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曼佐28岁可以拍出这样的电影,所以有些人是天才你必须要承认。那个说着“我不关心希特勒只关心自己的小鸡鸡”的男孩最终却做了最不可思议的举动,所以那些叫的最响的或许是最没用的。 |
|
不举少年的惊人之举。 |
|
身残志坚,即便不举,但是有着一颗成为男人的心,一份热忱,带来一份真男人的惊人之举。当弟弟不举,就让自己的灵魂高高举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捷克影史十五佳NO.14 |
|
捷克新浪潮代表作。赫拉巴尔原作。二战期间英勇的列车员。性与政治。男主人公被女共产党员治愈早泄的同时也寻找到了主体的位置,成功地成长为英雄。槽点很多。片头讲述家族史一段很亮。 |
|
伊利·曼佐代表作,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改编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将苦痛憋闷的战时往事以轻柔戏谑的笔触铺展出来,极富黑色幽默,同时解构关于抵抗战争的英雄神话:一个在妓院里割双腕的苦闷处男,在完成性事的成人礼后,终于义无反顾地为国捐躯。2.影片始终将性与民族/战争相并置,一如那一方方车站印章,既敲在德军作战地图上,又悉数盖在女车站员的身体上,还有照相馆里男女在飞机上接吻的摆拍,一夜云雨未果后,次日的照相馆即被猝然炸成废墟。3.两人将吻未至时,女列车员被开动的火车带走,这一喜剧式的片头却呼应着悲伤的收尾——米罗与火车一同离去,同归于尽。4.德方对“印章事件”的定性:侮辱和贬低了德语,面对笑逐颜开的女孩,米罗欲言又止地转身离开,一去不回。在爆炸后的漫天尘埃里,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而残酷。(8.5/10) |
|
Milos说: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在乎自己的鸡鸡。这很难不让人想到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所写得日记:“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 -bigteeth |
|
本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来包装捷克民族抵抗纳粹侵略的故事,米洛的成长伴随着他的英勇牺牲而得到承认 |
|
简洁有力的画面,幽默的性暗示,导演与时代守旧思想的一场捉迷藏的抗争游戏。 |
|
姜文《邪不压正》里彭于晏在许晴臀部盖章的借鉴来源。摄影,构图,空间,外景,一切都是极美的,像20岁的伊特卡·泽莱诺霍尔斯卡一样迷人;寂寞小站,百无聊赖的男女,铁道伸向远方,鸽子满天飞,调情的调度员,情窦初开的电报员,丰腴热情的售票员,为ED烦恼的见习生,在一声巨响中获得了生命的和谐。伊特卡·泽莱诺霍尔斯卡实在美,只是这部居然不是女主,也不和男主恋爱了。 |
|
1968第40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 |
|
渐入佳境,看下来越来越带感的电影。一群欢型的人,各自执着的稀奇古怪的行为,在这个小小的火车站,战争不是阴影,管束不是束缚,如此欢乐又自由自在。 |
|
伊利曼佐+赫拉巴尔的天才组合初现人间!话说当年导演才28岁 处女作就灵动如斯。。用那么多貌似不经意的铺垫造就震撼一刻 也给观众留下深深的思考 另外 关于捷克 这部电影不可不看——身处四战之地的捷克人 如何的戏谑乐天幽默却又暗含不屈 从此则已可见一斑 |
|
本片荣获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
沉静中透出几丝淘气。 |
|
二战后成长起来一代人的苦忧参半的故事,捷克民族的幽默与电影新浪潮的一次碰撞火花。 |
|
这欲望太有诗意了,Václav Neckár真的是一脸纯真到了极致。 |
|
越看越有意思 带感的电影 |
|
以荒诞的喜剧描述民族英雄的成长,到最后被认可的历程。 |
|
伊利·曼佐的代表作之一,捷克新浪潮的经典之作。“严密监视的列车”是影片最后20分钟的事情,前面的内容都在讲主人公米洛斯的情窦初开和性启蒙。两者貌似并非有机联系,但米洛斯去世的那一刻,一切了然了,一个鲜活、生猛的生命悲剧。影片对各色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出色,配角们的性格都跃然影像之上。 |
|
挺有意思的电影 |
|
15/10/2006 2:45pm HKFA |
|
一位以前的朋友很喜欢的电影,确实是他喜欢的观察世界的方式
想起《毕业生》那位渴望与世界对话的青年,《发条橙》那位混沌存在于漩涡中心的青年,跟黑暗聊聊天或是唱一首歌,不知怎么击碎它时就献身于它 |
|
一个民族的阳痿正是被纳粹轻易征服的原因之一,而他们一旦崛起,却又这么豪情。后半部细致精妙地可怕,“我想等着看会发生什么”,诙谐淘气这是曼佐的表达方式。 |
|
里头一些细节有意思。可能是改编自小说,剧情显得生硬突兀。 |
|
口若悬河不如身体力行 |
|
和主角同病相怜,所以我揣测并非是什么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而是尴尬过后硬着头皮的逞能。本片到处弥漫着尴尬的味道,就好象他们的国家在战时所处的境地。 |
|
9.0/10 分。2018.08.02,第一次看,蓝光。1968年,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上一次看捷克电影,还是《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笑抽筋了。。。一个不关心自己的小弟弟的少年,肯定不是一个好少年。。。 |
|
非得在战争与打炮对男性气概加成的选项中二选一吗?不那么男子气的反战态度——时刻准备好撩妹心安理得的阳痿早泄后奋而雄起?保留作案工具是多么重要 |
|
东欧新浪潮的代表之作。在德军铁蹄下的波兰人民不仅要作战,也要做爱。全片充满铁幕之下的压抑又追求自娱自乐精神的气氛。 |
|
风格与《失翼灵雀》有显著不同,也与明显有着现代主义倾向的原著不同,本片采用正常的时间顺叙,以古典写实的风格,通过叙述青年车站员的萎靡、成长与最后的抗争,似乎想要隐喻在德国淫威下捷克的民族风貌的变化,有着呈现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的普适价值。不可否认片中那些独特的片段偶有出人意料的表意效果,但整体来看,电影本身沉默而木讷,冗余而僵硬,原著中自由叙述的魔力与各个人物复杂的灵气消失不见,反而过于沉闷而苍白,情节间的巧妙联系与水到渠成的主题表达也显得刻意而割裂了。从来不是说电影应该遵循原著(恰恰是需要较为彻底的改动),而是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来对原有文本进行影像重构,进而产生新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本片显然是幼稚而失败的 |
|
值得一看。两次大的剧情起伏居然是发现早泄+治好早泄,结尾是这人把火车炸了,自己也死了。片中养鸽子的人+把德国印章印在自己女友屁股上的人太捷克了,篇末德国人说了一句:“你们捷克人就是爱傻笑”。 |
|
什么是捷克斯洛伐克?什么是布拉格精神,看看这部电影吧。怒赞,为什么我会将它冷落在硬盘里那么久…… |
|
2022年12月23日。不推荐观看。(7356人在豆瓣标记看过,5395人评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暖洋洋的家里,打算欣赏一部杰出作品,结果看的云山雾罩,电影竟在胡比咧咧,实在是败坏人心情。无法忍受慢悠悠的几个神经病一样的车站成员有着神经病一样的行为举止。实在是无法体会到影片的优秀之处,看到一半后实在忍不住拖滚动条浏览完,实在是无法理解捷克人的电影,难道又是被翻译所误导? |
|
人人都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不管是性事还是革命。米洛斯的推己及人还是挺自然地 |
|
差點忘記了我還讀過赫拉巴爾⋯好喜歡這部電影。燃料的灰燼就像雪花一樣飄落,鄉村的小車站也沒什麼新事。骯髒又浪漫的、吵吵嚷嚷的日常,直到一個少年在他生命裡最平靜的一天失去了生命,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瑪莎親愛的,等一下,我馬上回來——他再也沒有回來,而是化作了煙塵和風。 |
|
B+/ 构图的逻辑总让人想到《摆动》,较少直接将人物置于核心而总是先关照空间中各个物件的位置与运动模式。但总体而言对人物的“削平”处理执行得并没有《摆动》那么彻底而仍依赖一部分情节表意,因此所能引发的情感也没有后者那般深邃。 |
|
<爱情短篇>最后说“这就是爱情”,也许这里最后也可以加句,“这就是爱国”。 |
|
开头那段独白就直接把我拿下了。门泽尔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导演,很多细节都充满情趣,收尾悲壮干净,很好看。 |
|
closely watched train, closely watched soul, then explosion! |
|
和想象中不太一样_(:зゝ∠)_,大部分时间人物们在玩闹在逗比:养动物、泡马子、治不举...最后严肃高潮反差强烈,早泄小哥终于爆发一回;德国鬼子洗脑术(不过都好帅),冷幽默的政治讽刺;连看两部门泽尔+赫拉巴尔合作的片子,留下印象:捷克男人闷骚痴汉,捷克女人都傻白甜。 |
|
10——9分。相当棒的电影,我尤其喜欢它的摄影。准备一会儿把原小说翻出来看一下,再回味一下,再感觉一下。 |
|
用一种看似严肃的方式讲述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幽默,最终带出大时代下荒诞与悲伤的主题。态度激进的故事自有趣味,但似乎落实到镜头语言的时候,少数灵光乍现的时刻鹤立鸡群,多数笑料却施展不开效果,最终的逆转也来得太突然,整体看下来属于技术未能撑起想法。 |
|
越看越带感 |
|
这部拍的太平静,反而有些不舒服。拿给姜文拍他能给你整的贼热闹。 |
|
断断续续看了两天。四星吧。剪辑和摄影都挺有想法的,悲喜剧风味以及荒诞质感也很浓(话说当年我是怎么把这片和小兵张嘎当成一类的?)。但同样还是那个问题,我看不见人生,只能看见一个,赏心悦目的故事,罢了 |
|
8.5,荒诞喜剧,有点闷,处处隐喻,幽默和讽刺假如不了解历史怕是不太容易看懂,就喜剧来说没有甜蜜家园那么有趣,不过个人还是很喜欢,可敬的早泄少年 |
|
太对口味了,对此片期望甚高,一点也没失望,打十颗星足以表达对此片的热爱。太完美了 |
|
确实很抽象,虽然背景是真实的。感觉更接近于萨特的境遇剧之类的东西,一个一直处于被严密监视状态下的不自由的人,以为自己找到了自我,逃离了荒诞,但是命运般的境遇又让他莫名其妙的死去,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英雄,这种可笑又可叹的结局才是人的真正悲剧所在。 |
|
诙谐淘气的捷克新浪潮,青春混合战争的类型片。将个人性能力的「勃起」与「萎靡」对应民族抗争能力的「崛起」与「涣散」。 |
|
196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捷克电影。描写了乡间火车站的几个小人物、小生活和小幽默。大概因为存在文化差异,个别情节没怎么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