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赛人说的“性感”是什么意思了,整部电影有一种浮动的情欲,这种情欲与暴雨与泥泞与曲折的山路进行相互作用,在影像和现实空间中肆意弥散。这是《冥王星时刻》的神秘之处,完全区别于新导演们的伪阿彼察邦风格。
内核及男女尬聊的形式相当洪尚秀,但绝无半点模仿或致敬的痕迹。章明完全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又很聪明地(无可避免地)给人物赋予剧组勘景的任务,艺术工作者之间的哲学交流变得顺理成章。
当我以为它要变成一部无聊的消耗体力和精力的“登山电影”时,曾美慧孜出场了。空气中欲望的浓度在那一刻达到峰值,她的服装、动作乃至呼吸里都是戏。伸手接水是最高级的情色段落,而这居然是现场即兴发挥的。曾小姐拿影后是迟早的事,她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比春夏更强大、更鲜活、更有包容性的存在。只几个镜头就让观众确信她已经融化在角色里。 |
|
曾美慧孜可以用后背演戏 |
|
导演双周看了首映,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各自极致。为男导演挡酒处理事物的女制片,年轻有思想可以与男导演交流的女摄影,肉体饱满且仰望男导演的村妇,分别像是男性向往的母性,青春与欲念。每一个都被男人需要着,却又都残缺着。 |
|
丁制片开玩笑地说,三四十岁的我们有,二十岁的我们也有。可究竟什么样的才是男人想要的?越往山中走,他就越迷茫,却在这山林深处遇见情欲的激荡,粗粝且撩人。曾美慧孜即是肉欲的化身,袒露的胸脯,泛红的脸颊,无法克制的喘息,伴随着总是汗涔涔的呼吸,她是那一抹无法名状的渴望。 |
|
传言需要失明才能应验,生命需要止语才能行走,道路需要涉水才能趟过,丧歌需要死亡才能演奏。据说往生的人若没有渡河,就会变成野人在丛林里出没。我们追寻一场死亡,等待一场大水,饮酒传递爱意,接水抚慰情欲。眼冒绿光,化身野人,燃起星火,在每个幽寂而孤独的时刻,我离地球很远,离冥王星很近。 |
|
王导演是孤独的,他有才华,可是没人懂他。
度春是孤独的,她怀孕了,孩子的爸爸却一无所知。
小白是孤独的,他是一个被忽略的存在,没有人在意他的意见。
春苔是孤独的,她被“囚禁”在大山,和外界隔着一条鸿沟。
正如冥王星也是孤独的,它是太阳系最外围的一颗行星,曾经还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大家庭。
有人说,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曾经我们相亲相爱,如今我们天各一方;
曾经我们情同手足,如今我们形同陌路;
曾经我们相见恨晚,如今我们有缘无分。 |
|
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不断行进中的身后跟拍,几次溘然梦醒,大叫有野人,甚至是天黑落雷雨,滚烫而来的情欲。导演不断撩拨观众的好奇心,你以为有故事发生,至少,总要发生点什么吧,结果在那趟采风之旅中,什么都没有发生。甘当后援、言语较量、心如死灰的女性角色,似乎构成了许多种电影观众。可是,那些过于书面文绉的感慨,却不能为电影要探讨的话题背书呀。刘丹和曾美慧孜身上,各有死火山与活火山🌋一般的情欲,很棒的女演员。然而,名为《黑暗传》的丧歌,包括那个洞穴,又让人联想到需要共情的四个春天。想穿过那些生命的黑夜,可不是简单操练,推衍几盘就行的呀。 |
|
导演说打翻水盆是意外 后面曾美慧孜在楼下接水的片段是即兴的表演 这姑娘太厉害了 |
|
前半部分公路片部分看得有些困顿,但后半截真是精彩,女二号甚至比女一号更出彩。也有牛逼的长镜头以及山林野人的传说,村落很是迷人。建议精力充沛之时观看,不然容易撑不到后面。 |
|
上海这么偏远的地方,没去过 |
|
女人爱男人的三种方式;男人回应女人的爱的三种方式。章明的神秘主义还是那个味道。 |
|
“也许拍着拍着就有灵感了。你这话听着让人感动”!一个导演把一个导演拍电影采风的过程拍成了电影,于是就有了这部《冥王星时刻》。现实与梦幻的交织,有诗意但不丰富,更多的还是神秘,复杂的人物关系,抖机灵一般让人会心一笑的台词,道出了电影拍摄中的诸多无奈,也指向了人生的思考。最喜欢夜宿小村寡妇家那一段,拍出了双方的暧昧与克制的精髓,捧水而睡,熄灭心中情欲的火。最后,但凡叫老罗的家伙,都挺可爱有趣的。 |
|
章明导演的这部新片回归到早期的风格,在思考电影故事究竟是什么,加上他之前几部电影偏类型化,感觉片中导演的思考和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自己的。这部电影在美学风格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写实的风格,东南地区的地方民俗加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东西,观感上非常的不一样,和阿彼察邦或者河濑直美那种东西又很有不同,可以说非常个人化,非常章明了,至于好不好,大家喜不喜欢就因人而异了,反正这种东西这两年已经是烂大街的趋势了。至于几组人的关系,非常的直男,特别是小寡妇出来之后。 |
|
声音问题也太大了。。。 |
|
文青界的《逐梦演艺圈》...围困在全片的所有人物、事件发生的所有环境,都可以当做是一个“颅内故事”/“内心困境”。当然,这也同样映射向了章明的中年矫情症候群,无谓的创作困境。神秘主义的氛围一直没做起来,流于言传身教,自然环境白搭,那么辛苦地拍摄有必要吗?全片唯一华彩就是曾美,她拯救了这部电影。 |
|
章明重回巫山,有导演的自我投射,对灵性的追求有如阿彼察邦,却又很章明。围绕丧歌展开的电影采风中,提供了丰富的对立关系,包括生/死、男/女、年轻/衰老、过去/现在、商业/艺术、乡村/城市等,每一种都值得玩味,后半程小寡妇与导演不可言语的心灵碰撞,更是观众与电影的关系。 |
|
电影整体虽然散漫焦虑有些不知所云,但为了曾美惠孜那一小段还是非常值得看看的(就是她的段落太短了)。一个压抑欲望似乎已经很久的年轻寡妇面对突然出现在身边的帅气男人会如何应对呢,那种荷尔蒙暗流涌动的感觉呀~ 能感觉到观影者和她一同面红耳赤地低喘。而且这种奇妙的感觉就像一个意外一样,并非任何人的本意,是多么美好,更加值得珍惜 |
|
制片人没剧本就敢找投资,导演没钱就敢拍电影! |
|
重回巫山,不见云雨。很神秘意识流的一部片子,最后半小时突然出现的孤村寡妇更是一度成为主观视角,更添迷幻。采风小队的经历无疑映照了作者很多真实心境和独立导演的一些共同困境,王学兵饰演的导演披着端庄文艺外衣,内心却是骚气猥琐,也是很耐人寻味了... |
|
7。比预想的好看。尤其后面,情感细节和调度都很有心思,人物关系也很有趣。跟拍长镜头在技术同时,还饱含情感力量。 |
|
曾美慧孜的背影一出来,就感觉有盛大的春水从屏幕里涌出来,整部电影都活过来了……#Best Ass of The Year |
|
戛纳最差,之一,矫情的快尬死我了。 |
|
#PYIFF#导演要拍观众看不见的东西。观众看不见的导演又是否能看见。观众看见的又是否为导演所见。一部导演拍摄传记剧情片,《黑暗传》和农村葬礼,孤独死亡和个人意见。章明导演的调调散淡自由,充满情欲,挺喜欢。 |
|
pluto被九大行星除名,章明也该被第六代除名 |
|
年度最作者电影的国片。稳定风格、独有笔触、自我指涉,三部曲之一,多年积蓄的阶段性呈现。双重感知落下来,是艰难不堪现实世界与孤独迷茫精神之旅的交叠。噩梦之后,重回巫山,源泉还是黑暗之心?未完成的人物结构、不断移转的关注、微妙而强烈的情欲、丢失的闲笔、太日常的神秘和被包裹的私人情绪。 |
|
失重的两段式视为逆向结构亦可,或者视之为导演在创作困境的一个梦亦无不可。根植于东方山林民俗传说的神秘主义,深具章明式的标识元素---氤氲,迷蒙,暧昧的欲望交错,生死界限的探触,以及与自己作品的互文。在冥王星时刻的半明半昧里,《黑暗歌》揭示的宇宙大爆炸前的混沌,恰是每个人不可言明心事的映照,在长夜告罄的时分随着「灵山」的幻灭,迎来又一个漂浮的日子。 |
|
又是一部属于南方的电影,在《长江图》里没找到的“灵山”气息,在《冥王星时刻》里找到了,如果适当缩减人物权重和出场序,拓宽影片的长江流域外景,王准变成一个苦修式的作家就好了…… |
|
平遥电影展 睡足一个钟…求求各位文艺片导演了,别再拍深山老林里的农村的奇怪的仪式了,把你自己感动哭的那些哲学思辩,我们压根没兴趣,更不要让演员用台词的形式说出来………拜托了 |
|
本想大肆尬吹一番,没想到章明不在状态,山中戏疲软不如《新娘》。
导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跟这些村干部聊不到一块去,于是捧起了手里的《金瓶梅》: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脸,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更有一件紧揪揪、白鲜鲜、黑洇洇,不知是甚么东西。脸媚眉弯,目光斜视以多淫,春心哄动,腰肢不摇而自颤。
正是:章明误入烂柯山,叉竿误打章明头,巫山夜雨涨春池,巫山之春一点红,小楼一夜春苔生,热烫温和大辣酥,君问结果未有果,洗脚水点滴到天明,郎在对门唱山歌,早日走出烂柯山,烂柯山下是巫山 |
|
C+ / 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像是把“耽延”的时间状态做了一次样本采集,并忠实地发掘这一状态本身随着情境推移的自我具象化。这样想来毫无野心的叙事本身已经是莫大的野心。长镜头里的视角变换像是把日常生活“孵化”出了致密的结构,每一处都在经营着自如而躁动的分寸。 |
|
近两个小时的片长,好像没有什么叙事,但又好像有些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生发过了。狭仄而止语的山洞,潮湿而幽绿的密林,躁动而压抑的情欲,彼此暧昧而疏离的男女,咿呀而唱的葬歌,都在流动一种灰蒙蒙的黏稠情绪,也笼罩在我们每个人似毫无意义又晦明至暗的人生徒步路上。 |
|
电影里加入法语或文学化的说法,尴尬的效果是故意的。
比如加缪的“走路”名句: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在剧组参与葬礼时,导演说自己可以去死,然后突兀地引用道: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引文被消解了,我们没必要赞同或否认他们,这就跟天使的感谢信或者野人的粪便一样,在轨道之外。
一个人的枯竭的状态十分尴尬。神秘主义最好不被揭秘,如果明确了“看不见什么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将会是十分尴尬的事情,然而,这就是森林中探险的实情。 |
|
导演本应洞悉观众看不到的东西,然而导演盲了。不止导演盲了,所有被文明社会的生活模式所蒙蔽的角色都盲了,因此他们向往野人,向往冥王星,向往黑暗书,向往自杀——这是唯一能告解他们困惑的答案。 |
|
【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延续了章明导演一贯的神秘而又压抑的写意式美学,故事颇有些自传性质,透过一场戏中戏的结构,既探讨了电影创作者的自我困境,又试图去映射当代男女之间的欲望和情感枷锁,超现实的元素和各种长镜头的调度确实精致,但在叙事上是非常含蓄隐忍的,章明一如既往的个人风格凌驾于电影文本之上。所谓的冥王星时刻,萦绕在每一个急于寻找光明的自我挣扎者的内心吧 |
|
人物关系之微妙与暧昧恰如冥王星的地位一样尴尬,制片人拉的电影赞助和导演的剧本灵感就像乡政府的车一样永不到达。然而最让人意想不到和念念不忘的却是密林深处一个思春的小寡妇,伸手接你的洗脚水,和脸上泛起的一抹红,便让人无耻的硬了。曾美慧孜,看名字以为是个日本人,演得很性感,下次重拍《水浒传》,潘金莲的角色就是她了。 |
|
非典型公路片,章明导演一贯的神秘主义,但这一次却带点幽默甚至自嘲,去解构一个导演的状态,或许就如同片名:一年只闪耀一次的冥王星时刻就是一个导演蛰伏黑暗中所期待的光明。 |
|
章明对于中国当代电影绝对是另类但又不可或缺的存在 |
|
O fuck off |
|
导演明明适合拍老罗这种类型的人物,却偏要展现对农村妇女的刻板印象,台词写得差极了,一样是野人看看路边野餐! |
|
别人都在找他的灵山,小白只想当他的男主角。觉得他才是这趟旅途里真实的人物。 |
|
拍的也许是中年的无力感。中年导演王准没有了灵感,没有激情,说是采风,实际上漫无目的,无助地等待灵光砸中自己。一切感知能力已经远离自己,只能浑浑噩噩地做出成熟男人的姿态,说出些老生常谈。野人、《黑暗传》和性欲,都是王准期待中的稻草,以为抓住就能不再沉沦,却也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看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片中的那个隐喻,冥王星最亮的时候,在已到中年的地球看来,只是蒙蒙亮而已。王准也是其他人的稻草。他们不愿相信这个稻草已经沉没。在三个女人眼里,王准仍然是危险的,要随时提防他扑向另外两个女人,但只有王准知道自己的无力。每个人都期待着发生什么,好让自己更顺利地把现状维持下去,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发生。 |
|
一个以机会主义为思想方针的知识分子剧组,闯入了一片以实用主义为行动纲领的乡野原始森林。初始的困惑在人物之间如接力棒般传递,带着无目的的试探,又如电筒一般忽明忽暗。直到点了烟淋了雨,像是一脚踏空坠入虫洞,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待再次回到现实社会,一切都混沌了,界限模糊了,黑白颠倒了。镜头内的人物出现了消失了,镜头外的声响减弱了放大了。王学兵饰演的导演从头至尾都搞不清楚想拍什么,也许一部电影中、一段关系中,我们最终看到的,其实根本不是导演、不是对方想让我们看到的。2018年快结束了,第一部华语五星我给《冥王星时刻》。 |
|
其实就是想表达人生中的灰暗迷茫时刻,没有吹嘘的那么神秘,只不过极度私人化罢了。里面的三对男女关系拍得相当有意思,可章明拍得还是太含蓄,都是点到即止,再大胆一点就好了。曾美慧孜太魅惑,真想看《三夫》。 |
|
@ 福岡アジアフォーカス 半土半洋的看得十分别扭,标题也是噱头大于实际吧。山村拍得还是有味道的,曾美慧孜的俏寡妇也挺加分 |
|
曾美慧孜气场太强了,她一出来,整个电影气质陡然一变,感觉随时奔向聊斋志异 |
|
核弹头曾美慧孜。 |
|
2018274.三星半。1.冥王星时刻,也就是丧的意思,丧歌,丧事,丧气的一群人。2.曾美慧孜出场太晚、戏份太少,最好的演员是老罗和木屋的农民,最佳戏是老农和王准那段即兴闲聊。3.电影可看作章明导演的自画像。4.小度遇到聋哑人那段令人不解。 |
|
为什么在《秘语十七小时》中微妙的关系描绘和《郎在对门唱山歌》中的跟随长镜在此完全失效了呢?我觉得其一,人物的活动范围没有边界。章明的人物关系展开比较接近于荒诞派戏剧,为了让人物充分对撞,必定要设定一个边界,如《巫山云雨》中的瞭望站,《秘语》中的峡谷。其二,景深调度与视点镜头过分强调“观察”,而失却了在同一场景中发展多人关系的可能性,即无法通过某人物的视点去嘲讽他人,嘲讽是属于导演的。视点转换也过于频繁。其三,麦高芬《黑暗传》过于模糊,它可以是葬礼真唱,也可以是请人演唱,甚至还有很多变体。所以最后《黑暗传》出现的时候只是背景音乐和字幕而已,因为它的场面无法唤起回归感。纵向运动是一个阳性的运动,所以当后段镜头行进时,丁的角色几乎消失了。最后一镜纵向镜头借王的视角转侧向,最后停住,或许是变化的开始 |
|
雨林神秘主义+洪尚秀小品,创作与迷失,雅与俗共行,魔幻和现实相结合,未完成的山路之旅,很不一样的感觉。[B] |
|
收获了有趣的体验,但没有收获理解所需的信任。最后只能变成“想和章明老师聊天”。→19.2.16 国戏影导复试大剧场二刷。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