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调落,我才赶到这里……这个译文太好了,听着想哭。 |
|
那烂陀大学~~~ |
|
曾经的中国人就是这么荡气回肠的 |
|
简直想给十颗星,相比之下,打车去柏林环游世界八十天,都弱爆了 |
|
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信仰,通晓世俗和佛法,用精神和体行实现自己的圆满 |
|
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调落,我才赶到这里?这句最动情!为历史拨开迷雾。完美的纪录片! |
|
全方位跪的纪录片! 最恐怖的地方在于玄奘的演员可以演绎这么牛逼!!而且没有任何对白! 看完这个之后不想再看涉及西游的影视作品 |
|
生死大海,谁做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
|
舍身求法,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
玄奘真·天选之人。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矩?高昌国王太苦情,倾国资助了一位伟大的朝圣者,结果最后被唐太宗灭国,连功劳也落到了唐太宗头上。至于解说词里的大唐崛起啊中华脊梁啊……人家圣僧只求取得真经广传佛法啦。 |
|
所以我才觉得这辈子一定要走一遍丝绸之路~ |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
|
其实电影版的节奏恰到好处,不过剪辑掉许多细节也颇可惜,所以特地寻来看。常有人病诟佛教题材的纪录片里佛理寥寥,我倒觉得像这样些许穿插最宜。毕竟高妙的佛理不在文辞书页间,更不在影像声色中,因缘恰好自然得信佛门,而纪录片能做好本质的记录与呈现已是足够。 |
|
看了简版,配有英文字幕。然后又看了12集全版。还是免不了有点刻意的什么中华民族之类的政治标签化言辞。白璧微瑕。瑕不掩瑜。“佛祖成道的时候,我不知流落在哪里,为何等到佛法已经凋零,我才赶到这里。”“生死大海,谁做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
|
大唐西域記堪稱一部地理+人文的人類學志,玄奘本身遍讀佛典,不止精通瑜伽師地論,更在那爛陀研究過印度因明學。一輩子博聞強識,刻苦研究,探險時也頗有豁出去之勇氣,更為念念不忘東土佛法的建立。說愛上玄奘並非說笑是也。 |
|
活在世上,没有什么信仰的我所有的固执不过是赌一个不相信,可是为何这个从未怀疑过的人令人这般动容。 |
|
这不像是纪录片,人物刻画得好细致,堪比电影。 |
|
宏伟的画面和精良的制作不同于以往的佛教题材纪录片。玄奘法师的学识叫人赞叹不已,在印度学成后的全国辩论大会上,论主玄奘提出,如果有人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历经5日,无一人挑战,玄奘不战而胜。 |
|
从唐僧到玄奘、从孙悟空到猴神哈努曼、从女儿国到西女国、从西游记到大唐西域记、从神话到历史。公元602年,玄奘出生,五岁丧母十岁丧父,13岁剃度,27岁离开长安,跋涉苦学18年,645年回到长安,精心翻译佛经又19年。他一人穿越沙漠,在不慎打翻水囊后,毅然向西,五天五夜滴水未进;他被抓为突伽女神祭祀,突然的天变才侥幸脱离;他是那烂陀万余人中,可乘大象出行能够解读50部以上经典的十人之一;他是在全印度的辩经会上,主动提出如被破解,斩首相谢,十八天无人敢应战的佛教大师;他是十五年后,依旧想着为高昌王践行诺言的御弟;他是不避世俗,争取皇家支持的翻译家;他是在佛祖觉悟之地菩提迦耶,看到佛教凋零,不禁痛苦感叹”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的那个年轻人......可我们,除了感慨还做了什么? |
|
看的时候多次禁不住落泪,生命中听闻见识过的好多东西都被奇妙的贯通了,西游记、丝绸之路、大雁塔、那烂陀、敦煌、长安、贞观、武则天、慈恩寺、和田等等等等。前些天甘博的老先生讲,佛教翻译为汉字创造了30000多个词汇,“初心”一词也出自佛经。而玄奘的一生无疑为这个词作了最好的诠释。 |
|
玄奘个人的编年史,很好地讲述了当年的壮举和其非凡的历史意义,对中亚各古国的描写精短入韵,代入感很好,看完有直接去游览一番的冲动。结尾的拔高稍微带点政治意味,不是很舒服。配乐太煽情,作者程池,和《大明宫》共享了一张专辑,水准相当高,那一曲作者自己呢喃版的《大乘天》宛若天国的颂歌。 |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
如果你的脑海一直抱有怀疑,你的一生就走在了逃亡的路上。如果你一直持有信念,你的一生就走在了意义非凡的路上。 |
|
不管信不信佛,你能不佩服玄奘吗? |
|
偶然从CCTV9看到第一集就爱上了,配乐和演员很赞,一种莫名的力量把我钉在椅子上每天等他到10点。 |
|
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配乐仍会回荡脑中。内容与音乐相辅相成,不可多得的精品。每次看的时候心都能沉静下来,所以这片子的情绪渲染真是很棒,玄奘在静中散发出的坚韧精神在慢节奏叙述中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力量。程池配乐。徐涛配音,孙悦斌玄奘独白,简直是绝配。 |
|
05-06年,大三大四暑假在乌鲁木齐兼职带散客团,吐鲁番一日游跑了几十趟,在火焰山脚下的万佛宫景区,一连十几天都碰到了央视《玄奘之路》摄制组。 |
|
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
|
这可正是什么样的时代生出什么样的人啊⋯⋯ |
|
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漫漫风沙,隐隐驼铃,一份真心向西天。在线收看:
http://jishi.cntv.cn/jlpdxuanzangzhilu/videopage/index.shtml |
|
还挺喜欢玄奘扮演者朴实无华的气质 |
|
看完哭成球。从大唐到天竺,从长安到那烂陀,19年曲折艰苦求学路,19年呕心沥血翻译佛经。对这个人物的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了。如果没有他的《大唐西域记》,古印度历史彻底断链再无从考据,如果没有舍身求法的执着,也不会有那些珍贵佛经译本流传至今。干嘛追寻励志的故事?玄奘的精神就是中国的脊梁。 |
|
一下午看完,这是现在国内最好的电视剧。可惜选角是大败笔。 |
|
玄奘所曾到达的精神高度,后人已经很难去想象。于是变成传说,成为神话。可是这个民族绵延至今的历史又是如此的真实可触摸。圣人正如点点星辰,璀璨我千载华夏星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
重新认识了玄奘。不是印象里那个唯唯诺诺的怂和尚。独自踏上西路,比西游记更艰难,这是坚定的信仰力量。强大的游说洗脑力max。以及,回国之后,玄奘很会歌功颂德,和皇室打哈哈,使佛教在国内很好的传播。翻译工作19年呕心沥血。有时候觉得玄奘不仅是个高僧,更像一个把佛教当做事业去奋斗的人。 |
|
玄奘的故事真的感人 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么多艰难而漫长的事 凭借多大的勇气和耐性 换作平常人 也许倾其一生都完不成其中的一小件事 (那烂陀大学也是很开眼)(跟高昌王的虔诚比起来 唐太宗真的太精明太狡猾了) |
|
超越语言能描述了,用大慈恩寺里鲁迅那句:国之栋梁 |
|
前面大部讲西域,后面大部讲印度。前者较为熟悉,后者常被忽略,因为总觉得到达印度就算大功告成。但本片用了多集展示到达时那个特殊的印度——正是佛教在印度最后回光返照的之时。由此更觉玄奘西行意义重大,在薪火将熄之前把它带到了中国。最后两集回国后的译经,篇幅不多但也同样重要。 |
|
对后人来说,该感谢太宗逼玄奘写了这游记。 |
|
感人而崇高的精神洗礼,三藏宗师的一生道路。若无玄奘西行取经,汉传佛教大概不是今天的样子。感恩并随喜赞叹制作单位和演职人员的功德! |
|
电视剧 |
|
这部片子看的时候应该是七八年前了,看的泪流满面,爱着那个解说员,演玄奘的演员本人是个导演来着,今天想起,只因为又想起了这部片子的主题曲,整个专辑都无比热爱,最爱的那首单曲循环两百多遍,心之安宁处,吾心安处是吾乡。 |
|
一生只做一件事,当年历经磨难带回的经卷只剩十页残片,比这更让人难过的是今天我们目睹的——是佛教变了,还是中国变了?另外现在不少吃翻译这碗饭的,有1/100的责任心现在市面上都不会有这么多烂书。演员、动画都很给力,要能配上文言原文就更好了。 |2012-10-10 想看2018-6-28在看 |
|
不记得多少次点进来查看哪个不给五星了,那自己也好好写几句吧。最想说的还是非专业的主演在一部“默片”中把表演发挥到久违的央视历史剧水平,可能这就不只是演技了,是机缘。比如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是机缘未到,或许这也是这部纪录片值得也经得起反复观看的原因。没有主演的任何信息,但转而想,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行业,籍籍无名并不算一件坏事,或许那意味着另一种自由,默默地一心一念做自己想做而能做的事🙏🏻🙏🏻🙏🏻 |
|
唯有视死如归,才能有如神助,才能取得真经! |
|
刚刚想起当年在央视看过这部纪录片,同样印象很好。对玄奘开始有比较符合实际的了解,也就是从这部开始的。 |
|
用十九年的时间,从唐朝长安偷渡到印度那烂陀求学,再用十九年时间,组织翻译了四十七部佛经……和西游记中懦弱无能的唐僧的不同,真实的玄奘是个坚毅果敢的人,这部纪录片带你从神话回到现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
|
信仰 辩才 坚韧 世故 行动力 变通 聪慧 缺一不可 |
|
主题曲太好听了,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
|
201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