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白永不会消失,裂痕永远会在,但爱总会执著而温存地从心底泛起;不会有持久的欢乐,也不会有不变的痛苦,创痛被潮水轻轻抹去,沉淀下来的泪与笑都让人深深地怀恋和感动。就是这样的电影,质朴,宁静;就是这样的生活 |
|
并非是对电影的指摘,只是它过于平淡,平淡到情节和气氛被弱化,拍摄技巧上的特色也难以察觉.尤其是与之后的《孩子》相比确实不突出,唯一让人有印象的却是这张温暖的海报. |
|
Brian Eno《By This River》 |
|
真实而细腻的反应了儿子意外身亡之后整个家庭的变化,最后静静的天空,是无法言喻的释怀 |
|
看不懂莫莱蒂是幸运的,因为你没经历过家庭的分崩离析。看得懂莫莱蒂同样也是幸运的,因为你会发现世界上还有人能百分之百理解你。电影手册谓之私人影片的普适性。《儿子的房间》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如彩照般逼真得无以复加的细节,其间五味,让人无比动容。配乐!配乐!配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
失去亲人的痛苦,如同在口袋里放了一块石头。时间流逝,它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渐渐忘记它的存在。但是有一天,你把手伸进口袋,才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 |
|
知道儿子短短的一生里面有过青涩的爱苗,很重要。所以最后父亲阻止了母亲探问女孩和陪同来的男孩是不是一对。细腻而厚重。 |
|
有两种痛苦是科学、理智乃至宗教都难以短时间消弭的——爱情的挫败和死亡的降临。这也是莫莱蒂将主角身份设定为心理医生、以及描写讲道与圣餐式的缘由罢。拍得举重若轻,细腻婉转,实属佳作。不过绝对配不上金棕榈,特别是与同年主竞赛的[穆赫兰道]相比。PS:破碎的碗壶,如往昔般无法弥补。(8.5/10) |
|
劳拉·莫兰特,1956生人,时年四十五岁左右,与片中母亲的角色年龄是比较吻合的,可由于天生面嫩加上保养有术,看起来与其女实在很像是姐妹俩…… |
|
初看时的平淡很不理解中年丧子的阵痛何以表达得如此抽离客观,慢慢脑子里拉了一遍,渐渐看到了淳朴来自于生活本身的恬淡,少了戏剧化因果,却多了很多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气息均匀平缓地吞吐,才能看见最纯粹蕴藏的坚忍和美好。最后一家三口在海边信步游走,音乐响起,回忆便这样被旋律带起久久不平静。 |
|
心理医生的设定很加分。现实对浮在空中的理论/渐趋麻木的工作造成冲击,类似《将来的事》。最后一镜归于他者主观,很美:“我重新意识到我只是你的观众。” |
|
情真意切,优美哀伤 |
|
7.14 爱不曾消逝,但要找一种新的方式将它继续却是难事。那个女孩仿佛一个天使,证明他的存在证明他的鲜活,把自责的父亲失落的母亲痛苦的女儿又重新聚合在一起,找回继续生活的信念。还原普通人的生活,幸福也好悲痛也好,看的时候才有真实的感觉,然后更确信地信仰生活。 |
|
深切的痛不是撕心裂肺,它蕴藏在平静的外表之下。生命的失去有时候突然得像夏季午后的雨,而给亲人留下的伤痛却像胎记一般一生都无法抹去。 |
|
3.5 现实与过去(片段)的深层交互,形成一种类似“记忆”的观感错觉,题注着父亲关于“扭转时间”的妄想,掺杂熬出一碗异常苦口的现实良药——没有人指导我们如何面对失去,就像没有人指导我们如何面对新生,于是小心翼翼试探彼此,用眼泪衡量苦痛的价值,当最后面对再明显不过的自欺,谁都没忍说破。 |
|
看之前以为会像肯洛奇,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去掉看待金棕榈的有色眼镜后还是挺触动人的 |
|
真情实意,生活的滋味,被他们的眼泪引起悲伤的情绪,因他们的相视而笑而情不自禁的微笑。或许时间缓缓的经过还来不及将我们的悲伤的冲散,但是我们身边的亲人却足以让我们坚强起来,微笑着面对明天的生活。 |
|
有时,情绪的间离比持续发酵更让人看到伤痛的本质,你以为的不可愈合,最后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变成后知后觉的伤痕。 |
|
当读儿子生前女友来信的时候,我确定,有人曾有人真实地爱过他短暂、青春而美好的生命。对于那些偷走我们生命中珍爱之物的窃贼,也只有相信这是上帝的旨意,让时间去安抚那些你被拔走所拉扯出的伤口。很温暖的家庭电影,有关伤害与疗伤,有人觉得家庭电影怎么可以得金棕榈,但家庭从来不是小事。 |
|
把失亲的痛苦挣扎蔓延到全家人的情绪慢慢释放出来。更多的镜头给到了这个家庭的父亲,特别是他工作场合的镜头更偏向于主观视角的呈现,一种私密性。和其他客观视点的区分与过度并不是十分自然的。结尾强制带到这么远的边界处,目的性没有被更好地掩盖。 |
|
结尾的处理,妙而且轻。大多影片解决矛盾的方法都是一场变故,突然,尖锐,深刻且戏剧化。《儿子的房间》则貌似只是一记擦边球,在原有基础上稍稍再走远一步,相当于重演一个推理假设,一切化学变化即已生成,你很难说清那是什么,却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如此。 |
|
拍的有点电视剧,缺乏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形式上又不够纯粹,温情脉脉的配乐、思绪飘忽时的跨时空剪辑、在移情能量渐增的临界点切走镜头,时而机灵时而呆傻,不能算是一种高度提炼和高度整合的审美格局。而且个人觉得有恐怖片类型痕迹,空间中像挤满魂魄。总之哪里都很不正常。当一个家庭被抛入突如其来的变故,被迫接受苦难和剥夺,心理分析师男主作为假定能知的主体终于显性地陷入大家喜闻乐见的“知者迷失”式心理崩溃,他的强迫性神经症不断为挽回儿子的生命寻找能动性因素作为借口,这样的代偿纠缠于自己的心愿,未曾对自己对儿子的无知做全方位反省,而最后又是一次突如其来音讯托出儿子最隐秘的角落,再次暴露父母的无知,但是与天降的灾难相对,这次是天赐的解救和寄托的重置。穿插的精神分析桥段有点黑色幽默,赋予痛苦以荒诞的喜剧效果。 |
|
2015年父亲节得知此片,观影不果;而后资料馆放映时,和力聊到此片,曾表示想在2016年父亲节观影,好在今天22点左右突然想起这茬,最终才得以如愿看了这部《儿子的房间》。-6188 |
|
自然主义杰作。哭泣是沉痛的哀悼,沉默是深情的想念,从伊始的晨跑轻轻跟随,到终了的踱步目送远行,摄影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主观行动,只充当着一扇无所企图的窗口,调度之简,注视却愈加真切,静水流深,耐人寻味。 |
|
Mi mancherai, se te ne vai...朴实的爱与思念。这片子一拖就拖了5年左右,现在终于完整了。 |
|
影片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描述整个家庭的情况,平实温馨,然后突然一记重锤让大家来消化这个噩耗。父亲作为心理医生却无法医治自己的心病,原来一直可以坦然面对的病人现在成了一个个负担,这个角度可惜没有拍得更深一些。结局处理很轻,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除了疗愈自己的伤口往前走以外,别无他法。配乐很好听,没想到还有《年轻的教宗》里的Voiello~ |
|
超喜欢 儿子的房间.2001.The.Sons.Room.D5.HALFCD-TLF |
|
拖沓了三周时间终于看完了。说实话本片不像是一部金棕榈作品,更像是威尼斯那儿喜欢的风格,第一幕对男主角的生活观察做得太好,分镜也安排得巧妙,把一种微澜静水的感觉拍了出来。但儿子死后的各路线索处理崩了很多,像是把伯格曼肯洛奇的风格往哈内克和雷的方向走,却又只是吊着胃口,悬乎腻歪得很。可惜了 |
|
平淡中蕴含着真挚动人的力量 |
|
或许是很寻常的故事,才会有那么多细节动人。父亲的游走母亲的哭泣,姐姐的压抑,在突然失去的亲情面前,悲伤曾经一度成为一种习惯,一个生活必需品。然而却在某个巧合的暗喻之后,似乎生活才开始有新的开始。 |
|
唱片店的歌太美了 By This River 他妈妈真像比诺什 太像了嘛!故意的 故意的~~ 我很幸运 至今还未体会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大杯苹果红茶 两个葡塔 |
|
拍得有点太平淡了,全程都在走神中,主题曲不错。另外这片我09年荡的……拖到13年终于看了…… |
|
儿子死的那一段家人的反映太小了 这是唯一不能接受的地方 。。要一般人早坐地上了。。。 |
|
失去摯愛是最令人心痛的事吧 若你不想去感受 片中曲By This River 贊 |
|
人生中的最痛,她带走了你的最重,却不得不继续若无其事的朝前走。不知道这位擅长生活中细微情感的导演今年角逐金棕榈的教皇诞生会是什么 样子。 |
|
正如同一首旋律居然可以听出无数种情绪,生活对于人而言如同水一般平静又难以捉摸,人在无常的命运面前如同水一般软弱,很多人常说,希望能够化解悲痛,但是在莫莱蒂的故事中,真正支持我们的却是回忆。 |
|
2009.12.09。“周三·《撞车》”。典型家庭片,早有朋友推荐,所以毫不犹豫选了这张碟,看完没有失望。影片缓慢冷静,与痛失爱子的情节形成巨大反差。在主人公每个悲伤的表情间隙,我都在回忆少年生前灿烂的笑容。知道、或者同情,都不足以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痛,直到自己生为人父…… |
|
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无法理解别人失去亲人挚爱的痛楚,直到我们也失去过。
片子缓慢显得过长,然而当爸爸站在人群里,紧锁眉头,他的周围是欢笑,我想我心里有了一种情愫是为他而生的。 |
|
父母,也许就是儿子的房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越发衬得温情与爱,弥足珍贵。 |
|
莫莱蒂的世界没有逆光,他相信“清醒”的力量,镜头简短,从不在悲伤中停留太久。片尾海滩,一家三人的运动是如此美妙! |
|
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灵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 |
|
很小的时候看的,没看出什么来,只记得家人死了要把房间保持原样以备活着的人不时进去坐坐之需 |
|
本来可能会闷,实际上好的多,得益于镜头不拖泥带水。治疗伤口需要时间。 |
|
朴素... |
|
印象最深的是色彩变化~把前段轻松和末尾释然的明快及中段迷茫时的压抑衬托的很好,而且整体来说主蓝色调的感觉不是抑郁而是温馨,让观众得以积极的面对“中年丧子”这一沉重的主题…
一直以来很向往“心理医生”这一职业,他们看上去是那么沉稳平和,看完这部发现这个哪怕生活一团乱麻也得克制下来给“病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职业,嗯…有点可怕~ 不过就电影来说,和主题关联不大的心理咨询占据了太大的篇幅(不明白导演的用意,只因为男主是导演?),让我跳戏,感觉是个败笔,不然会给4星… |
|
家庭三人共同填满因安德烈逝世而空出的房间与餐桌座位的过程。其中最大比重放置在了父亲身上,与职业行为糅合在一起,最终自责与悲恸的消解也伴随着职业能力的复苏。女孩的介入催发了一家人的情感寄托与对死亡的释怀,送别女孩的过程也是真正意义上对儿子告别的过程,强过葬礼与弥撒。 |
|
看了类似这样的很多片,结局似乎总有相似之处。或许这就是我们一同经历的生活吧 |
|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
|
不适合看这种情感比较压抑的片子
结尾很温情,看到儿子曾经喜欢的女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寓意不错
意大利语听不习惯,想知道那首插曲,很好听
Brian Eno《By This River》 |
|
悲伤,只有悲伤,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勇敢地面对明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