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潮给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它的灵气,相比之下现在的电影太匠气,故事、摄影、演员什么都对,可对的又好像很过分,像按公式做出来的一样。即便是电影专业学生拍的电影,也一股脑的要走好莱坞的大片范儿,太专业则无趣。 |
|
特别喜欢查理去公司谈合同的场景。从他上楼梯时起就能听到很嘹亮的提琴演奏声,在他犹豫要不要按门铃时,一个无精打采的女生出门,与他擦肩而过。这时有一个特别神的调度,一直跟拍查理的摄像机果断地舍弃了我们的主角,开始追随这个女生!女生走了几步后,查理的钢琴声突然响起,女生驻足,摄像机却没有停止移动,而是继续后退并远离被摄体,直到把女生孤零零地甩在空旷的走廊中央。钢琴声伴随着女生走出公司,衔接到盛装的查理在舞台上演奏,收获雷鸣掌声的场景。很多导演会直接表现主角的命运转折,而特吕弗选择把焦点短暂地转移到一个毫不起眼的龙套身上,通过配角的落败与失意,侧面表现主角的成功与得势。而且其高明之处在于,主角之后的陨落也在他与女生的交替之间得到暗示。查理终究也会成为另一个走出房间,走下舞台,销声匿迹的人。 |
|
只有法国人才会拍出这样神经脱线的黑色电影。他们才不在意犯罪动机、作案细节,追求的永远是至死的浪漫和感性。所以才会有男人在被追杀时,撞上电线杆晕倒,醒来后跟陌生男人边走边聊,听他谈女人和家庭。这个男人并不是主角,他还在被追杀,和陌生男人分开后,躲到了钢琴家哥哥工作的地方。钢琴家在妻子自杀后,隐姓埋名于小餐厅弹钢琴。餐厅里的一名侍女爱上了她。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行,若即若离,骨子里的浪漫劲儿就算在被追杀时也无法掩盖。弟弟的仇人把钢琴家作为了新目标,可这根本不是什么惊险的犯罪片,黑道杀手总爱絮絮叨叨。除了爱情和追杀,你不知道这群人想要干什么。相爱的人就那么任性地爱着,追杀的人就那么追杀着,原因和目标都不重要。 |
|
迷影情结的一次创作,把特吕弗擅长的好莱坞电影叙事和个人戏谑的风格结合起来。开头是黑色电影的风格,整个是黑帮片的变奏,钢琴师的内心独白和现实的对撞很有意思,雪地的场景跟后来科恩兄弟的《冰血暴》很相近,开头和结尾的钢琴曲形成封闭叙事,还留下对新来的服务员的悬念。这样的特吕弗挺有意思的。 |
|
过了一遍剪辑,相当于二刷了,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剧本上的亮点。男主角几乎面临一切矛盾都选择束手,就连最初的机会也是门打开那个时机的偶然性放到他手里的。其实故事相信的是这种“内心斗争后无作为”的普遍性,认为普遍性让人忽视这种行为的后果,所以有必要呈现它可能带来的不幸,有必要提醒人这种行为的无伤大雅是基于幸运才成立的。男主角弹着钢琴向前看的这个动作,是一种遁入安全结界的逃避,把自己隔绝于外界,相当于最后还是回到那个熟悉的旋律里,选择束手。 |
|
率性自由的法国新浪潮,剧情和节奏就像是蓝调,不至于哀怨,也绝对不妥协,不刻板,不犹豫不决,总是带点自负的,可爱,步伐像个大男孩,可往往又在浪漫前却步,其实内在都是在讲日常里的得不到,差一点点,可是又没有叫人遗憾和后悔,爽朗如此,人生便已算快意。 |
|
剧情跌宕起伏,剪辑干净利落。故事环绕在俏皮的音乐声中,也别有趣味。除了打乱的时间线,故事叙述和任务设定也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感觉。特吕弗的悲哀通常于此,现实之残酷在于命运之不可预知,不可改变以及人心之不可揣度。大量与行为矛盾的内心独白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 |
|
套了犯罪片的外壳,内里还是新浪潮的手法,不讲究故事原委,只有人物当下状态,钢琴师这个角色融合了很多矛盾点,外表内向床上火热,身边两位女伴接连死亡使他看上去很悲情忧郁,但似乎他又能投入到新的恋情中,也是特吕弗的幽默与讽刺了。 |
|
特吕弗最好的,也不仅仅是类型片,人物之间似乎在展开某种接力,敞开的情节让每一段相遇与意外都绽放出七彩的小故事,仅仅需要把两个陌生人框在一个镜头里便能产生魔力,运动跟拍镜头与讲故事的独白作为两种流,在这里展现出时间的含义和人物形象的张力。 |
|
仿默片的運鏡及奇異的畫外音自敘營造出不錯的代入視角,被潛規則的妻子、暗戀許久的情人、狡獪的店主與不成材的弟弟們等小片段都很好,但湊在一起並不能成為一個好故事——高潮一波接一波,卻不連貫,只成了瑣碎的短篇合集。 |
|
特吕弗第2部长片。1.满溢存在主义气格,戏仿与解构美式B级犯罪片,拍得很戈达尔。2.无主题,彰显自发与即兴性,及生活的无常与荒诞。3.车内插科打诨的绑匪,为科恩[冰血暴]借鉴,无意义话唠则被昆汀继承。4.画外独白(意图)与影像(行动)的背反。5.匪徒发誓与老妇摔倒的圈入。6.黑暗死谷vs白芒雪地。(8.8/10) |
|
还是那么肆意妄为,犯罪片外衣,实则是钢琴师痛苦的个人史:从对爱如同死灰再到重燃热情却又被继续打回深渊;一开始对女侍者的凝望视若无睹,最后的目光又在自我质疑中于另一位女侍者摇摆不定;特吕弗对细腻情愫的处理还是那么巧妙而准确。 |
|
7/10。没意思。后半段剧情跳跃性这么大,我还以为是戈达尔拍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模仿传统意义上那些因缺乏资金导致很多片段无法完成的好莱坞B级片。男主角表演很沉着,丝毫不抢戏。 |
|
原著美国犯罪小说,法国抒情调。技术很潮,台词诗意,时而幽默。姑娘上床脱光衣服后,男主角说“电影里面可不是这样”,于是将被子裹住诱人双胸。“反”电影。女主角中枪倒下滑下的雪景镜头最是诗意,在车上的温情莞尔足以让我春心荡漾。 |
|
射杀钢琴师,把他刚刚收拾起来粘和缝补出形状的灵魂再次击个粉碎,虚妄、轮回、宿命,他人即地狱;内心独白,旁逸闲笔,提琴女孩的镜头 |
|
特吕弗的第二部,轻盈而有幽默感,典型法国新浪潮作品(跟早期戈达尔的气质好接近啊这个时候应该是俩人关系最好的时候吧)。虽说今天看里面男人一个赛一个地油腻猥琐,不过片子真的是很有想法,一方面对犯罪片的套路烂熟于心,一方面又各种反类型(突出表现在各种散漫且枝蔓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喜剧式的瞎聊桥段)。闪回大段落处理得很好。内心独白的用法是本片一绝了。 |
|
为什么老是要厚古薄今、追捧名导?各位难道认为这些年的电影是在退步?个人感觉此片的叙事剪辑表演等方面都很稚拙,倒是比更被吹捧、豆瓣评分8.9的<四百击>要好看一些。 |
|
672M 射杀钢琴师.Tirez.sur.le.pianiste.1960.D9.CC.2Audio.MiniSD-TLF |
|
特吕弗诞辰90周年观影。黑色电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与新浪潮的糅合。手持、横摇、变焦,跌宕摄影随性如即兴曲;分屏、遮罩画幅、快切,跳跃的剪辑节奏又成丰富的装饰音。最好的是画外音与场景微妙的距离感,平添人物和剧情的暧昧不明、扑朔迷离。只是打底的故事实在无聊,像极最烂俗的黑色电影桥段拼凑成的古龙小说。 |
|
熱切回應默片和B級片...Truffaut說《射殺鋼琴師》精神上受到《Johnny Guitar》影響,“Nicolas Ray這部電影在法國和美國的意義不太一樣。法國配音不但沒有折損此片,反而強化它的風格。法文版典雅如古詩,韻味十足,也渲染了其悲劇性……它令人想起Cocteau。” |
|
路 人 转 粉 !太 好 看 了 !继四百击之后第二部长片,镜头语言相当不羁 ,悬念设置相当精彩,故事铺陈杂而不乱,最重要的是,特吕弗让我这么讨厌法国人的人第一次明白了这种生物的幽默之处,尽管结局又很悲惨。其实是凄美~ |
|
兄弟皆匪寇,琴师亦杀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前妻的崩溃,却做不出正确的选择,记一命;与强壮的酒保搏斗,出于自卫一刀刺杀,记一命;利娜送他奔命,又接他回城,问他回屋会不会再不出来,他仍毅然决然回去跟树敌置险的兄弟告别,放利娜独自在茫茫然雪地里等待,利娜被枪杀,记一命。
所谓射杀钢琴师,钢琴师没事儿,反倒直接、间接导致了多桩命案。然后,再重回酒馆做他的琴师,躲着疗愈,顺便结识新的女侍,成为她们一方天地里的新鲜爱人。 |
|
《射杀钢琴师》是对好莱坞B级片一种致敬的模仿,特吕弗与戈达尔一同实践了他们在电影手册中发表过的诸多观点——《筋疲力尽》和《射杀钢琴师》都可以看做是对美国类型片的一次变形,特吕弗承认“《射杀钢琴师》背后的理念是要制作一部没有主题的电影,只通过好莱坞侦探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我对荣誉、成功、堕落、失败以及女人和爱的所有看法。它是一个什锦包囊括所有类型片的形式与精髓。”从喜剧跳跃到悲剧,从黑色刑侦变为爱情小品,在看似随心所欲的类型转换下实则暗藏着一条精心编排的逻辑线索——钢琴师的内心活动。与左岸派不同的是,新浪潮并非纯粹的意识流写作,也不会对个体记忆过多发掘,但特吕弗在这部电影中却运用了极其抽象的表征手法来分隔出钢琴师的内心活动,并在时空错乱般的记忆重塑中将其释放,以此完成了一场对生命奇妙而真挚的独白 |
|
#特吕弗诞辰90周年特别纪念放映# @资料馆。特吕弗第二部长片,向黑色电影的一次致敬,内核还是新浪潮、还是法国。叙事又紧凑又松散,追杀逐渐被抛在脑后,被绑架的路途上是欢乐的空气。片名设置了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但我们只看到前妻的自杀与被浪漫化后的女主的香消玉殒。特吕弗说这部包含了他对“荣誉、成功、堕落、失败、女人和爱”的看法,略窥一二。 |
|
一个钢琴家的孤独情事,最后中枪的不是钢琴家,但却把钢琴家永远杀死了,或许周围的人都是庸俗的,庸俗往往可以带来幸福,即使是短暂的善变的幸福。早期的特吕弗真是才华横溢,对人类感情的感受也总算不是脱离大众的曲高和寡,女主真的很好看很可爱 |
|
按特吕弗本人的说法,只有《四百击》、《射杀钢琴师》、《祖与占》是他真正想拍的电影,《四百击》是对社会和家庭的反思,《祖与占》是对爱情的看法,而《射杀钢琴师》是包裹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人生观点
男主为了成为钢琴演奏家,接受了妻子的牺牲(没有直白的表达,含蓄的以对妓女的尊重影射),在妻子自杀后也没有自责到放弃,当遇到女侍的支持时仍然尝试东山再起…
日后的走向果然如同电影,执着于功成名就的特吕弗同电影手册的戈达尔等人和新浪潮电影渐行渐远直至分道扬镳,靠着商业电影获得好莱坞和主流的喜欢(不知道是否该唏嘘)…
具体到本片,刨除人生观点,除了妻子故事的插叙和画外音(虽然我不喜欢本人喋喋不休的将心理活动叙述出来,即使有点幽默),其余很一般,尤其是犯罪、悬疑展现方面!
|
|
有一种克制的美感,点到即止,不显摆但有设计感,不煽情但有况味。看到最后,我感觉自己内心不够平静,我甚至幻想了一个结局,钢琴师弹着弹着琴,又和新的女服务员对视了。我也太邪恶了。 |
|
实在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同第一部作品“四百击”相比,特吕弗有很多改变,他尝试了完全不同的叙事风格,并不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是为所谓的主题服务,这也让你的观影乐趣变得随遇而安。 |
|
十月底的特吕弗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展,碍于时机不凑巧,只刷了四部,最惊喜的就是这部《射杀钢琴师》,流畅,元素丰富,又是特吕弗阴郁思辨画风中难得一见的解构和戏仿。女性角色也是个个出彩。 |
|
特吕弗的第二部,依然新浪潮拍法,但故事连三流都算不上。。。太煎熬了。。。名声很响,但他的电影真的佳作率太低。。。戈达尔那份神神叨叨和神经质式的声画依然可看性很强,侯麦的狗男女小故事至今有人不断提起,特吕弗陷入安托万的面孔和处女作的迷宫之中,久久不出来。。。 |
|
剪辑非常有想象力!不断用多次拍摄的相同动作戏剪进主叙述的动作里 尤其进女主房间闪回那场直接懵了还能这么闪 差点以为故事线错了 在人物转移上的小机灵继承了不少大师 追逐戏还是特吕弗风格十足 巴黎跑乱剪。看的版本很可能是阉割的床戏被处理的一塌糊涂 胶片都花了 结尾也很仓促奇怪 但还是盖不住这部神奇的片子/期待爱人成名的女人和她们婚后生活的不满 Lena的死或许对她是个更好的结局 而男主也很识相地回到了小酒馆弹他喜欢的钢琴 |
|
特吕弗的“美国制造”,美国电影式的“内心独白”和类型片的桥段诸如“追杀”“双重身份”“回到原点结构”在《射》中被大量运用,甚至加入法国印象派的叠化。但这些形式化却仍旧是基于巴赞的“真实电影”的骨架之上。一种快节奏,无主题式的现实再现。荒诞的动机。谋杀,反倒成为了最不重要的事情 |
|
特吕弗就是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牛啤到不行但绝不做作的导演,无与伦比的现实主义和法式浪漫撞击在一起。街头陌生人同行一阵儿,因为陌生才能倾吐心事;咖啡馆儿里打斗,抓起电话做武器;爱人倒在雪地,倒置的五官挂着雪。小偷家族里的谋杀犯;听不懂charade的风月人;兄弟们向载着梦想的车扔石头,宛如歌声;无论生活多艰难,他只知道坐到钢琴前去。 |
|
特吕弗至少比戈达尔有幽默感。 |
|
晕,究竟多少人借鉴过这部。首先盖里奇就跑不掉了,车内快速对话和镜头对切整个风格学到精髓,以及牛奶瓶突然砸中窗玻璃两杆大烟枪太明显了竟然无人说过他致敬特吕弗这回事!还有马丁斯科塞斯的画外心理独白叨叨叨十有八九也是这部来的。所以特吕弗才是玩好莱坞解构主义电影的先行人嘛。 |
|
仅以此片记住操蛋的张北音乐节第三天的直播,从The Soundtrack of Our Lives到知道Tricky不转了一共花了两部部【射杀钢琴师】的时间。去你大爷的。
|
|
我本来想打四星。后来我去数了进门按门铃那段的帧,决定给五星。(每周给你上课的老师突然出现在CC的评论音轨,突然觉得写她的essay又有了动力。) |
|
8.8/10。①主线是因被弟弟牵连而被黑帮追杀的男主与妻子的悲伤往事(妻子为了丈夫前途同意被潜规则,后来因愧疚自杀)和与新情人的爱情(新情人后被黑帮所杀)和与侍女未来可能的相爱。还有一些与主线关系不大且未讲完的支线。②通过精美的摄影、丝滑优美的高水平运镜/场面调度、大量的内心独白和镜像营造了细腻而轻盈的浪漫感。③随意的叙事结构(如①所说)和(富有原创感的)闪回剪辑(圆形分割的画面、圈入圈出、双重曝光、叠影转场)营造了肆意感,然而「肆意」虽然也浪漫但气质上在这片中与细腻相悖。虽然两者总体平衡地挺好但影像力量被大大限制。④男主表演似乎没演出②所说的影像气质。 |
|
推动剧情发展的绑匪追逐主线并不和男主角直接相关,现在进行时发展的恋情却引出男主过去曾经经历的第一段爱情悲剧,内心独白的自我劝告总是和接下来实际的动作行为并不一致,绑匪胁持人质的紧张时刻反而充满各种笑料,从多方面都显示出一种错位感。
继续弹奏着钢琴,那平静的琴声中隐藏着多少伤悲痛苦。 |
|
#法国新浪潮# 特吕弗的反类型经典之作,对各类迷影元素信手拈来,以至于其更像是一封献给电影的情书,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导演本人的影迷属性,因此特吕弗并不排斥主流的商业制作电影,这也为他后期回归自己口诛笔伐的“优质电影”奠定了某种基础,精细的排演调度、考究的布景与大牌演员尚未攻陷特吕弗的作品,但与戈达尔自主编剧的行为不同,特吕弗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仰赖于成熟的文学文本,代表作《朱尔与吉姆》如此,《射》亦如此,生动欢快的摄影在肯定青年文化的活力同时,也是最为符合原著小说调性的风格择取,黑色电影、心理剧、惊险片、悬疑片等类型标志纷至沓来,突变的基调令观者难以确定某个类型公式套用、读解,而可单纯从这些难以预料的变调中获取观影快感。
2022.11.20 |
|
看戈达尔片子的时候,觉得人物的烦躁和结构的破碎是契合的。这部片子,人物和结构却有些断裂。 |
|
#2022.10.9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 本是从头开始的朴实人生,却因为哥哥的到来再次变得不平常。在爱情面前有想法,但却没能抓住机会,只能眼睁睁地两次看着心爱之人离自己而去。命运总是充满未知和神奇,不知道又一次从头再来结果会是如何。 |
|
#以新浪潮的方式对好莱坞美式动作、犯罪片和追逐喜剧的解构和反抗:一次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镜头转换:暴裂,荒谬,是对无尽尽头的绝望与反抗:查理在走出妻子房间后摄影机跟随其心理节奏短暂停留到快速跟拍一个加速地俯冲朝向窗台之下妻子身体的预知和惊悚感;查理进入办公室前跳切特写的手指映衬小提琴节奏;雪天飙车,结尾莉娜在白雪之中奔跑狂飙的侧面特写和最后大远景之下翻滚下雪山的绝望;太过于炽热和强烈的情感,不顾一切地疯狂,钢琴师成为亡命之徒,浪漫、激进而又疯狂,莉娜和查理妻子的死太绝望了,一种在黑暗之中摇摇欲坠又不顾一切向前俯冲的决绝:为了爱情横冲直撞的女人们啊,像凄美扑火的飞蛾,如此奋不顾身,一种壮烈又飘然的美。钢琴师家族的心理深渊葬送爱与希望,法国的黑色幽默,纷乱的法国社会,特吕弗的镜头语言太极致了 |
|
本以为开头的逃亡者会是主角,结果讲的是酒吧钢琴师的故事。犯罪元素与爱情元素融为一体,他在心中默念千百遍却欲言又止的告白,鼓起勇气伸出的手被不断躲闪,对眼前的灾难选择逃避,悲剧发生后又将酸楚藏在心底,进入下一段命运的轮回。所谓的绑匪也不再面露凶相,跟抓到的人质一起聊女人,一团和气,甚至连孩子都会帮他们修车。三个圈三个镜头拍摄老板卖情报,一个窥视镜头又让说谎话的绑匪的老妈被诅咒,倒地不起。能看到很多新浪潮的风格,越轴、跳切……总归是属于法国人骨子里的随性。 |
|
看的第一部特吕弗也是第一部新浪潮。真是迥异经典好莱坞的景观,文学性非常强的电影,从中可窥欧洲文学传统。小切口的故事,最后竟有宿命感的人生悲凉况味。真是对电影做出小说性的探索。喜欢男主角反阳刚气质的柔弱暧昧之美,AB叔也是演钢琴家,也是这样的眼与眉。 |
|
打破线性叙事,画面随性自由。接踵而来的困局和大量的内心旁白很黑色电影,可以窥见大量希区柯克的痕迹,处理得却很法式,带几分俏皮。 |
|
Nouvelle Vague特吕弗第二弹。钢琴琴键在我眼中突然成了异常显眼又美丽的存在。黑白片的质感让黑夜显得无尽。爱情如此忧伤。 |
|
非常有意思的片子,不闷,当然如果把它当成悬疑片之类的抱着看望希区柯克大爷的念头看就必定失望了~之前看了一点相关的东西,有一定心理准备,或者说影片比我想象得好太多~不愧是新浪潮的大师~ |
|
特吕弗的杰克苏,盗贼家庭出身的音乐天才,姑娘们见了就爱,还个个儿玩命为之牺牲,老婆为支持他事业出卖身体,妓女为帮他看照顾孩子不做生意,同事为当他情人献出生命,这份苏,苏得人满地掉冷痱子…… |
|
48分钟床上缠绵一段拍的很美,还有最后雪景一段。裸露的钢琴具有另一种美。虽是一个悲伤地故事,欢快的BGM加上两个话唠绑匪,让电影节奏显得很轻盈啊。艺术家总是深藏功与名,钢琴师最后上扬的嘴角,谁又不是有故事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