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山的小剧场舞台剧画面有一种颠覆了学院审美的凄厉妖艳之美。若事情不似你想象:你萤火虫般的怒火并未烧掉苦闷的家;红衣女人淹死了被众人诅咒的私生女;相约私奔的邻家妇支走你与情人一同殉情;马戏团里洋娃娃般的天真女人最终被丈夫抛弃;你最终也没有能够摆脱掉被自己视为负担的母亲。臆想的童年啊 |
|
流浪马戏团,隔壁美少妇。诡异少年梦,死在田园;墙上一座钟,地上一个洞。百年孤独史,再见箱舟。 |
|
寺山修司有三宝,乱伦做梦和钟表 |
|
每一场光怪陆离都是支离破碎的别样狂欢。
每一次生死离别都是如胶似漆的反向拉伸。
每一次迟暮伤逝都是青春激荡的南辕北辙。
每一次置之死地都是圆寂涅槃的晨钟暮鼓。 |
|
我以为自己能流出五彩的眼泪,却不知那只是寺山映画里空气的颜色。 |
|
此时心情犹如十八岁的李安首次观看伯格曼《处女泉》。 |
|
妖艳而奇诡的视觉饕餮,记忆与梦境的光影诗章。墓地捉迷藏,恐山风车,白面与乌鸦,赤血红月,榻榻米下旋转荒青-山门-灯泡-颠覆内外。虹彩滤镜马戏,充气女颓坐呻吟,红衣女狂舞嚼花。缝合残裂相片,恋母与弑母,晚8~9时,捆绑与葬钟。私奔与铁轨路标,跨时空对弈,神殿童贞劫夺,现实侵入。(9.5/10) |
|
被惊艳到了。难言的美。光影,色彩,音效,氛围,服装,美工,绝了,大日本特有的颓废美学。让人想起费里尼,寺三的梦境更加黑暗和诡异,植根东方(日本)文化之中,与大卫林奇表现人内心的黑暗迷离不同,是纯体验式的。 |
|
不得不说视觉很出彩 但是难给高分。首先 全片构筑在性化女性符号的基础上 不管是少妇 妖女 未婚先孕的女孩 尽管作者想描绘众生皆苦 但是女性符号最终还是要满足他本人的性幻想;对存在和童年的讨论很浅薄 没头没尾 虽然结尾出彩 但是也难掩其瑕疵。总的来说就是有着强烈的中年男性意淫感。 |
|
【3.5】的确同《八部半》有相通之处,且如此庞杂的Meta结构和浩瀚符号仍然能处理自若,甚至呈现出反向的“剥除”姿态,最终迎面而来的是赤诚的自我。寺山修司的水平还是比之后诸如大林宣彦等人高超太多,他懂得节制的可贵。 |
|
游走的虚幻与梦境,这一帧帧美的啊,我一不小心截了五十多张。求此片115已久,愣是没人传,好吧资源什么的得自给自足。【正片:t66517044a ,字幕:t69f80401c】 |
|
《双头女》→《死者田园祭》。被豆瓣8.9的高分吸引而来,然后略显失望地离去。电影里寺山修司极具实验风格的影像让我联想到木下惠介1958年的《楢山节考》和黑泽明1990年的《梦》,可惜在没有足够吸引我的故事情节牵引下,看他短片时那种奇特另类的观感到长片里却变成略显沉闷乏味。……有些公认佳作还是会让我无力喜爱呀! |
|
1.我们都在被童年的回忆强奸着,而且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痛并快乐着。遗忘不了、挣脱不了;2.看完影片情不自禁泛着泪水,因为影片的内容,也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要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么精彩、这么厉害还让我心有触动的电影了! |
|
凌乱不失美感,象征性很强,颜色很绚丽,虚幻和梦境交替,看这个片子有一种东方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感觉。同样那么虐心那么诡异和抽象的象征表现手法 |
|
原來新房紹之受寺山影響最深 堪稱二戰末期及戰後霓虹蛻變期民人社會心理寫照 此即日式傷痕文學電影的代表罷 極多典型徵符:無父的一代 破碎的抑或偏執的抑或作為異端的母親 殉情的共產主義異鄉男女 混合鄉國與外來者的夭折嬰兒 被迫現代化的女性 無法擺脫代表舊日歷史的母親 與受到現代文藝影響的兒子 |
|
令人恐惧的童年 一定要整理和回顾才能走出来。而且与童年记忆的无助不同,现在有更强大的我可以陪着记忆中的我一起面对,我很强大,我可以搞定。以及对于母亲,厌恶还是爱着,不可能真的下手,到了“儿寒乎?”“欲食乎?”的阶段,也就只剩哽咽了。 |
|
纵然几原邦彦在符号(比如“手指方向”、钟等符号)和旋律(比如女强上那段配乐与绝对命运默示录)上对寺山修司进行着显而易见的迷恋,但今 敏不断地对本作的人设、时空氛围、场景进行着投射倒是挺让人意外:充气女(假扮未麻的肥胖经纪人留美)、“弃”婴情结(东京教父)、共/产/党人和私奔(千年女优)、裸/体相搏(红辣椒)、开场捉迷藏的鬼和最后的母子场景的“万解”(妄想代理人的网友相约自/杀集和最后类似的场设)……感觉可以写个论文了。 |
|
寺山修司的最巔峰。記、憶、記憶三者粗暴地自腦海中被抽緒,卻又招展地在銀幕上先後麟次,是疊影也是軌跡;彷若在一疊印好的繪本上塗鴉、彷若在一場時光倒流的車賽上逆馳、彷若將一條新生兒的臍帶充作他未來自殺的吊繩,一切混亂與井然的共體,皆直通心智深處的渾沌真面。真奇觀也! |
|
是一个不叨逼叨讲道理的黑泽明,本来这点挺好的,但叨逼叨没了多了个新的臭毛病是跳吓,弄得像是《圣山》和《魔女嘉莉》混一块儿拍了一样…… |
|
我们挣扎的七十年代,寺山修司已经掌握了足够超前的叙事手法。形式化到迷人的地步那其他的不足都可以忽略了吧,何况在预设的范围内你找不到任何问题 |
|
寺山修司你个迷人的大鬼才! |
|
青春期的绮梦和中年人对过往的焦虑,在一部电影里被杂糅到了一起,整个观感非常奇妙,镜头调度相当好看。最后结局两个时空被联结到了一起,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感觉《EVA》里很多镜头意象是从这里来的,庵野秀明大概蛮喜欢这部电影吧? |
|
看懂了,经过青春期的导演明白,只有弑母,人才能变成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村子里的少妇,寡妇,老妇,对于她们的冲动都是幻想。本质上都是为了回避弑父弑母。 |
|
仿佛无数平行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潺潺流水,万马齐喑,时如歌谣般诉说吟唱,时如咒语般呢喃呐喊。既是古典的:浮世绘全景构图、风俗舞台置景、沉郁稳健的落幅;又是现代的:急速变焦、无序剪辑、哥特式怪诞表演。童年的伤痛被连根拔起,又似云烟随风而去,所有炫目诡奇的梦魇以一种3D绘本的形状聚合,纵使被俯瞰,却依然能在翻页的瞬间弹跳着冲入你的瞳孔。最后一镜注定载入影史,倒塌的墙背后,究竟是物质鸦片,还是精神废墟? |
|
梦游年代和理性思考的结合。 |
|
这谁看得懂??不过比《再见箱舟》有意思点;电影中的自传体,想必有所诉说;拨开轨道、人生不一样的路;八草千熏、倾慕少妇、共产主义;马戏团充气女、佛堂被强奸的自己。
(这部电影长评都是神级的)ps:直接看《死者田园祭的手稿》这篇长评,导演给出了一切的解释,按他这个思路来说电影确实厉害。 |
|
《死者田园祭》。就像打开了记忆仓库的大门,四处堆放着影像化的碎片,现实和梦混杂难分,而由此"曾经"成为可塑造的,完成体验者的偏爱,但理智最终又不得不在时钟“嘀嗒、嘀嗒”的催促声里将一切拉回现实。寺山修司的影像常常令我感到像梦一样虚无缥缈,不但诡异,还充满森然的鬼气,令人生畏。 |
|
Weird n cunning... |
|
双重自反,第一层面为电影对其作为世俗神话本身的自反。前半段所有情节叙事均在一串胶片声中渐渐幻灭化为影像叠影。后半段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开始模糊,曾经确凿的记忆在时间的不断流逝/渐次回溯的双重流动中变得摇摇欲坠与混沌闪动,在“导演”试图通过遁入世俗神话(电影)来重构/篡改童年记忆时,其建立在镜像幻影上的一切对记忆本身的图谋与构想均在第一层自反中被击溃。由此引出电影文本的第二层面自反,即对记忆本身的自反,追逐记忆的结果最终还是遗忘。寺山修司在这两重自反中触碰到了两个极为深刻的议题——我们应该如何体认自身记忆?创作者如何在回溯记忆与构建神话的双重虚幻中获取艺术表达/个人尊严上的双重平衡。 |
|
8/10。《再见箱舟》试图打破时钟的牢笼,本片又通过梦境与记忆的交错使生命超越时间这一维度。演员悉数白脸,万花筒装置艺术,撕裂的照片加剧了死味,浸渍般多色块的晕染镜头,圣母像的宗教隐喻,费里戏式马戏团,胖成皮球的女人,吞食的玫瑰花,标枪插流血的学生服稻草人,挑衅视觉是寺山的看家魔术。 @2015-01-08 20:03:38 |
|
很有书生匠气的一部片子。理解的门槛非常高,有大量关于符号学以及电影语言学之类的运用,如果对日本文化底蕴缺乏认知的话很难看得懂。三十多岁的“我”回到童年时代,试图在被粉饰完美的回忆当中捕捉些许残酷的真实。三十多岁已经太迟,而童年的“我”尚有机会找寻到未来所丢失的东西,只可惜的是青春期并没有清晰判断对错的能力,失去童贞的“我”也再不能回家。血脉相连的机能是家这个概念所带来的最沉重的桎梏,无论是三十岁的“我”还是童年的“我”,注定无法逃离这条生命线的束缚。片子里面还有一个关于“祖父悖论”的问题,如果母亲于自己的童年时代死去,三十年后的自己是否依旧存在。挂钟象征着家,手表象征着离开家的自由,当两边的时间同步转动,舞台从童年的乡村转移到后来居住的东京,也意味着“我”开始选择与母亲和解,走出阴影。 |
|
我靠1974年?寺山修司牛逼啊!寺山修司自己写的《我之谜》中,可以看到很多死者田园祭中出现过的镜头的描述,那些难以理解的镜头事实上是他把平时脑海中呈现的一个个臆想直白地影像化出来了,而并非是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当然,单个情境的象征意义还是可以精神分析一下的,但是意境之间真没刻意做什么特殊联系)...打比方说他2岁的时候想到了一只兔子,5岁的时候想到了一架飞机,然后他就上一个镜头是兔子吃草,下一个镜头是飞机在飞...不过本就是臆想绮梦大集合,没毛病... |
|
寺山镜下的日本农村充满奇观感与仪式感,死亡、俳句、钟表、马戏团等意象隐喻的更相登场委实令人印象深刻并沉浸在风格化的快乐之中,转场滤镜的渐变更像是一个谜一般。个人最欣赏结尾的“倒下“,与费里尼《八部半》的圆圈欢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个”我“的相遇,在正视并原谅往事后人性的回归完整 |
|
私小说电影,一切画面音乐表现手法等都是导演脑内魔幻现实主义意识的实体化。主角的乡下与其说是安于乐道如梦如幻的桃源乡,不如说是难以启齿的避风港。比起五彩缤纷的滤镜,红蓝黑的阴森色调是对比出来的现实,那里只有尸体的生活,死者的祭典。田园与结尾的腾龙发展的城市,绝望中承载着斗争与进步。 |
|
目瞪口呆 在有限的正方四边形镜头里却创造出了无限 过去与现在两段时间交错 现实与奇幻两个空间穿插 同时又通过色彩 声音 角色和诗句来彻底打破固有的界限 构筑起整个奇观世界 两个“我”共存中对记忆和存在的探讨为主线 恐惧 好奇 孤独 空虚 性欲等情感外化成的各式各样怪异人物辅之以点缀而加深对存在本身的思考和意义 结尾当来自现在的“我”试图去杀死过去的母亲时 背景板轰然倒下 第四面墙得以完全坍塌 人物和观众共处一室之中却又互不干扰 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的紧密联系因此得以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同时贯穿全片出现的时钟也作为符号体现着存在的时间性与记忆的真实性流动) |
|
前卫,先锋...听过太多这样对寺山修司的评价,但我反而觉得他是个很胆小的人,总是小心翼翼的--“我将怎么去接受我将继续存在这个事实?”于是,穿过粉红色的海来捡拾自己二十年前的尸骸,在退却里否认,在否认时面对,在面对前再次质疑,什么是真实?能有真实吗?恩,既然如此。 |
|
9.5。致幻的超现实作品,仿佛跌入层层梦境,一场迷幻的青春祭,寺山修司用画面架构影片的能力实在是太厉害了,加上低鸣的歌谣,浓厚的色彩对比,个人风格彰显的漂亮,视觉冲击着神经,但神经早已脱离现实。 |
|
从头到尾符号化的电影语言充满了隐喻的味道,不过比起佐度洛夫斯基,东方美学的构图更具有神秘感,电影充斥着刺骨的凌厉,残酷至极,悲伤至极。 |
|
美丽而哀怨的乡愁,精致如画,机巧如诗,是极具东方神秘主义特色的《阿玛柯德》,比较而言,寺山修司追忆童年的姿态在深情之外,明显还有迷茫、纠结甚至阴暗。 |
|
将独特的先锋话剧转入到电影之中,充满想象力的转场剪辑声效,诡异灵动却不晦涩难懂,将欲望物化的过程十分巧妙。 |
|
7.5。看来许多导演的童年都伴随着马戏团与对成年女性的幻想。 |
|
吓到了……寺山修司大白天净爱整些阴间操作,浓艳压抑的色调,堕落疯狂的情绪,神经质的思考,现实介入的荒诞,人物沦为导演表达想法的工具……这一时期日本拍了不少类似的实验电影,往往充满不明所指的意象又可尽人各方面解读,镜头语言无可挑剔,如果导演坚持有系列作品前后承接,一般就被称为“艺术”。。 |
|
8.9;我还是想起了八部半,有些场面着实把我吓到了 |
|
寺山修司代表作,28届戛纳金棕榈提名;故事来源于导演的童年亲身经历,在这104分钟的回忆录里,现实、梦境和幻想完美融合,形似「八部半」却比后者有趣,用“回忆重建”和“人格完善”对日本战后社会心理进行审视,构图美术美轮美奂,虽美犹悚。 |
|
#666 光怪陆离,诡谲绮丽。大受震撼,动弹不得。寺山修司、椎名林檎、三岛由纪夫应当是同源的。 |
|
脚步声渐行渐远,你再也找不到那些活着的人,所余的只是一些亲爱的死者。在紧缚的钟背面,你找啊找,吃花的疯女,红衣少女和狗,美得股颤的邻家少妇——用梦杀死时间,谎言堆砌童年,寺山修司肆无忌惮地用色彩一次次涂抹着诗,回荡在田园的挽歌,只有乌鸦没有悲伤。八千草薰不但名字很美,人也很美啊! |
|
极具风格化的影像语言,大胆用色,诡谲化妆和配乐,错位日常的合理性,光怪陆离,妖艳诡谲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是在隐喻。战后日本的创伤,父权的缺失,对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反思,以及对窒息母权的反抗,超现实隐喻。8.2 |
|
I wish it was in Chinese subtitles, not English - the haiku would've been translated better. Very quirky, very avant garde, very experimental, but at the same time very poetic and beautiful. Excellent soundtracks. |
|
梦幻颓废破碎得触目惊心,寺山修司的超现实隐喻风格在此片达以极致。配乐,画面,色彩,记忆,印象,在观感上得以震撼。时间与记忆交错的空间里,过去杀不死过去,现在亦同,独立得虐和冷漠。 |
|
引《刀锋》:“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让别人不快乐”,更不幸的是,在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和由羁绊和惯性组成的所谓命之间,活着成为不断扼杀自我并互相捆绑的漫长过程,透过粉饰面对过去,无论对自我对他者皆充满缺憾与亏欠,罪人间的抚慰或许才是唯一真实的幸福。
寺山的超现实复杂在利用各种符号把军国主义的伤痛和村子传统的束缚联系了起来,在两者的摧残下,人生本质的悲剧更显扭曲可怖。把弑母和弑子二人的经历比对观看就会有一点启示。
最打动我的还是当长镜头掠过制造“24帧谎言”的剪辑台,穿越胶卷盘,打开门就触及回忆世界的真相,非常震撼。其他的还有太多未理解的信息,结尾出马戏团的告别神似定景的甜蜜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