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石挥的秋海棠表演手记一半,放下,决定看完整本《秋海棠》小说才更能体会其所感所想!见字如面! 电影若能石挥来演多好!! |
|
老电影不一定都能成为经典。这片子节奏太慢了,导演生怕观众不明白剧情,一句话,一个表情,都要反复地表现。如果电影语言简洁一些,时间剪掉一半都有富裕。 |
|
具体到《秋海棠》,马徐维邦指出:“在剧本上说起来,《秋海棠》不过是一部戏子私通姨太太的‘情节戏’,但是,在我导演的时候,我就曾经下过这么一个决心:就是我所要介绍给观众的,并不是戏子私通姨太太的单纯的故事,而是要描写出《秋海棠》的人物和中国青年人在恋爱问题上的命运,所以,我觉得这部戏在我以往的全部作品中间,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并没有故意采用生硬的手法和技巧使观众笑,或者使观众哭。”//陈维:《访千千万万观众所热烈崇拜的马徐维邦先生》,《新影坛》1945年1月第3卷第5期。 |
|
突然想起这个,姨太太大倒苦水大泄肉欲后神清气爽后梳头过日子,秋海棠义愤填膺说我们私奔了,然后说:我乡下还有几分薄田。然后姨太太笑场了:多么善良的人儿啊。 |
|
7,拍的还算可以,等云的传说无法确认(我听过N个所谓的版本了),但导演态度上绝对是认真的,摄影、配乐、剪辑,一板一眼,很扎实。两个主演京戏也都能唱,小咪还唱的很像样子,选角上也基本过关。马徐维邦喜欢制造的面庞恐怖,这次的惊悚感是最轻的,却最让人之唏嘘。只可惜鸳蝴派在40年代中期已经有点昨日黄花了,再过几年蔡楚生都拍出一江春水向东流,马徐维邦还在用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免有点过时太多了。 |
|
这个节奏太慢了,人物表演太过舞台化,本来不复杂的故事,拍得冗长乏味 |
|
鸳鸯蝴蝶派苦情戏:名旦与姨太太私会,酿下悲剧,传统套路,在那个年代颂扬的爱情观和贴近。宣扬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和男权……李丽华一人分饰母女二人,演技赞。吕玉kun温柔多情,很有味道 |
|
小时候以为这是部恐怖片 呃 那时真天真 |
|
小時候很愛看的一部人倫悲劇。總記得他那句“媽的這男旦真不是人唱的!” |
|
上部剧情精炼,镜头语言也凝练独特,下部就又回归各种巧合的传统叙事了。 |
|
4.5马徐维邦导演,分为上下集,片长202分钟,原著《秋海棠》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品,本片技艺纯熟,节奏的韵律也非常好,情节跌宕起伏,可以说是早期不可忽视的作品,可惜没有修复,本片论拍摄水平远胜于《夜半歌声》,马徐维邦论技巧性可以说是早期国片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 |
|
民国地图就是海棠叶,任何虫都能来餐一口。 |
|
秋海棠一角,找过黄宗江,找过石挥,都被拒绝了。黄不想和日本人有牵扯,那时候马徐维邦是大导演,背后站着川喜多,石挥除了这方面的原因,恐怕还因为当时还是爱话剧多过电影的缘故。吕玉堃演得并不差,破相前尤其好,想是借鉴了石挥的表演。后半段逐渐虚弱,节奏也乱了。但要说明的是,夸张的话剧表演方式并不是这部影片的缺点,马徐维邦自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讲究。 |
|
1)性格悲剧,秋海棠实在是太懦弱了,尤其是在李丽华这么强势的女人的反衬之下,他们家的所有悲剧完全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2)马徐维邦的确是有毁容癖 3)吕玉方的旦角演得真好 4)台词虽然念的有点作,但比那些意识形态过强的左派电影好看的多。5)李丽华里面一前一尾的两场演讲真有趣 |
|
秋和罗很有点4i感啊 我们筱玉麒麟和秋海棠长得真的太像了 男旦脸 |
|
演员念台词造作了点 |
|
底子还是一个鸳蝴派的儿女情长故事,吕玉堃前后的反差感塑造非常之好。李丽华在唱戏的时候有一种非常迷人的魅力。
整体故事还是太单薄了,军阀被塑造为一切悲剧的源头。旧式的叙事结构和套路,分离和重聚。
马徐维邦擅长塑造的被毁容的人,一个暴力的被迫接受者,镜子照出恐怖面容的那个镜头非常有感染力。 |
|
一个关于性别、权力的国族语言,联系着中国传统文人的自我阉割的史官情结。 |
|
170分钟的残片,后半段沦为《夜半歌声》式的毁容桥段,马徐在编剧方面此时真是江郎才尽了。此片拍于中联时期,未涉及家国天下,只限于军阀体制下的男女情爱,没有太大的高度。鸳鸯蝴蝶派式的故事,儿女情长矫情了一个多小时,价值不大。 |
|
剧本不错,后半部分有些拖沓。男女主人公上半部分向往着自由。这就是沦陷时期话剧界最火的话剧电影版,不知石挥版本是什么样子。吕玉堃真可以从梨园的角度来写写了。沦陷期间拍了不少戏,和他本身梨园出身有关系。为何49年到80年整整30年都没有拍一部戏?他的角色无论是这部还是《二百五小传》和《风雪夜归人》最后都是自杀,走向毁灭。而马徐维邦好利用毁容这个故事手法,也是暗示着一种毁灭吗? |
|
看了流泪! |
|
主角是咆哮帝鼻祖 |
|
维舟浮浪旧邦,面目全非满是伤;雄鸡雏凤新唱,不见当年秋海棠。 |
|
其实吕玉堃这会儿也才二十出头啊,后半段的沧桑愁苦还是演得不错呢。 |
|
技术成熟、全面,最伟大的早期电影之一! |
|
5577555588556577855 |
|
原来1965年邵氏的红伶泪是翻拍了这部电影,李丽华同一个角色时隔22年演了两次也是不可思议。。。开头的大帅包养男主还以为会是大尺度戏,结果最后还是正常的民国苦情。据说原版分上下部长达3小时,只看了前2个小时,最后一小时看过邵氏版也能猜出结局了。 |
|
戏子爱上姨太太的故事。马徐维邦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改编,依旧有毁容的作者式符号。李丽华一人分饰两角,但演技非常生硬。总的来说,前半段优于后半段。 |
|
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黑白老电影的魅力,男演员特别有魅力 |
|
太喜歡趙二爺了。 |
|
2.14同一天看也算纪念。马徐维邦为拍云朵等18天的认真,在这部里也可以看到。注重每一个过场镜头和场次衔接,把故事拉长到二百多分钟,想面面俱到,细细道来,但对于任何年代的观者一方确实都不够奏效。要演出个性很强遇事又胆怯,吕玉堃确实比石挥更合适。下集比前集精彩,李丽华演女儿比演母亲在状态,家庭悲剧跌宕在社会悲剧中,人的软弱性一触即发。上下两集的演员台词都过于舞台化,下集的父亲形象更适合石挥。除叙事的绵长外,部分画面节奏和速度处理得倒相当不错。 |
|
這不有病麼 |
|
果然还得是优秀小说改编的电影有意味
可分为上半与下半
军阀政治下的身不由己
贫苦人的生活艰难
苦尽甘来的方式还是富家母亲认亲穷苦女儿,真够yy的,而且相认那场戏,那个激昂的对话听着我太跳戏了。
值得注意的是,结尾的自杀,跳脱了大团圆的陈俗情节。
有一定的史诗感
说它是恐怖片,实则是对封建军阀的控诉
堪称40年代的《霸王别姬》
|
|
那个时代居然有电影上下集,颇令人惊讶。要是上半部分多深挖一下,或许就是霸王别姬的前身了。最后,几位主演的台词真棒👍,那么差劲的录音今天听起来都字正腔圆! |
|
军阀,亡国,抵抗,附逆,伤疤,创痛,堪称是为马徐维邦量身定做的故事,不到20岁的李丽华在母女相认的那场戏里居然能奉献如此惊人的演技,真是天生的演员,令同样发挥出色的吕玉堃都相形见绌了! |
|
2013.09/2014.07/2024.04.11小咪20岁演技就很好了,20年后再扮罗湘绮。 |
|
其实故事很曲折新奇,可惜编剧差劲!
我竟纠结“换给元帅家的孩子是谁家的,难道人家就不心疼自个的孩子吗!”
男主演技实在偏戏曲,台词像念京剧道白,声音颇像袁腾飞(话说他怎么不出来了,挺喜欢他讲历史)
女主李丽华是真惊艳,长得又美又大方,那么年轻就把女儿和妈妈演得无缝对接,天生演员胚子,台词也清晰有感染力,本片唯一亮点! |
|
太长了,太惨了,真就一直哭啊,按头让你哭 |
|
第一次看这么长的民国电影,秦瘦鸥曲折的故事,加上华影的全力支持,比三十年代电影有了质的提升 |
|
民国第一长片 |
|
太长了太长了… |
|
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上古电影演员的表演真是够夸张的,没有字幕,好险吼得够大声,男主演技真的差,而且脸看起来怪怪的,可爱圆圆的小咪 |
|
x4.5 秋海棠真的是命苦,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只能说马徐维邦不管是导演还是剧作上都下了扎实的功夫,近三个半小时的内容丝毫没有让人感觉困倦,反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秋海棠戏班子和其他人之间的情感很值得回味,他爱上罗大概也是被身上的学识和胆魄所吸引,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每个人都演活了,人物都很立体。还挺喜欢的,看的津津有味。 |
|
这个片我居然没标,忘记具体是什么时候在资料馆看的了,总的来说就是吕玉堃不行。 |
|
上海沦陷区电影 |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不要酒后乱性 |
|
18年4月5-8日 |
|
上下两集一共三个多小时,看完好长呀。作为秦瘦鸥的一部小说最早被搬上银幕的电影,华影出品,马徐维邦导演。吕玉堃的秋海棠果然扮相俊俏非常,能想到当时女影迷有多激动。李丽华一人分饰两角,罗湘绮和梅宝都演的很好,小咪唱的戏都来自自己的扎实功力。最后结局真悲惨,秋海棠一个可怜的角色。 |
|
1943 /秋海棠 黑白/爱情 3 跳楼自杀 |
|
好长好长文学和话剧痕迹忒明显,累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