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最深是丰富的影像层次。酒馆中的暗杀计划,宴会上的灭火器混乱,死在凶手怀里,背后是庆祝波兰解放的烟花绽放。疯疯癫癫的小人物,戴墨镜因过去常在下水道,下水道里倒悬的耶稣,内心斗争时身后的白马,纷飞白床单上的渗血,挣扎着在乌鸦盘旋的无边垃圾场上死去。这个时代无对错,灰烬之下有钻石。 |
|
用一个人的命运来反衬国家,和后来的同流者很像,演过手稿和一代人英年早逝的齐布尔斯基把那种爱情政治矛盾又复杂的心境用戴墨镜串起了战争三部曲,开头结尾死亡的荒谬误杀与被杀在垃圾场废墟终结。神来之笔的惊喜镜头也很多,点题诗雨中白马倒挂耶稣酒杯火焰,刺杀后胜利的烟花。资料馆瓦伊达回顾展。 |
|
看了一半,非常佩服瓦氏走钢丝、把握尺度的精准。想起一个笑话:
二战结束后一个波兰农村老太看到街上贴着的照片,就说像自己的外甥。
别人训斥她:瞎说什么,这是斯大林同志!
老太:他是干什么的?
答:他赶跑了纳粹。
老太急切地问:他能不能把俄国人也赶跑啊? |
|
#重看#4.5;不惟三部曲里艺术成就最高,且与前作呼应;“战胜”后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国破山河恨别惊心,灰烬废墟之上如晨星闪烁的钻石清辉,寄寓微茫希望的爱情之光(姑娘开了美如画的窗,天光直贯天顶澄明);突现的白马,璀璨的烟火,群鸟的悲鸣,踉跄如《筋疲力尽》的结尾。 |
|
9.2/10。①反抗组织刺客马契克和一同伴刺杀工人党新的地区书记斯祖卡的多线交叉凶杀案,主要聚焦于刺客、书记、民主人士、百姓等同在宾馆的24小时内的各种暗流汹涌和最终爆发。②二战结束却又被苏联掌控,波兰不知去向何方,因此情节上弥漫着对这种同胞自相残杀感到迷茫的氛围,不管是文本上近乎俄狄浦斯的凶杀(如:斯祖卡逃走的儿子是反抗组织成员,和马契克年龄相近;马契克和斯祖卡皆品德良好;被凶杀后斯祖卡抱着马契克)还是影像上破败的废墟置景和倒挂的耶稣皆是这种氛围的渲染与体现。③灰烬是糟糕的大环境,钻石是大环境中闪耀的爱情与人性。④暗杀斯祖卡那段前景凶杀后景放烟花的景深镜头甚妙,反衬出了迷茫。⑤高水平的典型黑色电影式低调打光和暗调摄影。⑥作为传统情节剧,叙事节奏较平淡;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和仰角作用不大。 |
|
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终章。1.战后的波兰,自相残杀又起,依然充满无尽苦难与迷茫的前途。2.英年早逝的齐布尔斯基获"东方詹姆斯迪恩"美誉,蹒跚穿过原野的死亡之舞呵!3.废墟中倒悬的耶稣,想及[地下]。4.吧台上的杯中火焰,烛照出纠结的内心。5.伴着喜庆的烟花,斯楚卡猝然倒向刺杀者怀中。(8.5/10) |
|
三部曲落了一部没有看,不过按照这个时间顺序讲下来,第三部《灰烬与钻石》这种对战事整体的反思、迎接未知黎明前的彷徨,真是收尾收得太棒了。一部电影有个美得沁人心脾的姑娘是有多重要呢,她就等于最后照进屋子里的那束光 |
|
马契克这个角色太有力了,外貌特征和性格互为表里。还不时地表现出17岁应有的幼稚和冲动,实际上完成了斯祖卡儿子的角色 |
|
瓦伊达第一次转型作品,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转向美国黑色电影与黑帮片;旨在“表达强烈的情感”。剧作集中在24小时中各方政治势力的暗战。问题在于理念先行,又过分强调其中概念化的题旨,前半部很不错的惊悚片气氛在后半部散了架。机位较低,画面结构比较精细。倒挂的耶稣像、白马、欧洲胜利日的烟花 |
|
瓦伊达比基耶有胸怀,齐布尔斯基像罗大佑,烟花下的一枪是影史的伟大瞬间。晨光里的一支舞,对华沙与那些死去年轻人的追思,所有人都活在历史的创口中,太伤感了。 |
|
叙事节奏小问题在群像人物关系和摄影情境出色表达下渐渐被忽视掉,整部片如同不断收紧的渔网将所有人物对社会变革的恐慌情绪细致地表现出来。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对立面贯穿其中,个人理想在人心谎言面前消逝如灰烬,闪耀出钻石光芒的假象,爱情也好,亲情也罢,最终在权力欲望的争斗中普通个体无力反抗。 |
|
稍显做作,疲乏说教。相比皱着眉头的瓦依达,更喜欢灵机一动的扎努西。 |
|
4星半,前半部分《游戏规则》后半部分新浪潮,波兰战后的一片倾颓废墟,倒挂的耶稣基督。钻石化为灰烬,糟粕被当成了钻石。苏维埃政权的随之入侵。依然是瓦伊达一贯的主题:被体制异化者的觉醒与毁灭。无论是深焦摄影还是场面调度可见:瓦伊达擅长从美国电影中进行借鉴,但他并不是一个“作者” |
|
8/10。瓦伊达也曾是非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成员,对这个公然反共的主角以魅力难忘的人格塑造暖味肯定了非共产领导的抵抗运动。巴洛克式废墟场景犹如战后波兰人灰烬烧伤的精神迷茫。对暴力和死亡疯狂又华丽的渲染:倒在教堂门口的着火遇害者,点燃酒杯追忆逝去战友,倒挂耶稣像,与烟火形成巨大的悲剧力量。 @2014-04-30 00:58:45 |
|
犹如火花 从你身体里崩发出来 四散纷飞之时 你也身不由己的燃烧 本想寻觅自由之身 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 只剩暴雨和灰烬 然后永坠深渊 昏迷不醒 永远胜利的时刻 在灰烬底部的深处 闪烁着光芒 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
|
三部曲恰好是华沙起义前、起义时与二战刚结束后。波兰将迎来新的不自由时代,各种势力相互纠结。困扰中的男主角, |
|
4+ 2008年夏天看的瓦伊达战争三部曲,拖到今日德军呈降。外患方平定,内乱正热狂。铁轨上天真的英魂,见识过女人后才懂得喟叹:“生活不但这样危险,还可以这样美。” 赞摄影。倒悬基督,讽刺礼花,一匹踟蹰或踌躇的马。绝对服从与绝对服从之间的暗夜与黎明,苦痛与得意一样忘形。 |
|
一天时间,两次暗杀,杀手也想有爱情。导演将波兰地下组织的杀手改为主人公,暗杀目标是战后执政的工人党书记,时间选择在德国投降的1945年5月8日,完全贴合二战前后波兰的政权斗争更替。这样的设定在当时波兰语境里很迷惑,因为结局是杀手死在垃圾堆上,被审查认为是象征地下组织斗争的无意义,就此通过上映。可是毕竟已经通过大量对男主的性格刻画,很容易让观众共情代入,进而对悲剧命运产生同情。而且另一边寻子的工人党书记也被杀了,在他死时背后燃放起了庆祝胜利烟花,同样相当讽刺。明明是庆祝胜利的日子,却处处是看不到未来的失败情绪。 |
|
前半段的多线索叙事显得有些节奏凌乱.处理在封闭空间中的复杂人物关系显然不是导演的长项.但是后半段的意义倾泻确实是震撼性的!刚刚重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觉得姜文的电影思维其实是很东欧范儿的,只可惜如此强力的影象呈现是他做不到的.改片的小说原著作者是波兰当代名GAY啦! |
|
波蘭JAMES DEAN?我暈! |
|
二战三部曲的终章,喜欢程度也排到了第三。与前两部不同的是,这一部讲述的是战后的故事。这些派系阋墙的桥段是发生在波兰,同时也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其他角落,其他年代的其他时间。可怖的战争带来的创痛与扭曲是不会随着战场上的胜负而轻易结束的。大战止戈,争斗却没有停歇,洪水过后,波浪依旧滔天。 |
|
東歐電影無機力量的又一例,光之陰影直接切割建築也切割人物關係。「沒有人在等你,你為何還要留在這?」「我也不知道。」 |
|
85/100 #FIFF24# 在战后小镇描绘一代年轻人lost in war. 场景中不乏各种符号,燃烧的酒杯、废墟倒挂十字架装置中的情爱、末日氛围的狂欢、染血的白色床单...还有那隐藏在眼镜背后的面孔充满着不确定性。像片名一样,表义明确的符号太多了,还好有电影化的精致美学打底。 |
|
1.倒挂的耶稣像、灰烬与钻石的诗篇;2.死亡的枪声与庆祝的烟花齐响;3.凄美的结尾,欢歌载舞与狼狈倒在垃圾堆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波兰影史十五佳NO.03 |
|
他想过正常的生活,但他成了灰烬。如米沃什所言,波兰这个国家,民族主义和弥赛亚精神就是先天的魔咒,它总是被蹂躏,或者自我折磨,苦苦寻找着人性里的钻石。安德烈耶夫斯基,比米沃什虚弱得多,却也让人更生出爱怜。 |
|
这种泛着强烈虚无主义色彩的作品真是心头大好。能读到瓦伊达对波兰现状的失望与前途的悲观。旧时代精英们在破落宅邸里舞蹈,想着如何与共产主义者速求共眠求得半点残羹冷炙,只留下刚刚走出废墟老城下水道的底层年轻人在和平年代流尽鲜血。影片并不因为解冻的大背景以及延续了前两部抵抗组织的视角而有所偏倚,本质来说,杀手与刺杀对象都是为了波兰民族的自由,只不过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这意识形态的分歧却导致了故事中的人们被命运开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玩笑。年轻人只是想拥有爱情,却不幸沦为两个阵营暗战的牺牲品,他的牺牲,他的杀戮,最后都成为了毫无意义的举动。火焰将人们引向自由或死亡,但无论何方,灰烬永远只是被人遗忘的灰烬,而非夺目的钻石。 |
|
第一部瓦伊达。伏特加杯中火焰,倒悬的耶稣前景,吻别后的白马,枪响倒地升起的烟花。 |
|
战争刚结束,斗争才刚开始。任何时候自由和爱情都是奢侈品。另,摄影的确很棒。 |
|
同样是讲政治变迁,比《活着》还要精巧。爱国与政治的冲突+特殊人物非常震撼,相比之下,女主角的塑造略显失败。 |
|
从误杀两个工人开始,到死在垃圾场结束,真的是一个凄美又绝望的夜晚。没有明天的爱情无比动人,政治就像是醉鬼的闹剧,却能毁掉一切。剧本精妙,把宏大的历史融入小巧的生活,力道十足,影像又非常漂亮,瓦伊达确实厉害。 |
|
【二战三部曲之三】较为晦涩,恶补波兰二战历史仔细研究中。 |
|
战后但是战争还没结束,拍得一股意大利味儿 |
|
“犹如火花 从你身体里迸发出来 四散纷飞之时 你也身不由己燃烧 本想寻觅自由之身 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 只剩暴雨和灰烬 然后永坠深渊 昏迷不醒 永远胜利的时刻 在灰烬底部的深处闪烁着光芒 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
|
导演作品看的不多,这部里人的特写非常多,可以算是私人化特色,着重表现了当时政治背景下,个人的挣扎,取舍。波兰历史我也不熟悉,换位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残余暗杀共产党高官,又该如何评价? |
|
我看的第一部安德烈瓦依达作品。自由是如此的甜美,可为何她到了我们的嘴里就变了味道? |
|
7.9/10 二战三部曲之三。从地下抵抗到华沙起义到战后内斗,从宣扬革命到控诉战争到反思解放。德军宣布投降的当晚并非举国欢庆,刺杀者的困难抉择也并未凄凉至骨。开头夺目之后便是长时间的平淡无奇,一直要到最后当书记将刺客拥入怀中,胜利的烟火直射天空之时,真的是情不自禁地骂了脏话,这一幕难以忘怀,中弹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 |
|
沉稳安静的镜头背后思考的是历史的厚重。不过话又说回来,哪怕是钻石,恐怕最终都会变成灰烬吧。 |
|
完全没有时代违和感,竟然是50年代的作品了,灰烬与钻石的隐喻诗化而深刻,遗憾的是耀莱五棵松的字幕太差劲了 |
|
畫面語言,調度與戲劇細節皆有驚喜之處,厲害呢,繼續補習華依達 |
|
波兰学派代表作,瓦伊达“战争三部曲”最后一部。二战接近尾声,同胞自相残杀便再度兴起。低沉的基调,悲观的思想,有意对波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进行渲染,堪称波兰二战后众生相。瓦伊达在片中对“波兰精神”展开深入探讨,并对波兰民族的缺点和恶习进行毫不掩饰的尖锐批判。考究的构图和流畅的镜头调度让画面美感十足,大量深焦镜头展现着瓦伊达对深焦摄影的热衷。结尾男主人公动机不明的举动突然,他以死亡做结的悲剧性,暗示着战后波兰的悲剧、人民的悲剧 |
|
目标施祖卡倒在马切克的身上,身后是庆祝战争结束的烟花,预示了战后的混乱仍在持续,马切克与酒吧服务员之间短暂的爱是这场酝酿中的刺杀之外难得的光点,导演善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表达光亮与黑暗,二者往往共存。 |
|
北影节第七发,第一部瓦伊达,摄影超美,倒悬的基督、大雨和废墟、烟雾中朦胧的姑娘,只是实在有点过分平淡。最喜欢结尾高潮杀人戏,枪杀后是拥抱和焰火。对战争整个过程的反思之作,大概看过战争三部曲前两部会体会更深。991 |
|
NY 86. “永远胜利的时刻/在灰烬底部的深处/闪烁着光芒/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倒挂耶稣像(也是马丁斯科塞斯介绍修复展时专门介绍《灰烬与钻石》时截取的镜头)、白马、刺杀后的烟火(截取镜头2)、人们目光呆滞动作僵硬地走向黎明的曙光(截取镜头3)。第二次看越发觉得牛逼。bjiff #21 |
|
“或者是那些灰烬掌握着,像星星一般的钻石的辉煌”。瓦依达抱着一份对祖国不求回报的爱,不忘华沙下水道里的抗争。这故事里的人物都在战后的无奈中纠结着,迎来自己的钻石成灰的毁灭。 |
|
非常文艺的战后反思之作,黑白影像下的精妙构图诉尽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刺杀前的浪漫邂逅更像是一束生命之光,映得那灰烬如同钻石般闪耀。从个体命运看尽战争本质,小人物没能力改变什么也等不来结束那一天,白马,耶稣这些意象又令影片增添了非现实之感。 |
|
最差一部,多线发展没掌握好十分混乱,一直围绕再主要问题外徘徊,过于浅显。三部曲的水平参差不齐 |
|
结尾很美... |
|
#杭州波兰电影节#
"火焰留下是自由或死亡,灰烬或许握着星星一样的钻石"
在赶走德国后又开始斗争苏联,男主在漂泊过程中开始对自我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并非来自于倒落的耶稣像,或许是来源于那朵花的香味 |
|
三部曲完结,反思二战中的波兰。最后一部硝烟未尽,不断想起过去的战友,在击退外敌后,社会目标变得复杂,内部的怀疑与混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宗教、爱情和前途这些常事重又变得显要,正是这些灰烬闪着钻石一般的光辉。白马、紫罗兰的细节。女主对回忆的全面拒绝。废墟上散场的派对。 |
|
【北京电影节展映】二战结束时的波兰人物百态。刚开始有些不知所云,十分沉闷。融入叙事后便为男主角的彷徨所打动。虽然结局不难猜到,但还是唏嘘不已。精致的黑白光影画面中,让人有所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