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九点还是要离开。我……我的视线……就没有从比诺什的胸口离开过…… |
|
对我来说这几乎是一部理想中的电影,如何有一个思想上的idea,并且用电影这种媒介去完美的呈现,却又不丧失理论本身的深邃性,而表现为电影文本自身丰富性。 |
|
就好像阿巴斯本人说的,讨论真实与虚构的边界问题只是个借口,所关心的而是这对男女从陌生人到“夫妻”的情感关系变化。其实是一部很挑战观众的实验电影。 |
|
一开始你以为他在评议艺术作品,后来发现他是在表述思维;当你以为他在表达艺术观,其实他是在开展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当你以为他在用幽默戏作释解生活,其实他是在虚拟悲伤的婚姻现实;当你以为他在对话爱情,其实他正在进行电影的哲思;当你以为他在讨论电影的本质,其实,他是在展示正在看电影的你。 |
|
除了学会正反打了一切还都是原来那个阿巴斯,松散平淡的故事,不刻意雕琢的剧情,只享受安静的展示生活,不矫饰什么,不妄加评论什么,他把所有要说的都呈现在那里了,就好比一个长镜头,让观众自己去寻找共鸣,去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写镜头。一个好的赝品胜过真品?答案在你!★★★★★ |
|
看了茱麗葉畢諾許的『愛情對白』,精采的愛情辯證,再次突顯男女思考模式之別。當愛情被生活逐漸磨平,男人認為只是改變愛的方式,女人卻認為是愛與不愛的問題。雖然任何事都應換個角度看待,但男人不明白一旦女人改變了愛情的態度,也就改變了愛的決心。因為愛情是對談,不是獨白,是感受,不是對錯。 |
|
现象世界是理念的copy(摹本),艺术又是对现象世界的copy——柏拉图的艺术观,在片中籍由男作家之口,以对蒙娜丽莎的评议再度呈现,用意却不在贬抑,要消弭的是所谓摹本与原作间的“价差”。看之前不知是阿巴斯的片子,只心中连连赞叹、再在惊异。片末定格于一个空镜头,却让人心如潮水涨满。 |
|
中年危机版《爱在日出日落前》,赝品夫妇竟能如此入戏,泪点在咖啡馆的那个母子小故事 |
|
婚姻问题只是拿来做一个例子,在这对假夫妻的喋喋不休中,真实的情感被唤发出来。所以复制品或是副本的存在不是没有意义,而电影即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合法副本,导演完成了一次用电影论证电影的过程。 |
|
#SIFF#重看;所有艺术品都是现实的复制品,当你已拥有足够完美的赝品后,是否还需要探究原样存在的意义?将虚拟的文本理念切身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原样复制」,你会发现复制得再完美,也解决不了现实的皮毛;阿巴斯一贯主旨的延展,但更具欧洲知识分子气息。 |
|
真假之辨值得深思,虚实之间令人称妙。 |
|
好有趣的形式实验,比诺什的神演技,三种语言无间互换。阿巴斯cos了一段侯孝贤的[红气球](车内长谈,玻璃上的倒影),故事中的扮演又神似[花样年华],同时还是法式的谈话电影。问题在于原来的那个阿巴斯真的不在了(竟然反打了),这次出来拍戏的是个”副本“?阿巴斯的特点保留在声画关系中。 |
|
奇迹电影。连着三天什么都不搭理,看了三遍,就为了真实考察阿巴斯电影中的层次:第一遍揣摩剧情和概念间暧昧不清的悬念(!),第二遍听声音(语言vs情境,语言vs氛围,情境vs画面,情境vs氛围),第三遍享受纯粹观看的乐趣:不跟随情节,只观察人物的表情,构图的组成,景别的建立和流动,即电影的记录和审美性。每一遍电影都浮现出全新的面貌,阿巴斯已经无限趋近巴赫的神话:在一个看似流动的整体中,暗藏着无数相互照应,但模棱两可的细节,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些细节不但散发着装置式的趣味,而且扎根在形象本身的魅惑上,即它们既代表智慧,又代表土地。并且细节并不独立显明,而是被有机地排列叠加,以饱满深邃的整体危机被我们感受。借达内的词来说,阿巴斯的电影并没有“缝合点”,因为处处都是缝合点,他的缝合点就在此刻,就在自身。 |
|
Essay film的终极完美佳作! |
|
很大程度上仍然带有阿巴斯的实验风,比诺什的表演为影片加分不少,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
|
像《纽约我爱你》里面那个短片!这种本子真不是一般演员能撑起来的。极易被毁掉。好在却没有!朱丽叶比诺什就是好看,影后并不为过,只是横向比较此届似乎有更出色的女演员。 |
|
争辩之中的婚姻观,是男人与女人走进婚姻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岁月偷走了男人对妻子的激情,却塞给妻子一瓶敏感的眼药水;原作也不过是对生活充满“用心”的复制;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某些东西因此而富有了意义;她老公结巴的喊着她的名字——“玛..玛..玛丽”,在她听来却是一首情歌。 |
|
终于明白这幅海报的含义。阿巴斯是静默的,如同洒落在托斯卡纳巷道上的日光。悲伤却很汹涌,在比诺什深邃暗沉的眼眶中。口红的艳丽很悲伤,一个不自然的搂肩也很悲伤。一个再高贵优雅的女人,她最美丽和最悲伤的时刻,是面对心中男人的羞怯、期许和等待。简单的幸福可以复制,冷静的悲伤,不可以复制。 |
|
虚构:在语言间自如穿梭。 |
|
很有意思的故事或是实验,阿巴斯的话唠。 |
|
1.由对艺术中的原作与赝品各自价值的探讨,转入人的身份变换、角色扮演并呈露出婚爱里的真与假,论文内质与哲学性酷似奥逊·威尔斯[赝品],但同时绝妙地“讲了一个好故事”,契如融汇托纳多雷[最佳出价]。2.正面直视观众的正反打+男女主多次以银幕为“隐形之镜”化妆或刷牙剃须,堪称对拉康镜像理论与电影凝视—想象机制的完美运用:两人互动建立在身份误识、错认与幻想的关系上,猝然的对镜挥手与动作亦激起观影者霎时的误识错认;镜像融真与假于一身,恰似两人的将错就错&假作真时真亦假;角色与观众通过银幕/镜像/对方而得以短暂地相互弥补整合,一如人类通过爱恋或观影而暂时又虚幻地填满永远在想象中的匮乏/欲望。3.比诺什的表演令人击节赞叹!4.有[游览意大利]之感,喷泉似费里尼,教堂如[奇遇],话唠像[爱在],尾声室内光影若小津。(9.0/10) |
|
即使在赝品婚姻里 女人都是入戏到落泪 的 而男人只会站在门外 接过面包 |
|
特写就是最高点了吧,这种话多且绵密的看着真头疼 |
|
D+/ 第一部阿巴斯,巨型失望。宁可去看论文。 |
|
大师的赝品,干净的构图,角色的思想转述,依旧显现他的风格。谁说这是阿巴斯最好的片子,特写才是。 |
|
用一段似是而非的偶遇/婚姻故事,讨论原作与赝品的关系,形式与内容互为表里,指向任何创作、社会关系的想象性。喜欢故事的突然转折,泥沙俱下,但越来越不喜欢话痨电影。演员走位看着像是即兴,但结构设计感挺重。比诺什的演技甩出男主太多。意大利的光最动人。 |
|
很妙的转换,太聪明的母题,比诺什的表演也不错,一路上从艺术的争论到两性的角力,滑入如此悄无声息。然而还是有点冗长,比诺什表演有点痕迹。 |
|
所谓《合法副本》指的既不是原件,也不是仿品,而是二者之间的这套流程。阿巴斯在这一部杰作里所强调的是,原件与副本是在资本原则语境下才会成立的矛盾。换言之,版权与产权保护的是艺术的商品价值而非艺术价值。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仿品与原作一样美,我们欣赏这种无差别的美不该将视角局限在二元对立的某个单一逻辑里,而要经常置身于历史长河、文化遗产以及多语言系统当中洗洗眼睛。所以当男女主人公从狭窄的封闭空间来到宽松的公共场域时,光线一下子就由昏暗转为了明亮。作者抓准了两个经典的现代性元素:计程车围着地球圆心绕了一圈又一圈,儿子与阿婆的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所以《如沐爱河》的男女最终得到的爱既是仿品也是原件。阿巴斯借电影这面镜子好似在劝导现代人不要过于悲观:消费社会里的爱在批量生产,而古老的爱也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
|
两个主角加起来一百多岁了,老得很!但是老得很好看。喜欢比诺什的古铜色绸裙子。另外这片好适合懂英法意三种语言的人看!(说出来自己都觉得特装b!) |
|
要是在放《唐山大地震》的影院里也放几个摄像头,记录各种人大哭的镜头,然后做成一部影片也会很震撼的。观影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zMjIxNTk2.html |
|
2个人,3种语言,15年。真好,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论证了片名代表的意义。大师就是大师,从二人进入cp的状态起,虚虚实实,回味无穷。这可能是最美的比诺什。 |
|
完成大银幕复习。意大利是大型露天美术馆,全球四分之一的文化遗产都集中于此。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看待它的方式。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何种角度(环境)看待。赝品亦有其价值,寻求原作的过程便是其一,真假夫妇即最好的论证。当电影虚构的内容得到观众共鸣自然也形成一个赝品。没有真正的原创。 |
|
比诺什眼泪掉下来的时候我也就跟着完全融化了,那也是她在别人的叙述中当成被观赏者的时刻。从台下观众的视角开始,到焦头烂额的创作者离开留下更美的景色结束,伴随着钟声这是一种关于艺术作品鉴定的自省。除了影片中出现的物理镜像和窗框,母子新人老人夫妻餐厅文物甚至国籍语言也都可以一一对照并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成为自己的评价体系和感受。原作副本赝品扮演搬运摘抄,这一切由出自谁手,在看与被看中形成其存在的价值,无叶的花园美丑善恶真假好坏任人评说。但都抵不过最重要的今年刚去世客串的大编剧克劳德·卡里埃尔的那句爹味劝告对眼前人报以更实际的爱。相隔五年的回顾展在资料馆二刷,确认是最爱的一部阿巴斯了。 |
|
阿巴斯:就算是学艺术的,男人(大直男们)终究是个不懂爱又自私的蠢蛋…女人却永远“愚笨”得勇敢。 |
|
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故事好不适合发生在一个身处意大利的法国女人身上。 |
|
确实很不“阿巴斯” |
|
三星半。我原以为他们会争执、啰嗦出个所以然,和好如初或者断然分离,忘记了James九点半的火车。 |
|
唠叨和演技都掩盖不了的潮 |
|
学会正反打的阿巴斯 |
|
TORO VAN DARKO的短评道出所想,可我还是嫌闷了点。 |
|
我觉得这个故事最好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小说 |
|
3.5-4 |
|
合法副本存在也是因为这意义的世界吧,价值源于附加的意义,情感也是于关系而言。因此实在尽是可替换的吧。目前为止最喜爱的阿巴斯作品,虽不在讨论虚构与真实,倒也不离意义和实在的关系,启用专业演员也完全不损其本性,形式上和日出日落相近但牛逼太多了。就方方面面都很好啊f484f5e5fe |
|
这部电影,还真有点意思。我一直不太相信电影可以探讨哲学,说实在的,我就是觉得电影低哲学一等,能用电影探讨的哲学都是没什么探讨价值的哲学。不过这部电影,的确有那么点意思。有机会多找几部阿巴斯的电影看。 |
|
如果不告诉你这只是个赝品,你同样可以被崇拜两个世纪,直到被揭发这个世纪谎言你的身份才会被终结。只是你的本质身份不会被忽略。男人与女人的区别,是在乎这个真的是正品还是赝品的区别吗?去纠结于一个价值不菲但身不由己的价值,到底是有必要还是没有必要?一切都是来源于实际,还是幻想? |
|
思维的角度选取的很好,电影也做得很有料,就是比诺什拿个戛纳影后显得有点水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恕我愚钝,电影快结束才想明白男女主角的关系。夫妻?前夫妻?父女?……其实就是一对初次见面的男女,在实践着男主的理论:仿品也有价值。电影里甚至对白语种参与叙事。男女主角对白语种的切换亦是身份的切换。长镜头很阿巴斯。话唠与跟拍让人想起爱在三部曲,看得舒服 |
|
属于如果自己要拍电影的话最想拍但估计一辈子也拍不出来的那类片子 |
|
1博物馆放可口可乐 爱一个人不就是相同的行为 把普通日常的物品放在gallery里称作work of art它的价值便真的改变 2你说keep a distance from art works and focus more on our real lives 也是你脱离现实侃侃而谈不负责的小孩是最好的哲学家 3 她只需要你把手臂环绕在她肩膀让人一下哭出来4.5 |
|
别的没啥,比诺什的演技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