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最后一刻,所有的声音从mary的世界中遁去,寂静将她隔绝在他人幸福热闹生活的边缘,这片子一霎那有了灵魂。 |
|
真的很阳痿!!年轻人看后想死,中年人看后想早点死,老年人看后直接死。 |
|
写故事容易,写生活难,这剧本太牛,扮演MARY的女演员是我心中最佳女主。正是这样优秀的电影让我保留了一些对奥斯卡的尊重。 |
|
这种剧本真是很难写。很感人。结尾欠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
|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真正的生活本身就不会像童话故事那般,而是平淡琐碎。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卖弄技巧,只是简简单单的依靠台词依靠人物的感情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其实这就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
|
书一样的电影。每个人物都是一本书,一季翻两页,越读越了解,越读也越困惑。生活则是比人更深的无底洞,纷乱的人际交点,错综的命运抛物线。人溶于生活,生活溶入季节,没头没尾没答案,灰底子上闪烁无以伦比的美丽折光。 |
|
年轻时就不要看这种片 |
|
意见保留。好吧,首先,通篇的对白让人很鼓噪。其次,过于旁观者的姿态,太冷 |
|
最最平凡的故事才給人最深的感動,“這就是生活”。竟然完整把英音全聽下來了。生活就像園藝,好好播種和經營才會讓它繁花似錦。PS,我愛Lincoln Plaza Cinema!!就是觀眾平均年齡太大了。。。 |
|
麦克.李的“人间四季”,透过悲伤的春天、带刺的夏天、浪漫的秋天及死寂的冬天,我们看到生活中,花园里,外表光鲜但内里开花结果、枯萎落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主角“猫和老鼠夫妇”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注视着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反省和自我反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春天里。 |
|
在你步入年迈的某一时刻回望来时的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落寞,这时你才发现你仍然猜不到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也许只能通过迈克李的镜头去尝试理解和感受个中五味杂陈的心境。 |
|
物转星移四季交替,人生潮起潮落,命运里自有伤痛无法启口,也有妙处不可言说。 |
|
MD全场就我一个五十岁以下,一眼望去都是白头,神马意思!女演员演得真好,赞一个!不是老李最佳作品,但是尚可! |
|
沉闷好听的英国口音 |
|
Mary这一角色从欲望号街车的Blanche、蓝色茉莉的Jasmine这一谱系变奏而来,春生机夏发情秋丰收而不得冬收敛,下一年继续如此,生活不会变化,她也不会。Mike Leigh能拿出半年时间和演员共同探讨角色的各种可能,演员又能信任导演至进入片场才知道谁演自己丈夫,才会有这样自然的人物流露。 |
|
剧本的重点过多集中在台词上,但又不显得很有趣,不过好歹能渐入佳境,演员表演都挺自然,三星半 |
|
让人沉寂,让人思考,生活本身可以不带任何感情,也许只是人有感情罢了。电影的配乐让我想到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配乐,无论剧情和角色命运如何都是那样的云淡风轻,这也是【又一年】最动人的特质。这是上帝的视角码?这部电影伟大如【东京物语】!★★★★★ |
|
剧本无可挑剔,那迷失的饥渴怨妇演的也到位、尿性。屁ass:可惜不适合我看——似乎更适合那些感觉自己已经老了的人~~~ |
|
有一点东京物语的意思~ |
|
很喜欢迈克.李的平静的叙事方式,他总是把镜头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安静地试探着他们的悲喜,一点点低调的幽默,还有沉静的悲伤,就在电影中微微漾起来。Tom一家就像海报里的那棵树,亲友们和他们自己的故事就沿着导演的思维脉络开枝散叶。Cinema Tuschinski Amsterdam |
|
故事很容易写,但如何以最平淡的生活打动人却是很难的。人生暮年,依然孤独的Mary用她的自以为是、敏感和脆弱来渴求来自幸福人士的一点施舍,而幸福的人对于不幸总是高高在上,我们无法评说他们对不幸又有多少感知。春夏秋冬的人生之旅,如此润物无声又强大的剧本,Mary站在幸福的边缘,与一切无关。 |
|
春夏秋冬 生老病死 喜怒哀乐 一年又完 c'est la vie |
|
Mary有很多选择,Mary一无所有;Mary什么都可以做,却被绑在生活里束手无策,孤独而寒冷。我就是Mary。 |
|
氛围与情绪跟《步履不停》颇多相似,有残酷和温馨的不同侧面,最后整合在生活流之中 |
|
小明,你硬盘里怎么什么片都有 |
|
鸡汤电影。 |
|
喜剧?确实有点搞笑…… |
|
mary你要坚强起来。 |
|
真好 |
|
春心暖、夏心欢、秋心凉、冬心寒。迈克·李又贡献了一部导演、演员、剧本各方面无可挑剔的杰作。Lesley Manville丰富的表情动作完美塑造了一个傻傻神经质楚楚可怜寂寞孤独的女性形象。又是一年开启时,我心却似过去时。戛纳和奥斯卡双重遗珠,真是有眼无珠! |
|
【A-】名字起得太好,又一年,丧逼的日子过完今年再过明年。迈克李的剧本写的实在是让人跪服,如此强大的人物才让简单的正反打都具有蓬勃生机。 |
|
春夏秋冬,起承转合,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这么冷静的视角,讲述如此普通的人生,竟也能有强大的张力,看似平淡润物细无声,实则杀人如麻于无形;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玛丽迷茫的脸上,周遭的一切与她隔离,剩下的只有寂静,太有杀伤力。 |
|
淡淡的却很有味 |
|
神经婆娘。。。 |
|
有一天,我们都会变老。 |
|
“年轻时就不要看这种片” |
|
幸福妒忌友情攀比对错是非观孤独 |
|
幸福边上的守望者,季节之外的流浪客。大赞配乐,缓缓的流露着冷静视角里的温热和柔软,是人情暖味的调色板,又是冷静命运的四季歌。幸与不幸都要历经时间融入生命的风景,季节流转的循环复往,年华流逝的无可奈何。快乐和沮丧,真实而动人。 |
|
英版杯酒人生 |
|
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亲情友情、爱与希望……唯有光阴在不止地流逝 |
|
看得我很难过,当一个人的言行都达不到正常社交标准,她的处境之悲惨…所谓的“正常人”抱团取暖、聪明之极,知道怎样过人生才安全可靠,受人尊敬,仍有余力去“帮助”弱者,一群高傲的制造假象的聪明人。海子的诗早就唾弃过你们,“愿你们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哼” |
|
每一秒都抓着我的心啊! |
|
很淡很淡的感觉 |
|
看不见暮年慨叹,看不见波伏光暗,只有一味旁观诉说,或许生活意义这个东西根本得不到妥善解释。一年之后又将是一年,这似乎是人生周而复始的孤独,闪烁其辞与喋喋不休之间漫长的死磕。爱死迈克李最后一分钟的特写镜头:末路狂花只是一部电影,自我恳谈才是我们的人生。 |
|
这种每个角色各司其职的真实,真是平淡到残忍 |
|
平淡而安稳的日子 |
|
赞,场景不多,滔滔不绝,却一点都不冷场。 |
|
喜欢的就是这种调调。。。没人觉得本片的OST很赞吗 |
|
风轻云淡,宁静致远,生活的描画远高于故事的编造,似水流年,愈行愈坚韧,愈恬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