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似故事片,神似纪录片,形似京剧,神似话剧。退休后悠长的时光靠一帮票友打发,老不老的就图一乐。三位老爷子在戏外也扮演着老生、花旦和武生的角儿,室内对骂那段颇似京戏,过足戏瘾。 |
|
4.5.优秀的处女作,浓浓的京味儿。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人物从费里尼而来,镜头是安东尼奥尼,而大街上的场景又让人想起德西卡。被记录下来的北京,虽然过去了20年,味道减了,但感觉还在。文化与传统,就像电影里的老人,终将逝去,就像老韩头,最后做出的是妥协。结尾赞,但全片节奏掌控稍差 |
|
京城老年票友风波。黄宗洛老大爷,这演技真心绝了!全片绝大多数镜头都给了黄老,无论远、中、近景别,是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细看黄大爷饰演的老韩头这人物,喜、怒、哀、怨,活活跃然于屏上,毫无违和感,把一位退休后不甘寂寞又乐于助人的热心老人演神了!黄宗洛老师,真乃表演艺术家!8分 |
|
资料馆2015.12.30.7pm 采访那段堪称神迹,老人们充满动能的面部/动作和溢出画面的言语/戏曲表达突破了景框的规约。人民之殇,与不甘失去主人翁位置的人民,这种建立老年社团的努力,在文化再现中将越来越变成絮絮叨叨和自说自话。 |
|
黄宗洛用手指将花生捻进嘴里的动作就像《夕照街》中李丁无名指和食指夹着倒吃油条一样,是一种在银幕或生活上都几乎不可复现的京味儿细节。不过两部片中都触及的胡同拆迁主题,在八十年代的那部影片中是应许着美好未来的光明尾巴,在这里却是背景中隐隐作威的无形巨手。 |
|
各个环节都不弱,表演尤其好,以前不怎么待见黄宗洛,但他在这里演的真好。啊,幸福的北京人民 |
|
#资料馆留影#妈妈咪呀,这一屋子糟老头简直太欢乐了,为了唱几句京剧,吵吵闹闹就像吃奶的娃儿,较真任性又可爱,一个个都爱唱京剧(甚至怀疑每个北京大爷都是角儿),唱起来真是孩子没娘了,对他们发挥余热的精神实在佩服的很,不过荒诞处见人生,人老了该怎么办还真是个大问题,总不能天天在大街上管闲事吧?ps 很“娘”的那位花旦老头也太抢戏了,黄宗洛一如既往的出神入化。 |
|
充满亲切的、古旧的气息,时代的缩影,现实主义中隐约有超现实的味道,不乏幽默;人物刻画精准,老韩头的鸡毛当令箭和其后的怅然若失都表现得非常自然,娘娘腔、小傻子、大老粗、俩徒弟,均形象立体;结尾一段长镜平移令人印象深刻。 |
|
其实很多段落都可以再简练一些了,但是可以视为向纪录片靠近的风格要素。乔万有和董富贵两人真是抢戏。从现在的视角去看,体制对人的规训这一点上做得真是入木三分,甚至带出了些许黑色幽默的味道。1993这个年份真是微妙。 |
|
如果仅仅像主流评论所认为的展现退休老人生活情趣,那么绝对不可能打到五星(北京三部曲没有一部是温和的)。它最犀利的是处处对体制的映射,人在体制中的处境以及城市性格的塑造,近纪录和远观察的相互结合。京剧活动社无疑成为社会结构的缩影,而老韩的对记者的那一通官样文章又岂不是一个时代的尴尬 |
|
除了黄宗洛,韩善续二位先生,余者皆不认识。这些老人不是那种天才演员,他们是用一生的体验让自己在镜头面前变得坦然,通透,豁达。活动站吵架那场群戏是伟大的表演,他们真的是在找乐。20年过去了,不知这镜头上的老人,还有几人健在。。。 |
|
跟着戏迷看的,每段唱啥都给我讲了一遍,片里街景都是现在的哪哪哪也都描述了一遍,看着当年的老旧场景,北京哥们儿哭得一塌糊涂说做梦都在那胡同里转悠,嗯窗台的金鱼洗洁精和桌上的花生米二锅头收音机都有他父母的影子。我也挺喜欢开头那段街景,那旧时光和老家小城差别不大,澡堂子、活动中心、蜂窝煤、庙会、灰蒙蒙的天,跟着京城的步伐也风靡过加州牛肉面大王。 |
|
24.4.21 电影资料馆 太喜欢这个结尾了 镜头语言设计得非常精致 虽然是老片但是观影体验是我迄今为止在电影资料馆最好的一次
映后虽然是视频但是非常真诚 非常赞同宁瀛导演的观点 感谢这么优秀的4k修复让我能在大荧幕上看到那个年代的北京 |
|
真是京味儿版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大量非职业演员,与北京完全嵌套在一起。电影的一大意义是用胶片留住了90年代初的北京,此后的北京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影片不仅纪录了城市景观,也留下了当时人们的精气神(导演说跟京剧票友们生活了两个月,完全能听到了他们的话语,才敢下笔写剧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电影。影片看似最轻巧、最偶然纪录的影像(比如卖白菜的、或骑改装自行车的路人),都是导演的刻意营造。“把重场戏当过场戏拍,把过场戏当重场戏拍”,成就了这部美妙的片子。 |
|
莫名有种老照片活泛起来的错觉,街道巷口都似曾相识,服饰、标语、字体又都是陈旧的体例。京腔配一点管事儿的姿态,格外生动。退休的人,好难在陡然空落的私人空间里有着落(虽然我从来不会觉得时间会多得无所适从),这一番寻事,又闹了个本性难移的冲撞。可饶是如此,这群老头子居然处出了一种婚姻的热乎劲儿来。渐渐地,枝枝节节都让人觉得好笑,错以一种过来人看未经事者的慈爱神态去笑,觉得他们可爱极了。哈,在北京待上几年,我也晓得前门、珠市口在哪了。但是没字幕的北京话,我竖着耳朵也听不齐整。三星半。@资料馆 |
|
怀念远去的北京,小人物的群戏场面调度娴熟,符号化的场景设计表现出浓重的时代感。时过境迁,唏嘘不已。几笔勾勒出人物的真实状态,不涉及社会命题,简单还原反而精妙。遗憾的是当时限于资金原因,技术的粗糙不到位。雨戏洒水车喷水痕迹穿帮,声音全爆,美中不足。90年代初的电影语言跟现在还是不一样 |
|
演员个个出彩,尤以那傻子和那花旦搞笑,两场斗嘴戏,一场打破第四面墙的陈述戏都很精彩 |
|
宁瀛“北京”三部曲倒序补完。夏日:失神的体制外游民;民警:失衡的体制内底层;找乐:失意的体制边缘帮闲。剧本酥碎扎实,镜头摇移多变,剪辑疏朗有致,人物松弛得神。按时间正序看(93-95-01),亦有宁一脉相承对集权与庶民话语关系的呈现与探索,惜后作再无此味。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2015年最后一部大银幕电影。几位话剧出身的老戏骨们演技真是没的说。把退休戏迷老人这种市井小人物的心理,表现演得活灵活现。表演与导演不露痕迹。最后一场爆发的吵架群戏,调度精彩,如同纪录片一般生猛逼真。让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看似无政治气氛,实则讲述体制与人的关系 |
|
B / 虽然故事很模式化,但是细究每场戏内部的镜头安排、每一个细碎的角色细节以及最终磨出的熨帖地方风味,都是质朴灵动非常,是不知不觉逐渐漫上来的真实感烟火气。以及乔万友同志怕不是杭州天德池来的北京吧? |
|
人物塑造极为生动,有了鲜活形象的人物之后再怎么编排情节都更有趣,吵架抬杠的大戏看得津津有味,就连认针鼻这种小事都因人不同而有喜感。
九十年代初老北京风貌,已经和现在大有不同,而能抓住这种神韵,看似写实纪录、实则要花精力去堪景和布置才能拍出来。围绕一大帮退休老头的娱乐活动,都没加入家长里短的伦理琐碎,就纯粹讲怎么在唱京剧过程里“找乐“。简单而又不简单。 |
|
9分。浓浓北京味儿,京戏、京腔京韵。吵架一段戏好逗,黄宗洛和黄文捷好有趣,小小孩儿,老小孩儿,老头儿们很可爱。愿天下好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退休真是个特殊时期,有些人突然闲下来,一部分人精神无所依托身体就不好了,一部分人在家给儿女带孩子,另一部分退休生活安排得比上班时还忙呢,做运动、参加文娱活动、旅游、琴棋书画学习班等等。 |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0MzcxNzA4.html |
|
影片中所到之处全都是熟悉的北京城 空气中弥漫的味道还是那么一股“老北京”的味道 黄宗洛就是个老活宝 得益于北京生长的人生经历 他驾驭老韩头这个角色绝对不会困难 而且游刃有余 我最喜欢的一段戏是开场 台上台下忙忙叨叨的一段戏把老韩头这个角色勾勒的一清二楚 想不到宁瀛的手法也是这么干净和利落 |
|
有幾個非常不錯的段落,但收得太匆忙 |
|
名为找乐,实际讲的却是找别扭。 |
|
挺好一片子,就是单纯口味不太匹配。这里记录一下导演在映后视频里的一些分享:
1-作为一部30多年前的片子,数码修复确实可以帮助这部电影重新焕发生机,也解决了导演最后之前胶片时代定格没定住的遗憾。
2-导演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才30出头,之所以选择拍这帮京剧票友找乐的题材,是因为当初出国学电影看了大量电影史作品后,认为应该用影像把老北京的人物、影像记录下来。
3-导演认为这种电影才是真正的城市电影,作为观众确实也比较认同,非常的自然主义又富有地域特色,如今鲜有这样的作品了。
4-导演在人物创作和选景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在电影呈现方面则追求一种看着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
5-北京三部曲另外两部《警察日记》和《夏日暖洋洋》,资料馆也会继续修复。 |
|
在因岁月流逝而造成的无止境丢失中,我们只能执着地找点什么。影片充盈着鲜活的现实色彩,又不失人生思考与隐喻的戏剧性表达,其节奏流畅、镜头设置灵活,加上黄宗洛为首的一众老艺术家自然生动、深入灵魂的表演,使影片展现出一种喧嚣中的落寞,欢笑中的伤感,遂成为我最爱的第六代作品,没有之一。
|
|
关于京剧、关于退休生活,两者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更有趣的是那浓浓的北京味道,从冒着蒸汽的洗澡堂,到热闹的早点摊,再到围墙下的唱戏,更别说电影中那些时代所特有的细节了,西方电影热潮,西方流行音乐的出现,交际舞方兴未艾,官僚主义和红袖章,无法闲下来的老韩头仿佛典型的体制内游走的一代人,他固执、热心、喜欢规矩与秩序,在退休后的乏味生活中找乐无非是寻回一种存在感和归属感,在离开单位的日子,证明自己的价值,虽然只是个收发室人员,却面面俱到地发光发热,没有我他们肯定会感到困难了,但时代向前,世界最终还是属于年轻人的,老人们唯有放下过去才能真正在晚年生活中寻回激情与乐趣吧 |
|
捷克电影为什么牛逼,因为至今他们还保持着那种特有的原始气息。而中国的电影作者显然已经将这种特质消弭殆尽了 |
|
稳,真稳。声音处理,尤其是多个声音场并置重叠,实际上空间阔很多,吵架那场拍的很饱满,并且烟火气十足。好难想象是三十多岁的女导演拍出来的作品。 |
|
九十年代的国产片是世情的 这种世情是和九十年代的文学连结的 无论皮肉骨相 电影的小说感始终非常强烈 平铺耐心的纪实 和 一应顾全的冲突 对宁瀛的北京三部曲充满浓厚兴趣 |
|
我出生那年的北京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生活气息十足,古朴风味还在;如今的帝都已经变成了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多了人群,却少了人情。——看似一个故事片,可实际情节却不是很强,很多片段都像是对退休老韩的生活记录,真实感十足,演员们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最后活动站的那场吵戏足见功力。…… |
|
9.3 我爹刚内退那阵儿老在家拿他们办公室小韩数落我,现在找到个营生跟我打电话状态都不一样了。澡堂独白跟过去道别,长廊听曲儿,办活动站,比赛后台一堆老头讲京剧的好竟给我讲哭了,拉拉蓝问“爵士的未来怎么办”,我们的戏曲呢?内讧,吵架,丢扣,纫针。谁不都得找点乐子,走回去。 |
|
好久好久好久以前,我在淮海电影院看的。对 黄宗洛老师的表演,印象太深刻,而导演,我当时认为是个年轻无名者。最后就是想,人老了原来是这样的啊........现在,自己也老了! |
|
一位女导演拍摄的影片中,没有出现女人。找乐,而人间最大的乐子莫过于弄权(以他人为玩具)。在这部缺失了具体女性形象、描写男权秩序的影片中,女性的影子又无处不在,她们是墙上的照片、女浴室里的洗澡声乃至男旦的举手投足和老头们对家妻的抱怨(记者采访时不止一个老头说家里呆不住必须出来)。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最后一年,世事洞明的老年男性不再热衷谈论国是,而是将自己埋身“戏”中,“京剧里什么都有”,可是就在这个本应当乐得自在的小小天地里,权力悄然而至,并让老头子们毫无察觉地充当了它的演员。瓦解这一切的是时代的车轮,因为变天了(权力只是转移,就如斑驳的城墙依旧在)。当然,那个傻子不会被瓦解,这个第四代导演影片中的常设符号,只是个镜子。 |
|
故事片的开头,中间的不知所谓大概可以理解成是拍成了纪录片,到最后又回归了故事片。老韩头在门外听其他老头的对话,在墙边听其他人的戏,这种边缘人物的情节会使我唏嘘。最后鼓起勇气走进队伍里,好像是一种妥协。一种加入大队伍里,放弃自我的妥协。 |
|
没字幕也听不太清。一群票友挺逗乐。 |
|
關於變遷和適應,大街上飄起的英文歌曲,城牆下老人聽的收音機里的時尚音樂應對與京劇這一傳統劇目,舊式科班裡的嚴苛管理與現實人與人之間的不滿與猜忌進而發展為爭吵,在1992年這個時代里,正正凸顯了變革對於傳統觀念的衝擊。老人的最後妥協暗示舊日的一去不返。除此,也可以看做國民性的研究。 |
|
【2024北影节】细想起来极其微妙的作品。老韩仅仅是个普通收发室大爷,但他的“官瘾”却远高于机关干部乔万有——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只剩管那些货真价实的闲事和爹爹不休。镜头下那个庙会上会放英文歌曲的北京在如今看来熟悉又遥远。音轨修复得好灾难,环境音几乎没有了…… |
|
修复影展@苏修 要素很多。很多事情都只是图个乐子嘛(这可不是一句轻松的话,很多人生活辛苦到就靠这么点乐子续命了),但是有些就是人人好心善,但是规矩太多,加上老是喜欢让人扫兴,所以反倒是不讨喜,坏了大家的雅兴。不过总体来看,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去做对应的事情就好啦!但是本电影整体调度实在差了点,情节少展示多,更像风土片,经常偏离(有趣的)主线,观感本来可以更好。 |
|
我对京剧没有兴趣,不过退休老头子萌暴了,特别是在澡堂洗澡聊天的时候我觉得三部曲了 |
|
“北京三部曲”的第一部,黄宗洛把这个小人物塑造得很成功 |
|
用纪录的形式讲故事,一吐一纳都透着京剧辙韵。小人物向来难驾驭,黄宗洛老爷子吃得很透,人艺舞台功力尽显。群戏的处理冷静到不可思议,简练硬朗;老北京城墙根儿下的百姓故事本就如戏,生旦净末丑,啥角儿都有。 |
|
京味儿意大利现实主义 |
|
真好的国产片子。活动室吵架那段调度精彩,视角不俗。 |
|
那个时候的北京多好!没有夜店,没有酒吧。没有堵车!这帮老戏骨!毫无表演痕迹。都是生活! |
|
#14thBJIFF 资料馆。充满城市的历史与记忆的影像,人物刻画鲜活,守规矩的人总是最孤独。可惜声音修复效果不怎样,略有影响体验。(导演映后说,当年会选择让结尾定格在男主走向人群但没走到的时刻,但如果现在选择,会让他完全走进人群。) |
|
前面很生活像纪录片,老韩头碰见那一帮戏迷成立老年戏团变得热闹起来,一群老头很可爱很有戏,最后的结尾略显落寞。家里几代人都是唱戏的,看电影想起了小时候张罗小伙伴身上塞着枕巾裹着沙发套搭个台子咣才咣才唱大戏的童年时光。 |
|
小时候看过,印象不深了,20140410中午重温。真的很棒,最后一场戏太到位了,调度精准,机位多,人物鲜明,表现很自然,冲突一波接着一波,认针那段真是很有味道。前半部分也很好,灌水壶那段把凄凉感表现得很好,小傻子太有戏了。中间有点稀拉。看到好多当年的街景和市井文化:买票洗澡退休看传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