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的前苏联的爱情片,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奉献和牺牲,压抑的激情如同流淌在冰川下的火焰。娜塔丽娅·安德列依琴柯饰演的柳芭太美了,此片剧情,表演,配乐都很出色,在前苏联电影里算经典了。 |
|
妻子和情人都是让人心疼,身不由己的好女人,可是丈夫,就是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小男人。既做不到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没能忠于婚姻,当他挖苦柳芭转投别的男人,他自己又为改善孤儿寡母的困境付出过什么?更别提对发妻的态度了。一句话,他配不上这两个女人。所谓的浪漫恋曲在现实面前经不起考验。 |
|
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
|
实在是无以言表的好,不到9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充满善与爱的故事。如果有人正处于婚外恋中,无论是当事人的哪一方:外遇者、外遇者的配偶、第三者,都可以来看看这部20多年前的优秀影片,很有意义。 |
|
我爱过您,可是很久远了,那是在战争中。 (1998《爱情三重唱》,根据1920s 《第三个小市民还是三角恋》改编) |
|
萨沙难忘战争,柳芭挣扎于生活,薇拉聪慧理性,三角恋终难各个圆满。结尾又多出这绝妙一笔,加一星。 |
|
爱极了苏联电影里无可名状、欲说还休的忧愁,以及油画般的高饱和构图。俄罗斯民歌句句皆是咏叹,女人的泪水像西伯利亚的冬天,我爱过你,那是很久以前了。 |
|
我是2021年知道这部电影的,当时就在网上到处搜,最后找到两个有效链接,下载后发现其实就是同一个版本,没中文字幕,声道一个是俄语原版,一个是翻译腔中文配音,听起来特别费劲。我几次尝试观看,最终都因完美主义作祟而中断,直到昨天晚上,突然发现讨论区有了字幕提供,赶紧一气看完,然后又阅读了一遍长评区的剧本,感觉这个字幕做得差强人意,但已弥足珍贵。这是赛人提及推荐的电影,标题评语是“古今中外,我最爱的一部电影”。 |
|
➊至今还是这样,人家的地板是我们的天花板。
➋以女性视角来看,故事我真的没有很喜欢,也没有很信服……但看到雪夜台阶三人相见一场戏时,不禁蓦地潸然泪下——前苏文艺人所谓的镣铐之舞也许正在于此,他们尽量诚恳地把人性里的、人与人的关系里的那些真实而幽微的美感、痛感、无力感以及神秘感呈现出来,并且如此动人。
➌末尾有个细节也让我印象深刻:恶房东在柳芭原先的小房间里落寞地拉小提琴。
➍油管上看的长译版,约87分钟,其他俄语版(无字幕)也都不到90分钟的。
➎不知怎地,有联想到另一部后苏电影《你是我的唯一》(Ты у Меня Одна,1993)。 |
|
20220511天堂电影院观影之《战地浪漫曲》
这是到天堂电影院观看的第21部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10部电影。
七八十年代的前苏联电影奉献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那一时期的前苏联电影中少不了战争、同志、党员、社会主义、工人等时代特征的元素,但却难掩俄罗斯民族特有的质朴善良、幽默深沉、悲壮苍凉以及对人性的深深敬畏与尊重。
本片类似“白玫瑰”与“红玫瑰”的故事,最后“白玫瑰”的善良与真爱感动了热情奔放的“红玫瑰”。
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战地浪漫曲》讲的就是“男主角想搞婚外情,最后没成。”
|
|
7/10。在苏联电检仍处于保守时期,虽然涉及婚外恋,但弘扬的是主旋律那套夫妻之间的伟大宽容、自我牺牲精神,把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放置于净化的活动环境,冲突略为平淡。屈身于代表权势的区委微加暗示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官僚机构,战场的描绘仅限序幕既无歌颂也无反思,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较好。 @2015-08-01 23:36:28 |
|
他们付出了青春,抵押了梦想和灵魂。有人丧了命,有人丢了魂,有人假装大度与人分享,也有人心怀愧疚黯然离开。所有的灵与肉都献祭给了无边无形的集体。只有在戏院里见着卓别林,或是酒酣耳热又或是永失所爱的失神之际,才能短暂地找回作为个体的感觉。 |
|
求而不得的溜吧,从战争时期到不圆满结局中,一直在窥探她人爱情的萨沙,前者是在恋慕,后者是在告别,而二人在当中时期的相依,更多是在家庭和捕捉记忆中的溜吧之间游移不定。作为萨沙的妻子,处理丈夫的婚外恋不能说是握手,毕竟自身对丈夫的爱是不变的,但对溜吧又处以同情。
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想是4分还是5分,但在结尾的楼梯追问、岸堤驻足,结合全片的基调,5! |
|
唉,饶是小伊万这种革命炮火中锻炼出来的娃,也还是抗拒不了资产阶级审美的诱惑,你说你说,这苏联能不解体嘛。 |
|
都有苦衷。但最伟大的还是妻子,那是真的爱。丈夫对柳芭的所谓爱,更多是一种虚幻的影子。 |
|
三位主演出色的表现把该片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印象里苏联非常善于处理这类带有淡淡忧伤内容的电影题材,好像悲剧性的宿命深深的刻在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一部高质量的前苏联电影,推荐。 |
|
第一次看《母亲与妓女》的时候,我就总是想起这个片。当时就觉得三个人物关系和个性的设置实在是太相似了。但返回再看本片,我甚至觉得在三人爱情关系的描绘上,本片比《母亲与妓女》更胜一筹,它一点不冗长,点到即止,而且人物的情绪轻盈又复杂,个人情感与超越情感的同情与怜惜表达得丰盈又伤感。两位女主角外貌个性和情感特征天差地别,但却又在最关键的时候共享了某种相似的超越个体的情愫。它内在还包含了某种纯粹俄罗斯式的,你不会在西方电影中看到的人物内心情绪动机,一种伤感、柔和与体味他人人生的胸怀态度。这个片的结尾我从小时候看完到现在都久久难忘:在空无一人的凌晨街道上,妻子追着民警的马,大声叮嘱他要给丈夫喝燕麦粥,窗户里传出的男欢女笑,让二人无法切断又濒临冷却的关系在清冷中摇摆。外在丝毫不沉迷,但又内在浓烈动情。 |
|
艺术得宛若油画般的美感,数次定格的镜头,斯拉夫民族乐派特有的旋律勾勒出一部已被世人忘却的曾经的另一个世界的电影。 |
|
喜欢苏联歌曲。两个女人坐在一起喝酒唱歌那段我很喜欢。 |
|
为啥这片到现在为止都木有中字?国语配音版让人抓狂。 |
|
四星半。这部电影是真正在一旁陈述爱情故事,没有给予任何多余的评论。 |
|
今天看到有人说,只要自觉笔下僵硬,匆忙寡情,就看这部电影,恢复柔软和深情 |
|
我总是栽在苏联女人身上,真的太喜欢女主身上那股倔劲了。男主个人魅力太弱了,这个扮相就是一脸软蛋样。要是影片停在门口相视一笑就更好了(想吃油煎包了) |
|
仿佛在萨沙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是萨沙更加的勇敢,至少他尝试了。 |
|
苏联电影太好看了,三个人都演绝了,可惜这种电影和那个国家一样都再也没有了。 |
|
真是一面误终身啊,柳芭这个女子的遭遇像极了玛丝洛娃。ps:摄影粗糙极了,但这却是最好的电影。 |
|
有趣的是,美、最宽厚的人道主义,凡此,看不出苏联对俄罗斯文化的形塑?再,在看过的1980代苏联电影中,这部算是混乱的,尤其是叙事视角的混乱,以至有些场景让人怀疑是男主的臆想还是真实发生过的。 |
|
田野小河边,红梅花儿开。女主角可真迷人 |
|
不完美,不完美,但对人有深沉的爱与怜惜,对人的情感有细微的观察和止于此的尊重。配音版的郎朗风格,反而挑出了更多俄语版里寂然淡默的情绪,冲破苏联和中国的文化藩篱。如果1983.11.7 这一天它在中国同步上映,父母带着我进入小小的县城影院看到大银幕上的故事...然后告诉我:这就是北方的苏联,在集体主义的高尚理想中牺牲自我,在反思和酒精里展露真诚。不能期待好莱坞学会这样讲述战争和三角关系,不能想象他们能理解角色如此表达超越自我情感的相互关怀。 |
|
绝佳点是两个女人的两次情感交流,第一次柳芭见识了薇拉的才华和温柔,第二次两人直接把酒言欢,她们从私有情绪(红莓花儿开不共享),到柳芭说出结婚后两人一起的哭泣,是同时为自己和他人、甚至超越个人情感的悲痛,那份无言的重量,是属于一个时代人的疼。值得一提的是萨沙决定去找柳芭之后,他和薇拉之间的微妙情感,薇拉的坚强与温柔,拽了萨沙一下,但也放他走了;而最后马旁的表白,则是冰冻下的缓缓温存,配合两人的暧昧状态,是很有趣的 |
|
绝不是爱情这么简单 |
|
就算再好的片子也經不住這種配音的摧殘呐!簡直噩夢! |
|
忘了看过没有DVD影碟了,趁着网盘可以看『译制经典』再i看一遍吧,画质一般,没有蓝光版本。 |
|
柳笆墙外红莓开,家有白薇冬城暖 |
|
它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那些平实,幽默,而又饱含辛酸的台词。 |
|
人物位置关系和变化暗示人物心理关系和变化。营长和女主的对切镜头暗示两人即将分离。两女对峙到妻子离开镜头,暗示她在三角关系中落败。新年晚餐男主与妻子女主的位置,暗示他在爱情和责任间摇摆。影片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却侧面暗示了战争对人的影响。男主爱上女主是因为战争的吊桥效应,才把她当成真命天女。女主因为战争成为营长依附,所以不想成为男人依附,但最后依然成了依附。丧偶也让他们害怕幸福,因为可能会失去。男主和女主的三次隔阂,营帐帷幕、玻璃、门帘都暗示两人地位的差距。影片两次大远景,第一次暗示战争让人变得渺小,第二次爱让人变得渺小。影院老板把妻子拴在身边,但依然离他而去;男主追求女主,但最终她嫁给官员。妻子虽然让男主回心转意,但结尾的构图也暗示两人内心的距离无法恢复,单方面的爱注定没有结果。 |
|
爱和被爱 真好 |
|
看的是国语配音的,效果一般
男主遇到以前爱慕的女神,女神的境遇一般,激发了他的保护欲。偏偏他的性格很柔弱,没有渣到直接离开发妻,陷入左右为难的地步,真的是渣弱蠢。 |
|
花儿已经凋谢,人儿却还思念~~ |
|
镜头感真是要多差有多差。。 |
|
好人那么多,好人又那么少。。。 |
|
自己的老婆很不错啊。 |
|
战地皇后柳芭,痴情男人萨沙。。。 |
|
奇特的三角关系,但都投入了感情。只是感觉男主角略有点弱 |
|
男人心底大概都会有过这样那样心仪甚至暗恋过的女神吧,通常都是时光匆匆不了了之也就罢了,但假如日后偶遇有了交集,或者处心积虑设法接近了她,往往结果会导致曾经幻想的人设崩塌稀碎,呵呵(小时候就看过这片子,今天再刷一遍。片中他老婆处理危机的方式足够大智慧了,一般女人遇到男人出轨不是哭就是闹,能如此当面待客暗中PK的,不易 |
|
《战地浪漫曲》是部很高明地讲述外遇的电影,是真正高尚的外遇,是一双轻巧的手在缓缓抚
摸着你伤口之外,那些保存还算良好的肌肤。 |
|
爱情的生命需要面包来滋养。 |
|
曾经看过,很喜欢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 |
|
3.5 故事是好,就是演员不讨人喜欢,除了柳芭和他死去的丈夫,视听上也过于情节化 |
|
一部让人感伤却又掉不出眼泪的好电影!该死的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