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fficult,bleak。也是黑白小镇安静表面下的罪恶,可以和白丝带一起成为描摹前纳粹/后纳粹时期的double feature。此片非写实音效的存在感强到都可以算作一个voiceover narrator了。 |
|
一边是两个犹太人平静的一路走向一个小镇,另一边是小镇居民如临大敌般慌乱奔走,就像平静海面漂过一条小船却激起汹涌的旋涡。仗势欺人的镇长,倚靠权势的警长和神父,只图家产的未婚妻,还有一群害怕剥削的愚昧民众,这个小镇经历过纳粹和赤党,人心也变得斑驳不堪。特别喜欢那些从门帘、窗户、栅栏缝中窥探的视角,和一直伴随着犹太人步行却逐渐击破小镇居民防线的钟声。首尾呼应的火车到站又离开,短短的不到半天,一个小镇的不攻自破,也是一个时代的崩塌。 |
|
往事如幽灵,如诅咒,我倒想起中国也该拍一下这样的电影,不似闯入者,而是拍一群否认历史的人…… |
|
这是匈牙利对历史的反思。面对自己历史,尤其是黑暗不堪的历史,得有勇气。1945年,在匈牙利历史上是相当复杂的一年,一切都在巨变之中,历史舞台上你来我往,来去匆匆。过往历史,充满罪孽;而将至的未来,又暗黑无边。生活于此时的人们,当是最为痛苦。影片手法上有些贝拉·塔尔的风格。 |
|
9/10/2018 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犹太社区的放映,难得在普通影院能看回非商业片了;黑白画面配以不断的镜头摇移神似60年代的东欧新浪潮电影,时间对立下(缓慢镜头语言与“犹太人进村”的紧迫)设置不少的对比:受害者(犹太人/村民)与施害者(纳粹/村民),有序到失控的婚礼与不可预知到无话可说的葬礼,有序但实际犯下各种戒律的村庄与偏偏还是打扮着装的犹太人,村民恐惧的不仅是集权统治,还有自己内心的罪。 |
|
87.29 |
|
75/100 喜欢片中主要人物的历史象征的设计,也喜欢剧情不露声色的情绪下蕴含的讽刺的力量。比如纳粹走了,赤党来了,不过又是一轮回的展现。最喜欢的还是影片的影像风格和两个犹太人不停地走路的设计。 |
|
冷峻 |
|
波澜不惊下难以掩盖每个人曾经犯下的罪,每个人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忏悔或赎罪。这是一部需要聆听每一句台词、注意每一个细节的黑白群像戏,一如影片的基调那样,沉重、压抑。 |
|
「反犹」几乎是整个20世纪的一场噩梦,战前的厌恶、战中的作伥,战后的恐惧。「平庸之恶」却是人性,无论犹太人有没有现身,都是每个人心中的魔鬼。 |
|
二戰後,兩個猶太人回故鄉,村裏做賊心虛的一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通過村民、蘇聯紅軍的所作所為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 |
|
小地方 小事件 小人物---随大浪而去! |
|
7/10 |
|
第一个镜头出来吓得我肝颤,别又是塔尔的风格,本人不够文艺吃不消耶,还好有剧情。
两个犹太人在村里走一圈掀起村民心里那么大波澜。天主教文化下的内疚文化又显现出来。可这内疚并不怎么主动,如果犹太人没出现呢?就愉快住人家房子享用人家财富了咯?原来内疚需要一个引子。而内疚是善良软弱者才有的,作恶者往往理直气壮没什么可负疚的,那匈牙利村子也是,各国战犯也是,我国上世纪某大运动施暴者更是。
ps负责任的说八月的匈牙利乡村挺热的,我穿着吊带乱溜达还出汗,这电影里的人如何做到穿得整整齐齐?也许几十年前地球比较凉快?
又ps配乐是希伯来旋律 |
|
平庸之恶与良心觉醒 |
|
名字应该叫做“村里来了两个犹太人”。故事的节奏叙述得克制隐忍。实则波澜不惊下人内心紧张感十足。那种负罪感遍布后半部分。 |
|
震耳欲聋的沉默 |
|
侵吞及豪夺发生得静阒无声,索偿与赎罪同样不着痕迹。低沉的背景音混合着巨细无遗的环境音,跟黑白色谱很搭调。村庄是整个国家的时代缩影,寡言少语的祭奠者留下千疮百孔,让画外的延伸充满了张力。 |
|
标题有点大,音乐有点多 |
|
#67th Berlin#全景 不速之客的到来 让每个人因为曾经的罪恶而惶惶不可终日 |
|
东欧电影大师很偏爱黑白摄影,数字摄影的质感不错,将重复、单调的旋律作为配乐,讲述了一个热天小镇上的故事,让观众也感受到了闷热和烦躁。两个犹太人的来临给镇子上的人带来了不安,也瓦解了镇长一家人的生活,联系到1945年这个特殊年份,影片可以解读的地方很多,而电影仅仅用不多的笔墨描写了一天内的事情,也留下了很多信息让观众自己去脑补 |
|
对二战时期匈牙利的历史不了解的人根本看不懂这电影。时间是二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同盟国胜利在望,一个村子来俩犹太人,以前的犹太人对这个村子的影响很大,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都惶恐起来,最后犹太人走了,村子爆发了很大变化。 |
|
这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听观众和导演探讨电影传递的意义远远胜过电影本身。 |
|
分数:57
看过少有的匈牙利电影,都2017年了,蓝光1080P原盘,黑白,画质没问题,但音轨是2.0的。
剧情,故事线比较简单,也不是很紧凑,人物关系是看点,整体来说不是很“好看”海报上巨大的“1945”还以为一定是二战时期的有关战争的影片,但实际上是犹太人带来的恐慌剧情片。 |
|
俩犹太人不紧不慢的走进镇子,那边箱老少爷们儿如临大敌几近崩溃……这个势拍得真好 |
|
7分,强行黑白风格 |
|
@Cinema Petralde con DM |
|
心慌慌…… |
|
可与《白丝带》参看 |
|
趁着战乱抢夺富人的财产,其实司空见惯。道德上的悔罪和反思得等到文明社会的到来。1945年的匈牙利;那些抢了人家的罪犯仅仅因为两个陌生犹太人到来,就会如此惊恐乃至充满罪恶感?真正悔罪的人我实在见的太少。 |
|
沉默战栗,初看一般,重温又暗藏意味。 |
|
历史转折期两个还乡者对人性的沉默的拷问。 |
|
8分,最可怕的不是仇人的复仇,而心底欠下的债要用一生的愧疚和不安偿还。 |
|
感觉他们活该自杀,出卖犹太人的时候经历了痛苦的折磨,当事情再度泛起沉渣的时候,他们又一次痛苦的折磨自己。 |
|
又名《村里来了两个犹太人》or《两个犹太人引发的血案》。全片运用背面敷粉的手法,通过大篇幅的对话和演员细致的演绎抽丝剥茧般揭露村里犹太人被背叛惨遭不测后财产被尽数瓜分的血腥往事和人性的扭曲和挣扎。非常精彩。 |
|
可惜简单了 |
|
Beautiful. I like how the tension slowly build up between the scenes. |
|
由匈牙利導演弗蘭克托羅克執導的《1945》,好看到可排入今年前五了。1945年也是二戰結束那年,曾經與德國同一陣線的匈牙利戰敗了,那天是鎮長兒子的結婚之日,一切的歡樂因為來了二位猶太人而終止了。隨著二個陌生猶太人的到來,內心的不安、痛苦以及愧疚一一浮現。故事內容很沈重,但導演拍的很清很輕,輕到幾乎喘不過氣,清到看盡人性自私與貪婪。黑白鏡頭成功塑造1945的樣貌,導演的構圖以及音樂的舖陳都輕輕的提及,重重的落下。然而,小鎮居民出賣猶太人,這是集體無意識所造成的悲劇?還是漢娜鄂蘭說的「平庸的邪惡」?亦或是,忌妒與貪婪的必然結果。導演把匈牙利歷史的記憶,集體的罪惡,透過小鎮的縮影如實地呈現。詩化般的鏡頭,降低了可怖感,輕盈的敘事手法,加強故事的力度。很棒的作品,太喜歡了。 |
|
隐忍有力 |
|
敢于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就是艰难之举,对情感张力的控制和流淌,更是难于拿捏。 |
|
良心不保事小,财产不保事大。巧取豪夺,鹊巢鸠占,犯下的恶行在心中埋下的定时炸弹,终有一日会因杯弓蛇影而一发不可收拾。
惊弓之鸟会阵脚自乱,却鲜有人真正忏悔自身恶行。 |
|
这片还真的不错,连带着我觉得匈牙利语都没那么难听了。整体气氛节奏都很舒服,慢慢地,把过往的纠葛和复杂的人心展现出来。 |
|
衣冠返乡记/ 历史将是一切卑劣者的墓园 影像风格和音效都可圈可点 |
|
真是冷门,真实,人就是想象太多,自以为是,2个犹太人几乎没说话,村里有人就感觉自己全猜到了… |
|
无声的控诉 |
|
小村庄的阴谋足够恶毒,但破解起来却可以如此简单。两个犹太人几乎一言不发,整个村庄顿时翻天覆地。 |
|
难看是真难看,逼格稍有一点但也仅此而已。 |
|
婚礼从头贯彻至终没能举行,葬礼悄无声息的顺利完成,谁能告诉我割掉衣领是什么意思? |
|
人性在这部影片里完美的呈现了出来,没有一句直白的话说出了这些人到底干了神马,但是,却慢慢的从这些居民给了观众提示,最后才知道,两个犹太人来安葬的,就是这些人最怕的人,他们曾经迫害的犹太人一家 |
|
你做的一切不仅藏在你心里,也藏在世人心里,最终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