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子好看只在于余秀华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人,思路清晰,内心敏感,面对难题对答如流,不惧任何场合,有幽默感,会撩汉,有作为人的尊严和纠结。至于拍摄方式,很一般,拍得太快太急,素材有限,那些大特写太庸俗,人物活动空间单一,访谈式的把导演问问题的声音剪进去这种就太电视台,太套路了。 |
|
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她臭骂我草破鸡,却有着给范俭念诗的孤高浪漫的灵魂。 |
|
点映见面会:1、主持人:“您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是真实的吗?”余秀华:“我觉得你作为一个主持人问出这种问题就很不专业,作为一部纪录片不真实还叫纪录片吗?”
2、观众提问环节,某观众说了大概800字的观后感后,余秀华:“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长了。” |
|
我要嚼一点具体的苦,才尝到活着本身的甜;我太不同了,所以能看到凡俗是多么幸福。 |
|
导演很大程度上用剧情片的创作方式,用一种不真诚的态度去消费话题性人物 |
|
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啊,什么剪辑技巧啊,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这个女人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 |
|
俺是豆瓣第一个看过此片的人哦!导演说拿到了龙标,大家要支持哦! |
|
情书片,范俭写了首诗给余秀华 |
|
只有一个问题:摄影机的介入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到了余秀华的选择? |
|
四平八稳。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 |
|
从文字的掌控力中长出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
|
观感没问题。字词组合所引发的诗意,与女诗人所寄身的现实,由始至终都是无法消解的矛盾。然而,过于强大的余秀华,并不需要纪录镜头或创作者去熨帖保护。如果说,类电视纪录片的技法尚是个人选择,但关注一个人物对象,片子拿出来有点太早。余秀华的家庭与她真实生活的另一面,真的还不够丰富。 |
|
太棒了!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是如此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这样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
|
实际上,之前对余秀华完全不了解,大概也只听过这个名字。在上海电影节看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才对这个人的认识稍微清晰了一些。相比她那些诗,更愿意看属于生活的那部分,那些日常的对话,同样充满诗意,个别细节看到好一阵感动。能找到一个帮你暂时忘记身体缺憾的方法,其实挺开心的。 |
|
非常好,推薦。朋友在籌劃四月底到五月初在美國西岸幾個大學的放映、座談,朗誦會,導演和余秀華都會來,能去的可以留意下。Stanford, Berkeley, UCSF, UCLA有場次。 |
|
余秀华还是有意思,但实在不喜欢这个视角,一副要将她与世界整个对立起来的样子。里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诗人、记者、编辑等“文化人”角色都拍得特别造作可笑,好像就是在说啊这个世界是跟你格格不入的,快回去找你的荷塘与麦地吧……明明人家很爱这繁华世界啊! |
|
余秀华在片子里自己都说,作为残疾人想让自己表情在说话的时候自然一点,摄影还给这么多面部大特?很明显导演是带着意图在拍,点映后的小短片里把余秀华和她母亲称作“角色”,角色是可创作的,她俩可是活生生的人呐 |
|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摇摇晃晃。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苟且。
你摇摇晃晃来到人世间,
身体里的火车却不会错轨,
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
有时你是生活的一条狗,
有时生活是你的一条狗,
出名要趁早,
诗印成了钞票,
才能和眼前的苟且离婚 |
|
对这部电影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
|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
|
女诗人离婚记。 |
|
感觉应该能拍得很好才对,可惜最后还是弄成了专题片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拍摄素材不够。但有余秀华撑着,还是很生动。我以为,余秀华这样的诗人直接体现了诗歌(作为文明的诗歌)的教化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典教育在当代的回响,是一种真正的中国文化特色(西方国家现在还会有写诗的农民、工人吗?)。在他们(包括那些“打工诗人”)身上,诗歌仍然在起着宗教般的支撑和提升作用。这一点大概是被那些从技巧层面指责余秀华诗歌不足的诗人所忽略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否定的恰恰是诗歌的伟大性。当然仅从形式上讲,我也并不认为余秀华的诗写得不好,也许可以说不够新,但我感觉求新已经让很多诗人误入歧途了(本雅明:全面放弃艺术必须具有原创性的观点!)。 |
|
余秀华的魅力不仅仅是遣词造句上的才气,更神奇的是她的价值观世界观远远超脱了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无关乎乐观和坚强,那是更触及事物本质的东西,是一种不自知的超然,是一颗残疾的身躯也无法禁锢的自由灵魂。 |
|
看完之后,旁边的大姐认为诗歌毁了余秀华的人生,我恰恰觉得是诗歌舒解了她的人生,伴她一路走来 |
|
文采一流,口才不遑多让,极有趣的灵魂;纪录片反不如观其文字更贴近内心,将过多重点放置于离婚与否的问题上,大量特写仿佛是在逼问或催促解决一直以来悬着的困惑,文字里流露出的真实疼痛在影像里反是单薄隔膜的;领奖场合颇为尴尬,最好看的仍是她静静坐于河畔的思考,与麦浪摩挲的触感。 |
|
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独一无二的余秀华。去掉“写性的农村脑瘫女诗人”的标签后,仍是一个活得比大多数人都明白、想象力和反应力都超越常人的人。祝福她。 |
|
怎样完成女诗人到农村妇女的思维跳跃,不是导演的事,而是观众的事。我喜欢范俭很灵活的,甚至臣服的状态。这个女诗人不是中产阶级的女诗人,成天活在虚无或文学的诠释再诠释中,而是活在尘土中的。范俭能用美幻的大光圈去拍尘土中毫不特别的她,是向余秀华屈服了的,也是认可她的,这是很好的。 |
|
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纪录片。可贵之处大概是并没有塑造绝对中心的人物,而是着力呈现价值观的冲突及挣扎中的犹疑。这一点在母女线上非常自然动人,但婚姻线不免有树靶子打的观感。观众们对丈夫一边倒的嘲讽让人觉得渗透着俯视的傲慢。或许是拍摄所限,对人物成长经历叙述的缺失恐怕是最大的遗憾。 |
|
#siff#詩歌是她的內核和外殼,相比詩歌我更關心她的生活,她在生活的深淵裡如何掙扎,她生長的那片土地有著怎樣的黃昏,她手指落在鍵盤上是否顫抖,她的愛要怎樣被傳達。范儉抓到了一些生活的瑣碎細節但也遺忘了一些。在海邊那段范儉說我不怕你也別怕一瞬間我明白了創作者和被攝對象的關係3.5 |
|
很有魅力的女人 |
|
她想要的始终得不到,不敢奢望的却意外得到。 |
|
离婚后两个人坐在车上的笑脸,好像成为二十年婚姻里最动人的一刻。 |
|
女性意识崛起的……摆拍。看到末尾有《我的诗篇》一干人等参与就懂了,不舒服感。很是同情余的前夫。但诗是好的,加星。 |
|
我一直在思考: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到底达成怎样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呈现。所有的展现都是局部,所有的解读都是客观,所有的理解都有曲解,所有的人性都是复杂。所有的纪录都有自己的角度、取舍和珍贵。 |
|
皮囊承载不了魂灵,生活也这般沉重,于是不服,于是喊成了诗~ |
|
主人公本身的人格魅力让纪录片里的特写镜头、采访跟拍和领奖环节都显得黯然失色,媒体的强势介入在一个极致本真的人面前竟然败下阵来。 |
|
没有幸福就是没有性功能&活给别人看,底层真智慧~真我比卑鄙贱都通行,不甘心是生命力。好诗,天赋好极,都挡不住赚钱男女家长里短活别人活自己。离婚完两人好开心,也有人哭泣。感谢时代,我们可以做自己,歪嘴唾沫别扭不成形说出了会心,影院笑声是证明。大银幕真神奇,伟光正会消解,落寞的反着迷 |
|
#SIFF#,72/100,一个被打上了很多标签的诗人的去标签化表达,诗意又真诚。余秀华的个性很强、思路清晰、幽默、real耿直(映后交流也日常怼人模式全开),片子好看,不只是女权这么简单,还有作为普通人的困境、尊严与选择,她的生活日常和家庭反而是更吸引我的点,能拍得更多就好了 |
|
关注余秀华有两年了,很喜欢她的诗,直接、从容,尤其喜欢“爱是我心灵唯一的残疾”这一句,拿它做了很久的网名,一度被人认为是非主流,我其实懒得说,因为你们不认识一个叫余秀华的女人,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影响到她任何,平凡的外表下自见灵魂汹涌。 |
|
选中国纪录片就像下一个赔率极高的注,几乎必输,但偶尔赢了也可能是大赢,这个片算是我今年的siff最高,神清气爽,这几天这么倒霉总算上帝想起来补偿我了。。之前没看过余秀华的诗,从电影选取的那些看,很美很干净,人更酷,真朋克,完美符合我的审美。。虽然后面有个男的一直发出轻蔑的声音哈哈哈 |
|
没想到会这么好看。但这主要原因是余秀华太过强大,她身上混合的各种矛盾和奇异的天赋让她只要出现就会具有可看性。而作为纪录片,不论是选取的视角还是讲述的故事,其实都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
|
《吾土》的导演,所以抛开电影手法来谈,有意思的人物是纪录片成功的必要因素。摄影光晕像余秀华柔软坚硬的内心,向着希望砥砺前行又始终深陷痛苦。自负思想和残缺身体,爱与怕矛盾夹杂的生命,女性唤醒。时长短总觉得意犹未尽,但或许留白也好,让人看到后想深入挖掘的人并持续反思探讨,片子就成功了 |
|
裸躺在麦芒
下有刺穿的伤
上有噬人的焦阳
摇摇晃晃
你说你是一片面包
想吐述诗的芬芳
就要甘受人伦的烤箱
|
|
评分不对个人,出彩的是余秀华,看得比什么都清的少女,与家人相处那段特别受触动,说话率真可爱,吵架能力一流,各种作秀颁奖真恶心。导演喜欢大特写,意图太明显,不喜。 |
|
余秀华真是一个骨子里透着光的女人。
那股生命力和精神力,纯粹而真实。★★★★ |
|
犀利又不失温情。范俭的镜头语言真好,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映后见面会差评,15分钟,没有观众提问,还花了很多时间给guest。7月2号开始全国点映,导演说会再来上海。 |
|
范俭和余秀华牵手退场。 |
|
一个倔强的恶棍和一个可爱的情种歪歪斜斜走过人世间所有刻意的无意的内在本质的形而上学的伤害和冷漠,有时候真希望《我爱你》从没有被带到人间,换一个湖北钟祥横店村结实健康婚姻幸福的农村姑娘。 |
|
很真诚。电影对观众真诚,余秀华对导演真诚,导演对余秀华也真诚。 |
|
如果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看到了她灵魂里的鲜活果敢,也看到了她挣扎在生活泥潭时的混沌。感觉导演的镜头还是有倾向性,以及为什么儿子这条线(余作为母亲的形象)被完全忽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