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给坚持看完的同学鼓鼓掌~ |
|
安哲少的是一点幽默感 |
|
精神洗礼!1.借助奥德修斯神话原型,回眸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史和人类心灵的千年追寻之旅;2.45-50年家庭舞会长镜头,唯大师可拍出.其他开放时空的意识流有片头和想象被捕场景;3.结尾雾中悲歌,画外音的运用;4.同一面孔不同身份的女子,寄托哀思;5.配乐哀婉凝重;6.被肢解的列宁雕像,反思。(9.0/10) |
|
都怪黑格尔,因为他影响了马克思 |
|
一次寻找记忆的旅途化成了影像散落在巴尔干的土地上。被遗忘的苦难无法被记录,时刻发生的又被大雾遮住,电影的力量此刻完全消失了 |
|
除却几个宏大的关于时间的长镜头外,[尤利西斯的凝视]走向了一个危险的极端。它试图用奥德赛的出游动机去追溯"那纯真的眼神",进而去追问巴尔干的纷争究竟所为哪般。这真是痛苦,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就不会得到答案。这种不自然的创作状态带来了男主奇奇怪怪的英语,以及一次无意义的宏大叙事。 |
|
真是一部宏大、深奥的巨作,却陷于各种铺陈中,大量象征意味的镜头有些越俎代庖了,剧情被不断挤压。哈威·凯尔特的表现极为出色,最后在雾中痛哭那段,让人想起《哭泣的草原》结尾。寻找电影,寻找梦,寻找回忆。 |
|
二刷,48届戛纳评审团大奖。1.奥德修斯神话对接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互映人类心灵遗寻。诗化苦痛与悲难,带出安哲漂泊无根/家园破碎的永恒母题。2.肢解列宁雕像/幻想被捕/浓雾与民族末路/打破时空界限,跨时五年的家庭舞会长镜头。3."敬我们无法梦想改变的世界、所有幻灭的希望,敬那些选择提早离开的人";我们一生都在找寻那些印证着我们曾存在过的爱的标记。|妈妈,可否与您跳支舞?(9.3/10) |
|
记得豆瓣曾经有一个话题“令人着迷或恐惧的巨大物体”。
对于欧洲来说,无论是巴尔干,伊比利亚,斯堪的纳维亚还是高加索,那红色的镰刀与锤子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与庞物。 |
|
《尤里西斯的凝视》败给《地下》有什么好委屈,应该心服口服才对。伪史诗导演爱故作深沉做悲天悯人状,真史诗导演则喧嚣骚动载歌载舞而去~ |
|
寻找三卷电影胶片,亦是寻找民族的历史。长镜头内部视点转变,列宁巨石像的遥指与凝视,迷蒙白雾中歌舞与枪响编织成撼人心弦的血泪诗章。 |
|
悲悯的历史情怀充斥全片。不仅是壮观的巴尔干半岛寻找之旅,也是主人公记忆的心路历程。难忘几场同一空间时空穿梭的牛逼调度长镜头。尤其是神来之笔的新年舞会穿越戏。依旧有安哲前作的影子。《再见列宁》的列宁雕像戏原来源自这里。//20240630资料馆大银幕二刷。仍被新年舞会10分钟跨越时空长镜头感动得一塌糊涂。男主角穿越巴尔干半岛寻找胶片的旅程,也是个人家族史、马纳基兄弟的经历与二十世纪巴尔干半岛战争史的回溯。玛雅·摩根斯特恩一人分饰男主分别遇到的故乡街头女人/档案馆职员/寡妇/萨拉热窝的奈奥米,各自对应尤利西斯(奥德修斯)神话中的妻子佩涅洛佩/神女卡吕普索/女巫喀耳刻/公主瑙西卡。这些在男主旅程中出现的:同一张面孔不同地域身份的女人、似梦非梦的母亲、千疮百孔的雾中城市、肢解的列宁巨像,种种意象直击心灵,令人感伤心醉 |
|
灵魂若要了解自己,它必须凝视自己的灵魂。
这故事将永无止尽。 |
|
8/10。1、看完好迷茫:无聊的地方巨无聊,想哭的地方又欲哭无泪。2、一如塔科夫斯基波澜壮阔的空间调度,[坏中尉]之后再遇赤裸的哈威。3、连绵的雪地,残破的影院,巨大的列宁像,燃烧的汽车,未记录的胶卷,以沧桑的躯体回首苦难,笼罩在多瑙河上的悲凉与绝望还在重演,再见,孩子们,再见,故土.... |
|
诗意的白雾里面是走不到的明天,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是残酷悲恸的过去。躯体在路上踽踽独行,抵达目的地时,灵魂却已经在路途中满目苍夷。电影的起源,那是一个和平与爱的年代,是自己想要逃避而往的时空,正是那个出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自己凝视着,才能坚持的活着。 |
|
你跑这么远来寻找大家都以为已经丢失的东西,你一定有很深的信念,否则一定会非常绝望;世纪初被俘虏的凝视,在世纪末被释放——这是电影,又不是电影。正如我们通过拍电影来诉说、记忆、表达,但之于真正的历史悲伤——那苦寻不得洗印不出的胶卷——都如最后雾中的哀号一样凄婉而空荡。前半段(至列宁像)完美,极致流畅丝滑的穿梭调度;到达贝尔格莱德之后往下掉。新年家庭聚会这一场戏即可打到满分。拆掉的列宁石像可与《雾中风景》断指巨掌对看,此处手指尚在僵持着某个方向;夜里脑后凝视幽灵回魂般的对话惊心动魄。当大雾弥漫就是节日,我们在萨拉热窝跳舞。 |
|
他追逐這塊大地的歷史,歷史卻反過來追逐了他,每每於鏡頭鏡框之外物換星移、悄然現形、轟然發聲、等待他踏足後的驚呼而洋洋得意。唯獨一個女人例外,只有她在月台追著車上訴說往事的他時,選擇跳入他的車廂而不是唾手可及的離開鏡框,物換星移第一次失去力量,他的昔日於她更勝大地的歷史。太動人了… |
|
5.0 基本全由高高在上的意象堆叠出来,本质上其实是缺乏与土地的联系的,尽管安哲一再使命感爆棚地念叨着他的巴尔干和他的人民,也无济于事。单一长镜头里的时空流动极美,但时空与时空之间的流动性基本丧失。总体缺乏生命力,就像晒干的花一样。安哲一直企图蒸发掉他影像中那些可爱的水分。 |
|
#079#时隔一年再看安哲,一样的爱琴波涛,一样的石膏雕塑,一样的孤舟游荡,一样的雾气弥漫,安哲一生或许只在完成一部影片,缓慢悠长的镜头里不断重复着失去、追寻又失去的故事,如奥德修斯/尤利西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关于希腊的乡愁只能是永恒而模糊的雾中风景。 |
|
要认识自己的灵魂,就要凝望自己的灵魂。 |
|
最爱从火车站一幕转到童年回忆,舞台化的展现历史变迁,直至合影,年轻的主人公入画,牛叉闪闪。 |
|
发现这片跟 地下 是同一年的时候,我就差点儿哭了,这么好的片子干嘛都得挤在一年啊!为什么不能给两个金棕榈啊!无与伦比的长镜头和其营造的氛围,再算上不断的安哲式无间断的时空变换,再搭上巴尔干的浓浓的哀伤,再加上无与伦比的音乐,……真是好可惜啊!绝不逊于永恒与一日啊! |
|
这是一场勇敢的、爱冒险的人类对自身的凝视。观众以安哲罗普洛斯的镜头为尤利西斯之眼,176分钟凝望那段神奇的水上旅程,跟着男主凝望尤利西斯的灵魂、观众自己的灵魂以及人类的灵魂。他遇见了巨人列宁,风神好友,想留住他的女神卡吕普索,最后终于到达他的伊达卡——三卷底片所在的塞拉耶佛。他带我们看见了人类的脆弱渺小和虔诚敬畏,看见了温暖感人的友谊,看见了贪婪和自私,最终男主的所有“船员”都命丧征途,只有他一个人到达了彼岸,而人类的征程永无止境。
安哲电影里的虚实交相辉映令人着迷,明明知道纯蓝色的帆船在现实里不会出现,但在他的电影里又是那个现实场景里无法抹去的一部分。还有诗的部分,融合得堪称完美。整部电影也像是一首诗,轻盈曼妙,令人沉醉。 |
|
1.《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后终于再次观看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作品,不少诗意的长镜头画面颇有庄重的仪式感,诸如家庭团聚舞会的戏份则有超现实的舞台设计之味,然而缓慢的叙事节奏、略闷的故事情节终究还是限制了我对影片的喜爱;2.印象里看过的电影制片国家/地区最多的是有9个的《善意的背叛》,如今又看到一部有9个制片国家/地区的电影《尤里西斯的凝视》(我的第一个“波黑”标签条目诞生了);3.虽然如今的我比较习惯观影前不看剧情简介、评论、预告片等,但有些电影(如前后观看《特写》和本片)反倒看了剧情简介后观影时更有代入感。4.吊列宁雕像头的画面想起了《再见列宁》,与本片相比,更喜欢《再见列宁》。 |
|
可能是安哲最苍白的一段旅程,糟糕的是他始终自以为宏大,侧面证明了希腊确实正在死去…安哲电影的原型其实是公路片,但这次偏差的不是追寻的目的(毕竟老塔也曾为了一个名义而深入灵魂的腹地),也不是追寻的方式,而是安哲错估了观众同他一起重复凝视,和迷失在风景中的耐性和决心,但这可能也和未修复的画质缺乏细节有关。除了第一个镜头,黑雨伞和列宁雕塑,几乎很少用到大景别调度,这又和作品纵横交错的历史感有些相互消解。文本内外设计的四重“凝视”:Minakis兄弟第一次用摄影机“记录”巴尔干的变迁;主人公在“寻觅”遗失胶卷的路途上亲自直面遗骸和战火;而安哲在尝试对“回归”进行“记录”的终点,确信了“历史被返还”的不可能性;于是观众被寄予了“传承凝视”的希望。 |
|
诗电影,用漫长生命旅程写就的长诗。我看安哲第一次感同身受,台词旁白好美,氛围沉静内省,相当喜欢这范儿。要越过太多边界才能到家。记得那首歌吗?“纵使只一息尚存,我亦要重返家园。”时间会为我俩而停留,我们的旅行永不结束。“嘿,大自然!你是一个人吗?我也是独自一人,吃片饼干吧!”晚安。 |
|
坐着高铁来江南馆看的第一部电影,虽是首次前来,作为影迷,恰如詹姆斯伍德所形容的,是“尤利西斯般的归乡之旅”;寻找三卷未经洗印的胶卷的旅途,跨越地理、历史和时间空间,跨越冲突、烽火与边界,跨越分崩离析的世界,抵达了焦土之城中的电影院,安哲这如此史诗般的“元”迷影电影啊,萨拉热窝断壁残垣里数出一个国家的诞生、马布斯博士、假面等无数名作简直热泪盈眶,才意识到这尤利西斯的凝视不是特指男主角的,指的也是电影啊,这近百年的漫长季节的电影史,又何尝不是电影对人类的凝视;所以电影于我们而言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绝望时刻的拯救者,是可以越过铁墙带我们聆听艺术的凝视,那么在大屠杀发生时电影创作者又该做些什么呢,本片也是安哲书写的电影创作者的使命与价值的诗歌电影宣言 |
|
[2009-05-02]初看| 2022-08-20北影节巨幕重看,确实好的地方还是特别好,比如列宁雕像名场面,每次上课都讲,但是再看尤其是这么大尺幅,还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次发现前面那场康斯坦察家族大聚会的戏也很厉害,虽然基本也都是戏剧舞台来的概念但是执行得非常好。不过,这片子后半段波黑战争这顺拐到姥姥家的拍法恕我接受无能,当年拿不到金棕榈,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次看已经很熟悉马纳基亚兄弟和巴尔干早期电影问题的研究了(我翻的那本《罗马尼亚电影简史》里有涉及),所以这个部分还是看得挺愉悦的(以电影资料馆为主题的片子,这角度也够奇诡了!)。安哲这个片特别大一个问题就是用英语拍……用英语拍真是自我祛魅,好在哈维凯特尔比威廉达福还是好不少。 |
|
不熟悉巴尔干局势,好多地方一头雾水。
象征搞得有些硬啊。
雾中悲剧实乃经典 |
|
cinema as history, both macro/micro level; the exemplification of the e-motion, a travelling subject tracing for temporally/spatially extending yet veiled clues; the quest towards early cinema, and the ultimate ask about its position. 剥去这些,也就是个巴尔干土味大赏,被巨凊抒情心理捧成人生大智慧,也是挺虚空粉碎的 |
|
多重叠加,1905年巴尔干半岛最早的电影人、九十年代初的巴尔干冲突局势、奥德修斯古希腊神话在当代的复现。四个年轻女性角色是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在男主角旅程中不断出现,第一次看时肯定会困惑,分别对应神话里的佩涅洛佩、卡吕普索、喀耳刻、瑙西卡,单纯从电影里很难清晰感受每个角色背后的痛苦来源,必须借助了解奥德修斯的故事后对应上才好理解。
每个章节里都有很赞的妙笔,单一舞厅长镜头内实现1945-1950年的社会变革,巨大的列宁雕像随船漂泊远去,浓雾白屏后只用声音表现强杀惨剧。在当年戛纳评奖时导演有不满的异议,但在雅俗共赏和历史解构上确实都不如库斯图里卡的《地下》。 |
|
一段爱情的追逐,一场人生的放逐。 |
|
极其凝重深邃,影史少数能堪称庄严的影像。角色追寻民族影像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心灵被整个历史与苦难描摹的血泪历程,凝视之必要,也是存在之必要。家庭舞会、列宁头像的旅途、巴尔干无数的河流、迷雾中近在咫尺却“看不见”的杀戮、废墟中的影像…华章无数。世上会不会再也没有这种电影? |
|
南斯拉夫内战,希腊内部民族冲突,阿尔巴尼亚难民等现实问题,通过寻找希腊电影文化根源,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到许多政治事件,视觉从个人需要的层次上升到审视民族灾难的境界。西奥的惯用手法时空交错,时空对话,没有闪回第一视角直接进入回忆,这部电影看第一遍你会感觉无聊没意思,节奏很慢,但是你看第二遍的时候反而就不会觉得节奏慢了,导演最后一个大雾镜头,我个人理解是导演对于战争是很无奈的,希望这世间所有的痛苦都是一场梦,西奥导演对于人生哲学研究的很透彻,他其它作品都有呈现人生哲学的意义,最尊敬的导演之一! |
|
#12thBJIFF . 「在世纪初被俘虏,在世纪末被释放。」 「还有一件事值得庆祝,电影。」 强烈的找寻信念,好适合在资料馆看。 |
|
半睡半醒之间看完全程,中间还做了一个很夯实的梦。老塔和安哲都是治疗失眠神器。另外在20世纪当大师其实也不是那么难的。 |
|
与《哭泣的草原》并列为安氏最差作品:它们大多用抽象苦厄抹平具体性情,常对主人公表现出虐待狂式的展陈与观看癖好,为显示境地之惨而罔顾事实逻辑——此片结尾枪毙一家四口,《雾中风景》卡车强奸流血,《哭泣的草原》树上吊死群羊,为了给虐杀搭建几个足够好看的布景而牺牲人物形象,扰乱叙述语气,将绝对他异的苦难谱为一曲八点档雅俗共赏的苦难之诗.所谓宏大深邃的历史记忆之思永远寄生于俗不可耐的情节剧模式——流浪,婚葬,酒乐,枪火——有关历史记忆他做了怎样的思考和展现呢?无非哭哭啼啼,唱唱跳跳罢了.角色都成了无人格故而无法(也不必)区分的,只会自动反应的vehicle(蹲着!跑!上车!下船!唱歌!边哭边唱!),导演除了他们的磨难以外从没有别的兴趣. |
|
有几个很动人的段落。船似在行驶又似停驻,而画外一直在诉说,天空与海洋是白色的,船反而是蓝色的;家族舞会,让人震撼的对话与合照,第一次直面自己;一片雾霾白之下,只有呐喊声,枪声,痛哭声…行走的寻找的只有自己,旁人总是在原地,但在原地又不是在等待自己,而仅仅是哪里都去不得。这段厚重的历史,这段厚重的人生,快要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
|
中國電影資料館第十二部。
明明提前睡了十幾個小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看的時候還是昏昏欲睡⋯真的有必要如此的長度和如此多的長鏡頭嗎⋯?
希望等有機會再好好看一遍吧⋯不評分了⋯ |
|
@小西天。1.以最早的巴尔干电影人马纳基兄弟遗失的三卷底片为麦格芬,套用奥德赛的神话原型,安哲至少囊括了三重主题:对进行中的南斯拉夫内战的现实记录,对如希腊人一样的小民族风雨飘摇命运的深沉悲叹,以及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对电影本身的致敬回望和对摄影机凝视本质的反思溯源。2.以三小时篇幅承载如此宏大主题,安氏长镜推动时空流转的魔力方得彰显:如家族聚会一场,调度不算复杂却容量惊人(友谊地久天长总是令人无法招架)。3.女主一人分饰多角,对应奥德修斯返乡之旅中的不同女伴,前世今生之中比附了历史的循环本质(想想从一战到波黑战争的萨拉热窝)。4.列宁像去往何处?巨手不知所指,眼神曾目空一切,如今徒剩沧桑。5.与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同年竞逐金棕榈又几乎同题,但本片毕竟是对安哲既有主题的重写,显然不及地下耳目一新,无可替代。 |
|
神作!相比之下好莱坞那些穿越大片弱爆了 一镜之内的转换穿越 女主角一人饰5角 美绝了!男主的诗句独白 很剧场;而他同时在旅程中穿越 则是电影在造梦。此片并未大量使用安哲标志性运动长镜头。很喜欢安哲电影里矗立无语的个体组成的人群 还有他电影的命名方式。 |
|
也许是安哲的集大成之作?他终于捧出了一个历史的幽灵。他追寻着残存的胶片,即是被铭刻的时间。而在长途跋涉中,他又不得不穿越时间——穿越战争,穿越爱情,穿越漫天风雪,乃至穿越死亡。但最终他哪里都无法抵达,在旅途的终点,他只得与孤独为伴。我总算在安哲的电影里体验到了一次穿透性的诗意。在那种历史性的宏大悲剧面前,人类是彻底无措的,甚至连悲伤都无处安放。 |
|
1.和《蔑视》一样神级的古典风格与现代主义兼具的神话改编。2.看过最震撼的开头之一:电影切入摄影机-摄影师的离世-主角进入画面-蓝色帆船诗意漂浮于海洋之上,有生命力的镜头恰似尤利西斯归乡时的第一眼凝视看到大海的激动,和影片主题完美贴合。3.追寻:失落的胶片(电影史)、流亡与放逐(战争史)、爱情的反复(心灵史)。4.迷影氛围贯穿全片,从醉后致敬的祝酒词到小小资料馆中的《词语》等胶片皆如此。5.意识流和时空穿梭的虚实相生令我想及《千年女优》,长镜头实在太漂亮。6.依旧哀婉的配乐奠定的悲剧结局,永恒的精神家园和救赎的失却。7.灵魂若要凝视自身,它必须凝视自己的灵魂|我会讲述我的故事,用整夜以及以后所有的夜的时间,在拥抱与拥抱之间,在情人的呼唤之间,讲全人类的故事,这没有结局的故事。(9.0/10) |
|
相比 草原 少了一份大气,依然原有风格。纪念大师 |
|
单薄,直白,概念的公路之旅。 @BJIFF2022-天幕彩云 |
|
8.5 这片子也算是安哲风格浓重的一部,有很多跟以往作品相似的情景,忧愁和绝望笼罩在了电影上空。“你知道吗,希腊人是个正在消亡的民族。”列宁像的头在空中缓慢移动,裂开的列宁像躺在穿上,断臂遥指前方,却又不知前方为何物。主人公游历整个巴尔干,却满目疮痍,战争的痕迹遍布了整个半岛。安哲这次把好几个时间线融合在一起叙述,过去和现在融为了一体,历史仿佛再次上演。弥漫开来的浓雾,葬送了老人一家,也让主角彻底崩溃。安哲的意识流长镜头贯穿了整个时间线,现实和过去时间线的无缝穿插,整个故事也得以流畅的展现出来。舞会的遭遇用一镜到底展现的很震撼,不亚于最后的雾中屠杀,人民受的苦实在是太多了 |
|
战争摧毁一切。女主角饰演的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女性身份,她们在巴尔干的工作与生活。一直在寻找片中的“凝视”,长镜头是不是对此有反作用? |
|
节奏是他的节奏,细节难吃透;放[鹳鸟踟蹰]的广场,伫立雪野的人群;讲述家族兴衰史的长镜;因战争而毁坏的戏院,最后一部放的是卓别林;再见列宁;“上帝最先创造的是旅行,然后才是疑虑和乡愁”;“敬奥森·威尔斯,敬爱森斯坦…”;没能在大银幕上看安哲始终是遗憾;1995年戛纳评委会主席是莫罗 |
|
#安哲作品回顾# @资料馆。其实还蛮喜欢运用于此的“凝视”的概念,电影恰恰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一过程。依旧是调度超神的安哲,乐于凌驾在时间与空间之上的安哲。看完这本决定短期内不看安哲了,多看点书吧少女。 |
|
电影语言不可否认的沉静与美,但尤利西斯这主线实在显得矫饰。女演员一人分饰多角的象征意味完全让位于合理化性幻想的功能,男主那假装如雕塑般深沉静穆的脸从生理上让人不适。影片注定是无法找到的(或者说无法被观众看到),毫无反思地呈现这种寻根求源的“骄傲“史诗情结,只让故事变得空虚,也让结尾的哭泣缺少了绝望感,只剩下故作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