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曾急于逃出围墙寻找信仰,踏上认定的道路,单纯的相信,无知与受骗,彷徨或迷惘,围墙上的左右游离,满打满撞,都是青春岁月里必然要经历的困扰。
|
|
中世纪朝圣长诗的日本式表述,“围墙”是社会秩序,这些异端者仅仅没有超越秩序,也没有维持秩序,他们仅仅在秩序的边缘生存。
岩井俊二通过鱼眼POV模拟疯癫者的世界,实在界的猥琐与罪恶在它们之间展开,对于疯人之间,他们总是可以看到彼此的幻想,这是一种“灵视”的特权,象征秩序世界的常人永远无法获得。
Coco一身黑色,犹如乌鸦,如果她是异端,那么纯白色的卷毛即是圣洁,三人之行并不是圣三位一体,最后一人是淫欲的,追随二者而行的庸众。
“世界末日”:神圣的特殊途径,在世界末日中,庸众必须没落,异端必须被献祭。 |
|
虽然背景人物阴暗扭曲,但我感受到的是他们对自由对梦想无限的追求,无所羁绊,真爱无欲无求 |
|
精神病人的末世之旅。1.和同年的[燕尾蝶]及此后的[莉莉周]属于同种气调,岩井俊二总能将残酷与美好、地狱与天堂、梦魇与梦幻交相映衬、无缝并置,一如黑色的羽毛&残破的黑伞与阳光下的白衣&白床单。2.那堵连绵不绝、无法脱离的围墙,恰似囚禁与自由的永恒悖论,你不敢走下来摆脱它,但走在上面又的确离天空更近了几分,契如戴着镣铐跳舞的迷局,而一旦跌出坠落,便唯有迎接折断头颈的命途,在草地上失去方向地挣扎、狂舞,拥抱死亡。3.精神病院里的美丽女医生和幻想中的丑恶男老师,共同织就了一张逃不脱的大网。4.花洒/金针菇与隔窗床上的自读,非常惊艳的构图和想象。5.夕阳下的灯塔,对着太阳连开三枪,慢动作下飘飞散落的羽毛(兀想及[蝙蝠]结尾,还有[花与爱丽丝]海滩上空的扑克牌)。(8.5/10) |
|
残酷的世界没有尽头,除了走下去,我们无路可选择。 |
|
难道只有精神病人,才有那孩童般的笑么 |
|
她始终坚信自己死的时候,那便是世界末日。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末日。 |
|
“我知道世界末日是什么时候,那就是我死的时候。地球从我出生后便开始,所以我死时她也一起灭亡。”“如果有神存在,一定是我爸爸妈妈,因为是爸妈造我出来的。” 卷毛追求世界末日,那我就死了成全你。洗清罪恶,你不用再害怕雨。而对小悟来说,沿着围墙走,是停留在安全的世界。掉落围墙,摔断了脖子遍体鳞伤,也要飞奔回到围墙之上,围墙上有他的自由。最后,强烈谴责腾讯视频的删减行为。 |
|
事实证明,不要对一部没有看过的片子抱以过高的期望。岩井的构图和布光漂亮得不得了,完全就是小清新的范本。这部影片缺乏的是一个有张力的剧本,我们在剧情中看不见岩井的才华,只看见一个被束缚和挣扎的导演。同时,这部影片的人物造型和设定做作透顶。综上所述,这部影片可以浓缩为俩字:扯淡。 |
|
第一次看这样的电影,太浪漫了!不加掩饰也不自我保护的绝对的纯真。但是这种纯真很容易被摧毁,几个主人公也是这样的,过于纯真以至于被伤害。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符号,借疯子之口说一些哲学的话语。Chara太迷人了吧,天真自由,野性未泯,浅野忠信的演技真的牛逼,各种画面也太美了吧,这不是逃亡,这就是野餐。就是不懂为什么结尾要自杀?或许是不这样就没法结尾了? |
|
这是我的由岩井俊二引领的青春残酷之旅的终结。从“梦旅人”开始,不看岩井俊二。很疼。 |
|
美得令人心碎,画面和音乐。 |
|
单有美好无以成青春,单是青春无以成人生。说是奇幻片,围墙一直延伸不断就已经很奇幻。最喜欢阳台上晾晒白床单一场,光和镜头都极美。越是美丽越残酷。孤独的人总期待世界末日,好像有种“天下大同”的感觉,却忘记太阳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东升西落。 |
|
围墙将世界分割成两个部分,一边是枷锁,一边是自由。而他们,超脱于尘世之上,却坠入桎梏之间。 |
|
年轻时候的chara和浅野忠信,配一脸 |
|
岩井的早期作品。
岩井的早期作品往往都很短,一个小时左右,也比较极端,《爱的捆绑》和这部《梦旅人》都是这样。
该片的镜头比较晃,晃出了一种青春期的错乱和躁动。
浅野忠信很年轻,没想到这个忧郁的家伙有一天会成为《杀手阿一》中的那个神经质的黑帮小头目,更没想到他会成为侯孝贤的《咖啡时光》中的书商。浅野忠信就是这样令人难以置信。(2005.09) |
|
在地球最后之雨狂吻后选择死去,天堂很闷,还是去地狱吧。我喜欢疯子,比大多数正常人有意思多了。 |
|
就像中二时期写的轻小说一样,很造作地投入一场自我预言的绝望。是真的绝望了吗?不是的,只是不知该怀抱着哪一种憧憬。 |
|
有时我感觉到摄影机,有时没有,有时我感觉到钢琴,有时没有,有时冷静游离于世界之外,有时又因欲望将目光徘徊在他的胸膛。电影整体只给我一个感觉,不管是围墙上,圣经里,夕阳下,都是极致的自由。半夜看尤其缥缈。电影拍摄时是我出生的那年,也可能我还未出世,那个太阳只过去一点,阳光下的人却苍老了许多。世界末日很难等到,而我愿意死在这电影的夏天里,回到我未出世的那个夏天。 |
|
千鸡教师融墙壁,黑白无常论上帝,祈祷末日每一天,坠入地球折颈舞;乌鸦羽衣,人偶断掌,手枪射日,世界在我出生时开始,在我死亡时结束,最后之雨和最后之吻,让我下地狱洗去你的罪;城市墙沿大冒险,伤感趣怪 |
|
走在围墙上冒险的日子好快乐~真的好有趣好幸福~但是快乐之后又有残酷可怕的东西在后面。岩井俊二尤其喜欢年轻人,喜欢单纯天真的青春,也喜欢给这样美好的青春画上残忍的休止符,这就是长大吧。一切单纯和美好都毁灭,世界末日了,我们长大了。最爱《情书》《燕尾蝶》,受不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残忍 |
|
枪响那一瞬间,不论看多少遍,一样会哭。 |
|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的话,我希望是明天 |
|
夕阳下的最后一枪拍得很美。用毁灭与重生填充残缺的心,黑色的羽毛纷飞与陨落,闭上双眼即是世界末日。这次野餐走到终点,内心最深处的梦,也会因为走出围墙,与这次旅途一起碎了。 |
|
没啥感觉的公认好片,甚至有些恶心。这部影片真是太不对胃口了。 |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人生只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上帝只是人身上的某个器官,ear, nose, mouth, heart, neck, cock, feet and god。在这个玩笑中,最重要的是生存和微笑。” |
|
岩井俊二很有意思,但不喜欢,不喜欢本片那追求哥特式青春美学与疯癫死亡哲学的形式,恰好想用浮夸道具美术来呈现舞台般魔幻现实题材的,很容易就联想到寺山修斯,高低立判 |
|
第一部五星岩井俊二,由闭锁病房围墙开始的末日之旅。影片围绕可可这个自我中心主义的象征展开,“我—世界”这组对照关系成了影片的叙事轴线,寻找世界末日的旅程注定是一场自我毁灭之旅。精神病院、下不来的围墙、唱诗班所构建的存在主义叙事场和幻想中的老师、赝品的妹妹等元素营造的荒诞的影片叙事基调相辅相成。可可最后为何自杀,确实为了赎罪,影片中存在镜像的两组关系,可可—孪生妹妹、可可—卷毛,第一组镜像关系以可可亲手勒死妹妹终结,第二组镜像关系中可可的自我中心主义开始被消解,但可可始终没有走出物我不分的困境。地球最后之雨,是可可的最后一次眼泪。 |
|
很有想法,但却喜欢不来...阐述的东西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 |
|
可可举起枪向天空射击,卷毛打开空空的野餐篮,吃着根本不存在的食物。可可把枪口转向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空空的海上钻井平台上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可可倒在卷毛怀中,漫天飞舞的黑色羽毛,血红色的落日余晖映射出两个人的剪影。 |
|
9/10。散文诗般拘泥于细节的结构、不稳定的机位、频繁的虚焦、脏乱差的环境和后景的红霞,无不捕捉到人物情绪的彷徨与绝望。岩井始终是欧洲文艺片的模仿者,这次不显造作还缘于影像抒情准确烘托的死亡美学:枚瑰铺列的街道、ET状的老师鬼魂、起落的白色床单、纷扬的黑羽毛,压抑着缓慢引导人感受力道。 @2014-12-19 22:38:15 |
|
差点看不下去 |
|
小米说,你看她像不像我|前面是小时候写的评论,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应该是十几岁,还从旧天堂拷来的DVD.如今重新看,发现记忆中只有一只乌鸦两个白衣少年行走在围墙上的画面,竟然都忘了他们是精神病院里的孩子,只能行走在围墙上。其实他们可以下来,但围墙仿佛是一道结界困住了他们。送入精神病院其实就是被抛弃了,卷毛在精神病院里都可以遭到性侵,挺让人绝望的……只有那个神父,爬上围墙希望可以给救赎,但他也只能在围墙上呆一小会儿,如同后来搜寻他们的警察一样。在雨中少年道出自己被老师欺辱后的杀戮,乌鸦少女为他撑着破伞,道出自己杀死“冒牌货”孪生妹妹的经历。他们互相问“你松了一口气吧?”反正世界末日要来了,暴雨中,围墙上,凄凉又浪漫的地球最后之吻。最终乌鸦在夕阳下用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人们去哪儿了?2023 |
|
多年前的挚爱,现在看来仍旧感慨。布景、色彩、音乐、运镜都极为出色,片尾的凄美更是令时空为之停滞。他们是一群折翼天使,同样有七情六欲,各类诉求。然而伸出的橄榄枝无人回应,青春与希望被无情放逐。活着的每一天,都在等待末日。于是,他们选择在梦境里自我救赎。 |
|
岩井俊二特别崇尚年轻,《梦旅人》同样是一部描绘了年轻的电影。该片通过象征性的、诗化的电影语言,构筑出其美学的另类维度——成长的孤独、自由的脆弱与现实的残酷。《梦旅人》在视觉语言上偏于象征化,呈现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氛围。 |
|
黑色羽毛很有黑天鹅的感觉,射向天空和海报的子弹,最后迎着升日飘散的羽毛,对地狱的反问那么像前一部夜访吸血鬼。那些年那样的疯狂,男女主都演过燕尾蝶,我说怎么看起来无数次想到那个元都的时代,啧。有多少人觉得世界是由自己出生而始,死亡而末呢,想起来就是一段岁月时光。时至今日,嘘2013#94 |
|
岩井俊二的片子始终不太追求复杂有序、波澜起伏的剧情,不太在乎文学性,而是在镜头、音乐的艺术之美上做文章。这部电影内容方面乏善可陈,片头摆的玫瑰也看不懂是啥意思,但是镜头之考究、配乐之优美,确实令人愉悦。几位主角言行举止极为随意自由,就像涉世未深的小孩子。在圣书的指引下,他们开始了最后一场探险。雨中围墙上的激情戏颇好,很有感觉。而乌鸦女孩在大海边,用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轻率地就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夕阳下片片抖落的乌鸦羽毛,真有一种死亡的唯美啊。女主角太像我的朋友武姿了,一颦一笑简直酷似,只是武姿比她瘦个子也比她高。卷毛竟然是浅野忠信扮演的啊,简直令人震惊。不看演员表真的完完全全猜不出来。原来魅力大叔浅野年轻时期也是一个稚嫩得可笑的黄毛小子啊。最后再夸一夸全片的配乐,这舒缓的钢琴曲太治愈了啊。 |
|
他们沿着围墙边缘一直前进,为了寻找世界末日,一个尽头。在一切趋向理想时,完成最后一个下坠的动作,神在太阳彼端平和地看着并保持沉默。不必歌颂什么,某时我们都是短暂的梦旅人,脱离理性的禁锢,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和失语,每个人同时都是很多人的结合,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最终的相会。 |
|
我们都曾急于逃出围墙寻找信仰,踏上认定的道路,单纯的相信,无知与受骗,彷徨或迷惘,围墙上的左右游离,满打满撞,都是青春岁月里必然要经历的困扰。 +1 |
|
2010-3-8 22:58:30 6/7.4(592) 营造出的绝望,其实岩井俊二的片痕迹都很重,buy 不buy看状态 |
|
我看的第一部岩井俊二作品。这片的主题是极端的纯粹,纯粹的美好,而这种极端的,纯粹的美好却因为主角的身份而显得奇怪,或许岩井的意思就是这世上只有他们才够享受这么单纯的情感与美好吧 |
|
简单的色彩,简单的人物,简单的线条。出发!去寻找世界末日。 |
|
唉…… |
|
这部真的很多层面让人联想到伊尔泽·艾辛格尔的《被束缚的人》,尤其小悟死前那一段牵线木偶似的“舞蹈”。围墙是边缘,不里不外,暗示病人边缘人的身份,正常和失常一线之隔。也只有被视为psycho的他们能站得稳,追逐他们的警察都没法自如在围墙上行走。这里从病人们的视角,把电击疗法“变成”一个惩罚手段。可是电击一般用于重症精神病患者,那可可眼里的女医生折磨卷毛,包括卷毛眼里可可的“替你赎罪”自杀是真实还是妄想,其实要观众自己定夺。但在他们世界里已经很浪漫了。可可总把自己扮乌鸦,就像蛇穴里女主觉得身边所有精神病人像蛇,机器人之恋里女主觉得自己是机器人,都是不想(觉得自己不配)当“人”的妄想,根源都或多或少指向缺爱,被父母忽视的童年。 |
|
岩井的黑色 一场精神的呓语 依然是出色的摄影和音乐 |
|
非文青,喜欢不来这样的片子 |
|
三个年轻的精神病患者,一场走向世界末日的旅行。两死一心伤。
“我还是去地狱好了,天堂太闷了”。
电影好文艺,诗意,像是一个人绝望的青春远行,杀死自己,伤心欲绝。
音乐好动听。
记忆深刻的是他们的画作,那么与众不同,才华无可匹敌。 |
|
太意识流了吧,看不懂啊。但看到世界最后之吻的时候我还是小感动了一下,还有最后暗天使死得实在是太绚烂了啊,真TMD樱花啊。 |
|
没有讨厌这个片子算好的了~~~反正我是看不下去了~~~还有那个那个也太恶了点吧~~~ |
|
Oh, Saviour/ I was relived /It happened just this morning /When I first belie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