是把本来特别共通的、高尚的有关如何纪念死者、如何面对死亡的严肃话题,贬成了一个受挫男人被神秘女人吸引继而被“拯救”的烂俗爱情故事。男人永远可以任性,女人come and go as men please. 特吕弗的"friendly male gaze"稍不注意就走歪了。 |
|
La superposition entre la fiction et le réel ; pour James, Wilde, Proust et Cocteau |
|
继“男人爱上女人”之后,再次正面接触死亡的话题。 |
|
如果男主换个更合适的人选我这边会评价再高一点。最喜欢女主捂住眼睛让他说出自己眼睛颜色的那幕,自然又甜美。 |
|
我们的内心与眼前的现实间阻着可悲的翻译工作,有时体现为两个场景相合后走向无形,有时是表达的直行和复用。目光总是涩滞。攥住了玩偶的力量并继承了雷诺阿的传统:面对虚空求索爱。 |
|
平庸的故事带给我平庸的感受,特吕弗在用力的演,却挤不出来一点儿情绪。绿屋,一个“童话”的名称里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戒指,遗像,屋内浓缩了一切符号化的象征,假手很有亚当斯一家的感觉。一战后的内心的创伤化作对于亡妻不疯魔不成活的偏执之爱。哑巴男孩有口无言,对女人的示爱视而不见,病痛中被叠印的噩梦所侵扰,阴暗的地下教堂差一根蜡烛便可得圆满,安抚思念只有以死慰藉… |
|
楚浮温柔敏感的灵魂在《绿屋》以比《祖与占》和《英国女孩》里更强烈的Romanticism展现:从一开始的房间里的祭奠亡妻的神坛 到成为他人生缩影、被死亡定义的绿屋 |
|
抛开行不太通的故事表层,特吕弗设置的马西尼尔这个角色明显对应了戈达尔,而他对于爱与死的坚守更多的形成了他内心的灵堂,即他自身的艺术观。
西西莉亚说,你与未来和解,我与过去和解。此时据二者的决裂已过去近十年,二者都在五月运动后分别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故整个片子更像是立场的表达。 |
|
特吕弗最阴郁沉重的作品,于是拍完之后又投入到了安托万这个安全港湾的怀抱中。 |
|
(長片#17)
2004/09/22_21:40 BC Cinematheque
杜魯福與死亡的一次對話。最哀傷沉鬱的一次。 |
|
《绿屋》与塞斯·诺特鲍姆的小说《狐狸在夜晚来临》中的《海因茨》类似(只不过电影文本来源于亨利·詹姆斯的《死者的祭坛》》)。海因茨因阿莉尔的死自我放逐,在无限追忆中逐渐枯萎自己的生命。《绿屋》中的朱利安·达文陷入了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思念,不仅对对眼前人视而不见,也隔绝了作为生者的美好与希望。
影片流露了特吕弗的生死观,充满阴郁黑暗的气质,正如《海因茨》的结尾所言,“我们的秘密属于自己,如果能顺其自然,我们将会把这些秘密带走,带入无可追溯的忘川。”
沉湎于过去的人,终日与回忆打交道,怎么可能拥有未来?! |
|
把自己封闭在一切逝去之中,直到自己也成为逝者的一员,当祭奠亡妻用的房间被雷火烧毁,替代的办法居然是在教堂里点燃满室的蜡烛,这种一意孤行直面双重伤口的举措充满了自虐式的决绝,这样的偏执既病态又迷人。其实很难说朱利安的自我隔绝到底是难忘亡妻的因素大一些,还是被曾经的挚友背叛,摧毁了所有骄傲而失去了前进勇气的原因大一些。塞西莉娅并非不重要,毕竟朱利安以死相托,只是塞西莉娅更想要的是爱,倒是让人想起《宝莱坞生死恋》里德瓦对常德拉姆希了。 |
|
如何处理对逝者的爱、恨和愧疚?墓地、教堂是亡灵安息之处还是生命留存之所?一直沉浸在对过往的缅怀中是对逝者的纪念还是对自己的逃避?……影片留下了一系列问题让人思考,同时又如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心中的答案。 |
|
特吕弗再次主演自己的电影 有被他的演技笑到;很私人、感性的一部 关于生死、新旧的讨论反映其思考 玛西尼这个角色以及部分台词不禁让人想起戈达尔 |
|
與死亡相連,建造一座屋邸紀念逝去的魂靈。結尾有點殘忍,用自己生命獻祭深情 |
|
笨拙、直白又平庸,特吕弗在本片中的表演非常差劲,再加上过度依赖对白的叙事功能,导致了这部几乎集合了特吕弗作品所有缺点的电影几乎毫无迷人之处 |
|
无法忘怀的爱,放不下的执念
“如果他说自己很享受单身,那就是自己骗自己,不会有人真正喜欢独身一人。 |
|
在我借这张碟时bibliothécaire就跟我讲: Ce flim est très triste. 对死亡、悲辛、怀念的讨论。水瓶男果然是难以理解的生物。 |
|
生命的最后 他在意的不是有没有人爱他 而是有一支蜡烛没点燃 |
|
QuadCinema,蜡烛戏带来的震撼是:怨念成祟,不见鬼魂却已到通灵的边缘 |
|
改编自詹姆斯的小说,故事很完整,节奏没问题,至于被诟病的特吕弗的演技,我觉得他得适合演这类精神偏执的人物。 |
|
遍布死亡气息的作品,应该是特吕弗晚期最透彻最直白的自我表达,在死亡与祭奠中燃起爱的火花,特吕弗也是一位拍爱情的大师,其中有两句台词我非常喜欢,“如果他说自己很享受单身,那就是自己骗自己,不会有人真正喜欢独身一人,需要爱,需要被爱。” |
|
爱很短,遗忘很长,在废弃的教堂上重筑起逝者的城堡来对抗遗忘,逝者面孔上跳动的火焰汇聚成永不熄灭的森林,而最后一支蜡烛留给自己。开场特吕弗的面孔和战场叠化在一起,他哀伤的眼神穿过蓝色银幕,简洁地交代了人物前史,奠定了影片忧郁的基调。罗杰•伊伯特在《伟大的电影》中的《四百击》一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如果绿屋中的人物代表过去时代的伟大导演,那么或许特吕弗如今也在那里占据了一座神坛。让我们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安托万•多尼尔的灵魂点上一支蜡烛,祭在特吕弗的神坛前。”这或许是缅怀特吕弗最好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