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是1973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却并不广为人知。末世情调,社会实况和意识形态结合得几乎天衣无缝,歌舞与类型的完美融合。歌舞表演即便放到今天来也依然前卫大胆,虽对于纳粹和现实的描绘只有寥寥几笔,但是足够生动传神,尤其是纳粹青年演唱《tomorrow belongs to me》那段堪称一绝。★★★★☆ |
|
【A】鲍勃福斯屌爆了!丽莎明耐丽屌爆了!神作!看的过程中一直在忿忿不平,我操,这么牛逼的片,居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角逐中输掉了?!居然输掉了?!看完后赶紧查了查当年是何方神圣干掉的这牛逼片子,哦,是教父......... |
|
她按时计酬出租自己,她死的那天,邻居们都看窃笑,看吧,那是过量的药物和酒精的后果。但当我看到她像个女王般躺在那里。她是我见过最快乐的尸体。 |
|
真是人生如酒店啊!舞台效果非常棒,无论是舞蹈、歌曲还是化妆都极有特点,妩媚且靡靡,并对时代做出暗示。舞台上和舞台下分成两部分,却又有意无意的互相影响着,观众席角度的偷窥镜头极有代入感。丽莎·明奈利永远不肯卸掉的浓妆。形象总让我想起《大力水手》的奥列佛 |
|
每个英俊小gay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女毫无指望的爱着他 |
|
它给了我一个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掌权前夜的柏林社会细微而深刻的变化的直观认识。 |
|
这是我很久很久以来看过最好的歌舞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很先锋的表现2、30年代开放的柏林和那里同志生活的电影,更是通过巧妙的音乐、歌舞描绘了当时的历史图景(故事和歌舞是分开的,并不是那种“说着就唱起来”的歌舞片),我第一次在影院里真切地一直想,快继续唱,不要停,继续唱呀!太喜欢了! |
|
饱满浓郁,个人看过的最好看的歌舞片。比神马《雨中曲》、《花都艳舞》、《芝加哥》、《红磨坊》和《歌剧魅影》之流强出三条街 |
|
非歌舞部分的戏剧冲突太平,唱歌和剧情仅靠歌词联系显得彼此分割,男主没有参与任何歌舞环节,化妆浓艳、表情夸张,歌都不好听,舞也局限于一个舞台,没有华丽的剪辑和摄影,全靠音效体验歌舞氛围了,部分歌舞还略显浮夸和聒噪…作为歌舞片,太多低于预期,只能3星。敬“伟大的颓废” |
|
第一部鲍勃·福斯。摄影剪辑登峰造极,迷幻背后自有明晰。你以为生活与政治很割裂,就像你也以为歌舞与现实很割裂,然而一切都不曾割裂,它们或互为表里,或相互侵犯,或共进共退。第89届奥斯卡前夕观第45届奥斯卡上《教父》的最大对手有多牛逼。盛世不再。 |
|
最佳导演科波拉输得不冤。 |
|
两个侍候一个,钱让世界转动,人生就像歌厅,欢迎下次光临 |
|
这片是瘾,戒不掉。Nazi的暗线实在是高招!它铺下的那种末世情调给这个故事加上了不少的深度,但最要命的是,通过完美的剪辑,主线的爱情故事、音乐剧片段以及副线居然能够如此熨帖的并存、互推、互相挖掘,这简直是个奇迹! |
|
鲍勃·福斯第2作,在最佳导演等多项奥斯卡大奖上击败教父。丽莎·明柰利和乔尔·格雷的表演出神入化。双线平行叙事(舞台打戏与真实暴行的快速交剪),歌舞仅于酒店中出演,却场场精彩,以歌词讽喻现实,爱极[钱][一男二女][人兽恋]。双性恋,3人行(夜舞特写),犹太缘。首尾(纳粹魔影)反照镜像。(9.5/10) |
|
Life is a cabaret,在最坏的时代来临前,活出最肆意最精彩的人生!电影让人爱不释手,丽莎·明奈利更是令人迷醉! |
|
浓妆艳抹、光怪陆离的乱世烟云。虽然是歌舞片,但歌舞主要起串场作用,本质上还是传统叙事,倒是摄影超前时代了。朋友比爱人难找,时代比歌厅疯狂,既然注定纳粹要崛起,倒不如在靡靡之音中将魏玛共和国埋葬... |
|
终于明白Liza为什么是Gay Icon了!!!!!Jack McFarland took too much from her!!! 六星影片!!!!!Goddess!!!! |
|
歌厅野玫瑰,迷乱三人行,颓浊魏玛风情画,享乐主义的柏林 |
|
Christopher Isherwood编剧比后来逼逼西同一题材的《克里斯托弗及同党》好看一万倍,穿插的歌舞表演超逗,70年代的演员们真美哇!好基友做到这个份上女主实在是太幸福了哈~ |
|
这如果是早年看,我一定纯洁到看不出男主是小受,太含蓄太闷骚,有担当,又太纠结。女主像IT的Jen,男主像<学说普通话>的男老师,男配像汪东城。混乱了。三个平行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很有序。孤独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让生活变得迥然不同。喜欢里面的歌舞表演,跟红磨坊是不同的风格。女主的性格太娇。 |
|
A / 运镜与剪辑迷幻而流动的音乐性为人物罩上一袭纱,视角暧昧不清又有无限温润柔情。将世俗化的市井生活提炼出韵律与神圣感: 爱与欲望的纯洁; 又在日常的细节中还原深广的历史与政治: 在“自由开放”的醉生梦死之中如何孕育地狱。私以为这部片早在四十年前就具备了“魔方”的效果。 |
|
山雨欲来之前的靡靡乱世,时代乱云翻滚下一群小人物被裹挟而去的命运,以为这次可以不一样,以为终于可以停止爱的漂泊,Maybe this time唱得沉醉又揪心,她如灵猫般的盈盈泪眼,盛满了自以为降临的幸福天真,爱一个人有罪吗,转身挥手依旧是舞台上明亮的星;歌舞完美融合叙事,剪辑太棒。 |
|
70年代的歌舞剧能够如此出彩,真的是太激动了,人生就像酒店,各色各样,要自己去好好体会。 |
|
尽管在酒店里唱着 “再见 先生” 的她仿佛阅人无数,仿佛在无数男人中徜徉,她还是真真切切的爱上他。直到最后他离开,她一双大眼里包含泪水。她也还是先转身离开,拖着一身疲惫,回到舞台。幕布揭开,又是光华亮丽。 |
|
乡间合唱一段直接给我看哭了。多么深刻的纳粹发展原因概述啊,就是因为民族自豪/自卑感深重,但又表现得这么轻描淡写。同性异性双性恋齐飞,美国英国德国人多方角力,底层纳粹旧贵族你方唱罢我登场,二战前的浮世绘。白丝带算是青出于蓝吗~蛤蛤 |
|
歌厅作为人物内心的映射和现实场景基本分离,这一手法在芝加哥中得到延续。当年歌厅在奥斯卡上 可惜将最佳影片输给了教父。电影情节线并不完整,布莱恩在柏林的经历只是其生活中一段突兀而混乱的经历,与纳粹上台前夕德国越来越混乱的社会状况形成呼应。而歌厅则是政治的微观隐喻。鲍勃福斯大神也。 |
|
交叉蒙太奇带来的是歌舞和现实世界的互文,鲍勃·福斯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阅尽男人的乱世名伶,尝尽苦涩之后回到舞台上又是纵情光鲜,女伴是她见过最快乐的尸体,她便是我们见过最迷人的表演家。在末日来临之前,夜夜笙歌的歌厅带来的是一场浮华又警醒的梦。 |
|
Liza Minnelli真是棒极了,她总是习惯性寒暄“我想知道你的一切”之后开始巴拉巴拉自己的一切,还没等她说完又拉着人家四处转悠,十足Diva范却又少女感外露,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Maybe This Time那段我真的听哭了>< |
|
看到《潘多拉的魔盒》的影响,从发型到mannerism。即使拿Isherwood的回忆录做底本,歌厅之外的故事仍然薄得像一张纸一样,只留下歌舞部分不会更有力吗。 |
|
非常喜欢!这是部启迪了《芝加哥》的经典音乐剧改编电影,比起《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等片,它更具电影感,完全可以跻身七十年代经典之列。它既有对大时代变迁的刻画,也有对世情的各种讽刺,同时还是一个异色男女在乱世寻找自我及爱情的沉郁之作。影片阵容堪称豪华,丽莎明奈利演绎的女主极为出色! |
|
歌舞部分几乎完全作为剧情和现实的隐喻,而摒弃了和故事的联系,对于纳粹和现实的着墨寥寥几笔,但是生动传神。莎莉的角色性格鲜明,但是稍稍有点过。三星给片子,一星给明奈丽。 |
|
有些人生来就是走向毁灭的,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屈,对人生的不屈,对命运的不甘,并不是她不知足,而是她血液里流淌的根本就不是宁静的清欢,而是斑驳的浮华,你根本控制不住这种似火的性灵,因为她可能早就为此心碎了无数遍,燃尽了生命本该有的热情,流光溢彩背后或许是早已干涸的内心。 |
|
《歌厅》中的所有歌舞场面都真实发生在舞台区域,不像传统歌舞片那样将唱跳融入到虚拟的情境中,鲍勃·福斯也没有像雅克·德米那样让角色唱着对话——在这里,歌舞是歌舞,生活是生活。歌厅内各色人等来来回回,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与烟雾中过着极尽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厅外党卫军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纳粹主义悄然兴起。导演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用交叉剪辑粘合在了一起,穿着大胆装束、浓妆艳抹的舞女与外部世界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太奇技的频繁使用也使得《歌厅》比描写纳粹的剧情片更有力量。
作为百老汇一流的歌舞指导,福斯能出色地完成影片的歌舞段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那些非歌舞段落的场面调度与镜头衔接同样精妙,如同经验丰富的舞者一样行云流水。福斯远没有得到同代人那样的盛名,私以为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
|
电影的内核和表达>>>电影本身。超前、前卫、勇敢,放到今天也令人刮目相看。末日到来前,尽力去狂欢,life is a cabaret. |
|
真是不长记性,又去看浓妆艳俗的歌舞。。。不过没想到自己还挺喜欢Liza Minnelli的,还是拿男配那位的妆化得太恶心了 |
|
很多个歌舞段落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很赞,用一种讽刺和戏谑的形式把作者的态度传达了出来。不过故事俗到了不能再俗,也没对当时德国的政治背景和环境做更多进一步的交代,实为遗憾。鲍勃福斯的剪辑很有趣,亮点不少(比如歌舞表演和纳粹打人的交叉蒙太奇使用),却经常在其他转场的地方出现很生硬的痕迹。 |
|
本片被提名1973年奥斯卡十项大奖,最终赢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等八项 |
|
Life is a Cabaret. 歌舞、音乐和故事叙事结合的完美无暇,无法让人不爱上的莎莉,影片流畅深刻,对于爱情、人生、时代都有杰出的展现,好看到让人为之摒息。 |
|
众生相。观众席从普通人到最后的纳粹党,歌厅的光怪陆离将社会即将发生的变更带来的恐惧放到最大化,然后戛然而止。回英国的老师,刚刚结婚的犹太夫妇和疲倦的萨莉,还有那个国家,不知道最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
|
华丽的堕落,末世的狂欢!纳粹执掌柏林前夜,纵情欢歌享乐至死的今朝之醉仿佛流淌的靡靡哀乐,预演迷幻朦胧情爱缠绵水下的黑夜行军,以瘾症拉长此刻向自由假象告别。原版曲目被弱化融入音画背景,台上表演与台下叙事分割,却充作乱世骚动的屏风与幕布,平行剪辑和歌词影射构成互文,歌厅出演人物际遇的欢场,心理情状的写照。Gwen Verdon打飞的从纽约购得的猩猩戏服,刺目地对无法突破身份隔阂相爱的事实发出控告。人生为何不能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歌舞厅?最快乐的尸体,好过麻木行尸。沉迷种种欲望的Sally诠释femme fatale,但纯真如孩童,她与Brian宿命的分离是行舟相逢于逆水,水与岸的命运交错。扭曲倒影盛放的观众图鉴不安地回环,镜头移动警醒顾盼,定格袖章是升平世的断头台,「我希望Kaiser回来」。 |
|
幻世浮生,歌厅是一个缩影,不仅是醉生梦死的幻乐场也是爱情的滋生地更是历史更迭的见证者,鲍勃福斯的剪辑和给传统无脑歌舞片的拔高实在厉害。超喜欢歌厅那个浓妆艳抹的男主持人,虽然没对纳粹着重笔墨,但是历史的压迫感已经油然而生,多角色对爱的选择和动荡感自然而生。歌厅很好的密闭了一个幻象 |
|
剑桥才子与歌厅女伶在柏林邂逅的一段情,不知怎么总让我想起中国的才子青楼故事。穿插的歌舞有力升华、推动着剧情,在政治气氛和个人命运的双重作用下,一步步走向最后决绝的“come to cabaret”。丽莎·明奈利真是太可爱也太光芒万丈了,那首由犹太同性恋创作的纳粹歌曲tomorrow belongs to me在青天白日下听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
|
這個偏右保守的時代,都沒人翻拍這種神作 |
|
移民,俘虏,同性恋,吉普赛,犹太——轻描淡写掠过重大议题丝毫不显肤浅,反倒是巧妙规避敏感指责(如纳粹文化)的创意之举,与夸张外显的表象粘连形成内容上的第一视角点,一切都从歌厅向外蔓延(歌舞回路),从源头打破意识形态阻隔,反高潮剪接则在形式上疯狂叫嚣,中间空白间隙是不想言尽的秘密。 |
|
很精彩的歌舞片,感受到热情似火的氛围。 |
|
丽莎明柰利的表演实在是惊艳,最后流泪那一场戏看的好心酸。最喜欢开场那首欢迎来到歌厅。最后一首人生就是歌厅也实在是感动。但是歌舞的动作实在是太不足。歌舞和剧情倒是穿插的很好。剪辑一般般,有些地方我不太喜欢。最后倒影里看到那么多纳粹军官真是心都凉了。 |
|
杰作,从此成为福斯粉,money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奢靡的柏林;觉得这部可以和《蒂凡尼的早餐》对比观之;丽莎·明奈利勾魂摄魄。 |
|
⒈IMDb的7.8分比较符合我的个人观感;⒉当年《教父》科波拉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就是败给了《歌厅》的鲍勃·福斯;⒊还以为“纳粹”的铺垫是演变成战争片的导向,结果却没有;⒋这是一个被金钱和权利左右的世界,有些底层人物带着追逐上流的心在里面打诨,他成功,她失败,但都不为我真心地青睐或伤感;…… |
|
鲍勃福斯能以此从教父的科波拉手中抢到奥斯卡最佳导演一点都不露怯。我觉得这就是歌舞片的极致了,个人观感甚至比他之后拿金棕榈那部《爵》要好。男女主似雀斑和海瑟薇前身,表演俱佳。最喜以歌厅这个小空间来表现整个世界的气魄,几场歌舞就表现了外面的波诡云谲,也传达了世界观。剪辑已然登峰造极。 |
|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各种冲突此起彼伏,然而最可怕的大风暴还没有来临。片中歌舞大多数段落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歌厅,每个片段都与剧情相辅相成。片中年轻纳粹唱歌那段,太可怕。女主角非常出彩,最后那个唱段,主题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而最后一个镜头却定格在了纳粹士兵,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