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酷的在线,把man city翻成曼联就罢了,后面接着翻“曼联的那种蓝”,不觉得奇怪么?这是个原则问题啊 |
|
早婚的乐手得癫痫、用血签下的合约、最喜欢的颜色是曼城蓝、死时仅二十三岁。Ian Curtis少年时喜欢David Bowie和Wordsworth呵。 |
|
Ian的悲剧我感觉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早婚造成的,他自己都还是个小孩,却要承担突如其来的家庭压力,所以他女儿出生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失魂落魄的跑出去抽烟。更悲剧的是他老婆根本不懂他(谁又能说自己懂Ian?)。电影又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他老婆的回忆录,讲他的性格和挣扎的部分远多于音乐部分。 |
|
没人敢为Joy Division涂上颜色,他们天生黑白 |
|
对于玩儿摇滚的年轻人来说,这辈子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娶了一个你以为爱她的女人,更致命的是当你和她生了孩子才发现对方不是自己的真爱,最苦逼的是在你事业即将步入巅峰期的时候又爱上了另一个为你着迷的女粉丝,等待你的要么是众叛亲离,要么就是投入死神的怀抱。
|
|
IMDB 8.2/10 (2,446 votes) 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同时它拥有绝对优秀的摄影师,他没有让人失望,横贯整部电影的都是美丽的镜头,在深刻有力的故事情结以及人物发掘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实力。★第6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 ★国际摄影师工会奖 最佳男主角Sam Riley、最佳女配角Samantha Morton ★伦敦 |
|
他只有23岁的人生,有过音乐、爱人和孩子,却失去了自己。爱这黑白,喜欢前45分钟,一种不为什么的平铺直叙,简单到流水帐,接近生活本身,看不出它有什么目的,命运会带我们去向何处,直至你向生活发问为什么,事情就变得复杂。改编自Ian被出轨的妻子写的传记,所以难怪越往后成了苍白的三角恋故事。 |
|
lan无疑是个负心汉,混蛋爸爸,但是他的脆弱与敏感又让你不得不心疼一下这个混蛋。他的老婆太倒霉了,下场也太凄凉,女人爱上男人的最终结果都是这样,这也为我自己是同性恋找了个借口。摇滚明星都是这样,成名了就得换身边儿的女人。 |
|
3.5。忘记在哪儿看到(豆瓣?),说历史上从来没人拍好过音乐传记电影。那人可能是被《波西米亚》气到了吧,当时就想到《莫扎特传》这个反例。音乐人传记电影是传记电影(剧情片)和音乐电影(一种musical)的杂交类型。确实太多电影拿捏不好这座天平的尺度,剧情讲得稀烂琐碎,不讲理地并排摆上一堆tracks企图强行用音乐说话。《控制》也一样,前半段起奏太快,但好在它后半段的生猛情绪拉了回来,夫妻二人的积怨生活才是全片的重点。高对比度黑白影像也让电影积郁许久的情绪逐渐爆炸,也是Ian分裂的人格和生活的美学隐喻。从“控制”到“失控”,Joy Division的故事确实很适合电影,尤其是一直有“厨房下水槽”、工人阶级电影传统的英国电影,黑白影像也让人想起很多60年代的英国“新浪潮”电影。 |
|
整体是否会误导观众对ian的感觉?结尾的上吊是否没有一点传奇性?法国小姑娘是否长地太标志,黛比是否太肥,从而造成误导?是否让孤独的他一个人待的时间过于短暂?ian的性格是否仅是电影表现地如此?他的迷茫和手足无措是否远远大过于孤独?他是否仍然觉得那个梦幻的天堂无比灰暗和可怜?他是否 |
|
托Ian的福Sam Riley靠这片一下子红了还娶了德国媳妇 本片最大赢家非Sam Riley莫属 |
|
孤独的灵魂在现实中挣扎,音乐、家庭、爱情、还有疾病,哪个都逃不掉。男女主角的演技实在太耀眼,在黑白的画面中,一抬头一眨眼都充满了情绪。Ian Curtis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摇滚明星,他更像一个内心脆弱的孩童 |
|
1.因為New Order才是真愛所以一直盯著主角以外的另三人看不是正確的觀影方式。2.畫面美,但是無論是敘事還是思考的深度都令人失望。3.請控制住你想沖著Sam Riley喊“Pinky”的衝動。 |
|
令人着迷的忧郁,黑白镜头下同样美得醉人的Alexandra Maria Lara。 |
|
相爱了,结婚了;癫痫了,自杀了。 |
|
又是一部只听OST就可以五星的电影 开场就是个david bowie般的少年 男主独白都好美 导演很细腻 不过后期真的被懒哭了 虽然我们知道那是一个黑白的年代 但是全片黑白 _(:з」∠)_ |
|
对于摇滚,本人完全不熟悉。但是这部黑白色的影片借助男主角卓越的演技,将伊恩·柯蒂斯23年短暂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表达的淋漓尽致。从一个画着眼线听着摇滚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受众人欢迎的摇滚乐队主唱,从一位目睹他人抽搐的旁观者到发现自己有同样病症的患者,男主角经历了自己的成长、恋爱、结婚、生子,也经历了组乐队、做主唱、引起共鸣、不堪重负直至自杀的一切。
23岁,对于才华横溢的柯蒂斯来说,是既短暂而又漫长的。但是对于我们,对于整个摇滚界来说,绝对是短暂到令人心痛的...
鉴于本片完美地 |
|
看的时候出现了似曾相识感,估计是以前看过的一些画面(摇摆胳膊、风衣咬烟)印象太深,现在看可以和《盛夏》、《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用音乐赋形的记忆,如果没有original的歌,电影就只剩下模仿。谜一般的Ian Curtis,把课桌上的IAN加成IAM,把She lost control加上's,把Warsaw改成Joy Division,现在看来,他的境遇似乎叠加了青年的丧与中年危机,就像那个黑色电影式的镜头,从家具的阴影中走出一双男孩的明亮眼睛。而在暗沉、无色的音乐里,你能感到他的敏感在bassline中sweat,却像他的妻子和情人一样,无法触及。如果电影在那声惨叫后变为彩色,我会觉得更好。PS,原来She's lost control里的声音是喷雾剂。 |
|
http://www.pipi.cn/movies/76/76466.html |
|
England Rock Way !!! |
|
太过分刻画私生活,非常失望,这不是Ian |
|
《控制》里难以体会到“无法度过永恒的青春期以及透着浓烈难解的悲剧!”重头戏放在了对于早婚、婚外情的迷茫上。还好它是黑白片……画片饱经沧桑,光与影的叠合里给与了Ian灵魂上的苍白感,似一株荆棘丛中冒出的妖娆花朵,开在荒芜里,又瞬间糜烂! |
|
"Atmosphere"、黑煙,出來得恰到好處,這是最大亮點。 |
|
anton corbijn对音乐有着无比的敏感力,但当音乐不控场时,拍的就有些像滥俗爱情剧了 |
|
这个讲述后朋乐队Joy Division的主唱伊恩·柯蒂斯的故事的电影出自一个荷兰MV导演之手。有趣的是电影是基于黛博拉·柯蒂斯写的书,黛博拉是伊恩的妻子,也是这部影片的制片人。这部影片拍的比较中规中举,如果你不听后朋,不是摇滚迷,有可能看不进去。对我来说冲片中的歌曲还是值得一看 |
|
she lost control again, he lost control again. it all feels wrong. 不过可能因为黑白片本身容易给人情绪很低的感觉 所以失控的气氛我并没有能体会到 |
|
别告诉我ian curties就是个苦于三角恋无法了断的怂逼孬种 |
|
Joy Division《控制》于我的个人观感虽然比不上 Queen《波西米亚狂想曲》,不过还是好于看过的 Sex Pistols《席德与南茜》、Elton John《火箭人》、Bob Dylan《我不在那儿》、Niravana《最后的日子》等片。—— 看豆瓣条目右侧,优酷视频有免费在线可观看,本来还怀疑会不会错误关联到吴彦祖主演的那部《控制》?结果还真是本片,而且时长与豆瓣片长信息一致(没有删减内容),真是让我惊喜。 |
|
So this is permanence,love shattered pride,what once was innocence,turned out it's side. |
|
若是彩色會好點
不禁感嘆...現代的人啊太敢想敢做 |
|
20090304 @ home : in memory of ian curtis / 沒有寫太多的壓力來源,呈現較多ian在成名後的精神狀態 / long live joy division / 20110218 @ agnes b. cinema |
|
改编自某某某的电影多半讨不到这某某某粉丝们的好,真的,这已经成为一个规律,因为能把自己深切喜欢的东西拍成影片并且顺利公之于众的机会太难了,像是Peter也不过是在LOTR大获成功之后才有机会将钟爱的KingKong再度搬上银幕。但是KingKong显然又不能同JD相提并论,JD有着忠实的歌迷,他们的要求已经 |
|
Curtis 的舞台表现竟然是这样。。 这个片子有些古怪。用导演的话说,他们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风格。英式纪录+渲染再除以二?横。。我只记得他一袭风衣叼烟侧影地在家门口的街头拗造型。。到最后,这94一个BIZZARE LOVE TRIANGLE滴悲剧哪~ 芳华芳华,最近看《不 |
|
簡直要給滿分! 攝影滿分, 對白滿分, 幽默又滿分! 但幽默得來, 完全沒有破壞整體氣氛! Annik Honore 又靚呢! 未看的快點看啦! |
|
A shocking movie!Ian Curtis's story,ended but he still alive!Although Love will tear us apart,but we are human..try to find a way to slove |
|
叫我说什么好 |
|
不是Joy Division的传记吗? 成爱情片了啊亲! |
|
黑白影调。画面太好看。男主角ok,女二号非常漂亮。
人物塑造单薄。 |
|
摄影非常美,选择黑白镜头的处理方式也很适宜。但是看完全片,总有一种恍惚感,作为观众并没有从电影里更多的了解Ian这个人,剧情更多的囿于一段三角之恋,而非Ian身体和心灵上的失控,更非他独特的音乐内容,对他灵魂和肉体的苦痛表现的太表层了。Sam Riley的外形很像Ian,舞台模仿上应该也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少了些Ian那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气质,多了些烟火气和直白的欲望。 |
|
拍得真帅,里面的音乐,说实话,对曼城的rock历史不太了解,对曼城的rock没啥感觉,除了当年的绿洲。喜欢里面的妻子这角色的,对丈夫的爱~年纪轻轻就已经懂得如何照顾家庭了,我对他的出轨强烈不满~ |
|
搞不懂为什么IMDB的评分那么高~不过就control这一意思而言影片表达得很不错 |
|
看的目的那么龌龊我就不说啥了... |
|
整体还不错,主演真的很像。只是后半部有些过于琼瑶,觉得没有表达出IAN核心思想 |
|
为什么要拿它跟《The Doors》比,这正好是两个极端的摇滚电影,ft...
Stylish,至少我是不会忘记。 |
|
做传记片来评论,我没有话语权。单纯作为一部电影,黑白映像、干净漂亮的场景,很喜欢。 |
|
joy division是靠谱的,这片子不是很靠谱……ian作为歌手是个怪才,但作为男人实在是个普通的残废人 |
|
借用百度——坚持下来的人成为了英雄,中途退缩的已没人会记得他的名字,而那些因为种种不幸未走完他们的路的人则成为了--永久的传奇! |
|
黑白画质的摄影很棒,与之相配的是导演对整部电影叙事上的“控制”。它克制、平淡,以一种理所当然地态势径直走向终点,只在细节上蜻蜓点水式的释放关键。倘若不留心或是不理解,那么很容易被平铺直叙所淹没,结果只能得到一段略显乏味的三角恋情。这是一部细节电影,展现一个死于23岁的孩子,在急速投身成人世界之后的自我失控。他的癫痫病作为特殊体质在导演的处理下,既是某种人格不适的象征,也是他选择自决的重要因素。P.S.“只有白痴才会得癫痫”,参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 |
|
都很不错 除了音乐部分 一到副歌就换场景 简直是掐死观影者的快感 |
|
Rockstar和发妻,Groupie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男主角深陷感情漩涡,究竟他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