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般,看完不想看第二遍,类似日尔瓦医生,但是没有它的深刻。不过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给人一种读小说的感觉。电影的背景是10月革命后,革命是一计麻醉剂,不能去除病的根本,反而是副作用增多,让这个社会愈来愈糟糕,布尔什维克通过反抗暴政从而衍生更加暴政的暴政 |
|
吗啡注射,画质比较可悲 |
|
除了分章节没有什么必要,其他都是完美的斯拉夫式cult。香艳,冰冷又残酷的二月革命时期,口交、伏特加、破碎注射器与肢解动物一样的残酷手术,还没构建已经残破的现代废墟。如果沙俄是白喉,革命是截肢,那吗啡是什么? |
|
像在看小说,结局设计得很讽刺。 |
|
你今天为什么哭呢,孤独傻气的孩子;被可卡因搞的头晕目眩,在莫斯科潮湿的林荫道上;你孩童般的颈项,刚好被一条披肩所覆盖,破烂不堪,完全湿透;而你是那样荒唐可笑,被林荫道上秋日多雨的天气弄得昏昏然;我知道哭泣可以让你失去知觉,而当你死在那噩梦般的长椅上时,你纯洁的身体,一场雾将如栅栏般环绕…… |
|
BAM 5/12/2013 4:30pm |
|
二月革命大背景 |
|
强大的文学原著、无比强悍的编导,成就了《吗啡》。 |
|
– 面对大历史,导演做了中和的决定,既不回避问题,也不依附政治而生。不知道为啥,最后痛得有点想死,小医生看现代电影才发出第一声也是最后一声大笑。与其说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人在雪里堕落,不如说是被毁灭。想到德米特里和叶菲梅奇的对话,第欧根尼住的地方炎热,所以他不需要书房和温暖的住所这些东西。如果他生活在俄罗斯,他就会需要温暖的房间。无力时刻疯狂的下坠感以及包裹在陌生环境中的虚无感确实可以直接击垮一个人,最后小医生可能也是癫了。 |
|
摄影美术演员都很漂亮的电影,现在怎么没人拍这么漂亮的电影了。剧情平缓但不乏味,真实感拉满的伤残截肢烧伤效果镜头毫不避讳就这么正对着拍,这点我特别喜欢。配乐重复且欢快得怪异,每次一响起来就给人感觉这一整部电影仿佛是个视听八音盒。本来是为了布尔加科夫和导演来看的,结果这个小医生……我大嗑一口,除了长得可爱之外还很脆弱。尽管主线剧情是佢不慎吗啡成瘾,但我有些镜头是当抑制剂失效的Omega看的……总之凝了个爽。结局的黑色意味也棒呆了😊 |
|
Leonid Bichevin真是没有死角啊 呕吐镜头令人不解 手术直播很有趣 |
|
旧制度与大革命。爱死巴导了!虽然也导过个别不太好懂的烂片,但还是希望一百年后中国也有这样的导演来拍拍那些荒唐的旧事。想去俄国看看…… |
|
毛子就是毛子,伏特加戒毒瘾。巴导真是把电影当做信仰,配乐总是点我抖腿穴。印象深刻的是神父在男主嗑药后沉默地祝福,茶炊和狼,火车上无尽的雪野。六年前同样的失眠在被窝里看完梦之安魂曲,这个结尾更安慰我一些。 |
|
Ingeborga Dapkunaite 简直美得不可方物。只能那样结局了,在播放喜剧默剧的电影院内结束。 |
|
一般般了。 |
|
吗啡是他粗浅医术的掩饰,更是他空虚生活的提神剂。但是一旦成瘾,他必然走向颓废陨灭。 |
|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担任乡镇卫生院长期间为了缓解白喉带来的痛苦,导致吗啡成瘾,最后还是在妻子的帮助下摆脱了毒瘾。当然电影中的米哈伊尔则没这么好运了,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沉沦,酿成大错最终只能靠死——或许是谢罪,或许是摆脱痛苦。巴拉巴诺夫从成名作《兄弟》以来就一直喜欢给电影塞入高密度的音乐。本作的音乐运用也颇为显眼,在轻快的剧情很有苏联喜剧片的味道,但男女主角赤身裸体瘫在床上,神智不清地讨论吗啡问题这段剧情的音乐运用很精彩。特效化妆很棒,电影看起来很像旧俄小说。另外我不得不说,巴拉巴诺夫是少数几个能把女人美丽的肉体拍得魅力十足却难以引起丝毫色欲的神奇导演(也许是因为我看的多了?) |
|
对比英版,改编的真的太出色了,那个只能快进看 |
|
让人感到不适的好。 |
|
导演的片子总是很酷,突如其来的暴力死亡!
话说这片子要参加国内创投该怎么写简介呢?
一个优秀的贵族青年医生偶然沾染了吗啡瘾,从此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或者是,十月革命时的一个贵族青年医生沉溺在毒品中直至开枪自戕?
这里两个意思是不一样的。 |
|
看过英剧版《一位年轻医生的笔记》,对剧情大致有个了解,电影不像剧能串联日常,所以显得有些细碎,但俄国人拍沙俄故事的韵味还是不错的,而且很喜欢结尾。 |
|
帅气的青年大夫来到小镇染上毒瘾最后自杀的故事。改变自某位俄罗斯作家的小说,除了最后的部分,影片有种舞台剧的感觉,本以为会很闷,结果生机勃勃。各种做手术,各种女人戏,还有最后医生在电影院一张脸(表情)的逐渐转变,很有感觉。 |
|
拍得十分精彩,将个人与政治进行了交互隐喻。吗啡成瘾却戒不掉,权力崇拜也同样难以戒掉。最后主角在笑声中举枪自尽,悲凉感油然而起。 |
|
吗啡带来的空虚。结尾很不错,想了想,男主角最终也只能选择自杀。 |
|
到位了 |
|
7.7,好精致的作品,看没太懂,但应该很不错。 |
|
补2137 |
|
为什么我看这电影就想起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
我他妈飞大了看的片子?我他妈只记得 吗啡 锅炉工 2连看了 完全想不起来剧情了。 |
|
对我来讲太血腥了 因为是个吗啡注射上瘾的医生主角 |
|
真好 革命之于人民如同吗啡 上瘾有害切无用 |
|
说截肢就截肢,说死就死的俄罗斯人……生命真是连杂草都不如(也算是补上布尔加科夫原著啦!) |
|
还是那么熟悉的味道,依然一如既往的那么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纹理清晰、成色显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再次书写一曲他最擅长的魔幻现实主义。 |
|
最后医生在电影院饮弹自杀,旁边的人若无其事。 |
|
补巴拉巴诺夫名作。开场雪车调度嗲。章节切分总超出该情节一部分。欢快小调贯彻始终,阅读乐趣+黑色幽默一路并进,直到电影中的电影院哄堂大笑。白喉废奴,截肢贵族,方兴未艾的革命乱浪则似尚未被研究出结构式的morphine,一浪更比一浪凶。 |
|
今年五月去世的俄罗斯鬼才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争议最大也是评价最高的电影,描述一位年轻英才的堕落和毁灭。全片以戏剧的分幕叙述镜头调度相当成熟,非常喜欢结尾的处理,推荐~ |
|
此片居然是2002年因泥石流遇难的小谢尔盖.波德诺夫之编剧作品,改自布尔加科夫《一个年轻医生的笔记》。在怪重口味导演巴拉巴诺夫运作下,也就成了最直接残忍血淋淋的多幕剧舞台。一个有着救人妙手的医生,却是个愈发沉沦的瘾君子,这本身是荒诞的,再置身十月革命大背景,就有了搞笑默片的终结枪声。 |
|
与 棺材200 一样,覆灭人心的黑色,而与 棺材200 相应,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时代的结局。革命理想就是那个时代需要不断注射的吗啡,用以自我麻醉,剂量需求越来越大,直到身心耗尽。烟不离手,小镇ICU压力好大。喜欢干重活休息时抽烟的师傅,知道放松不易出错,那些不抽烟的则始终紧张,反而容易犯错。 |
|
十年前看的了,导演的才华显而易见。虽然是意识先行的电影,但拍得张力十足,对人物的心理表现也清晰易懂。不过本片格局并不大,一旦明白了导演想表达什么,便觉索然无味了。 |
|
虽然是2008年的电影但感觉已经是经典了一样,结尾太棒 + 一颗★ |
|
很有警示隐喻 |
|
本来以为会闷到暴,没想到几个片段都非常有看头。截肢就像切火腿一样。。。十月革命的背景不是很突出,在天寒地冻中的俄罗斯人挺有意思。。。 |
|
灯光、色调、摄影令人印象深刻,但故事讲得太斯拉夫了,节奏慢,再加上隐喻,让人感到不耐烦。18分钟弃剧。 |
|
天才医生的自取灭亡 |
|
三星半。影片呈现出一种阴沉、冷酷色调,不太喜欢,因对1917年的俄罗斯时代背景不甚了解,不知这种色调是否是如同当时的俄罗斯大环境一样。环境能改变人,年轻医生从兢兢业业到乐于沉沦,吗啡绝对是一种催化剂,吗啡即能治病救人也能自我沉迷,当吗啡一点点地以替代的方式被窃取,有病人因此死去,医生也陷于沉沦。吗啡如同权力,从拥有到两医生争夺再至失去,其双刃剑的属性显露无遗,拥有它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漩涡,当年轻医生认清现实的时候,他选择了毁灭自己,这是否隐喻某个时代的终结? |
|
讲的还是帝国的毁灭,视角变成了历史解读。运气救不了医生,迷幻必致灭亡。 |
|
9分,意外地非常喜欢。 |
|
最后的一幕运用的极为有想象力,在冷漠中让一切结束。通篇就是阴冷的氛围,吗啡并不是治疗药物,只是带着强烈副作用的镇痛剂,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也何尝不是呢。感觉还是棺材200来得更震撼。 |
|
真的是不想看第二遍的电影,生孩子和截肢都有些吓人。 |
|
宏大主题的融入和强隐喻性超越了原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