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一个《牺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整个剧情。我愿意把中间那段核战争的情节理解成一场可怕的梦。仍然有缓缓移动的长镜头、若有若无的声源不明的声音,比前面几部片子少了一些诗意,多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面调度。与《乡愁》一样,这部片子充满了老塔的宗教情结和终极关怀。 |
|
再看《牺牲》。死亡气息(完成此片后不久塔去世),宗教救赎隐喻(达芬奇画《贤士来朝》、玛利亚与羔羊)。戏剧色彩,母亲歇斯底里;突发暴力瞬间。用滤镜,压抑或漂白颜色,几近黑白。开篇九分多钟长镜头,全片115个镜头。声音果然很引人注意。用巴赫《马太受难曲》。在伯格曼所居法罗岛附近拍摄。 |
|
只说我看懂的部分:回归童年,舍弃自我,展现神迹;用戏剧式极简表演解构复杂剧本;延树木伸展方向上摇与俯瞰大地和微缩房舍的对比镜头;由自言自语、思辨,直到放弃语言;标志性横摇中保持平衡构图,甚至成为半环形运镜;结尾长镜头和所有镜像的运用都太牛逼,远远超越其他导演。影调纯净,音效完美。 |
|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只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
|
其实老塔要说的话很简单,我们这个世界,不能更好么? |
|
老塔遗作,1986戛纳评审团大奖。1.绝望,祈祷,信念,献祭,牺牲,希望。2.影调和色彩变换,灰暗阴冷的画面散发如临深渊的末世气息。3.微缩房舍同[乡愁],神迹展露(浮空圣交)似[潜行者]。4.老宅燃火的长镜惊为天人!5.结尾希望之树,想及[雾中风景]。6.由伯格曼班底资助拍摄。7.独白话唠后接戏剧化。(9.5/10) |
|
上帝赐你幸福。你和上帝是什么关系? |
|
“一棵孤单的树 / 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 除非有一个孩子每天提着一桶 / 比他本身还要重的水来 // 除非它生根于 / 泪水的播种期”——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树》 |
|
这是创造者的末日情节,也是哲学论文——尼采式的绝望,自由意志的沉沦(日本、澳洲都像是逃走和示弱),语言学转向。最惊人的还是他用这么高的强度坚持自己认为必要的艺术形式,神圣的戏剧感,就像结尾用椅子搭出的积木,和大火。这是创造者的自由,是他给出的希望和安慰,像宗教和酒一样。 |
|
老塔的天鹅之歌是他的时空美学和伯格曼形式的奇怪结合体。他的长镜头调度依然美呆,然而伯格曼深邃的象征主义他却没有手拿把攥,于是影片里出现的各个符号都太过直接。我们都能感到他临终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也理解他一定要留下什么的抒发欲望。然而这些过于确切的意象总是跳出来扰乱影片冥想的气氛。 |
|
看完老塔的最后一部长片,就需要跟老塔暂别一段时间了,这几天连续啃他的电影大列巴,血槽快他妈给我干空了,电影真的很美,我也真的很累。
老塔在电影上映的几个月去世,而电影又偏偏叫“牺牲”,同时联想到片中的故事情节,以及5年后轰然爆炸解体的苏联,难免会百感交集。尤其是看到片尾那行献给自己儿子的字幕,似乎可以体会到老塔那种对于世界的叩问以及对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人类的关心。
我是不敢说自己看懂的,但是我似乎能理解片中带来的那种绝望感,只是很好奇这种绝望感如何给老塔的儿子带来信心和希望?这让我不禁好奇他儿子会如何解读这部电影。
兴许是连续观看的原因吧,看卢布廖夫的时候会想到库神的巴里林登,看这部则会想起奇爱博士。大师们的电影会让我想起一句话: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
完全颠覆了对老塔的认知,前所未有的死亡/末日/恐惧三位一体的诡谲气息不断涌现,幻境的折磨与现实的灾难交织,却最终归于平静,在冲天的火光与属于东方的哲学思想里完成牺牲与新生,以语言的回归作为仪式般的神迹在绝望中给予世人最大的希望;预感到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塔在这部遗作中把自己全部的能量迸发了出来,他就像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上帝,无比失望后依旧愿意将自己最后的爱给予世间,在喃喃自语中离开世界,电影之神最终“牺牲”了 |
|
@新华,画质太差,没有睡去是最大的胜利。全片笼罩着世界末日般的压抑。死亡与新生。塔可夫斯基生命的挽歌,天鹅的绝唱,仍然是一位艺术家对自身与世界发出的疑问。只有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才配得上巴赫的音乐,伯格曼还差点。 |
|
老塔最奇巧复杂的一部片子,充满了祷告与爱,在我们因孤独而回避生命中的一切奇迹的时候,圣灵的风吹起,让我们苏醒与复活,我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花树,到那日来时,求那火烧尽囚禁灵魂的错视空间,让我们紧紧拥抱,再不分开。 |
|
符号繁多,语言晦涩,但主题并不难懂,特别是当你对基督教的拯救和末世论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乡愁》看作是彷徨和求索,而把《牺牲》看作是坚定地回答。这部电影完成半年之后,塔可夫斯基就去世了。 |
|
晚年的老塔变得这么絮叨,很多桥段拖沓得尴尬症都要犯了。宗教指涉那么明显,真的不用对着油画拍这么久啊。女仆都叫玛利亚了大家都明白啊。《镜子》和《乡愁》里大段梦呓一样的诗歌呢?这里边变成了Alex 和Otto 的絮叨。快找玛利亚。哪个玛利亚?就那个玛利亚,赶紧睡了她。我不知道你想整啥…… |
|
为了生命,他必须牺牲,那怕是选择死亡。为了希望,他必须绝望。亚力山大在死中才看到了生,就像那棵树苗,只有在大地的气味中才能触目天空的临在。而亚力山大那怕是这般绝望,却也是热泪盈眶的。
|
|
有时候重获希望只能将现有的一切付之一(二)炬。影片透露着绝望的窒息,片尾却是塔可夫斯基“把希望献给孩子”,像被他突然点醒一般 |
|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响起,我们看到平原上的一棵日本树,在如同舞台布景的元素中,开始了这个老塔称之为寓言诗的故事,形式与内容的张力贯穿始终,人物始终像在舞台上,也就是说,在神话中,邮差像神谕,医生像守卫,女佣像女巫,女儿像奥菲莉亚,达芬奇像弗兰切斯卡,所有人都像哀悼基督的圣母,在塞壬般的歌声中,亚历山大回到玛丽亚,为他儿子换取太初有道的理由,镜头如同舞蹈般,调度着房间、镜子和窗,但它的美学又连着日本,或不如说是侘寂,连胶片也吝啬着色彩,在黯淡的凝视中透出物体表面的深度,在一镜内水声寥落、魅影翩跹,真是如梦似幻,如假包换的塔可夫斯基。高潮戏在拍摄时因摄影机故障,重搭了房屋,“牺牲”蔓延银幕内外,直到最后,一个升降镜头,枯树沐浴着水波的光辉与重现的巴赫音乐,that's it,老塔的七部半,结束在爱的上升中。 |
|
@Siff. 看得非常非常不适非常非常难受,女人把信烧成水喝掉就是疯癫,男人把名叫玛丽亚的女仆睡了便是圣洁,女人听到战争的消息崩溃便是虚弱。男人把房子烧毁后世界便有了新的希望。看的过程中我反复在想女人为什么要生出男人呢,为什么女人要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被男性结构深深腐蚀的地球?甚至人为什么要是一个有理性的生物,试图用逻辑去创造神话与宗教,来硬生生地面对掌管着时间和空间的世界呢,我们分明除了身体一无所有,而女人连身体都没有。事实上我越来越不想去接纳这样的符码电影,体面、美丽,它们永远站在历史的正面。 |
|
9.0/10。完美的作者电影!塔神借伯格曼之人力完成自我超生。场景跳跃性很大,塔神的分镜头和场面调度(巴赞式长镜头)已达到完美,小提琴声催泪,布光极棒!长镜头一个连着一个,情绪涌动暗藏于每一幅画面之下(共爆发了5次),干净得没有溅到一滴血!PS:统治,力量,光荣,阿门! |
|
19.10.2009-- 电影符号分析课。值得鉴赏。 |
|
看完《伊万的童年》再看《牺牲》,一首一尾。在5K的Mac上看19G的蓝光版画质太好,加一星。“万物起始就有了语言,而你却沉默得像条鱼。”搜集事件的收藏家-邮差。 |
|
1.室内长镜头调度极佳,人动镜随,走位,变焦,重新构图。最后一场戏更是惊为神迹。2.卑微的祈祷,颤抖的牺牲,企图弥补人类精神世界的巨大裂痕,哪怕因信仰奇迹而发疯,也传递了勇气和信心(塔的天鹅之歌)。3.人物与主题传承《乡愁》,后者融入了一次私人感情的沉潜,本片则是一部由巴赫,达芬奇,塔可夫斯基共同谱写的人类精神预言。 |
|
哲学使我们看清人类自身的罪孽,宗教使我们找到救赎的灵魂之所。
海边的旷野绿草如茵,城市的文明衰败晦暗。
人类野心私欲孕育邪恶战争下,个体末世感的绝望恐慌。
人类所拥有的一切智慧,文艺哲学,面对暴力战争,毫无力量。
拉斯冯提尔《忧郁症》是否启发自老塔呢?
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颗悲悯的心,老塔如此,拖翁、陀翁如是。杨德昌从个体当下出发,探讨人类的精神困境;老塔则俯视众生,从哲学的全人类出发,同样的“说教”,同样怀有悲悯之心,同样对人类未来充满痛苦的希望。 |
|
#SIFF# 梦境和疯癫,大大大绝望和小小小希望。“牺牲”难免有歧义,叫《献祭》更准确吧? |
|
购入一本旧书,得知了一桩逸闻。80年代任港影节节目策划的迈克,在其散文里提到当年电影节放映,不问情由地将老塔遗作跟英文一样译成《牺牲》,但静心一想应参照原文译作《奉献》方妥。迈克说,欧洲大小教堂摆设的乐捐箱都刻着这个字,每次看见,都觉得对不起塔可夫斯基。确实,“奉献”比“牺牲”更贴合电影的意涵,而这几十年来,从大陆情况来看,《牺牲》也成了通译名,几乎无人指出失当,反而一条条分析这牺牲那牺牲,也是个遗憾了。难怪迈克会说这事成为其心中的一个疙瘩。 |
|
所谓片名牺牲就是:牺牲掉所有观众生命里宝贵的俩半钟点,眼睁睁的看一丧逼苏联大爷叨逼叨逼,最后点了自家房子投身邪教的窝心蠢事 |
|
The Sacrifice (1988) is the last film directed by Andrei Tarkovsky. It couldn't be more "Tarkovsk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pirituality and metaphysical themes, long takes, lack of conventional dramatic structure, and distinctively authored use of cinematography. |
|
“塔可夫斯基诞辰90周年”之月,准备看完他的八本,拿个徽章的。第一本就挑了“遗作”。上来的树让我第一时间想到《雾中风景》的结尾,看了时间,老塔(也不熟,方便称呼吧)的早两年,心理嘀咕希望比《雾》要好(至少好看)。可惜,尽管带着这份期望,接下来的“戏剧化”分镜、台词,黑暗的观影体验(结合慢到有点在忍耐的节奏和运镜),要表达的主题、各种隐喻和指代,人物行为轨迹,包括烧房子前十分“狼狈”的“教授”形象,都让我谈不上“喜欢”这种情愫。片末借用小孩再次还原的“万物起始,为何就有了语言”这个,感觉分散了电影主题,造成核心涣散,“落”的点(指点睛)并不好。总的来说,形式大于内容(形式又太舞台剧化,不具备电影的流畅感),内容又太“直给”。是时54的塔可夫斯基终究还不到至臻境界,可惜就止步于此了 |
|
老塔遗作。看哭了,老塔真的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传闻因拍摄《潜行者》而遭受辐射,最终因肺癌早逝的老塔,也正如片名“牺牲”一样,为热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影片末尾那棵树,在流动的时间之海中化作了永恒。多少赞美都词不达意。致敬永远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我们最可爱的老塔,您是自然与时间的使者,诗意的化身。您只匆匆一瞥,却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伟大的作品,谢谢您,谢谢您做出这么好的电影。 |
|
真的再不愿看这种哲学宗教知识分子老男的呻吟说教型大长篇,听几句还觉得有点意味,全程一直如此腔调就味同嚼蜡了。而且不断地强行用拖延和重复的方式为整体氛围增添所谓的思想深度和悲怆绝望感,让人逐渐疲惫麻木,更难体会角色作为人类的合理情绪,也不想去跟上思路理解那些支离破碎的对白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些磨人的循环反复是否有意义了。画面镜头的美感等等不足以支撑我再像这样牺牲几个小时的精神力 |
|
新生之前,必先毁灭... |
|
我一个字幕快五秒,另一个字幕慢十秒,我两个一起放,推理着看完了 |
|
正是观看《牺牲》的节点,电影里塔可夫斯基愿献祭自己的一切重启那战争四起的世界挽留人类,但就现在来看某些地方的人类所建立的文明、信仰和秩序就是垃圾,哪怕那些平凡的英雄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也重启不了那瘟疫肆虐却依然光辉灿烂的糟烂世界。 |
|
每次看老塔,都会不知不觉地睡着,然后梦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老塔的电影都梦幻。 |
|
masterpiece. Tarkovsky电影的一次自我演进,不再是语言引领摄影机行进而转为摄影机于多重构景的空间内部自由游弋,几处围绕人物展开的摇拍镜头和室内对白戏的定焦手法都与以往构成Tarkovsky电影的主要调度手法有别,其中一段俯拍长镜头甚至同Bela Tarr最好作品那样将神迹以宗教仪式化摄制。色彩轮转替代了前作中不止不休的念白与游走并为其设于舞台剧情境空间,因而人物站位也随之构设视觉层次。结尾较之Tarkovsky其他作品中的神迹降临反将其去神迹化,几乎是塔氏序列中最为悠长的结尾,或即Tarkovsky自身的终末挽歌。 |
|
看标注是2009年看的,十五年恍然一梦,我都不是过去的我了。重看依然觉得老塔是终极直男癌,在他眼里,女人是歇斯底里的神经病或拯救他们的圣母,看到两个男人商量和女巫上个床就能拯救世界,我只能出去上个厕所再回来。女人跟男人一样,都是活人,这个道理,需要今天和未来的艺术家去贯彻了,老塔那一代可以死了 |
|
画面美得像天国的森森墓园。如果是两年前,我可能会五体投地写出大串梦呓一样的皈依文字吧,但现在不同了。当天启四骑士沉默地接踵而至,出现在现实中,在“人们”之间,所谓“因信得救”显出它浪荡儿的一面,一种下跪的意识,彻底匍匐在地不愿抬头的应激反应,疯癫的自我保全。在这种相信中,没有对他者的看见。他者退化为意识节点的一道证明,一道需要不断躲避的戏剧之幕。难道人类应该遗传一种视觉的残疾?难道希望只是仪式的重演?可是你知道,希望不是纵火,而是怀疑主义者凿出小孔偷来的光,是彼得堡的大师、布鲁日的泽农日复一日精确控制的反应皿。也许老塔的时代需要重申疯狂,但不是现在。 |
|
要是找到高清版的,会再看一遍 |
|
知识分子总喜欢念叨一些哲学宗教美学,又喜欢悲悯众生,在那宽敞的客厅里,镂空的落地窗帘随微风摇曳,佣人摆好烛台,一边欣赏精美的画作一边不断叩问自己的一生,那种虚无感,那种想寻回旧世界秩序的迫切,贴合着那个年代的纷乱和巨变。唯独不同的是,老塔的知识分子最终会走向宛如《第七大陆》的绝地,寻求彻底的解脱,燃烧就是重生,重生就是牺牲。【REMASTERED/PHOBOS/11.0G】 |
|
9。补齐最后一部老塔。实践了《雕刻时光》里提到的日式物哀、侘寂等文化理念,在核战后末日电影质感的黑白蒙太奇中挑明了对世界的悲观,才显得最后燃起的希望令人感动,不破不灭,在献祭中牺牲奉献自己,种一棵树,孩童开口说话,镜头上摇是阳光、波动的水与镶金的木。镜子与长镜头教我们如何体验这个世界。行将就木,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也无需多言,只需虔诚地付诸实践。能想到伯格曼电影也能想到休斯顿的《死者》。#最近一次刷2023.1 |
|
有些明白“有些导演一生都在完成一部电影”这一说法了。塔可夫斯基在他的遗作《牺牲》中完成了自己“诗意宇宙”最终章的构建。因此,《牺牲》与他之前的影片不仅在手法上显露出一以贯之的作者性,在精神内核上更呈现出灵魂意义上的呼应与延展(童年往事、战争人性、家乡愁念、宗教神迹)。对于“梦境”/“现实”的处理,塔可夫斯基仍然贯彻一种彻底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在他自己的认识中,梦境是碎片化的真实,所以他厌恶用“锚点”的设定来区分梦境/现实。不过在《牺牲》中,塔可夫斯基似乎放弃了以往较为复杂和跳跃的现实/梦境切换,反而回归到《伊万的童年》时的原初状态。果然是返璞归真,大师之作。 |
|
就算到了现在,看Tarkovsky对我的耐心依旧是一次重大的挑战。闭塞的场景里的一帮神经病的神神叨叨,Tarkovsky的终极题材果然还是成了说教。老塔的最后一部作品啊,想来想去还是揣测不出一个罹患绝症明知不久于人世的导演在拍这部片子时所用各种设置和手法的意图。 |
|
我老师:DVD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看不进文艺片。这片子可不能课上放,不然大家都牺牲了。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修复版。长镜头构成的电影,很有我喜欢的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感觉。默默数了下,149分钟大概含119个镜头。前面一直没看懂。直到结尾震撼的长镜头让我浑身一震。瞬间通透。亚历山大以承诺的牺牲,祭祀,哑口无言来还和平的许愿。了解老塔和儿子的故事后有更深感悟 |
|
一头一尾两个长镜真有算计,招牌式的横摇和跟移也很漂亮,与前作不同的是,本片注入了几幕惊艳的“Broken Wall”,打破第四面墙直接参与同上帝(或观影者)的对谈。在老塔永远无法消弭的救世情怀面前,《牺牲》像是一份礼物,同时也是一份祭品。 |
|
为啥评价那么高 看来我不懂艺术 睡着好几次 不过这可能也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 如何在看似绝望 无聊 痛苦 重复的生活中看到哪怕一点点的希望 |
|
【4.5+】大量失衡的外景构图似乎有意彰显土地之宽广,生命的颂歌。室内空旷的布局摆放与阴冷色调、灰暗光感在强调末世的空虚恐惧,相拥着腾空太震撼。对于自然元素的调用一如既往,在一切浴火重生后、在伟大的牺牲后,镜头带着无穷的生命力运动着,孩童躺在那颗矮树边,枝条泛着水波折射的金光,是否回忆起诗意的从前。 |
|
即使老塔最后没有在故土离开人世,但他的遗作却和那广袤的大地产生了深刻共鸣。
其“末世意识”极其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