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茫茫雪原和大海,还是高仓健,来时韶华正当年,去时鬓角已有银霜现,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青函隧道,外加自古忠孝难两全。建设时代和享乐时代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今天也许我们会批判阿久津,而批判的基础是站在他们的付出之上,既让人尊敬又让人伤感。吉永小百合美得像首诗。 |
|
很不错的片,老上译厂的配音就是棒,木村大作的摄影一流,演员阵容强,水平高 |
|
最后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默默地并排坐在一起喝酒的那个长镜头太美了,对于二十五年感情的完美诠释----大爱无言。 |
|
完全写实的记录真实事件的电影 除非事件本身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否则很难勾住人 像挖隧道这种事 显然就很难有什么戏剧冲突 要在加入一些电影元素的同时又不喧宾夺主 非常困难 这片子做的一般 剪辑极差 节奏也有问题 幸好高仓酷 吉咏美 |
|
#佳片有约#CCTV6有时给人意外惊喜,比如今晚这部老片,毕克尚华等一众上译“声优”倾情献声,让人仿佛重回那个敢想敢干意气风发的80年代。“来吧,让我们沿着长毛象走过的足迹,从本州到北海道,横跨津轻海峡……”这段号称日本最长隧道(也是最难挖掘的)的青函隧道夺去了无数工人的生命,耗费了阿久津(高仓健饰演)一生最好的25年,也让多惠姑娘(吉永小百合饰)等了他25年,简直可说是一段传奇往事了。而最让人动容的却是,隧道铺就铁路修完之后,明知彼此的心意,可是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还是无法公开的倾诉衷肠,只是在风雪夜的饭桌前一遍遍来回小斟小酌,从此各自安好……淡淡的离愁,不禁让人感慨大和民族的隐忍克制,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在做事上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虽然这些如今看来都老套了,可是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
日本式的主旋律电影,其实主旋律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啦,高仓健一个人的独角戏,笠智众,三浦友和,小百合都是酱油,青函隧道难度称得上世界第一尤在英吉利海峡隧道之上。 |
|
82年的日本电影,所看的是六频道播放的译制版(果然是深夜总有佳片看嘛)
难得看到高仓健,吉永小百合和三浦友和同演,高仓健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他一戴上墨镜我就想起《追捕》的音乐:“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小百合还是那么美,只是三浦友和不跟山口百惠演情侣总觉得哪里不对(๑•́ωก̀๑)都怪他跟山口百惠太般配了
影片讲述的是挖建日本海底隧道的故事,从科长到局长,男主角总是冲在最前面,十九年来,父亲有病不能回,父亲去世还不能回,妻子默默地在东京坚守。男主角身处三角恋之中,但是彼此都克制谨慎,这样的感情线避免了狗血。我想这也是一些职业剧作品应当学习的,认真工作,主要讲述工作内容,感情线只是调剂,避免喧宾夺主。 |
|
原来主旋律这事,哪都有啊。别说,高仓健这调调儿真有点焦裕禄的范儿,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
|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230893&mode=0#18790166 |
|
1964年,也就是东京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那一年,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正式成立。当时隧道建设工人中挖掘者,被称为“Tunnelman(隧道人)”。日薪700日元。
1983年1月27日,在全体隧道人的辛苦努力之下,青函隧道终于得以贯通。
在贯通仪式上,刚刚就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亲自担任“爆破员”。北海道一侧的隧道和青森一侧的隧道之间“最后1米”岩土,轰然击破。 |
|
【补標】再看
2020-8-29购得《声魂》一书,描述该片译制工作细节,决定再看一遍,之前蓝光影碟看过,只是忘了標注而已,这次重新再看补標。上譯經典:旁白(解说):施融、刘广宁,毕克、丁建华、童自荣、尚华、程晓桦、乔榛、赵慎之、于鼎等。(根据影碟字幕) |
|
好看,正能量,美女也多。
结局悲惨,都是孤独一生。 |
|
cctv6,邻国的“主旋律”,取材于青函海底隧道建设。日本经济发展黄金时期,普通民众血与汗的牺牲,无法倒回的破碎姻缘;男人的家国情怀燃烧了二十五年,终究还是在酒馆中饮下最后一杯诀别。 |
|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230893&mode=0#18790166 |
|
分了两天看完,有些重点部分刻意用上译和原声两个音轨听了一下。类比于国内的天路等纪录片,都是人类战胜自我的宏大主题,人性的细腻刻画与蕴藏的深厚情感永远令人感动,最可惜仍是戏剧冲突较弱,抢镜的仍是吉永小百合的美貌与高吉二人相对的无言 |
|
8/10.
日本主旋律电影,工作狂男主从1955年到1980年,花费25年时间投入到津轻海峡的青函隧道的建设中,抛妻弃子,连父亲病故都没有回老家,最后还辜负了陪伴他25年的女人。
重温这部电影一是为了看高仓健,二是为了再听听上译厂配音大师们的声音,毕克,尚华,于鼎,乔榛,童自荣等等,我小时候就是全靠他们才迷上电影的啊。 |
|
高仓健演的阿久津刚太有魅力了,隐忍坚定,不辱使命,可惜注定只能是孤独的。那个年代的日本人是那么充满干劲啊,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长毛象能走过去,我们人类也可以走过去!可惜了,俱往矣。 |
|
看的译制版/自从看过田中裕子和高仓健的对手戏,不自觉地在接下来的高女郎里面找她 |
|
昭和魂。两人互斟一幕,堪称东方电影里最美的爱情场景。 |
|
描绘一场空前艰巨的工程──建造一条连接本州与北海道的海底隧道,工程历时25年,其间人物经历生老病死,家庭离散,和缠绵低回的爱情,全片贯串着一种强烈的日本男性美学,为完成使命而不惜牺性一切的精神,高仓健一向坚忍的形象在片中又一次被确立,与吉永小百合的一段情亦演得十分动人。 |
|
cctv-6第一次看的,当时那个配音很让人无语,都疯了……电影频道现在都干这种事,把原来有的经典配音去掉,自己台里找人再配,神经病一样,还是喜欢毕克老师的配音,习惯了吧,有时候看《阿凡提》的时候,听着毕克老师的配音,闭上眼睛,眼前竟会浮现高仓健的形象…… |
|
于我而言,本片与《铁道员》有异曲同工之妙。
奋斗者的恪尽职守,奋斗者的一生奉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
日本主旋律电影,讲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高仓健再适合不过这种角色,大男主戏,吉永小百合、三浦友和其实没什么戏份。中规中矩,波澜不惊,意料之中,毫无意外。看了原声,也看了国配。02:21:34,AVI,1.36GB,SRT外挂中文字幕。豆瓣7.9,第1616人评分 |
|
典型的日本主旋律,拍出了风采,且不说主演阵容的强大。从事业上的几十年如一日,到个人生活上的发乎情、止乎礼,都非常东方、非常日本。为此还专门去查了一下青函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截止影片拍摄完成,它也依然是一个进行中的项目。事业和生活两条线的并序拿捏得当,既然观众感受到匠人精神,又对阿久津刚的品德极为佩服。最后一幕的小百合极美,悬崖之上忧伤中透着希望的表情,说明她对自己的选择是无悔的。 |
|
阿久津36岁被派到青森修贯穿津轻海峡的隧道一干就是25年,看着剧中他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为大义所有的儿女情长都是被压抑到极致,不管是白月光还是身边人,克制了25年全在那一杯无言的清酒里。 |
|
没有人能比高仓健更好的展现日本男人的坚韧与执着。 |
|
#电影里的日本史#高仓健完美塑造英雄形象,功能性角色也生动。用经典战争片的的表现手法(日本国和新一代摆脱战败阴影重新崛起)。主线突出,支线取舍得当。ps靠表演、特摄、剧情设计和场面调度弥补特效不够。这样低碳省钱好办法值得本朝借鉴。而且意识形态和私货表达不一定要平铺直叙说出来。 |
|
8.6 高倉健與吉永小百合在影壇上最深情的告別酒,發生於黑澤明嫡傳弟子森谷司郎代表作《海峽》片尾一幕。李安說,那種短暫卻動人的片刻,才是「電影」核心的魅力。《海峽》這幕長鏡頭約三分鐘,零台詞,男女互相默默斟酒,肢體語言傳遞著多年來彼此克制的款款情愫,真是千言萬語都像廢話。
片子命名海峽,事實上是對日本隧道史,歷時25年貫穿北海道輕津海峽,日本最長的青函線艱險開挖工程的一首謳歌。濃厚的昭和氣息,出彩的攝影質感,傳奇巨星的化學反應,為這部片添加了不少經典相。長得巨像周杰倫的三浦友和,也參與了其中演出。 |
|
简单明确的剧情,更加考验演员的水准。今天在央视佳片有约又看了一遍这部老片子,除了感动于剧情和表演外,老上译配音大师们的演绎更让人欣喜若狂。如果原片能打90分,那从优秀走向经典的最后10分应该属于上海译制片厂那些熟悉的声音。 |
|
黑泽明的徒弟,像师父一样,学会了对男女情感关系的粗糙生硬描绘,女主角永远可有可无,从动乱到海峡,莫不如此。做工程就要抛家弃子,就要父亲死时不能见面,降旗康男的铁道员更甚,女儿出生不去见,女儿死了不去见,妻子死了也不去见,那些歌颂这些价值观的人,是非常可耻的。给自己找几个备份能死吗?地球离了你就不能转了吗?是牺牲自己和家人牺牲出快感了吗?用无价值的牺牲掩盖管理和流程上的低效、落后和毫无人性。把妻子的一生化为乌有,这种旧时代的落后价值观迟早会被彻底清算。 |
|
被海报骗了,以为是爱情片,结果看了两小时挖隧道,直接拍纪录片不行? |
|
高仓健确实很男人,这部电影几乎展示了日本对隧道建设认真慎重的态度,一座海底隧道从前期筹备到最后贯通用了长达27年时间,主人公阿久津也把自己一生放在了这里。 |
|
两个镜头印象深刻。1.隧道完工时激动到无言,握拳的手势(其实是演员忘词了,但是忘得恰到好处,反而自然)2.分别时男女主在小酒馆互相敬酒惜别。另:Ken与森繁久弥大前辈的共演很珍贵。Ken与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虽然是同时期在中国火起来,但是前者的年龄是后两位的父亲辈,于是乎经常给一部分观众造成错觉。 |
|
一如既往的中年高仓健。小百合的知名度不能说不高,下意识的想日本女优的名字,前10个都不会有她,好奇怪。可能她还是太年轻了,或者说我太老了...... |
|
旷日持久的工程,弄出来就成了流水账。 |
|
海峡初别、再度相逢、临别前夜、酒吧泣饮。情忍太深,爱无归宿,让人唏嘘。永远清丽明媚的吉永小百合,戏份太少,意犹未尽。 |
|
1080i HDTV
ed2k://|file|海峡 The Longest Tunnel 1982 1080i HDTV MPEG-2 AAC-nhkfans.ts|10885932072|D3638B66D8CCB7F5ED94502D6719B6CF|/ |
|
高仓健的正气有责任的男子汉形象最为适合男主。音乐很有感染力,催人奋进。木村大作摄影,那几个阳光透过云彩的镜头非常经典。 主旋律纪录电影拍成这样很好,反映了事实加入了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为高仓健、小百合和跨海隧道的贯通点赞! |
|
难得的昭和三巨头聚首,人物塑造的没头没尾,不是太好,尤其高仓健这边对于工地执着的原因并不清楚。作为主旋律观影,挖掘的过程还是很棒的,配合环境和周边人文,压力和感动并存的 |
|
小学看的,老实说当时真的没看懂。不过感动了。 |
|
很久以前看的,还记得高仓健和吉用小百合(补记) |
|
有感于英模主旋律题材创作的模式化,这部日本80年代的作品在处理“人性”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时,不乏温暖但又不滥情。在处理为了工作牺牲家庭的桥段时,分寸拿捏也颇为得当。这部电影中对自然景观的“书写”也极为精彩,澎湃的海浪代表着残酷与困难,也代表着某种理想主义者的激情。 |
|
60到80年代的日本电影虽然整个儿处于低潮,但看过之后只觉得中国电影杯具啊,那些院线里排着的都是些什么垃圾?吴天明之后,恐怕连人家三十年前主旋律片的水平都要拍不出来了。结尾相互斟酒一段几乎没有台词,却很有回味,打动人心。 |
|
重点是讲人而非事,想了解隧道建造历史,还是看纪录片来得详实。槽点太多不知从何吐槽系列。故事弱,人设才是最让人吐槽又无语的。男主遇到施工问题只会摆造型戴墨镜加一张面无表情脸,给不出解决办法,搁现实里,那隧道永远都别想建成。这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单生一辈子不好吗,何必同时祸害两个女人。一边让老婆守在家乡照顾自己老爹和孩子,另一边女主在身边照顾自己。孩子病了可以不管不问,饭菜却得端到手边才吃。最后他准备去国外工作的表情,不知道还以为是去外国干架呢!还有女主,别人救你一命,还得以身相许才成。电影中铺垫不够看不出男女主的感情。而且女主是造成多人死亡的元凶,居然不被逮捕审判不用坐牢赎罪,还可以跑到别的地方,甚至以后都自由地生活着?而三浦友和那角色不仅蠢还脾气烂。全片似乎只有儿子和妻子是有着正常思维的角色。 |
|
绵延二十五年的一份情感的沉默啊…… |
|
青春的回忆。漫长的苍凉。 |
|
今天14点17,CCTV6。“二十五年,一晃就过去了”。二十五年修海底隧道,不容易啊。大概看 |
|
日本主旋律,吉永小百合颜值担当 |
|
80年代译制片:挖掘青函隧道的工人故事 【高仓健 三浦友和 吉永小百合 】 |
|
20071231 cctv6 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