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言情剧,结尾甚至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皆大欢喜,其实是侯麦在表达“爱情宿命”论。女主角朝三暮四令人反感,但侯麦的用意并非是塑造她的性格或爱情价值观,所谓爱情本没有理由和条件,她只不过是突破了世俗对爱情的限制,让自己服从了宿命而已。很多人“认命”,其实不是服从命运,而是屈从了世俗。 |
|
侯麦电影里的主角从来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永远都不满足现状,哪怕失去现在的幸福,也会让爱情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
|
最后只能算是一种巧合吧,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这女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一直彷徨着,如果继续,那么最后这个男人也不会是最后 |
|
8/10。侯麦将女主角安排在物质(身体强壮)和精神(博学多识)的两极男性之间,从而形成她不适应两者的张力。颜色和空间暗示人物的现状:图书管理员体现了知识影响着人爱的方式,连卧室都与书店融为一体,夏季恋情的结束和失去爱情憧憬、枯燥地同居约会的白色严冬。教堂圣像表现出上帝对坚持所爱者的眷顾。 @2016-09-10 22:50:03 |
|
雕像复活,是信仰的力量。恋人重逢,是爱情的执著。不喜欢讷威尔,不是因为那里没有花园。不能与你厮守,也不是因为这里书籍太多。有的爱人忠诚可靠但不足以支撑生活,有的爱人学富五车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下雪的街头,告诉你虽然没有妻子,但不代表你没有女儿。会为你的幸福祈祷,哪怕那幸福与我无关。 |
|
爱一个人就跟看一场电影一样,完全就是图个感觉,无法解释,没必要解释。。 |
|
这女人出奇的忠实于自己,出奇的不会让自己受委屈,她离开马桑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她,哈哈~~小艾丽斯非常可爱~~
因为同样的情绪,给五分~~ |
|
浪漫主义有的时候很荒谬。 |
|
女主一定是双鱼座的,眼睛也很像。脑子虽然不灵光,但很执着。是笑着看完的。片子以细节取胜。 |
|
其实她早知道爱的到底是谁,那么也不必再去试着爱那些她根本不爱的谁谁了吧。只要等待偶遇的机会就好了,上天总是会开玩笑,最后结局是圆满的,爱有很多种,但都是被定义的,所以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路 |
|
#重看#宛如“爱在”三部曲之前奏,被祈愿的心声最终为“上帝”所聆听到,侯麦拍出了爱情中充满哲思的追寻,灵性的互动,书袋哲学的趣致,生命无常中的恒定性,甚至是超验的个体心绪,在反复辗转的选择中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意念。与《夏天的故事》成有趣对比(一对相互投射的相反形象),幸福贴心的结尾。 |
|
四季里最喜欢的一则。“For me the dream was reality. An absent reality. ” 春天的开头,女人下车,离开男人。冬天的结局,女人上车,遇到男人。最后Elise也学妈妈喜极而泣实在萌到心都化了!2021.1.8 其实冬天的故事是从夏天开始的 |
|
相信爱情,真好。女主角真惹人爱。哲学、感悟、文化在法国深入每个角落。在中国似乎只是小部分文科学者的专利。这就是差距呀。 |
|
夏天的“一男三女”到冬天的“一女三男”,情状迥然不同:男人是吃着嘴里、看着碗里还想着锅里,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女人就可以见一爱一,玩腻就抛,好谁选谁。我们说男人风流多情,女人活出自我,一贬一褒。皆为天性,何则不同? |
|
莎翁歌剧中的雕塑王后,你相框里的一纸爱人。信者真,得新生。
|
|
台词像温柔的刀子一样一下一下轻轻的划。每场戏好像都带着恋恋不舍,转场的位置刚好够一段情绪完结。女主傻傻的,把自己的直觉当做信仰,摸索着却坚定的生活。如果导演不是侯麦,它可以只是个平凡又不堪一击的故事。但这种喋喋不休的方式,让影片自身就带有亲密感。 |
|
一个美丽的彩蛋:玛丽·里维埃看到绿光以后,自己化身为了绿光照耀着别人。 |
|
直到剧院演莎士比亚《冬天故事》的那段,双层结构的全貌终于揭晓(无论标题还是情节)。所有失去的终究会被寻回。女主角的设定真是完美融合了古典的痴情和现代的务实气息,有梦想的人到底还是无法屈从于现实。 |
|
#060#长达一百分钟的两段关系都成了最后十分钟的重聚最漫长的前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柏拉图、帕斯卡的哲学也统统为这场相遇背书。教堂里的冥想、剧院里的落泪,让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是宿命与轮回,是灵魂先于肉身存在,是命中注定和他会再遇见。 |
|
侯麦的去世几乎意味着一个电影物种的灭绝 |
|
侯麦作品序列中与众不同的一部,首先是探讨信仰,不再怀疑踌躇彷徨,虽有曲折试错但最终坚定难移,教堂冥想与领受启示段落亦是侯麦难得在电影中展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其次,片头欢悦恋爱蒙太奇里有不少裸露镜头或造爱瞬间,而侯麦极少在作品中置入大尺度场景。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导演不少贯穿职业生涯的母题及偏好演变:从前期男性中心渐次转为以女性为主视点,甚至讲述女性之间的故事(有的人不喜本片女主,我倒尤爱她的坦诚与对原初认定的爱情的执著信仰——尽管浪漫主义式的恋爱并不一定比另外两个男友分别代表的智性引领或柴米油盐式情爱要优越或走得更远);侯麦灵感源自同名莎剧,故片中也有相应戏中戏段落,雕像复活的奇迹也与失联5年又偶遇且闪电复合的童话结局相得益彰;讨论柏拉图与帕斯卡尔哲学则似[绿光]与[慕德家一夜]。(9.0/10) |
|
现在的豆瓣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完候麦呢。 |
|
灵肉统一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人间四季里真正短暂而迷人的尾声和前奏。然而这种和谐的爱却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暂时性的一去不返,侯麦借着两性之间的游戏抑或冒险拉开了《冬天的故事》的大幕。正如莎翁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自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灵肉分离的后爱情主义冰河时期。幸或不幸的是,在这旧物速死灵魂复生的冬季总是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春意。春天适合讨论康德,冬天则宜批判柏拉图和笛卡尔。恰如女主角分析的那样,柏拉图式的爱与机械唯物式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但相对于务虚的知识分子女主角更倾向于务实的企业家,然而二者关系的本质却是支配与被支配主奴关系,这让不堪忍受的她走上了内省和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之路。结尾的久别重逢真是令人喜极而泣的冬春交接呀,因为拥有历史而非回忆的二者永远无法忽视女儿(真理)的存在。 |
|
“人间四季”之冬
从某些方面看,侯麦其实和伍迪·艾伦很像:他们都热衷于琢磨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将真实的道德选择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中的菲利茜将全部的男女之爱在冬日里冰封,她迷茫地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而结尾查理的出现就如同《春天的故事》中项链的寻回一样巧妙——如果不知如何抉择,就把一切交给命运吧。 |
|
看有人短评里说侯麦死了是一种类型的终结,这种类型如果真有的话大概就是电影语言不靠任何形式感就讲了所有事;男主最后只出现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讲的是并不是命运也不是选择而只是困境的结局穷举中最特殊的一种,结尾完全是照应莎士比亚的;居然看哭了妈的 |
|
刚开始看觉得可能是四季故事里最差,看完却觉得是四季里的最佳(之一?…)。由衷敬爱这种女性(或这种人类):爱是信仰。她们随心而动,内心深处有某种无法打破的东西,看似放荡,但绝不说谎。结局令人窒息的动容。莎士比亚的互文堪称绝妙,侯麦的文学修养奇高。 |
|
本来以为侯麦变成了基耶洛夫斯基,可是最后侯麦还是侯麦 |
|
三个男人,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野性,最后她选择了最帅的那一个。。。。。 |
|
上回看了綠光,受不了女主角的叨絮,這回看了冬天的故事,受不了女主角的三心二意。侯麥用大量的對白堆砌起一個愛情的樣貌,愛情大師侯麥的故事說的不溫不火,我倒是火都上來了,大概是女孩的搖擺不定讓我惱火,結局離奇的命定,也許圓了一樁心願,也許給了點希望,但太不真實,也太媚俗。 |
|
打败了春天成为我最爱的一部,选择在电影院看太正确了,强制的集中注意力,让人在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里充满了期待,最后几乎有与女主角同样的喜极而泣。如果你赌赢了,虽然胜算很小,但回报却很可观,就算你赌输了,抱着信仰去生活也会更好。 |
|
把公共交通的概念和信仰/道德/个人选择做在一起,确实太绝了。爱是日常的、个人的、隐秘的、发自心底的信仰,是宿命,无法选择。因为信仰,可以渣得坦坦荡荡,作得无怨无悔。 |
|
完美。荣升我最爱的十佳电影之一。“菲利茜心心念念的恋人其实也很普通,他能给她的生活和别人能给的没什么两样,然而菲利茜流下了喜悦的泪水,这就足够了。唠叨的侯麦也闭嘴了,怜惜地望着她。” |
|
一个迷思,不用“渣男渣女”描述,2022年的人是不是就不会说话了 |
|
爱你夏日海边天真活泼、惊鸿一瞥的A杯小胸胸,就像爱你冬日公交上为我吃醋时带着的可爱小BB,五年弹指一挥间,再次相见,那种不能错过的强烈感觉一直还在。 |
|
为什么傻白甜到连自己地址都记不清的无知女子都会这么吉人自有天相,生活中什么都可以将就、但就是离不开男人(也必须依靠男人)的女人都会有不止一个男人前赴后继地来当备胎和帮别人养娃(当然也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这些年都是其他人在帮着她在物质和精神上进步,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沉浸在五年前的不切实际幻想中也是倚仗着美貌对待这个世界太任性了。 |
|
2012圣诞节首刷:MASTERPIECE 侯麦是我最喜欢的导演 这点永不会变 明套莎翁同名剧 The Winter's Tale 暗套泊涅罗珀拒婚记 Suitors of Penelope 刻画人物关系的功力已臻炉火纯青 迷迷糊糊兜兜转转 最紧要记得坚持自我 曲折错落回首处 追寻的都得石出水落 —— 不理想的命运里 也可能有理想的相对、聚散和守望 // 20190526 回顾展收官二刷:已知曲折+熟悉莎剧后重看,笑点都变泪点。侯麦之古典亦在于此:陈到好处的幸福不会平白垂青随波之人,机遇之歌所以动听皆凭勇字。四季珍品中的珍品。 |
|
这个没文化、没脑子还反智,感情观偏差到离谱的,还自以为是的姑娘,位列我厌恶的银幕角色top3.
地址都能写错,还能干明白什么?选男人二选一,偏要选不靠谱、粗俗的那个。首鼠两端,仗着有两分姿色,热衷于摇摆反复。
大眼睛里什么都没有。我讨厌这个自以为有灵魂有信仰还要follow her heart的空壳。 |
|
选择知识分子的清高还是选择生活气息的平淡,最具烟火气息的一部,春天是纯粹的花园、夏天是缠绵的海边、秋天是充实的农庄、冬天则是冷静的都市,也是复活的季节,冬天更多的是室内戏,空间的局限会使人更关注自我内心的层面,人物会面对灵魂的无数次关于选择的拷问也更艺术化了,冬天是艺术的圆融状态。 |
|
冬去春来,她等待一个人,最终等成一种信仰,结尾如同候麦在戏内引用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一样:雕像重生,这是埃尔米奥娜的奇迹。但我为何仍忐忑不安?说穿了,我怕结尾不等于结局,我怕这不过是一次新的周而复始,因此我没有喜极而泣,不是这样吗?四季轮换而候麦常在啊,各位。 |
|
80年代那些強烈的共時和復調性消失了,人物縱然不知疲倦地感知和求索,卻始終處在由線型時間賦予的柳暗花明之中,這是與《綠光》最大的不同:在《綠光》之中,沒有一個瞬間的含義是單向的,女主不得不馬不停蹄地出發和離開,卻又對此倍感沮喪和疲倦,對於侯麥,世界是關於信念的迷局(60年代是信念的遊戲,90年代是信念的旅程),因此《冬天的故事》更像一個童話,不在它的結局,而在於它途徑的錨點都像一張轉瞬即逝的藏寶地圖。 |
|
相比春天,更喜欢这部冬天。尽管在很多人看来,人物走向有些想当然,但是这种随心所欲的畅游感反而是法国电影里我爱的部分。“我爱你,只是没有爱到可以和你住一起。”“我爱你,只是我心里始终有一处位置是给他留的。”自然但又深刻的情感关系,最终的相遇看似偶然,但在信仰的语境里更是一种必然。冬天很冷,分别或许伤感,但重逢也足够浪漫。@资料馆大银幕 |
|
“从死亡里重新得到的生命,信仰使得他复活”莎翁剧是点睛之笔。女主角的“信仰”其实是非常超验主义的直觉,让人无法评价。面对情欲,反复的情绪和超验的直觉让女主角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的处境,这是四部曲中角色最惯常的状态,侯麦享受并擅长营造这种复杂处境。最精妙的是那些看似完满的收尾,理想或者不理想,其实只能由观众调动个人经验去决定,这是侯麦的诗意。 |
|
冬天当取暖,冰封心跳时。看了那么多,或许直到这里才明白了爱情之于侯麦之意义,是无望而为义无反顾的信仰,是心不诚必不灵的某种神迹,是那道绿光,其神圣超越宗教范畴。侯麦有颗怜悯的心,绿光、罗曼史、这里,他都愿意相信神迹会显现,尽管现实通常事与愿违。一女三男以及女性对爱情的坚定,与一男三女以及男性不断游移的夏天故事形成绝妙对照。因为意外错过多年又偶然重逢的故事,应该给了林克莱特灵感吧。另外,好像是第一次在侯麦电影中看到(接近)做爱的场景。 |
|
影片呈现的多角男女关系和嘴炮掉书袋式辩论让我以为这不过是春天和夏天的故事的同款续作,哪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最后十分钟结局的铺垫。整部电影想讲的东西—faith and assurance—如此简单纯粹,侯麦七老八十还拍这样的片子实在是太可爱太浪漫了。大智若愚的“文盲”女主和“凡事要先在书上确认过存在”的男二是一对妙极了的juxtaposition,自我观察细微又忠于内心和体验的人不需要帕斯卡和柏拉图的指引。 |
|
不够爱的话,是无法一起生活的! |
|
对关系坦诚首先要对自我坦诚。日常感慨侯麦电影里的法国人可以处理这么复杂的情感关系,这或许恰恰是因为这些人对自我、对情感的复杂程度,有着近乎颗粒度的认知。 |
|
大概就是那句话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
很难想象会在侯麦的电影里看到信仰一类的东西,而这信仰是爱而非宗教。这种笃信所指向的终极答案,为女主角各种选择的“荒谬”赋予合法性,也让童话结局成为某种必然,好在侯麦在最后留出了一个现实的气口:女主角仓惶的眼泪。与其说是喜极而泣,不如说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一旦生活没有向幸福发展,她的信仰也将顷刻间瓦解。侯麦在“四季故事”系列里呈现出的丰富程度和思考深度,远胜过他早期在“道德故事”系列中挥之不去的小卖弄感。也可以看到后期他在塑造男女角色时候的平等观:女性具有极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而男性在情变之后也并不纠缠,既然争取无望,便给予足够的尊重。 |
|
12.19@中间影院。夏天的镜像,一男三女vs一女三男。关于恋爱中应该如何坚持信念,如何做选择题。夏天的男孩坚信不选择,而冬天与之相反,最终信者得道,喜极而泣,圣诞花好月圆。归来的未必是记忆塑造出的完美男友,但至少可以做女儿一眼认出的爸爸。至此完成了年初用一年的时间,在四个季节把人间四季系列看完的小目标。 |
|
海王的故事。不连着看加瑞尔和侯麦真不知道谁高低,显然关于生活真谛的洞悉加瑞尔来的纯粹得多,侯麦的文青气甚至会在一场饭桌戏来一堆甚至讨论无意义的深思,昏昏欲睡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