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也有老虎不吃人的故事,他看着你,是神秘的旨意。 |
|
果断收为我爱的导演之一!东方嗅觉、哲学气味、有节制地使用一己的生命经验,和文化语境相连。这片不如波米叔叔好懂,依稀读出人性与动物性的关系,万物皆有灵,恐惧里都有爱。“老虎像影子一样跟着你,他的灵魂既饥饿又孤单,你是他的猎物,也是他的伙伴。”要么杀了他,要么进入他的世界。 |
|
热带雨林是一个「子宫」。当士兵冲破现代文明的禁制,回归到这个孕育物种诞生的原始地带时,人内心潜藏的远祖的兽性(心魔):欲望的贪婪被「图腾」虎灵牵引出来。虎灵其实也就是「心魔」的具象投影:要么克制心魔,要么被心魔吞噬为虎作伥。ps:阿彼察邦就是拍得毫无章法,少拿什么神秘主义来粉饰。 |
|
开始以为是战争片,后来变成了同性恋片,在后来又变成聊斋了 |
|
看了那么多那么多gay片和les片,只是觉得那就是爱情啊,也是有血有肉的爱情啊。
阿彼察邦却道出了另一番语境:爱情,不只有血有肉,还有兽性和神性。
问题来了,做爱的时候,是更接近兽还是更接近神? |
|
前半部分讲的是克制欲望,后半部分就是人克制欲望时,内心的心魔作祟。心魔如虎灵可以根据人的主观认知幻化成各种形状,要么克制住欲望做人,要么向欲望妥协,任心魔摆布为虎作伥。同志的情感本来就微妙折磨人,当这种敏感遇到神秘主义和灵道就更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了。★★★★★ |
|
作者化太强 导演喜欢用一种第三者的带入视觉来隔开叙述。无论是前半段的伪造的垂直生活,后半段神秘而表象的深入 不明意义的符号多的惊人 这个风格凸现出导演力量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好象不考虑电影是个大众化的视觉媒体) |
|
拍法相当之霸道 |
|
前半段节奏显得有点混乱/过于碎片化。15秒的黑屏也是厉害。很难说东东南亚异域情调/传说满足了西方观影视角,但至少独具特色。后半段开始发力,最神秘主义的晶体-影像。拜泰国宗教主义所赐,阿彼察邦是一位真正的后人类主义导演,人-虎对调之后,我们真正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成则是双向的。 |
|
是评委会奖,不是评委会大奖,就是塔伦蒂诺乱搞一气的那届 |
|
首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泰国电影,东方神秘主义+同性恋情的微妙暧昧+人兽精神梦境的辗转反侧,着实精彩。片中男生衣服上书“基市明德”,衣服想必是福利机构从基隆明德国中回收送来。 |
|
它到底在胡说八道什么啊?
|
|
阿彼察邦的丛林返祖之旅,获2004戛纳评审团奖。1.两段式,写实的同性情谊断章+幻梦般的丛林追猎探秘。2.呈现人的动物化过程,即情欲与本能的释放与回归。怪物/虎灵与士兵/猎人的缠斗恰似荒蛮与文明、前现代与现代性间的复杂关系,一如当代城镇中依旧流行的古旧传说(和尚与金银/石头的故事)。3.生机勃勃的虫鸣声近乎贯穿始终,丰饶的环境音在唤醒丛林感知的同时催眠了我们,引人沉入植根于泰国本土的迷梦之中。4.帮忙切割冰块的工作,令我兀自想及生长于另一片前现代土地上的神秘作品——[百年孤独]。5.互相舔舐手背与指节的段落,潮湿而原始。6.我给你我的灵,我的肉,和我的回忆。我的每一滴血,都唱着我们的歌。(8.0/10) |
|
导演说希望自己的电影是给体验而不是理解的,你做到了,我输了。 |
|
《电影手册》2004年十大电影第一位。暧昧,粘腻,非常凶狠。用“实”进入“虚”,再用“虚”破坏“实”。欲望在进入丛林后变得充满神性。被打破的不止是结构,还有语言,阿彼构建了一种异于传统的电影美学,文本外的延伸极富魅力。 |
|
3.5;完与其他作品的丝丝勾连,构成阿彼察邦式的丛林宇宙,现实中养成的心结累积,幻化成实体,具有东方因果报应性质,虎灵是欲望喷张、冲破道德束缚牢笼的原始蛮荒之力,它的原动力来自于对肉身和意识的双重贪婪,“贪婪就是我们的堕落”。拍丛林中的灵道故事,鲜有企及阿彼察邦者。 |
|
直到最后才看懂。阿彼察邦用片中片的形式把男孩接受一段激进爱恋前的潜意识挣扎奇幻地呈现出来,从而将电影最为彻底地还原为梦本身。这种彻底性还在于,他淡化了同性恋在外在的社会层面上的表达,从而将爱情最为彻底地还原为个体隐秘盛开的情欲、恐惧与悲哀。 |
|
6/10。总算见识到他的风格了。这片应该被列为电影化叙事的范本:写满符号、传说的交织式对照结构,固定摄影(主要为凝视物),太少音乐和对白,用微弱光源、自然声录取极大突显出丛林氛围的真实感。故事一是克制而激烈的同性情感,二是密布神秘幻觉的黑暗丛林,后半段明显更牛逼、也更不明所以。。。 |
|
后半段拍得真是出色,毫无技法可言,阿彼察邦不营诗意,仅创造自己的诗学。带观众进入内心体验的隐秘空间。待重看。 |
|
个人拙见,真的不需要具象的猿猴和老虎出现。 |
|
在阿彼察邦所有电影里的喜欢程度可能仅次于“记忆”,一则放虎归山的爱情寓言。从文明到丛林,从社会性动物的人到回归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士兵和老虎当中,阿彼察邦最终选择了老虎作为情人。无需再压抑内心兽性,也不用再穿得整整齐齐,蛮荒世界没人在乎你喜欢男人还是女人。摄魂般的影像空间。 |
|
但前半段这次竟看出泰国小武的身影,后半部更像是民间神话的自呓,神秘东方丛林直抵原野文明?阿邦说这是他最低谷,最具发泄型的一部,但我依旧看得很欢乐... |
|
抒情、掠夺与反省,上半部分的社会隐性政治在下半部分被无边丛林吞没吸纳,人类天然的敏锐情感与超然神话共铸为一个连贯整体。怪是怪了点,但也真正咂摸到了阿彼的天才;有最现代的欲望,就有最古老的恐惧,那些大片大片的、不断变化形状的幻觉阴影,构成独属于东南亚的热带疾病。A silent film for the first people on earth. |
|
对于人身体血液中埋藏的记忆、古老文化的灵魂,而做出的现代阐释。因果巡回,一场心灵的觉知。前段的写实与后段的超现实,心魔-虎灵的二段式互文,共同打造了一个有创造力的迷人结构。最近为了准备高考,被折磨得太累了,全身上下都非常疲惫。看电影时多次睡着又复醒,感谢它让我感到通畅。 |
|
6.5 大概是同性恋人心态(当然远不止于此)在意识层面上被拔得最高的一次。阿彼察邦最终的表达诉求其实非人非虎,而是森林(封闭的场域/与外界沟通的失联状态/迷宫中毫无征兆的四目相对) |
|
4.0前半段固定取景+平稳构图细琐而不厌其烦地记录呈现着嘈杂躁动的乡镇图景,人物与观众相隔暧昧距离,情绪仿佛积蓄黏合于影像中,又在最后通过与人物运动并进的长焦+特写镜头达到悄然美妙的渲发流动,切换到主观视角的摇镜亦对周遭投出含情脉脉深情款款的迷醉注视。运镜营造出轻盈的情绪升腾,从而流畅地过渡到后半段以手持跟拍+近距取景奠定出渐进窥潜视角的奇幻故事。摇晃抖动的画面难以置信地将观感再次变得沉缓压制,又因取景视角的不断扩展、镜头的逐渐趋于固定,使其滋生出鬼魅迷梦般的氛围与静谧绵长的发散诗意。象征原始封闭观念的森林为承载体探索蕴于潜意识的灵与肉的神话故事,对前半段的同性情感进行神秘主义式的解构剖析——而两段拍摄手法相接,潜移默化地实现两段故事结构的和谐统一与相互呼应,又似乎昭示一种古老神秘的欲念循环 |
|
两段式,退化论,《热带疾病》在第一段中捕捉到一种隐而不显的,由波普文化(流行音乐,嘈杂的人声,以及游戏,媒介)构建起的廉价Affection,并将此,通往影片的第二部分——或者说是重新开始的影片之中,在这里,作为纪录属性的摄影机重新开始animate。
老虎隐喻着自然神灵的存在,以及它的神秘,危险性同构的性质,在《热带疾病》中,动物在影像的生成之中被释放,当军人手中的对讲机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之时,机器,身体与自然(一种假定的聚类)不再分化,他也将逐渐失去身份,或者说身份无法再放置在语境中界定。阿彼察邦以社会为质料创造了一个Universe,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Universe所展开的空间意识。 |
|
救命啊!不得不快进,不得不走神。和召回前世的叔叔一样,这个导演就爱故作深沉,什么神秘色彩,晦涩难懂啊!还要是同志片!!! |
|
迷幻。 |
|
由日入夜,征服欲开始释放,两人从试探走向性爱。 |
|
后半段直接睡过去了,始终接受不了阿彼察邦的奇幻题材 |
|
⒈《路边野餐》豆瓣条目上蛮多人提到「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没想到现在却阴差阳错地看了一部他的作品;⒉前后两部分犹如两部类型不同的电影,前者是同志的暧昧情感,后者是用影像文本叙述的带神话色彩的故事;⒊一语成谶(chèn)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 |
|
★★★★★第一部分虽然以完整的情节圆满,但仍以景别设置与空间剪辑制造新异,潜在的内容(口述影像、浪漫的台词)与第二部分形成坚不可摧的锁链。第二部分摄魂。综合看阿彼之后的作品,摄魂术不断强化,已与日常生活完全链接。事实上,互舐手的动作是原初的,却仍是经验的,在他的作品序列里弥足珍贵。 |
|
非常认真看完的 |
|
神叨 |
|
每次看阿彼察邦都是挑战... |
|
every drop of my blood sings our song |
|
啃拳头的片段让我崩溃,剧情俗烂极了 |
|
前半段每一条叙述都在交代人物关系,为后半段做铺垫,为了使后半段不至于太过柏拉图,用了一半的时间交代
后半段则开始进入真正的虚幻梦境,每一步空间上的进阶,都是探索终极潜意识的必经之路,都是关系的递进,只是良性恶性并存;每一次镜头的转换调度,都是层层叠叠翻涌的复杂心绪;直到最后终于可以正视,当他说出心甘情愿献祭肉与灵,结局才终将要显现,但是否献祭我们并不清楚,假如这一步少了哪一项都不算数。在一步步怯魅以走向灵魂的崇高境界中,常常错误地洞悉自身的潜意识需求,当灵超支变成在自我世界的过度enjoy,当灵不够则披上兽皮表演层层掩饰,则无法逃脱得救,则建立围墙……如此结局大概率是通往极乐之旅的一场幻梦
阿彼察邦一定是切身体会过来自外界和内心的所有痛处,便真诚写尽所有祈愿…… |
|
舔指同志亦凡人,头上三尺有虎灵 |
|
A+/ 杰作。萤火虫与传呼机的交叠成为奇幻传说的微观模型,蔓生出一种异常陡峭的电影地理学。这种地理学的支配下,被人物所占据的“视角”表面存在实而消弭,只有影像与声音起伏无尽又恍惚间电光石火的立体缠绕与浩瀚包围。 |
|
连看几部阿彼察邦即可捕捉到其往复套用的同一结构——织梦与入梦的段落组合:从语言范式到行为(表演)范式的转向。先是生活符号排列的视觉生产,再通过秘境入口(此处往往是阿彼察邦电影最媚人之处)进入剥离了范式与媒介之后时间角度的行为体验:行为事件与存在的经验由于当下性使得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时间轴变得脆弱,只有具体持续时间被保存下来。毕赣两部长片也在重复此结构。 |
|
没有一个名词能定义的阿彼察邦,在他把人类像动物一般用摄影机疑惑又渴慕爱抚之后,就拒绝了任意一种既存母题和教条,而我们在其中如水漫溢的感动,便是对千年文明后的乡愁和痛悔的最佳例证 |
|
片头就点题了,人性中的兽性难以克服,易被其吞噬。
片子的两部分都讲得都是这一点。表面上看前半部分是一个同性爱情故事,其实士兵所追求的乡下青年从丛林中出场,又消失于黑暗的丛林,丛林显然代表着原始和兽性,他还像猫一样舔对方的手,就意味着青年就是后半段的虎灵的化身。以此为线索可以看到贯穿全片的各种人性与兽性的冲突和融合,士兵的灵魂在丛林中也逐渐被兽性吞噬。
影片用了眼睛来做灵魂的窗口,许多次角色目光直视镜头,也有许多透过角色眼睛的主观镜头,虎灵也是通过对视来吞噬灵魂的。双方对调肉身证实了灵魂融合。
说实话,解读出这些晦涩的含义是有点过瘾,但片子本身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强的情感冲击。
本片下面的一些评论和豆瓣剧情简介一样狗屁不通。 |
|
前半段讲两个人相爱,后半段讲一个神话,事实上神话也是两个人相爱的故事。泰国电影竟有宋词的结构? |
|
个人十佳。 |
|
第3200。95/100 丛林神秘主义的场域和情境被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前半段又已经积累出足够的情愫使后半段看起来并不像空洞的故弄玄虚。萤火虫鸣中听到对讲机之声,现代主义的城市与人,神秘主义的雨林与兽,都是从白日进入夜晚,这种前后对仗发挥出足够大的功效,动物语言在这里一点都不滑稽或奇幻,反而令人确信所见即鬼神。 |
|
还是懂的太少了……看不懂……不知道要怎么欣赏 |
|
前半段美好後半段詭譎,兩種完全不同的敘事風格和感官畫面結合 |
|
3.5,前60分钟比较中规中矩的爱情电影,后面进入森林以后氛围的营造很不错,但是有分裂感,气氛带着一种闷热感,以及森林与古老传说的神秘感,直到最后那一段的对视,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那个画面太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