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兰《开国大典》 & 不知算不算是影史唯一主角从头到尾不露脸的传记片,不过好不容易坚持完三小时后还是得花半小时看维基百科才真正清楚了这个人物始末。 |
|
伊斯兰教的历史,非常真实,完全符合圣经啊!原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有渊源的!可惜哪个宗教或者教派都不是神的代表。神是独一的,唯有跟随神才能得真理,而不是哪个人或者宗教教派。 |
|
现在一提到伊斯兰首先想到却是恐怖主义,这部由卡扎菲投资的史诗巨制提供了一个重新了解伊斯兰世界的窗口。 |
|
荡气回肠。国内导演好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建国大业”式电影,不是你云集内地港澳台108个当红明星来锅大杂烩就能拍出来的。关键在于展现人性的挣扎,展现一种令人信服的价值观,展现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
|
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伊斯兰教创教史诗片。 |
|
史诗巨片,还是主视角的;-)...以后也许不会再有了。70年代的千万美元,只有卡扎菲能有这样的大手笔,此君也许会被绞死,但电影史该记上他的名字。连这样的电影都接受不了的穆斯林主流派别,不知还有没有可能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大学时(03年?)淘到的碟,可惜不在身边。 |
|
牛逼,对伊斯兰教的理解的和对当代历史背景的还原都极为考究。对于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我想这部电影会帮你解决很多疑问。可惜的是本片受众在国内也太小了,好歹也是卡扎菲投资的啊,事实上这是一部足以震撼当时世界的一部巨作 |
|
拍得真是挺认真的 但也够拖沓的 不过还行 导演这么认真都能被炸 也是服了 8/10 |
|
卡扎菲弄点西方喜闻乐见的东西吹吹自己丰功伟绩现实有点拉仇恨,当年三代目他爹没把自己拍成奥特曼打怪兽也是积德了 |
|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传教片,讲了伊斯兰教的兴起,就像我们信仰共产主义一样,众生平等,不论仇恨,一条通往麦加的朝圣之路,宽阔而滚烫,白布裹身,坚固虔诚,本片奇异之处,在于用镜头代替默罕默德,无形却神采飞扬。 |
|
作为无信仰的我看这部片子唯一的感受就是,有信仰真好!没有信仰,谁都无法回答人生的终极问题。大力推荐此片。 |
|
按照严格的伊斯兰教义,做画像是大忌,尽管导演奋力洗地,反复在影片中强调和平,还是逃不过被极端穆斯林炸死的命运,Such pathetic!!! |
|
在伊斯兰的教义里没有种族区分,阿拉伯并不凌驾于外国人之上,白人也并不比黑人优越,最终都会平等地回归神。除非你们像满足自己的愿望,让邻居的愿望得以实现,不然你们就没有信仰,一个人饱着肚子上床睡觉,而他的邻居却饿着肚子,那他可不是穆斯林。学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鲜血更高尚, 在主的眼中阅读着的人是俊美的,所以学会阅读吧, 当你懂得阅读,就教别人。带着书本的人们,带着旧约的犹太人,带着新约的基督教徒,应该受你们的尊重,因为他们的书本同样来自于神。这些伊斯兰教的旨意,教导平等、博爱、知识、学习和尊重,没有狭隘的宗教排它,没有反人性的奴役和压迫,没有极端的教义和杀戮,而后来该宗教的所有变形都是某些种族主义和独裁者为达个人目的的添加私货。 |
|
阿拉伯主旋律电影,但是拍的很不错的
就是宗教气息太重,可能也不太好接受 |
|
那时真配得上“清白”二字。不过先知也是肉体凡身,神的思想也需要人来执行,人容易因欲望而变质,思想也会随之变质。当初的理想最终变成堂皇的借口,其实内质早已腐烂。能够达成“吾道一以贯之”的人实在太少了。 |
|
伊斯兰教穆哈默德的创教经过,由于宗教原因,主角没有露面~ |
|
在具体的教义之外,几乎所有宗教的起源、传播与兴盛如出一辙;以西方基督教故事为主要叙述方式的电影表达,付之于伊斯兰教其身也毫无违和感,在6、70年代的文化环境中似乎也有某种东西方文化与表达融合的倾向,只是如今看来又是西方文化霸权下的又一次「异端」解读。 |
|
当他们回到麦加,砸了所有的“伪神”,驱逐了所有的信仰,一如他们当年被驱逐一样。 |
|
伊斯兰教的历史,对于我来说都是前所未闻的典故和历史,了解一下也是起码的人生哲理吧!我看过了基督,看过了佛祖再看真主,信仰就是这样相信就是力量! |
|
ALLAHU AKBAR |
|
宣传的作用是达到了,看完对包容的伊斯兰教有了点好奇。创教101:有个大款榜,自己文学素养扎实,有个天上掉下来的好基友,这三个必须具备才能可持续研究发展。然后开始宣传平等抨击当权,和基友一唱一和造势,重点发掘具有艺术细胞的人才给己方增加美感和沉锭感以吸引围观路人,等己方核心阵容完备可靠,剩下就是很常见的军阀斗争了。基督教徒也是客气,明显创教伊始只有一两个真信仰,直接禁言若干核心,整个教会立马土崩瓦解,还主动去签10年休战协议给自己埋祸根。 |
|
说实话,这个和那些建什么大什么还真的型容兼有,不差二至。我倒是觉得,真主背后一个团队更多些写实主义,这样就没法造像,……那么耶稣他老人家也是集体堆砌的结果,然而“惨”为先驱……最后加一句,不就是土豪花了点钱嘛 |
|
原来基督教和伊斯兰以前也是好基友 |
|
电影出于对伊斯兰教先知的尊重,并没有出现穆罕穆德本人,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因为伊斯兰教“不设偶像”。但其实即便出现了扮演的真人,难道就是不尊重吗?耶稣不也经常被演绎吗?曾经的伊斯兰多伟大啊,政治、文化、艺术......几乎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可现在呢?人们想到的却是混乱、极端、恐怖、战争......伟大的文明必然是包容的,一旦走向狭隘,就离落后不远了。 |
|
6/10。脱离了穆斯林野蛮、恐怖的形象,号召人物以对话的形式解决宗教冲突,影片中麦加早期的穆斯林声称创立了新的宗教,受到多神教统治者的迫害,逃亡至基督教国家阿比西尼亚,当迫害者来向国王要人,穆斯林解释:先知所教导内容和基督教的福音书,都属同一根源。国王很满意这番解释,收留了穆斯林,此后,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传播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独一的真主,要乐善好施、帮助邻居,最终,率兵占领麦加,禁止杀生和复仇,获得了城中心那座黑色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的控制权。影片崇尚俯拍的大全景来呈现广袤大漠的荒凉之美,以军队构成的环境中,在山谷环绕的平地上,白色戒衣的穆斯林浩浩荡荡举着旌旗和长弓,与带兵赴战的多神教对峙,画面层层递进,纵深感浓厚。但这个流水账的叙事缺乏乐趣,为隐藏先知的面貌而使用主观镜头,此举相当幼稚。 |
|
没什么印象,中规中矩吧,主角不能露面太致命了,连正统哈里发都不能露面,用剩余的人物代讲故事,没法深入,就成了流水账。虽然有些地方打破第四面墙。 |
|
See what anarchy they bring! They've even infected our slaves! |
|
见过无数关于基督教的起源和耶稣故事的电影,终于见到了一个穆罕姆德的。。。
像这种宗教电影没有人管。。。。V字仇杀 对居然被封禁。荒诞。。。 |
|
没文化的穷屌穆罕默德花了几天时间就成了主的messenger。对比下岗工人洪志,你妹的晚生了1400多年,如此下场是活该的了 |
|
电影全程没有正面出现穆罕默德,但通过相关人物的转述和巧妙的镜头调度,依然完整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先知的形象,尤其是在某些场景中,摄影机与穆罕默德处于同位置同方向,这样的设计极大强化了临场感,似乎我们正透过他的眼经历一系列大事。电影所呈现出的初创期伊斯兰教几乎就像是原教旨的基督教,穆罕默德的教谕比片中作风腐坏的基督徒更像基督徒,爱人如己、生而平等、不可崇拜偶像、只有一个神、反对暴力和压迫,这和当初摩西和耶稣所说的话语如出一辙,再看看如今伊斯兰世界的权贵阶层,与一千五百年前那些变了质的基督徒又有何不同?耶稣说先知的悲剧是在家乡被排斥,其实先知更悲剧的是在家乡被误读。 |
|
《上帝的使者》 利比亚
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分支,伊斯兰教跟基督教又是一脉相承,他们都同样信仰上帝,只是一个叫他耶和华,一个叫他安拉。
我相信三大宗教最初的教义都是劝善的,追求的都是天地大同。只是后来被有心给歪曲了,形成了宗教极端主义,这真的是太悲哀了。
|
|
- - FPA135: Introduction to cinema. fucking 3 hours fucking religious film. |
|
前面传教还在说互相尊重,尊重犹太人,尊重其他信仰,后面就砸了所有雕像,宣布只有一个神。可以,这TM非常清真,还能说什么呢,安拉胡阿克巴! |
|
每个宗教在创立之初都是强调博爱平等忍耐的,可惜都经受不住后世教徒的歪曲。不错的伊斯兰历史宣传片,考证很严谨。。 |
|
由于穆圣不能露脸,但主角就是穆圣,所以导演就在某些镜头采取第一人称视角让其他角色与穆圣互动——而观众就会神奇地获得“我扮演穆圣”的体验(这倒不是打破第四面墙),对于一部70年代的电影还是比较新奇的。不过似乎四大哈里发也不能露脸:阿里在拜德尔之战中只能以佐勒菲卡尔剑为象征,战场单挑的镜头好像粤语残片那些“v嗡嗡”刀剑特技一样;伯克尔甚至只能出现在旁白里。片中的东罗马宫廷大概就是在瓦尔扎扎特的电影城拍的,几年前去摩洛哥还逛了下 |
|
“和平的穆斯林”,这是我听过的最大的笑话之一。 |
|
我这个四等汉就是不喜欢阿拉伯人和假阿拉伯人 |
|
所谓的神使 不就是一个反打的主观镜头吗 |
|
怎么看啊,豆辩垃圾,看都看不了,没有播放,叫我怎么评论啊。只是这个图片没有视屏,是豆辩把我骗进来的 |
|
2019122 一星平庸 不能入镜的主角 主观视角 |
|
一到宗教电影,我就不明白了。尤其是巴基斯坦那边,好像统领着世界的宗教 |
|
启蒙的必然与信仰的偶然。一定会有启蒙,但不一定是用信仰的方式。就算是用信仰,也未必都是同一种信仰。电影记录了人类启蒙过程中的一个,它有自己的历史意义和积极作用,但它远不是标准答案。 |
|
世间只有一个神,穆罕默德是他的信使,而信使根本连电影都不能出现。为了防止危险,不敢继续吐槽了。 |
|
教义会被人曲解,就如同思想会被曲解一样。对于有政治目的或各种目的的人来说,一切的形式都是他们利用的手段。伊斯兰的教义本身是非常简单而宽容的,却在当代演变成了如此形式,实在令人遗憾。整部影片穆罕默德都没有出现,无论是形象和声音,伊斯兰教和佛教一样,其实是不赋神以形的。何况影片里反复强调,神只有一个,而穆罕默德只是他的信使。宗教里对待暴力和斗争的态度在今天依然很有现实意义。1977年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长度,我分了几个部分才看完。但奇怪的是,无论你从那个部分拿起来看,都是可以的。 |
|
伊斯兰教的创教历史!完全就是部洗脑巨片啊,诚然其中对宗教的某些论述还是很有道理的。 |
|
3星半720P The Message大漠沙烟,浩翰无边1610孤行者010440walker020155 021542 021916braveman022602教义上天同他们一起战斗025230 |
|
世影史推荐片目。片子虽长场景也略单调,却并不觉冗长。使者站在神之视角全程未出镜,在当时而言绝对是一大挑战。穆哈默德堪比伊斯兰世界的基督,然而除《古兰经》外几无作品传世,本片可谓填补了空白。 |
|
作为叙述伊斯兰教起源的正史类电影,《上帝的使者》具有史诗片的气度和质量,意义更在于是一部教科书。塑造具备神性的人物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不出现在镜头里,其中恐怕尤以不出现正面只出现背影最为神秘和有力量,《上帝的使者》是因宗教原因,而最好的例子其实是《宾虚》。 |
|
7.8 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帶領穆斯林打造伊斯蘭國的出麥加記。
「你不管你的侄子,我們來管。他分裂城市,使心靈遠離希望。分裂不同年齡的人,讓孩子反抗父母,年輕人都聽他的。我們是阿拉伯人,該服從自己的父輩,孩子不能教訓長輩;一個昨天還在街上碰面目不識丁的人,今天就變成真主派來的先知,這讓我們怎麼接受?他說死去的人可以復活,還說因為他創造了人類,所以他也能讓人類死去。眾神可能會離我們而去,把恩惠給予別的城市。告訴他,我們會給他權利和地位,還有天房的鑰匙,想要多少錢給他多少,告訴他想要什麼我們都可以給。」
「他這樣對我說:就算他們把太陽放在我右手,月亮放在我左手,我也不能放棄自己的使命,那來自於真主。」 |
|
为尊重伊斯兰传统,影片不能让真主现身,这是最难处理的部分。涉及先知的很多镜头都以主观镜头完成,让信徒面对摄像头表达与真主的对话,非常容易给人一种虚拟的偶像之感。配乐是一大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