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有一部由德国人自己拍摄的直面二战战场的优秀影片,无论是在剧本的编排还是在局部场景的设置上。 |
|
德国人拍的,全片没有喊嗨希特勒 |
|
60年前德国用爱国和英雄主义让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上战场,今天好莱坞一群SB在一部叫安德的游戏的电影中YY让一群同样十来岁的少年,让他们去毁灭了一个星球,用着同样的鼓吹和说辞。更让你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还是按一部当下很红很伟大的科幻小说改编的~呵呵了吼 |
|
“发给你什么,取决于国防军还剩下什么。”然后就领到了39紧身夹克。。 (只有白癡才會以為國防軍很厲害吧?) |
|
比08年的彩色版出色得多 |
|
爱国少年脸,天真又残忍 |
|
没有我们参加,德国赢不了这场战争,哈——虽然你说这是傻,但当时换是我,我也会如此作为。事后评论战时行为的人可真是轻松,而且精明。 |
|
炸了它。。。 |
|
德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完全是另一种角度解读战争。有刻意说教做作之嫌,但是瑕不掩瑜,主题鲜明,人物表演真实,力荐。 |
|
冷酷的长官们忙着撤退根本不想管一群愣头青小伙的死活,而真正关心孩子们的长官却被自己国家的士兵杀死,讽刺。派遣年轻人去镇守原本就要被轰炸的桥梁,一番保留性命的操作却在年轻人炙热过头的行为下成为自己命丧黄泉的导火索。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孩子在洗脑教育后自愿上场,经过震撼的一一死亡,意志已经破碎不堪。亲手杀死前来炸桥的士兵也是这种结果的投射。从始至终都是德国人杀德国人,内部的矛盾激化,中间的战斗只不过是催化剂。 |
|
8.0 抱着国家社会主义灌输的报效祖国理想的一群孩子牺牲于一场无谓的战斗中,前后对比展现出的荒谬在电影第三幕中随处可见,不仅是这群孩子的牺牲,还有被当成逃兵杀死的下士,以及劝阻孩子却被乱枪打死的美国大兵等等,这种荒谬无谓的死亡让人感到的惋惜,在战局已定的收尾阶段,显得尤为强烈。 |
|
德国帅锅。。。。太帅了。。。。 |
|
一群少年顽固地保护一座注定会被炸掉的桥,以此隐喻德国的苦守。在把主角置换成孩子(而且还反复强调这个词)之后,成功地将某种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怀消解在反思的形式中。最后段落中的雾气/烟雾弹是妙笔。 |
|
德青版 七武士,为了守住儿童天地,打脸一样的现实主义。非职演是百里挑一,展现真的故事,真成了假,假成了空。可怕,没人跳出来说不,都被那两个军二代坑了,即使是那个小诗人。教师的苦心全白费。 |
|
爱国盲从与青春困惑中的七个德国少年简单操练初出茅庐就能阻击敌军于桥头击毁两辆坦克毙敌数人?当然最后也对本家阵营的炸桥军官开了枪,但伊伯特曾经表达过一种观点,认为电影画面的篇幅比例往往更能反映主题导向,显然本片护桥斗美的篇幅动静要远大于反戈一击……由此可见,反战作品要如何平衡好深刻自省与潜境自荣(哪怕产生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三星半 |
|
我估计电影的道具可能都是真正原物!1959年德国人自己拍摄二战电影,更值得玩味。。。 |
|
这群傻孩子,不知道该说他们英勇还是无知 |
|
有点不敢相信该片竟然摄于1959年,特别当我下的是高清版本,画质简直感人。虽然剧情比较简单,但几乎每一个镜头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
牛逼大了。 |
|
傻孩子 |
|
故事立意好,剧本不太好,如果改改让故事性强一些会更好看。这故事就是讲豆瓣八组鹅当炮灰的故事 |
|
新浪潮 |
|
你们不是懦夫你们是SB。。虽说无知者无畏。。没有见识过战场的人。。总是会彰显自己的“英勇”。。真的上去了。。就真相了。。想起了之前看的我们的父辈。。更让人心痛。。 |
|
作为一个毫无信仰的利己主义者机会主义者,要我我肯定跑跑跑啊,所以其实还是挺敬佩这种有理想并付诸行动的人的。 |
|
“坚守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心情”以后看到这种论调可以直接拉这部片子出来反驳了 |
|
想起十万青年十万兵。如果把角色地点国家换一下会怎样?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 |
|
一部德国影片,2战时期德国人的爱国热情被纳粹利用,悲剧不断的上演在千千万万的桥之上... |
|
一群热血而无知的少年,死于无意义,而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做英雄。当得知真相后的破灭,让他们无法接受 |
|
拍得像特摄片XX战队一样热血澎湃啊。中间一段清内鬼很无间道。 |
|
冗长,放弃。 |
|
无知者无畏,一腔热血作炮灰 |
|
反战、青春 |
|
2006年5月7日 战争中的孩子这个主题无疑深具反思意味,但在今天看来电影的节奏缺乏力度 |
|
导演一定没想到,几十年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拿起枪对准了美国人 |
|
桥边无故事。 |
|
此桥非彼桥。经常记得央6播报,下面请欣赏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看过才知这是德国人拍的反战片。7个青春期的少年,各有各的心事和思想,各有各的环境和家庭。他们周围的人,无论父母、老师、邻居,都是关心他们的。但他们也依据不同的家庭教育在战场上给出了答案。但这个结局是无力的,是毁灭人性的,他们不知所措地进入战争,在第二天就成为牺牲品。帝国毁灭前的混乱,它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没有被任何一份军事报告提及。借用一句非常非常不合理的流行语,他们至死是少年。海报上反差的形象,一边是阳光的少年,一边是阴暗的士兵,形象的反差也即代表了战争的无情。他们的任务实际为最后炸掉桥,但他们却保护了桥。桥的一边是家乡,另一头却是战场。种种反差,寓意着混乱,混乱带来无序,无序的终点就是毁灭。而这无可逃脱。 |
|
另一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关于把年轻无知的学生拉上战场以及纯真的人性会被战争摧残和异化到什么程度。 |
|
风格沉静写实,可能更像捷克电影。德国本土的二战尾声,刚满16岁七少年如愿入伍,这让他们摆脱忙于偷腥或跑路的卑微长辈,反战教师也挽不回他们毫无意义的阻击作战,终成了一则悲怆送死的真实故事。除了最后的战斗场面夸张过度,前半段的家庭戏也稍显啰嗦,无短板。尤其摄影很舒服 |
|
B+ |
|
少年不知死与活,直把祸国当爱国。 |
|
成人用“美丽”的谎言与“伟大”的理想让年轻人成为实现自己野心的傀儡,年轻人在以为与他们有关的未来与梦想中奉献自己的一切 |
|
一直到战争前的力度都是绝对够的,到中尉被杀以后,就急转直下。宪兵连电话合适一下都没有就开枪打死中尉,过于政治正确。战争场面更加拉胯。西德连一辆谢尔曼都找不到吗?几个孩子硬抗坦克的剧情过于魔幻,时间分配不够讲述几个孩子为了桥做的牺牲以致于最后的反抗非常刻意。只能说是可惜了。前面好几个地方拍案叫绝都毁在最后的战争场面上。更说明了,不要小看战争片。当然瑕不掩瑜,三分之二的时间还是非常棒的,影像超越时代。 |
|
硬币有两面,无论翻出哪面,都不能完全否认另一面。影片最后一幕老兵和新兵的相互谋杀,过分了;即使真有这样的状况,也是个例。 |
|
理想主义者保卫家园 |
|
战争使人愚昧,又让人在最后觉醒。 |
|
少年炮灰。 |
|
一场毫无意义的战斗 |
|
战争的残酷与盲目,一群无知无畏的“殉道者”。 |
|
德国孩子的二战 前半部分轻松戏谑 后半部分幼稚的英雄主义 观后不免唏嘘btw:想起另一部关于孩子的片子 德意志零年 |
|
最后的最后,桥是保住了,崩塌的却更多。《乌合之众》马上就要看完这部电影可不可以算作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