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极思突破武侠片处理形式的躁动感觉跃然银幕之上,会让部份观众难以消受,但也会有人觉得力度十足,拍出了江湖恶斗的悲壮感。整部影片最突出的地方是强烈的阳刚色彩和歇斯底里般的渲泄情绪自始贯串。在武侠电影第二高峰渐退后,徐克作为终结一个时代的作品,影片完全模糊了时代和社会背景,简单交待了人物和所涉的恩怨,以一种平稳来营造出一个纯电影中的"江湖",并以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把武打(以急速多变的镜头来交织)和文戏(大量不受节制的愤怒对白)相辅,作了一次自我情怀的抒发与治疗。导演试图努力将张彻与黑泽明的风格融合在一起. |
|
真正的江湖。台词:“你看到事情不公平,要出头,但也许哪一天就会发现,错的其实是你自己,到时候已经晚了,没有人会同情你的。” |
|
徐克玩起深沉来比王家卫都让人蛋疼! |
|
哈~我很喜欢的西部片~这个才是真正的世界嘛~血腥汗臭~~ |
|
【C-】再也受不了这些老旧过火的香港傻缺武侠电影了。《刀》所展现的“快”本质仍是不伦不类的狂躁影像,让人精疲力竭;而二十年后《师父》所展现的“慢”反而愈发贴近影像的流动之美,在瞬息间,动作被赋予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模糊。 |
|
看了这么多部徐克,基本能确定这是最好的了,分镜剪辑非常极端,个人风格严重,粗糙又华丽,叙事短板可以完全忽略。独臂,断刀,残本组成的一位大侠。 |
|
相较断臂刀客赵文卓,熊欣欣的反角已经是港片武侠的标志了。人做坏事会遭天谴,所以连菩萨都拿着把剑。不是出刀慢,而是放不下。 |
|
1.快意恩仇,刀光血影;2.快速剪辑,凌厉刀法;3.暴戾江湖,柔情女爱;4.真正的江湖应是这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生存只为图一时的痛快;5.徐老怪用镜头展现了一个最血腥的江湖,令人颤栗,却用女性的视角和口吻来阐述,使得这个江湖中的爱显得如此可贵可爱可薄和可怜。 |
|
这电影在徐克影片中应该是被争论最多的一部,从拍摄方式剧情设计到武术动作,都与典型的经典徐克式武侠有不少出入,可能这也正是徐克在高峰之后的一种革命行为。无论如何,电影中感受到了很多文艺色彩,很艺术化的处理效果,甚至让我嗅到了一些王家卫影片的味道。江湖的理解,人生的感悟,精彩的功夫。 |
|
影片改编自张彻经典《独臂刀》。在这个架空了时代背景的故事里,刀场、猎户、马贼、强盗、黎民,就构成了江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没有浩然于天地间的大义,充斥着的只有野蛮和血腥,烧杀抢掠、欺凌弱小、倒挂虐杀、剥皮示众。开场的和尚惨死,便象征着仁义尽失,规则不复。徐克刻意运用了凌厉碎片的剪辑、晃动不安的镜头、大量特写的画面,以呈现出极度风格化的视觉效果。武侠元素的表现也是极端化的,无处不在的男性荷尔蒙和愤懑狂躁的情绪肆意喷溅,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武侠不再是清晰的一招一式,而是混乱与搏命的缠斗厮杀。最后的高潮段落,赵文卓几乎只有转陀螺一招,熊欣欣也是只有舞双刀招架,歇斯底里,唯快不破,为了生存,没有理智。 |
|
赵文卓是被低估了的那一代武打小生! |
|
我最喜欢的徐克电影之一 |
|
8/10。[刀]的极端性足以联想到张彻式暴虐与霸道主宰的世界,片中火光掩映的硬线条特写,男主回忆父亲搏斗至死的心理剪辑(尸体倒吊剥光皮-惊恐的眼睛及面部-断刀沾满鲜血),旋转与飞跃进攻、铁链与锯齿刀比快、捕兽器突然袭来的高潮,不断重新对焦来加速镜头切换,构成了令观众筋疲力尽的兵器交锋场面。 |
|
香港武打片实在是无敌。。。 |
|
赵文卓、陈豪、熊欣欣、惠天赐都贡献了最好的一次演出,整部戏气氛极好,镜头感十足。可惜女主太弱,唠唠叨叨的旁白那是王墨镜的风格,徐克还是玩不来。 |
|
这部超出了我的想象极限!一点儿也不徐克,编剧简直神了,竟然突然出现了潜文本,开头“兽夹”-“代价”、“仙人下凡”-“刀光剑影”玩儿得异常高级,让人回味无穷。画外音风格甚至有点儿王家卫,但又透着思辨的硬朗,镜头更是一通儿乱晃,把人跌宕的心理完美视觉化。 |
|
江湖。我都不知道江湖是什么。徐克。男性荷尔蒙。冷兵器。赵文卓。 |
|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第一部看到的徐克的电影,从电视。人奔马走纷乱嘈杂,看不出时光的市井辨不明年代的江湖。印象里徐克的江湖是一群光着膀子在竹竿堆里流血流汗的男人,连情爱都跟仇杀有关。票房惨败不是没有原因的,视觉太不讨好,除了颜色之外镜头也晃得太厉害,要不是因为在电脑上看蜗一定昏过去 |
|
“票房不佳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我们没用大明星。但我打心里喜欢这批演员,他们感觉非常真实。与我之前的作品也有些区别,动作风格上的区别。本片的风格创造出一种逼人而丑陋的生死图景。算受到黑泽明的影响,他拍七武士就采用了一种非常有力道的方式。我希望观众能够反身自省,思考为何人存于世却彼此仇恨至深,太多打斗,太多暴力。实际上《刀》之后仍想在下部作品中延续此种风格,不过我后来去了好莱坞。” |
|
有自觉意识地拍出这样的电影真是可怕。几乎没有执意或是刻意的进行规整的世界构建,因为规则在这里是不断被打破的,电影几乎由人物的原生生命力和狂乱的动作与表情推动,血肉汗水满溢带来的是不安焦虑,灰尘扬起,镜头运动到位了,人物又摔倒或受伤了,又或是人物运动得超快到了画外,画面赶到失焦模糊,不规则的摄影机运动和构图契合人物狂乱的行为,完全不留给人物沉思沉淀的时间和过程,下一场戏马上就因其戏剧和作用马上推出来将电影向前赶,根本不容片刻思考,思维就立刻被拽去下一场,抛去那些传统的“电影本该有的和不合逻辑的”观点,徐克在拍的就是力量本身。 |
|
《刀》在徐克的作品序列中显得颇为独特,既有着处女作三部曲的先锋创造性,又有着为以后好莱坞作品练手铺路的作用,还像是在弥补自己初入影坛拍摄作品票房遇冷的遗憾,倘若说前三部的贡献主要在独特文本与不吝血肉展现的异色,那这部就更多的是在技术上突破了他自己,全片使用低饱和度的现实主义式的照明色彩,这一决定令光影更加的易于调度,大量夜间戏份也因此营造出荒凉决绝的意味,而人物的化妆装扮则为电影的怪力乱神奠定了最大的基础,这一设置是弱肉残食世界的最重要表现,最令人亮眼的是中景与特写的选用,全片远景占比很少,除去结尾之外,打斗戏份也多是用近景,这一考验剪接功力的做法,并未折损观感,反倒凸显了凌厉,而另一突破是在打斗过程中使用虚化前景,虽然这一做法令人有些眼花缭乱,但在展示打斗效果上,却十足的见效。 |
|
气质够CULT,刀锋偏冷。风格太妖孽了。赵文卓和庹宗华一样,也是在电影里比较出彩,职业后期被电视剧拖累了气质的典型代表。这个苏翠玉改名叫桑妮后气质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来香港混混比在台湾演配角好,可惜角色不好吵吵闹闹聒噪过头 |
|
尊重原版精神又加入新意的改编。
刀:“我们是打刀的,人家怎么用不关我们的事”,每个人都有一把刀,买的人多了,价钱就高了;这断刀究竟是提醒大家做人要安分,还是刀法仍不够快?“刀这么慢,怎么出来混”,想到抢菜…
宗教:菩萨都抓着剑,总有用上它的时候,十字架也能充当武器。
人物:小兽一般的无名孩子,不再有诗情画意的世外选择,孩子和女性对江湖的漠不关心,刀的光线像仙境,女子独白似王家卫…到处都是残缺,镜头里,健全的人也只用一只眼看。
徐克抛弃了武侠里浪漫化的写意和虚化,更残酷野蛮原始,张牙舞爪的现实氛围,人间是魔域,从来都是吃人和买卖,片头人捉狗,后来人成了猪。
90年代港产武侠片在大陆取景尤其物尽其用,撒开了拍,怎么浓烈疯狂怎么来…
定安走了,铁头也走了,那个无法无天密不透风的电影时代也走了 |
|
另一种风格的《独臂刀》。快速镜头的剪切——极速打斗的壮烈切换,刀客砍杀的极速镜头,手持的快速变焦,充满男性荷尔蒙的构图调度和美术风格,最后赵文卓vs熊欣欣那场戏是真刀真铁链五五位对砍没有套招(元彬武术指导),最后都在那极具诗意的内心独白里调和。徐老怪真的鬼怪,还有张叔平的美术,姜国民的纪实化摄影,元彬等的武术指导,我太喜欢这部风格特异的武侠片了。8.4 |
|
看得不停吸气,可能是徐克最暴戾癫狂的作品,只能用“极端”来形容,每一人、每一镜都极端,无法模仿,独一无二。但动作、运镜和剪辑,偶尔让我想到甄子丹的《战狼传说》。女主角的设定很有意思,另外好多屁股,洗澡的屁股、挨抽的屁股、倒立的屁股…… |
|
徐克就是牛 |
|
打斗有点假、有点乱,除了片尾的决战有点看头。
人物感情刻画很生硬、有点疯疯癫癫。
片尾歌挺好听的…… |
|
万万没想到风格竟然如此阴暗诡谲,从头到尾的癫狂cult而不失冷冽华丽,镜头运动有几分实验意味,最后高潮戏看得大气都不敢出,太过瘾!叙事其实稍显紊乱,本该起点睛作用的旁白来自一个鸡肋角色,也是很可惜。 |
|
王家卫+张彻+袁和平 |
|
年代的久远就是要告诉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出电影的背后、电影之外、我们生活中的意识形态症候。
|
|
我的天哪被这个快得飞起的剪辑给吓呆了!!简直像得了狂躁症…徐老怪自己剪的!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桑妮的旁白台词简直是王家卫附体啊,跪了。看之前没注意卡司,被突然出来的谢天华给惊艳到了。总之这片好特别好cult. |
|
1.曾经的徐老怪拍的武侠片真是血腥暴力残忍得像是恐怖片,而舔酒的段落则拍得有些像是色情片;2.该片翻拍自张彻执导的武侠电影《独臂刀》;3.徐克:拍摄《刀》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在念书的时候,喜欢写实派的纪录片风格,包括我从美国回来时,都觉得自己可能是个纪录片的摄影师,所以我一直很怀念拍纪录片时的那种敏感度,所以一直等待机会。结果一路拍电影武侠片,直到用了纪录片的形式去拍《刀》,拍完《刀》之后就没有第二个机会了,后面的剧本都不适合再去用纪录片手法去拍。 |
|
歇斯底里的身份焦虑,无秩序的江湖中建立新的秩序,创作母题甚至直接影响了接下来的古惑仔系列。风格非常突出,剪辑和音效都很有气势。但看得我还是有点累,很怕他们打的时候那玩意划到自己…… |
|
最喜欢的徐克电影,完全不同于同一时期的武侠片
|
|
徐克版《独臂刀》+《东邪西毒》,比刘家良更癫狂暴戾,比王家卫更文艺深沉。2014.10.18 |
|
一切都是很久之前的回忆了 声音模模糊糊,感觉是小时候看露天电影,全篇色彩味道有点老武侠的感觉,而且电影有点王家卫的味道,讲述了一个江湖,最后又有点黑帮江湖的感觉,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然,最后的武打场面和结尾主题曲很给力 |
|
观于香港影展。邪气十足,旁边诡异,打斗精彩,人设凶悍,B级片里的黑泽明。 |
|
纪录片式的实验拍法,剧本上没有对白,结果演员发挥出来就成了一部超雄武侠片,女性角色都是附庸、泄欲对象。所以徐克说江湖就是社会,的确如此。
徐克不承认受到《东邪西毒》影响,但借鉴了《双旗镇刀客》的风格。 |
|
徐克将东瀛美学学出不少花样,感叹九十年代的武侠电影虽然简陋但极具质感。一些布景打光的新意带来的震撼放到现在还能完爆各种电视电影,可能是年代美的缘由吧。少女的情话是在模仿东邪哥哥吗?只是太疯言疯语不得要领。 |
|
千锤百炼的刀器搭配着阳刚的躯体真是太性感了,男性荷尔蒙充斥着整个屏幕。徐克搞大场面真是一绝,马贼当道的乱世图绘刻画的精准无误,人性的原始欲望在这泥潭中肆意喷发。赵文卓和熊欣欣动作戏看得我热血四溅,唯一让我不舒服的就是女主,演员长得蛮灵的,但戏中唠唠叨叨个没完,虽说和妓女形成骨感的对比,但中二少女梦实在受不了,放在当代就是一个Joker。 |
|
这片应景了,法老師你還是回紫竹林找小青雙修去吧·· |
|
7.8 二刷,这次第是个完全由情绪主导的肆意实验。银幕哪儿容得下那样抽搐的怒火,一颗颗躁动之心,在扭曲的暴走画面中溅落滚烫腥气的鲜血。所谓的情节是个用蛮力凑成的拼图,那些个杀招也只让旁人窥见个大概,它追求的境界是纵欲剥削后的片刻安宁,唯有本质上的残缺造就其相对平衡。角色性格缺陷俨然,江湖背景亦非完整,如此叛逆偏锋,映射对武侠片江山不再的无限感慨。票房上的铩羽而归,使得这把《刀》成为真正的"断刀";而那位坐在摄影机之后的怪才,才是真正跃出影像,僭越虚实界限的"断刀客"。 |
|
“试验武侠,倾斜晃动镜头,急速剪辑,癫狂的人物设计”-第10放映室 |
|
重看。剪辑乱,很多地方看得出有心思,但真实性也确实不给力,有些地方为了叙事而强行删减和增加线索,很卡通化,也很b级,却无论如何与反暴力和反高潮无关(对比西部人等极佳范本犹为如此)。最牛逼的还是打戏 主观镜头用得潇洒至极 有些地方直接通过画面指出传统打斗戏的舞台化,而更多的打斗则赋予了对话的色彩。尤其是最后一场打斗。可以算得上是修正主义武侠片的代表。只是可惜香港台湾一地对武侠电影的发展的助力在商业意义消散之后便少有了,导致现在十年总有人仿剑戟,甚至欧洲动作拍片。可叹。 |
|
影片的调调很江湖,很特别,有点像大陆那部双旗镇刀客。这类型好像很罕见,徐克应该是想有所创新,也拍出来他想要的风格,不错,但是知名度比起老怪的其他作品差远了。可以预见还是小众了些,毕竟都爱看飘逸范。赵文卓比前几年的黄飞鸿演的要好多了,可惜后来港片没落没让他发展起来啊 |
|
风格独特,不喜欢脏兮兮的场景。江湖就是不断仇杀,快意恩仇的地方,小师妹等待良人的愿望注定实现不了。 |
|
在盛产古装武侠片的八九十年代,这部片子可以算是一个代表作,今天看来也不失那种武侠风。影片讲述了刀客黎定安尽管失去右手又只有一本残缺的绝世刀谱在身,仍义无反顾地自创独臂刀法决战仇家,为父报仇的故事。。。 |
|
看完张艺谋的「影」之后 莫名的想看徐克的「刀」。本来是来看武侠老怪徐克和高颜值刀客赵文卓的,却意外地见到了耿直的炼刀怒陈豪和浪荡刀客谢天华,连大反派飞龙都是再熟悉不过的鬼脚七,甚至连女主角都是眼熟能详但是却喊不出名字的铁萍姑。铁萍姑在江湖上找寻生死未卜的赵文卓时无如烟花之地,她感叹说:「有很多事,本来是不应该开心的,但她们都好像干得很开心的样子。不知他们是否真的开心,或者是他们懂得怎样令自己开心。但事实上,这就是江湖。」果然是1995年的老片,看出了「龙门客栈」的影子。或许正如铁萍姑说的那样: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 原来别人要的东西 已经完全决定了你的选择。 |
|
【朝花夕拾】断刀劈前路,血汗铸江湖。徐克当年试图借本片完成武侠电影的一次突破,得到的却是毁誉参半的结果,至今也鲜少有人将本片列入其经典作品的行列,但它独特的影像风格足以永存武侠片史册。 |
|
又名: 断刀客 / The Blade
导演: 徐克
主演: 赵文卓 / 熊欣欣 / 陈豪
上映年度: 1995
语言: 汉语/粤语 / 汉语/普通话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imdb链接: tt0112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