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老搭档啊,一配就是几十年 |
|
德纳芙与雨伞,德纳芙与资产阶级,德纳芙与德帕迪约,所有关于德纳芙曾经的一切都被有趣的塞进这个电影,该称作关于德纳芙的一切吧~峰回路转的作品,不到最后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讽刺却不单纯讽刺,抒情却不单纯抒情,当你觉得他也许野心很大后,却发现,他还是那个欧荣 |
|
开始时Catherine Deneuve 看到小松鼠等小动物之后拿出黑色小本子,我当时竟然以为她要发微博! |
|
大抵是集中火力砲轟男性權力核心,映照出「女神」的媽媽好,合乎當代政治正確的趣味,簡單而娛樂。丹妮芙好可愛,跑個步都有笑點,可以出來選總統了! |
|
《花瓶》(Potiche)是一部“向女性主义致敬”的轻喜剧故事片,令人振奋地论证女性风格能带来更强大的领导力。画面色彩浓艳,人物装扮复古而华丽,台词和表演谐谑却不肤浅,观赏性很强。 |
|
后现代情节剧,极重的道格拉斯·希尔克的味道,改编自舞台剧所以剧作甚为精到,演技一流(偶有戏剧腔过重的痕迹),有点血统论的意思,吐槽到位。德纳芙最后一展歌喉,想起《瑟堡的雨伞》。欧容自《时光驻留》之后最好的片儿。 |
|
还是《花瓶》这个名字贴切,非常有讽刺意味。复古的服装与女权。通篇的小幽默,以及各种有趣的对白,轻松的法式小品。 |
|
什么都在了,我挑不出一点刺 |
|
看到一半就拍案叫绝!凯瑟琳德纳芙的各种梗都运用得精巧有趣,讽刺很犀利但总体还是幽默开朗的,电影主题和托德海因斯的《远离天堂》遥相呼应都是复古+女权+贵妇生活,一个幽暗一个明丽,简直秒极了。最近连续看了几部欧容的电影都喜欢到不行,跪求全套资源! |
|
法国人的举重若轻 |
|
从八美图到花瓶,发现有德纳芙加持的欧容总如雅克德米上身,马卡龙配色载歌载舞,但题材总不那么leger;这部花伞一撑,恍惚回到瑟堡。八美图的男性失语到这里变得彻底,干脆让德纳芙从花瓶步步走上参政路,都是女性狂欢。写七十年代末,也暗讽今日政坛,嘲萨科齐;农场拉票真现实主义哈哈。 169 |
|
男同性恋导演大多女性主义者。 |
|
Ozon式蒙太奇的又一次完美展现。人人都热情而有戏。 |
|
Très bien |
|
70年代女权,法式传统喜剧,欧容除却了沙滩和密室带来新的可能性。噱头和政治讽喻的微妙平衡,性观念的轻巧介入,甚至还有德纳芙和雨伞这样的致敬小细节。女权政治的严肃话题被举重若轻,欧容近年来最漂亮的作品。 |
|
德纳芙与德帕迪约再次联袂诠出演。1970年代法国北部小城一家庭主妇阴差阳错找到自己在社会的位置,对女性甚有励志意义,导演又处处以喜剧和反讽色彩使影片免于说教意味,。与《八美图》一样有舞台剧色彩,雨伞工厂令人想起《瑟堡的雨伞》,也有喜剧歌舞场景。对政治阵营和选举的反讽描摹饶有兴味。 |
|
CD太可爱了 |
|
上海影城 |
|
女性当自强! |
|
D+/ 《瑟堡雨伞》后传混搭法式《华盛顿邮报》前传既视感。尽管整体还是太像第二波性平运动样板戏也依然有不少段落拍得激情澎湃浪漫恣肆。然而换个角度审视也是欧容诸多局限集中体现的作品。长片打卡完毕√ |
|
复古法式小品剧。 |
|
campy @SIFF |
|
和前几天看的达格南制造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不甘当花瓶的女人,要有所作为的女性,都是追求 |
|
德纳芙的个人秀,复古、轻松。 |
|
她是一个女人。 |
|
完全女权主义啊。风格好像又回到90年代后期的感觉。港版译名是有多囧!!! |
|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
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得活出自己的样子 |
|
Deneuve的雨伞和歌喉还有Depardieu曾经的一对啊~法国小清新小曲很喜欢啊。资产阶级VS工会厂主VS厂主婆。女性争取独立不仅是花瓶是上等品。欧容之作。居然翻成让师奶飞!! |
|
“她的名字叫政治,她是个难缠的家伙。”用诙谐与荒唐包裹的工业阶级年代电影。当大家都认为一个热情的女权主义者被她身边的花瓶式女性亲手埋葬的时候,她的革命触须已经摸到了巴黎的门。家庭剧,轻喜剧,时政剧,女权剧,似乎怎么定义都很妥。 |
|
演员强大,台词众多亮点,和八美图为姊妹篇,奥宗越来越驾轻就熟,影院欢声一片! |
|
复调,喜剧,中产阶级。即便是在这样一部电影,OZON依然没有忘记酒吧和海滩。 |
|
那小破沙滩又出来了 |
|
怀旧情怀 选取女性为题材。。。每个人都应该努力。。。。。。 |
|
欢快阿,妈妈万岁 |
|
说实话我只对摄影喜欢,或许是题材的缘故。 |
|
不闷,越看越有意思 |
|
女人的能屈能伸~~ |
|
两大主角,八个字: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
|
好风流一个师奶! |
|
让师奶飞 |
|
呵呵,只有法国会用这么轻松的方式解决这么沉重的问题。 |
|
法国生活烂片。还有阶级和女权等烂掉牙的内容 |
|
好多年前已经消失的《新电影》杂志盘点二十一世纪最可能成为大师的诸位导演,欧容排名靠前,但又过了这么些年,欧容并没有特别突出,反而越来越匠气,这几年就《登堂入室》算是佳作。 |
|
中产阶级的花瓶剧,师奶德纳芙很强大 |
|
德纳芙很迷人!配乐好听色调怀旧,很欢乐! |
|
7.3 一个轻松愉快的欧容。“花瓶”蜕变希拉里。 |
|
70年代西方最流行的女权主义话题,影像也做得颇有70年代的风味。我总觉得女权主义运动的副产品就是同性恋运动的爆发。 |
|
女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感谢Ozon!
他是一个很尊重女性的导演。 |
|
完全脸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