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帝连蠕虫都能看顾,我们却照看不好彼此.尽所能而活,无法尽所欲而活”;2.何时何地,人都时常困苦。 |
|
#柏林电影节# 不同于既往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对社会现实关注,此片以一对十九世纪父子骑士追捕之旅刻画了当时东欧城市以外边缘群体民风与社会处境,继而也指涉和溯源了今日的社会现实。导演手法平实而富有文学性,颇有拿奖范儿,但过于倚赖对话的表意功能,在复原社会性的手法上略显单一。 |
|
每个民族各有特性:希伯来人读万卷书;希腊人很爱说话;土耳其人睡很多老婆;阿拉伯人最擅斗嘴;德国人烟抽最凶;匈牙利人吃得最多;俄罗斯人酒喝最多;英国人想法最多;法国人爱赶时髦;亚美尼亚人最懒散;索西亚人蕾丝穿很多;义大利人谎话最多;塞尔维亚人骗很大;吉普赛人成天被人扁 |
|
影像质感/密度(还原),好像看到一个话太多的侯孝贤(聂隐娘)。 |
|
关于时代的麻木与不幸,关于威严的父权与良心,还有贯穿始终的奴隶制枷锁...这部马背上的黑白公路电影就像一张罗马尼亚近代风貌的浮世绘,话唠中隐藏了哲理和导演对现代国家的隐隐焦虑。美中不足的是猎奇感太重,有点话剧腔... |
|
一八三五年,两位基督徒眼里的瓦拉吉亚,便是整个世界。 |
|
大量台词,笑喷了好几次,讽刺得挺辛辣,几乎没给哪个角色留颜面,都是可怜可悲可气的人。三观奇葩的神父,悲哀的警察,片刻欢愉终将悲惨的奴隶。 |
|
强撑了一天在第五场碰上这样一部话唠之作,自然而然地瞌睡过去了。这种一路追捕,一路涉及宗教、种族、阶级的民族历史公路片,简直是为“一带一路”单元量身打造的。三星半,最后一镜和同期的《聂隐娘》异曲同工之妙。 |
|
6。喀尔巴阡山区古装骑行之旅 |
|
“国家很美,制度很烂。”黑白光影很美,创作者内心焦烂——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
在经历见证这一切后,深知一切都很糟糕但自认做事很公平的体制内“好人”对他的儿子说,你会没事的,我会让你进入体制,“人生终将更美好”。
19世纪和21世纪,罗马尼亚和XX,都没什么分别。 |
|
黑白影像和长镜头的使用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却比我想象中要轻松一些,一路前行的故事有点冒险精神在其中,只不过我不熟知欧洲的过去,更不熟知罗马尼亚的历史,所以消化其中的东西特别的吃力,必须承认全片看下来走神太严重,只有最后一场戏印象很深。最后一个镜头我想起了《刺客聂隐娘》。 |
|
愚昧永无极限,国家很混乱,自己还是个正直公正的人,如果没有自己这种人,国家就会变成地狱。有时候道德和法律自相矛盾,诚实守法的人按部就班,成了罪恶的帮凶,这种人同样可怕。我们跟着一对警察父子外出办案,体验一番一百多年前罗马尼亚的社会风貌,时间一直在前进,愚昧却从未改变。★★★★ |
|
完成了对伯格曼《第七封印》的一次戏谑 |
|
2015年最后一片;用光极赞,几乎是我观此片的最大关注点,黑白影像呈现的高度明暗对比,充满戏剧张力;中远景,大全景,摄影机以客观角度忠实记录彼时社会风俗人情。 |
|
部分文本来自历史还蛮有意思的。其他真心一般。 |
|
上帝连蠕虫都能看顾,我们却照看不好彼此 |
|
从喝彩到黄片,跨越了180年的罗马尼亚,性自由依然会被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审判,原来时代在某些国度一直在原地踏步 |
|
丝路电影节 学弟赠票 四位观众 突然明白这里开影展的困难…… |
|
绝佳的历史电影,导演翻阅史料用优美丰富的古罗马尼亚语讲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故事,却把18世纪的罗马尼亚各阶层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多变的东欧各国称呼与形象,牧师针对欧洲各国人民的地图炮,都从200年前一直延伸到了现在。翻译磨去了太多古语的优美与智慧,阅古鉴今也在无知中失去了意义。 |
|
宛如黑白版的帕索里尼晚期作品,一部无需太多历史背景却十分考究的西部历史片。影片形式较为简洁,大段拍摄草原的空旷全景,却依靠对白将整个欧洲的偏见与阶级冲突展现出来,角色交流大多以喊叫进行,直到片尾暴力的阉割一幕达到高潮。最后父子开始轻声说话,而这仿佛成了告别原始状态的第一步。4.5 |
|
和《刺客聂隐娘》有点异曲同工的相似 |
|
普及 |
|
4.5 买我吧!我是一个努力又听话的奴隶! |
|
罗马尼亚总出神作,这个地方终会出现代先知。2015必看西片!! |
|
看得好疼 |
|
4.5/5。用一场追踪将权力统治的历史图景与直面世界的成年仪式结合在一起,在处处十字架的土地,人的命运却是一种出身书写,无论人性如何自然延展,都要收敛在预定的权力秩序中,这一点,体现在一路上不同身份之间的自然交流与所属权力结构的张力,神父的宗教歧视链、对吉普赛奴隶的态度、罗马尼亚对俄、土邻国的焦虑,乃至警官自身为权力工具“做牛做马”的自指,在旅途的终点,父权被真正的权贵抽空,现实的冷酷,让沿路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宛如梦幻,少年和希望,都转向未来。电影不仅在台词层面,还不断利用牲畜、木偶、枷锁的象征,去制造一种影像上的互文,在现实主义的镜头里,凝聚了一种历史意识,他们遇见苦难,遇见欢愉,遇见生死,唯独没有遇见所追逐的罪责。 |
|
@CFA百子湾 【15分放映事故,修复约半小时,已退款】 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变好,也没有变坏。全片以纪录式的形式以罗马利亚人为主体还原了一摹18世纪基督教神话,一处台词近乎冒犯了所有欧洲大陆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最后的阉割隐喻也在诉说着长久的社会性别结构。 |
|
残酷 |
|
十七世纪罗马尼亚人类学考。魔鬼总是出没在教士身边,深夜探讨世界边界与七大行星,人力摩天轮下自我贩卖,沼泽薄雾酒馆乱舞……权贵蛮荒无理,底层自相残杀,父子巡捕奥德赛,神谕规矩皆扯蛋 |
|
"本片部分情景与对话取自罗马尼亚历史资料" so what? 开头以为是库斯图里卡 后来发现是阿巴斯 看到最后也就维尔托德莱斯辛斯基 无聊 |
|
罗马尼亚朋友天美推荐的,也进行了分享,关于罗马尼亚当地各种人,国家和文化的一些背景。还有“彩蛋”。片子比较小成本,有些创意和思想,但是整体一般。很多对话。 |
|
各种长镜头,我家猫盯着看了20多分钟,它就是爱盯着那种静态的屏幕里活动的点,我家猫也有了自己忠爱的电影,不知道它看到最后阉割的镜头会怎样。反正我是看着很不舒服。甚至一个冲动都想给差评。但整体看下来,感觉导演还是很有想法的,镜头语言运用得体,很多对话讽刺得当,只是我不喜欢而已。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太好看了!以一对警察父子的视角,用话唠喜剧的方式讲述一个东欧贵族与吉普赛奴隶的悲剧性事件。各种插科打诨,荤段子无数。剧情背景设定很考究。一路骑马,有点公路片的感觉。每个角色都挺奇葩的。全黑白画面。布景用心,摄影很美,一些景致和《聂隐娘》很像! |
|
爸爸带着儿子这一路,算是体验了人生。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阶级制度,贵族可以在法律之外行事,女人,性。民族,种族,国家,宇宙,人生,宗教,宗教的虚伪,宗教冲突,都在这一路给儿子上了一课。他自己也在接受人生的无奈。 |
|
这部柏林银熊奖得主利用复古的电影表现形式叙述了一个类似于帕索里尼风格的故事,极富异域风情。定格全景镜头令人想起今年戛纳最佳导演奖的《聂隐娘》。通过老少两位骑士寻找逃跑的奴隶为线索展现了中世纪左右的罗马尼亚社会的阶层与种族问题。法律,不过强权的附庸。权贵手中的玩物 |
|
帕索里尼十日谈,
堂吉诃德奇葩说,
勃鲁盖尔愚人船,
瘟疫蔓延巴尔干~ |
|
1835年瓦拉几亚风情画。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 |
|
用一个又臭又长的擦脚布来告诉我过去几百年前人类封建社会统治下的愚昧和残酷。 5.1 |
|
很简单的摄影,单靠左右移动便能够充分表现空间环境,主要还是依靠人物调度。两个警官接受任务追捕一个奴隶,可以算作是骑着马的公路片,一路上遇到很多百姓,通过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到罗马尼亚当地的生活风俗。最为精彩的或许就是集市与酒馆的两场戏,集市上的奴隶市场与风车摩天轮、理发铺等生活空间形成对比,酒馆当中众人合唱颇具民族风情。还是需要一定的东欧背景知识才能够稍微看懂,不然总觉得特别闷。 |
|
反骑士道的骑士电影。 |
|
#柏林电影节#前半段像贾木许的无聊,结局是个可怕的重担。太喜欢了,希望擒熊。 |
|
噗… |
|
拍得很写实的历史电影,音乐好听。 |
|
大走神……对不起 |
|
树林里有仙气 fuck your prettiness. @SIFF |
|
之前看过 怎么忘标了 |
|
2015年的片子,竟拍出了几十年前黑白老片儿的质感。近200年前的东欧,一开始看得昏昏欲睡云里雾里,后面渐入佳境,最后隔着屏幕听那嘶喊声都觉得太疼……那还是奴隶制社会。历史滚滚向前,社会不断进步,儿子与老子走的这一路,就像人类社会的简短缩影。不公、黑暗、荒诞、惨烈……都在其中了。不单纯是奴隶可怜值得同情那么简单。最后父子两人,只有默然无语走上自己回家的路。片中的罗马尼亚基督徒对别国人、异教徒那一番激进评论;后面群戏又显出罗马尼亚人的激情与多情。为什么贵族奴隶主波维尔要顶个泡菜坛子似的帽子?内嵌中字。绚烂黑白单元。资料馆2号厅。约八九成满。为了拿明信片又买了1号厅《女篮五号》4K修复版,颜色真艳丽!有映前,去看了个尾巴,然后帮大宁问了一句被给了十几张明信片。四五成满。 |
|
把历史用黑色喜剧的戏剧张力来演绎出来,裘德很会控制群众表演场面的调度。 |
|
猎人追捕逃犯的西部故事框架下,实体是罗马尼亚历史风物教学课,从第一个场景一直不停述说到最后一个,应接不暇。摄影机居然中间看了几分钟布偶戏,然而就这几分钟戏中戏如此凝练了全篇。 |
|
纯粹出于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去看的,回来谷歌一下Wallachia:瓦拉几亚,加上Moldavia和Transylvania,大致是罗马尼亚的前身。前两者长期为奥斯曼藩国,后者则是匈牙利辖下。Dracula伯爵故乡。现在主流观点吉普赛人源于北印度,那时的偏见却认为他们是来自埃及的黑奴,Gypsy一词亦来自Egy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