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入者类故事,流程类似荷兰片《博格曼》,并且同样塞着弱智的中产阶级家庭和讨人嫌的闯入者。角色有点《谁是卡缪》的无差别杀人设定,对影视暴力的批判性观点既装蛋又无趣,全片无裸露少血腥,基本是驼背虾杀手和弱智胖子杀手的连番演讲加虐神经游戏,可以说很不娱乐了,我还是看日本虐杀片洗洗眼吧。像这种导演为了教育观众,把虐杀者拍的神经质惹人厌烦的路数,从动机上就是错的,你这样拍根本不能起到教育观众的目的,只会让观众想疯狂捅虐杀者和导演十几刀再把他们扔硫酸池里,暴力和吃喝拉撒一样,是人类本能,轮到你来教育?你是个什么东西? |
|
令人愤怒的电影! |
|
我有遥控器 就把你们 倒到开始 用10只鸡蛋噎死你们 |
|
哈内克在《趣味游戏》里做的实验之所以不奏效,是因为他假定所有观众都是理想化的,都尽在他的掌控里。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思考的、有agency的观众,我必须明确拒绝哈内克的说教,也不接受他把责任甩到我的身上。艺术展现暴力,永远不是因为观众想要消费暴力,而是因为自己的暴力潜力。所以请艺术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瞎指挥我怎么思考。 |
|
这电影看得真他妈让人窝火,有N种方式可以自救并且干掉那俩家伙,可是导演偏偏不让观众的欲望得逞,甚至还出现了遥控器回放这种逆天的镜头,简直是对观众的挑衅。很多对白像是对观众说的,电影就是现实的一部分。 |
|
太狠了。通过操纵观众来让观众反思被操纵的过程,悖论啊! |
|
4.5 #哈内克电影回顾展# 年轻20岁的哈内克黑暗到底、戏里戏外全程折磨不算,还调戏观众乐此不彼,比起日后的稳健沉着、深中肯綮,此刻的他尚掩饰不住飞扬嚣张,但逼人的横溢才华已能堪称出众;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浪潮死亡实验式的思想性和反思性,封闭空间里浓缩的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侵略、恐怖和强盗逻辑之集大成。 |
|
没有逻辑可言的暴力无限循环,满是颠覆破坏与挑衅,哈内克用危如累卵的第四面墙始终在挑战着观者的忍耐底线,臭不要脸的! |
|
女主角对男青年说,你们停止吧,你们还有美好的未来,你们还都年轻,
男青年对女主角说,你这样有失风度
|
|
典型固定机位长镜头,如坐针毡,煎熬难忍,但仍要为哈内克的变态恶趣味点赞;天降的恶魔几乎等同荒诞虚无的产物,恶魔邪恶的回首一笑乃是对观众的公然挑战,及至「倒带人生」,仿佛能听到哈内克得意的笑声;声音的运用(死金、电视机)也是一大亮点(哈内克对声效的运用向来很重视)。 |
|
两个蹩脚的杀手与一个难看的主妇 |
|
特意用恐怖片笔触伪装成娱乐片,第四堵墙在影片中的断裂是哈内克嘲笑观众的企图,令观众陶醉在这种猛烈的偷窥和施虐中。 |
|
瞎弄。要是写中产阶级,那这是夏布洛尔写烂了的东西,要是玩叙事结构,那这也玩的相当初级而且无意义。这是强行把观众拉入到暴力行为当中并且还不给任何解释的做法,展现无美感的暴力,并且逼迫观众成为同谋,让人非常不爽。 |
|
8.4 之前看过美版,所以这次相当于硬着头皮看第二遍了。一直觉得借鸡蛋是有原因的,鸡蛋似乎象征了中产阶级:富足圆滑外表看似坚硬实则极其脆弱。 |
|
几乎是对观众全程的施恶,也没有他其他电影中预留的舒缓的空隙,所有的转机都是障眼法,因为它只顾花式游戏的行进,作恶者这种绝对的控制也正是电影留给观众的印象,我们本该预知被彻底玩弄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部呈现恶的电影无关对恶人的批判而更多是留下隐喻空间,但它的沉浸式相邀在我们观看时夺去了我们的理性时间。 |
|
操,年纪大点的人看这个可能会被气得发心脏病。完全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就是打破第四堵墙的段落有点太自作聪明 |
|
【D】别误会,排除主要角色的镜头还是极具水准的,对于观众底线的无情冒犯,来自媒介自反的无情嘲弄,以及电影内那些冰冷到极致的长镜头表演,都是哈内克作者性的体现。画外的暴力,道德的缺失,哈内克将怒火和质问抛向观众,以前好歹还是中产阶级的内部撕咬,这一次彻底沦为导演意志的虐杀游戏。最终观感浓缩成七个字:哈内克,滚你妈的。 |
|
跟随荒木飞吕彦的恐怖片list看到哈内克这部,看完浑身不适,哈内克这种导演在平常生活中难道没有朋友吗? |
|
资料馆,影片结束后并不像往常全体鼓掌,只有零星的掌声,很压抑~李一鸣老师说希区柯克是邪恶的,我觉得希区柯克是儿童式的“邪恶”,哈内克才是骨子里有邪恶的因子,他就像片子中操纵他人情绪行为的短裤男,如果看这部电影感到压抑愤怒,那我们都上了哈内克的当。 |
|
整场复仇像是一场电视秀,施暴者还不时朝观众做鬼脸和说话,两个凶手分别叫汤姆和杰瑞,强烈的暗讽。 |
|
白色的衣服与白手套伪装下却是十足的恶魔,暴力从天而降,非常突然,观看的过程就是挑战观众感官的过程。据导演哈内克说,在戛纳放映的时候,当女主人开枪打死暴徒之一时,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但当看到影片竟然被另一个暴徒用遥控器倒回去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
|
白衣如天使降临的两个干净男孩,谈笑间最邪恶的虐杀。简直就是生活的隐喻吧?生活,拿着遥控器,随意/随机掌控奴役其手的人生、摆布剧情,给些自由逃跑的空间,最终还是带着微笑、毫无动机怜悯的艹到你无力还击。没怎么着墨人性,纯粹直接的恶。气氛、逻辑的铺垫对应很棒。每次看哈内克都虐到内伤。 |
|
不管怎么说,不接受这种反思暴力的手段 |
|
哈内克镜头正常的时候,脑子就不正常了 |
|
为Naomi擦鼻涕的一瞬间竟然有点斯德哥尔摩的冲动...冷静...冷静.... |
|
哈内克是个多么残忍无情的导演啊,儿子被杀之后的那段长镜头就用固定机位摆在远景,观众始终处于这样一个被动的客观视角去观察夫妇二人精神崩溃下的情绪状态,就是不给特写,就是不挪机位,完全是在强迫观众去真切的体会并反思暴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现实倒带和面对镜头说话的手法同样绝妙,大亮点无数 |
|
Haneke说,在戛纳放映的时候,当女主人开枪打死暴徒之一时,观众一起欢呼鼓掌,但当看到影片竟然被另一个暴徒用遥控器倒回去的时候,影院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不知所措。 |
|
当暴力媒体化后的杀伤力弱化,观他者之痛仿佛置身事外,倒带的部分哈大师玩了一把观众。长镜头。结尾又是个死循环,最后一个镜头完全可以接驳他后来翻拍的新版,且每一个此时观者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入镜者 @电影资料馆 |
|
(0/10)独裁-电影,没有爱的电影,导演意志高高在上,凌驾于一切(包括观众)之上。像是用冷峻写实的影像写寓言,本质却和反转电影无甚区别,只会在自己的预设里不断下套,再花的花活也只能显出匠气。创作态度也emmm,先把观众骗入局以后再恶心观众,让观众反思,好傲慢的姿态。“看吧,你也是暴力的帮凶,还不反思反思自己?”嗯嗯,你说的都对,我只会哈哈哈哈哈哈😆 |
|
不太好看。其实没看太懂 导演融合了大量夺人眼球的要素 杀了狗的虐畜、儿子被爆头的血腥、妈妈脱衣服的色情、谈话中提及到胖子的吸毒乱伦等等 然而感觉什么都没说到点。故意设置了两个普通的坏人 一胖一瘦 一个金毛一个黑发 一个叫汤姆一个叫彼得 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我们能遇到的人 就像那个经典遥控倒放镜头 导演大概就是最简单的不安好心吧 就是纯粹的暴力吧 |
|
哈内克对人性之恶的揭露无人能及。观看这部电影,是一种极端的体验。能够摆脱这种暴力圈套的人寥寥无几,佛陀算一个,耶稣算一个,或许还应该加上甘地。 |
|
个人认为这是哈内克仅次于《白丝带》的作品。后来几乎原封不动的美国版自我翻拍同样精彩。 |
|
野蛮人入侵,秩序轰然倒塌,暴力占领要地,文明被驱逐,最终无家可归,挑衅冒犯的感觉,打开互联网,就能切身感受到。 |
|
看过此片之后,所有电影的变态指数都要自动下调。哈内克是蹂躏观众期待值的大师:期待暴力的人得不到一个直接的流血镜头;投入共情的人会恶心气愤得无以复加;渴望主角实行复仇的人会被“遥控器倒放”的桥段狠狠扇一耳光。 |
|
讨厌一直压抑的气氛。 |
|
暂停回放堪称史上最强twist |
|
1.哈内克的暴力是冷冽、迟缓、反高潮的。暴力在画外,而画内的恶意却比暴力更让人无法承受。2.电视机这一媒介扮演了双重功能,除了结尾让人瞠目结舌的遥控器倒带对观众的戏弄,溅满鲜血的电视画面中不断播放的战争、动乱的新闻是对外部世界的暴行的补充,与房子内部的虐杀同质却已为我们所习惯。3.死亡金属突兀打断轻柔的古典乐,然后片名出现,震悚。4.谴责被害者一家求生欲低、愚蠢是没有意义的。中产生活的无菌世界令他们往往想象不到必须豁出去才能抵御破门而入不讲道理的恶。就像持刀的爸爸最终才能买来奶粉,很多时候,人们需要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狼性来对付这个操蛋世界。 |
|
8/10。无产对资产的阶级革命都这么暴力...导演意图别有用心,杀人更像是对摄影机作秀,不急着直接毙命、故意给人质自救时机,观众在观看游戏的快感中认为受害者应该被虐,可以让死去的绑匪play again,玩够了就丢下水。家宅入侵题材的颠覆,谁说猫狗小孩不能死?先死给你看!PS:这俩绑匪不用睡觉吗? @2015-02-15 02:07:13 |
|
至今看过的迈克尔·哈内克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杰作中的杰作。数次停止观看,数次接着观看,然后被心中泛滥着的麻木震惊。这一刻,你我皆凶手。 |
|
没有伊甸湖的紧张和虐心。无来由的恶在世界上是存在的,你以为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和理由,但他们只是单纯把作恶当作开心的游戏。死亡摇滚金属乐的确和这部影片很搭。看过别人的影评才反映过来导演把观众作为无能为力的旁观者和参与者,但究竟观众心理是善是恶只有自己最清楚。暴力电影画面内无暴力。 |
|
跟变态讲理无异于对驴弹琴,以暴制暴最高。(Arno Frisch vs 小本 |
|
一个不存在的假设,如果这个假设的确存在,死去的,就理所应当。如果这电影是一种隐喻,那整个社会何尝不是一场趣味游戏? |
|
资料馆2013.3.28.7pm 两个凶手即是观众和执行观众意愿的编剧,去掉了罪案片惯常的场面话结尾(好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翻盘),而把观众真正的欲望毫不留情的揭露(你们想看的就是残酷的凶杀)。其实希区柯克等的影片(如《惊魂记》)也一直这样做,但往往不愿意这样彻底。可与《稻草狗》、《发条橙》比较。 |
|
只能说Michael Haneke是Quentin Tarantino 的反面:厌恶观众把暴力当儿戏。P.S. 这难道是部被诅咒的电影吗?三位在电影中死去的主角(如果不算回放重来的话) 都早逝了。 |
|
#975|哈內克展@影城。試圖打破界線把觀眾拉作同夥的行徑實在很可笑。 |
|
A/ 剧情有多蠢我都可以不管但这个五星一定要给反正哈内克这部应该压根没想把剧情补严实。在坍塌与树立之间自由切换的第四堵墙,对媒介与观众这一纽带的质问简直是石破天惊。十一年后的《伊甸湖》偷师了不少,也讲了很多道理,但实际上也狭隘了许多。这样的电影到底领先世界多少年啊????? |
|
多年后伊甸湖的情节设置应该出自这儿吧,不过哈内克的无来源的纯暴力和观众控制来得更实验和黑暗,这样反而削弱了移情,成为炫技和凸显社会议题的腔调。 |
|
无助那么可怕 我要好好练习咬舌自尽了 |
|
补标。以前是与美国版对照来看。恐怖哈内克,用冰冷残酷的镜头,赋予影像邪恶的侵略性的表达,每一次变本加厉的情况恶化,都在挑战观者忍受底线(距离下一步折磨还有多久?),人性恶的张狂在残忍游戏里更为肆虐。节奏张驰把控和恶趣味把玩极好,不吝蹂躏观众,打破第四堵墙、始终逃不脱牢笼的绝望和“倒带”情节,更是令人出离了愤怒。。。入侵、侮辱、占领、强盗逻辑,更象人类对待恶行态度造成的恶果的隐喻。 |
|
毫无保留地展现恶的可能性。暴徒的三次跳出与观众直接对话将观众的身份变得复杂,施暴和被施暴的主体合二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