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又撕又抓码的爱情故事,但它又跟德国的大历史捆绑得那么紧张,演员是那么自信从容。故事大起大落,噼里啪啦,以至于不得不用撕拉拆拽,才能形容对这部电影的感觉。被炸弹撕毁的城市,被火车撕毁的婚姻,被扮演的好妻子身份,她终于被自己所嫌弃。 |
|
光是开头就足以让我震撼了,但仅仅也就是开头 |
|
在玛丽娅与丈夫的情感中,她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状态;而在与奥斯瓦尔德的情感中,她又始终处于主动。这正好吻合法斯宾德对于爱情的一贯论点:是我们接受的教育方式使得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成为权力争斗的战场,“很明显,爱的较少的人会拥有较大的权力。” |
|
8。结尾处那解说应该是指伯尔尼世界杯决赛。伴随着伯尔尼奇迹,玛丽娅点燃了煤气,可能,她等的太久已经绝望了。 |
|
故事线索清晰,人物性格丰满的杰作。强悍得像男人一样的女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可以出卖身体达到目的,骨子里却是个传统的女人。丈夫终于如她所愿地回来,她感觉却是空洞的。当她知悉一切,婚姻的信念崩塌,铁打的女人选择同归于尽。我好喜欢奥斯瓦尔德先生。 |
|
第二次看法斯宾德,闷但有味道,场面调度有味道,叙事有味道,玛利亚的衣服有味道,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有味道。 |
|
开头和结尾令人印象深刻/看的有点累,台词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一秒停歇/将沉重的战后德国放在一个女性肩上,用她的生活同步交代出与国家政治的指涉和互文【婚姻/相信法西斯的胜利(本应有的甜蜜)-美国大兵/落败后的依附(西德)-火车上的富商/50年代经济起飞尝试脱离美国的控制,凭借自身与周遭欧洲国家的合作--合约--婚姻(无法摆脱纳粹时代造成的破坏,无望地走向自杀/社会的阴影在蔓延,冷战时期扑灭德国的火苗】,以此表达法斯宾德对德国的爱,绝望及反思。/爱情是一种感觉,而婚姻是一种事实。既为事实,则无法推翻,所以她只能迎难而上,而既然她想推翻,则意味着爱情感觉的消失,她相信过,也等待过,最后,奇迹却只在瑞士世界杯上发生。 |
|
演員走位實在做作的可以。安排的痕跡那麽明顯。 |
|
20220130自译中字,总算洗掉了之前仅有的超差中字 | 20220111首标:这,太不粗糙了我不适应!这还是法胖吗!(虽然他自己也打了个酱油-开头那个圆墨镜兜售裙子和书的黑市贩子……笑到)即使已经是他最成熟不私人的作品之一也带有很多他一贯爱拍的主题和元素:对爱的渴求/试图用物质买到爱/爱即权力之争/战后社会政治批判/对深肤色人种/人的异化/和母亲的斗争/舞台剧化的表演段落,etc,应有尽有 |
|
本来以为法斯宾德讲女人的故事会感觉很奇怪,但其实也还好。不错的是通过这个女人的命运反映出战后德国的社会状态,其余并没有啥特别的。 |
|
法斯宾德在此片里优雅而略病态的运镜以及独特的声音层次感让本片蒙着一种迷幻的气质。他的间离效果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应:女主角成为了二维符号和三维人物的混合体。当爱情变成了经济化的商品,毁灭自然就在前面。只存在在想像里的婚姻最终没能在现实里存活。德国民族身份重获之时,即是爱幻灭之始。 |
|
她在其他男人面前的逢场作戏和自由游走与她对自己丈夫不变的爱一样重要。在结尾导演想说的也许是,只有这样偶然和惨烈的死亡,才配得上这样坚韧洒脱的女人,而战争这种小事对她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
|
暂且先给五星,因为法斯宾德确实让我开了眼。节奏轻快,视听太有创造力,不循规蹈矩的镜头组接,在荒诞与真实之间游走,一切那么唐突又切合时宜,但讲的故事竟然是这么悲情与沉重,喜欢这种风格,电影的一大神奇作用就是可以跳脱出常规的情感去感受现实。Hanna的气质和演技真不愧是御用。 |
|
7/10。通过显性和隐性情节的交叉增加叙事的政治性,玛利亚的婚姻是在隆隆炮火和翻找结婚登记表的法西斯末日下开始,她对新生活的信念被充斥着游民的火车站和压过丈夫失踪启事的车轮所碾压,更残酷的是与老同学重游母校、追忆纯真年代,母校的废墟就像经济奇迹的德国,是在出卖肉体的精神废墟上变得富裕,隐性的时代成为毁灭一击:爆炸结束后德国获胜的足球赛广播穿插着一系列领导人肖像,这个民族畸形的自尊心并未因希特勒毁灭得到任何进步。记得玛利亚探监时说自己为在公司立足必须依赖上司,丈夫听后惊讶于世道的冷酷,讽刺的是如此冷酷的女人却抱着婚姻的信仰活着,从公证人那得知丈夫拿他和上司交易后,画面切到玛利亚手的特写,划过手腕的水暗示悲痛与死亡的血泪,煤气事件解除依赖关系的同时控诉了战后社会。想说法斯宾德的人性政治表述太机械了。 |
|
Leben ohne Liebe kannst du nie! |
|
法斯宾德是不是很懂女人我也说不好;又一位对爱绝望的导演。我只是很爱(从第一个镜头就爱)他的作品中处处(真的是几乎每一个take)满溢着的那种气息:既绝望至极又无比鲜活:太迷人了。 |
|
37岁意外离世的天才导演。镜头如同舞台上的追光。她出现时,所有的目光汇聚于她;她离去时,黑暗吞噬一切。法斯宾德塑造的女性是飓风中狂舞的野草,和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的骆驼。 |
|
法斯宾德"女性三部曲"之首,获柏林特别成就奖。1.法X御用女星汉娜·许古拉演技精湛,加冕柏林影后。2.以女主命运折射德国战败后的社会及经济状况。3.以炮火始,由爆炸终。4.私以为结尾过于刻意,降星,以1954瑞士世界杯德国夺冠广播声与画面重叠,造成悲喜剧交织的反讽效果。5.爱比死更冷。(7.5/10) |
|
和《蘿拉》都是BRD系列,也都非常好看。女主角在戰後為了生存與對丈夫的愛,她用才智與肉體在商業世界中不斷往上爬,最後喪失了她的本心。愛情中的執迷和權力關係刻劃一如以往,同時更有意識地和德國戰後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結合,成為精彩的史詩之作。 |
|
女人天生是需要被保护的动物。法斯宾德的片看着真舒服。 |
|
原来影片当中设计的结尾,是玛丽娅开着飞车载着赫尔曼,高速驶闯进了一道深渊。现在的版本法斯宾德把这个飞车景象改成了煤气爆炸。 |
|
仍然是法斯宾德范的影片:通俗剧的外衣,舞台化的表演,随意性,间离感,粗砺感,非常规的结局。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囫囵吞枣地看了法斯宾德的多部影片,有些喜欢,有些不喜欢。他不是我喜欢的导演,但时隔几年再看他的影片,我在心理却有重估他的价值的冲动。是的,我应该多看几部再说。 |
|
通过女性命运写战后德国史。复杂人性不是人心善恶共存,而是命运洪流推动不断做出无奈的选择,即便一回首早已不见初心,却又不忍呵责。 |
|
看的是英文版,严重影响理解,还缺了一部分,不过大概是看明白了,没有多另类,老法走的是德国的好莱坞电影路线,故事其实挺老套的,战争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 |
|
#PCC# #RainerWernerFassbinder#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老朋友。影片结构太棒了,以战争中的婚姻开场,重逢死亡分离过度,一支玫瑰的再分离,最后却展现的是以牺牲自我换爱与以牺牲爱换“自我”收尾,最后的爆炸与开场的战争达成一个“完美的婚姻闭环”。视觉上,摇镜头增加凝视感,让战争下个体女性的悲剧被极大程度的放大,大量使用变焦镜头,搭配上诡异的配乐带来一种不安感,还有前景遮挡浅焦,凸显被摄主体的同时还极大程度的压缩了空间,让人物都挤在一起。群像调度还是那么舒适且熟悉,正反打用的也特别好,几场特写镜头搭配中全景的正反打非常精彩。配乐上已经能感觉到有《广场》的感觉了,大量的环境音被强化,加强对人物关系的构建。“a great love is a great feeling” |
|
法斯宾德的代表作,最初我看到的版本翻译很烂,严重影响观看情绪 |
|
法斯宾德永远都懂得如何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如何将人物的复杂性展现出来。除了人性之外,他似乎不再关注任何东西。 |
|
三重镜像:一重,情爱关系,轰轰烈烈的开始轰轰烈烈的结束,爱情的战场婚姻的坟墓;二重,时代,男人忙着毁灭世界,女人忙着重建世界。三重,女性力量,即使踩着高跟鞋走过废墟也需十足优雅。 |
|
用一个女人在乱世中的浮沉指代德国在战后的命运,美国大兵和法国商人只是露水情缘,婚后真正相处两天的德国丈夫才是心之所向,然而也是对女人的枷锁,电影始于炮火,终于煤气爆炸,也是非常悲剧和讽刺的呼应了。不是太喜欢这种室内刻意的调度,以及女演员时刻保持的微笑,表演痕迹过重。 |
|
好喜欢开头!法斯宾德调动情绪的能力一绝,在玛丽亚与丈夫、黑人军官的那一场戏中不靠台词,人物走位、动作就饱满展现人物的情感状态、纠葛及形象,特别是玛丽亚刚才还在你侬我侬,后面直接一抡酒瓶爆头,她并不是传统女性形象,因为性和爱分得如此鲜明,身上充斥着矛盾和战争带来的伤痕;但她又很固执,只等她的布劳恩,把他当作归属,这里应该是国家层面的隐喻了,像美国黑人士兵、火车上认识的男生,以及最后的足球画外音,应该都在影射德国历史方面(but我不了解德国战后历史)//“现在外面的人们都是这样的吗?好残酷”“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现在感觉风气很差,但是很适合我,没有什么可以影响我。”//什么破字幕!!!最后玛丽亚和布劳恩的对话给翻得乱七八糟!我硬是没懂为什么自杀!气死我了! |
|
第三方聲軌的運用,開場的轟鳴聲與孩子哭鬧聲,吃飯時候的廣播聲,收尾的世界盃決賽廣播,伯爾尼奇蹟。開頭與結尾,論述「婚姻是一場廢墟」。『我給了你全部的愛。』『可是,我給了你整個生命。』一個男人是不會為一個可憐的女人感到驕傲的。Hanna Schygulla演繹得太動人太有魅力了,沒有奇蹟令人心碎的愛 |
|
她等得太久,花儿谢了又开开了又谢,她却不想再等了。伟大的爱情有着伟大的感觉,也是一个伟大的事实。玛利亚把爱当作一个宗教来信仰,赫尔曼却把婚姻当作一桩协议来经营。看过这样多的深情悲剧,我想大概每个人都很孤独,又不甘寂寞的寻找着那根救命稻草。海报美绝,她的美,脆弱,绝望全都出来了。 |
|
85/100 一位绝对超前的女性的史诗,她站在过去和未来的十字路口试图重建,却总是回到那片民族和历史的房屋废墟之上,那声爆炸对她的影响太深了。女性见证了每一个主宰历史阶段的男性(想到最后的四张领导人照片负片),并在家庭聚会上拥抱了每一个人。电影相当精彩地展现了权力的动态,以及试图在资本主义下保持人性的愚蠢。撇开这位女性角色身上所承载的各种意义,其身为女性的复杂性也依然是超越时代的,上次看到这样的角色还是《亚伯拉罕山谷》。 |
|
后半段略疲惫,结尾又扳回一局,法斯宾德所描写的爱带有不应存在于世的某种纯粹性,所以注定得不到。又或者,不信任又渴望某种事物的应对方式就是把它捧上神坛,是故意为之。 |
|
开场与结尾对称、喧闹又有力。十年的颠簸压缩成与三个男人的三段关系,德国、战争成了在远处的后景,废墟中生存的人物状态是生理上食与性的诉求,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婚姻成了自我构建的符号。情节上差异得对立,尾声的毁灭实际上是无果而终的婚姻关系的圆满终结。 |
|
精彩点太多无需赘述了吧。玛利亚的婚姻从有预示意义的炮火中宣誓开始,因赫尔曼的三离三归也反复着希望——绝望——希望——绝望——希望摇摆——彻底绝望,从而走进了真正的废墟。这样的女性成长经历似乎也不那么新鲜,关键在于法斯宾德对于女人的理解,颇感意外。 |
|
感情不是面包,乱世女人为了生存,会坚毅地怼天怼地。喜欢前半段,后半段怎么看都有点疲软。 |
|
对生活和工作应付自如却一直活在等待中的女人,希望和绝望的钟摆,go out with a bang! |
|
2022第51部 发觉了法斯宾德惊人的导演才能,开头便奠定了既魔幻也现实的基调,然后是不断消磨的绝望。从剧作里居然看出了范霍文的影子,但角色的生活还是太过drama,使现实力度微微消解了。 |
|
这部和莉莉玛莲的场域类似,人物的运动顺畅起来还真觉得不习惯,镜头不再冷峻,总想到一些西班牙导演的电影,中国轮盘和恐惧吞噬反而更冷峻孤独一些 |
|
CC标准收藏编号 #0204
TSPDT Top1000 No.637
狗血?沉闷?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更是关于战后西德初期最重要的电影,阴性的德国/阳性的美国。女主的无比理性,男主与命运的无常,达成了最后的必然悲剧,却也是德国经济奇迹的开始。手法上,融合了Sirk的电影情节剧(Film-Melodramen)和Brecht的陌生化/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观众对舞台上的戏剧投射情感会妨碍观众的冷静判断。 |
|
……这女人爱的不是他男人,而是一个幻想 |
|
关于德国战后的社会状况呈现,以女性为切入点,因“寻夫”而遇到各形各色的人,从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多向转变。毫不避讳地将阴暗面荒诞剖析,爱极其地冷,婚姻则密如气体爆炸后的浓烟.. |
|
玛丽娅让我想起了松子。她们看起来完全不同,却是同样的纯粹:为了生存生活,即使面对再大的打击,无论是来自残酷的生活还是来自内心的折磨,她们始终相信爱,只要可以继续爱,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活下去,在无尽的绝望中看到新的希望
而她们身上也都反映着她们所处的时代,荒芜与残酷迫使着原本无比纯真的灵魂将自己狠狠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在自己的坚守中勇敢而执着地活着。法斯宾德并不用大哭大喊去描述她的情绪,反而只是用那样一些小小的细节和无奈的话语,将这位女性的坚毅,执着与纯粹描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女人不需要一直爱一个男人,她只需要爱自己的爱情,就可以在如此割裂分崩离析的时代顽强地活下去,风情万种,极致精彩。从炮弹中的婚礼开始,煤气爆炸的悲剧结束,这是对这样一位女性最好的慰藉,来自于她对自我信念的无比珍视和尊重 |
|
伟大的电影!伟大的法斯宾德!同是以女性为载体的民族寓言,张大师能让人暂时记住的只是几点色彩,而这部电影绝对能流芳百世。杰作!法斯宾德又扮了个小角色,但不是《爱比死更冷》里的那个胖子了,不看女演员访谈都没注意到。 |
|
在我看来,最后玛丽的死不是自杀而是意外,就像玛丽短暂的一生,总是在发生意外一样,她最后的死也是意外,我确定。 |
|
神作!结尾只能这么处理吗?唉😮💨 |
|
20220822就着评论轨二刷,拍的真好,经得起反复看。drama典范。#电影名叫马里亚布劳恩的婚姻,婚姻在哪儿呢?开篇真漂亮,炸的一塌糊涂的教堂前两个满身激情与生命力的年轻人,然后渐渐生活好了,玛丽亚也慢慢成了一个没心的人,她丈夫更惨,都不能算是个,借比利怀德的话说,MENSCH!曾经的激情和生命力消磨到一滴不剩。这么看来,结局也不算太坏,两具干尸而已 |
|
她是个坏女人吗 不绝不是 她坚强独立风情万千 可不知为何对她实在说不上喜爱 每每光彩照人或倔强不允许悲伤时都令人很是难过 她注定是悲剧 如同始末呼应的爆炸看似意外殊不知很早就在蕴酿 在她嫁给他的时刻'而所做的一切真的是爱他吗 还是爱的只是一纸婚姻和内心的渴望 |
|
看好几本书提到就翻出来看了。里面的复杂性的确令人着迷,连声音都是复调的,女性身份与战后德国的历史宿命编织在一起,主体性的崛起(只能)终结于最后的自毁时刻。不过,如戴师所言,把电影分成所欣赏和所热爱的话,这部大概是前者,至少现在,容易热爱的还是简单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