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你们要知道,烂片也是剧组上下几十口人拼了命才拍出来的 |
|
看前半小时真怀疑如此好的口碑究竟怎么得来的,原来“正片”之后的“花絮”才是重点,视点不同的互文揭示低成本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一个状况百出的团队,艺术要求不高的资方,在捉襟见肘的人手调动下,发挥种种即兴表演和临场应对的能力,大家通力合作完成拍摄。“揭秘”过程令人爆笑,又不无艰辛,之前对“正片”中出现的第三方摄影机机位存疑,此刻才恍然。形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台媒介的功能,都让人耳目一新。 |
|
推荐有条件的、以后出源了都看一下:将会载入cult电影史/迷影影史的电影,这一部就能让人对日影重新燃起信心。比吉田大八的《桐岛》更加彻底地用丧尸片表达出了对电影的爱。具体不剧透了。 |
|
正常來說,30幾分鐘的長鏡頭應該是足以名留影史的炫技大師之作,但那AV級演技、稀爛鬼劇情、粗製濫造、純粹血漿與女體的賣弄的殭屍短片實在是……看到End Credit跑出來,只覺得我天還好結束了。但立刻被拉回來,不對啊才30分鐘而已怎麼就End Credit了?才發現自己原來被拉進了一場後設的狂歡喜劇當中,一般的plot twist只會用結尾5分鐘來搞「真相大白」,這裡給足滿滿的60分鐘的「真相大白」,才發現前面的所有不對勁都有跡可尋,就是放送事故豪華大禮包,能錯的全都錯上了。但看著他們用盡全力搶救這部電影,沒有人願意直接喊卡,居然也慢慢覺得開頭那東西爛雖爛,可是如果反過頭來看電影後面,願意一層一層的剝開攝影機,你在爆笑之餘,可能會發現自己也有點鼻酸,有些想落淚 |
|
哭不出来可以滴药水,背不出来可以配台词,在一个不专业的剧组,敷衍会像丧尸感染每一个演员。虽然一镜到底拍出的还是烂片,但男演员不再傲慢,去充当人梯,女演员不再矫情,肯被呕吐一脸。业余场务表演了什么是投入,临时导演喊出了心声。你的烂片是我的作品,你的敷衍是我的人生,我不要这样的人生。 |
|
是,我们拍的是假的,我们还告诉你为什么拍的假,甚至告诉你的这个过程都是假的。开头的一镜需要勇气,不然很容易十分钟弃。 |
|
今年日本院线电影里观影体验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后半段全场一起笑到昏厥,真的好久没有看一部电影这么愉快了!挑战观众的开头一镜到底37分钟,如万花筒般层叠镶嵌的剧中剧,糅合多种要素的创意构思……迷影之情溢出屏幕。感觉演员、导演以及所有参与制作的人都乐在其中,看到最后一定会被感动到。 |
|
开场前30分钟的那段长镜头,我看了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一路跳着看完的……然后等我看完后半段,又把开头的30分钟认真看了一遍,边笑边哭! |
|
还好身边的朋友都比较仁慈,没有给我具体的剧透,没想到结构变了三次是这样的,经提醒之后,有意在留意第一部分里那些突兀的点,没想到了最后一部分都成了临场的笑点,也成了凸显电影人精神的部分。互文下来之后颇有当下影视大环境下娱乐至死的速食作风,拍的烂有时候也是一再妥协下迫不得已的烂,再烂的片子背后也会有一些用心的地方,只是这一次导演先看了烂片,再让你看烂片背后闪着光的用心。这要是搁在平时,大家连烂片都懒得看,背后的闪光更是没人会看得到了。 |
|
前半个小时:好烂哦。中间半个小时:(._.)无聊到看表。最后半个小时:我的妈呀原来是这样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前30分钟比《小时代》还烂,结果最后30分钟比奥斯卡最佳影片还精彩,瞬间把一星烂片扭转为五星佳作。
想象力天马行空,创意简直无敌,恶搞指数爆棚,诙谐程度无以复加,让人笑到癫狂,整部电影牛逼到无法用言语形容。
为什么突然聊防身术,演员为什么突然想出去,摄影机为什么掉在地上不动了,三位演员为什么突然看向门外,为什么丧尸发现女主却不咬她,男主为什么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原来一切不对劲的镜头都是有原因的。
毕志飞、郭敬明都应该好好学习,要是借鉴《摄影机不要停》的思路在电影后半部分加上拍摄花絮,《逐梦演艺圈》和《小时代》能成9分神作。 |
|
这部必火!必须火!!!
p.s.500一本的场刊里导演把剧本全给印上了,推荐购买 |
|
4.5 一部难得的、毫无吹水感的“真·神作”,效果宛如《房间》+《灾难艺术家》连映,被彻底控制大脑、抓住笑穴。 |
|
为电影而生的电影。从一镜到底的血浆真人秀到揭开幕后制作过程,就像一场凤凰涅槃,让人完整看到了所有粗制滥造的背后,有多少员工付出多少超人的努力。两者揉在一起的过程既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唏嘘感动。和“喜剧之王”还有“灾难艺术家”共享一个主题:哪怕是绝世烂片,也有匠人精神在里面。年度神作无疑~~~~~~~~~~~~~~ |
|
剧作略有点像话剧《糊涂戏班》。第一部分你会觉得很无聊,也很多问题,但经过第一部分铺垫之后,推进最后一部分就牛逼了。看完之后忍不住想鼓掌的好。然后才发现,所有铺垫都不是没用的,细节太有趣了。最后还做到了又感动又好笑,不但是献给电影,还狠狠植入父女情,厉害 |
|
挺好笑的。看开场一镜到底的烂僵尸片,与NG42遍一样难熬,确实要冒出来诸多问题:台词是接不下去了该找手机了;导演怎么中二般闪现大叫又消失;包贝尔为什么坐在门口状况外;摄影机怎么拌蒜栽地上了;为何突然变成了手持推拉的廉价大特写;匪夷所思的抢戏女二;突然冒出来的一截大腿……《摄影机不要停!》美化了电影制作本身的乐趣,但事实上,在类型片的现场,内容本身并不会有太廉价的感觉,倒是真的跳到开始筹备过程,低成本的感觉更明显。说到底,再烂的电影,都有一个灾难的、大型车祸现场的拍摄过程,可观众只会(需要)看到成片结果。许多去过现场的,也都会觉得烂片有心血有苦劳的,那不如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把拍烂片的过程还原 review 一遍。 |
|
等了大半年,可能预期太高吧,非常失望。《糊涂戏班》的结构+对一镜到底的迷恋+新人导演+脱力丧尸+日式煽情,全都是意料之中的拼凑所得。除了喜剧效果,切换视点对电影中”失误“的解谜,跟听上映后导演大谈拍摄时的遗憾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说这是献给电影的血浆情书?电视台、直播、流量小生、完成任务、会议间里的观众,每一个片中提到的设定都规避了电影,倒不如说是电影人的自我解嘲。 |
|
严重推荐!有机会希望都看到!摄影机是次元之间的旋转门,每一个次元都是电影! |
|
为了一部真正的好片而拍摄了一部真正的烂片。 |
|
……被豆瓣忽悠看的,先是半个小时的假恐怖片,后是一个小时的假恐怖片制作过程,而且不好笑…… |
|
哈哈哈,太开心了,笑得满地找牙,设计得太好了,真会玩儿,又是小成本的典范,完全是反蒙太奇的蒙太奇电影,开始是想给摄影师加鸡腿,后来给化妆师加鸡腿,再后来是给导演加鸡腿,到最后是给所有人加鸡腿,前37分钟lowlow的“正片”,是为后面的幕后服务,然后“幕后”是为结尾真正的花絮服务,关于现场直播,三谷幸喜的《广播时间》也没有这么多意外要挑战,毕赣说拍长镜头就像踢实况足球,从一个点传到一个点,这次你们能理解了吧!!年度十佳,妥妥了! |
|
[D]盼星星盼月亮期待了近半年,结果非常失望!之前看简介和评论,本以为会是一部像《地狱为何恶劣》那样amazing的作品,事实连其皮毛都不如。
真心觉得无聊,“爆笑,笑疯,笑到昏厥……”抱歉我怀疑我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96分钟我一次都没笑过,完全不知道哪里有趣,也没体会到大家说的燃,以及结尾父女情的感动,更不认为有创意,本质就是前37分钟正片(烂片),后1小时幕后花絮(制作烂片过程),实际到中间建组筹备就已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并无新鲜感惊喜感,随便拿一电影的正片、花絮放在一起看都比这个好,难不成烂片+制作烂片过程=神作?拍摄的确坎坷,但这艰辛不易难以深入人心,于我而言,唯有bgm动听难忘。
还是要多看几遍《地狱为何恶劣》,那才是真正的戏中戏中戏,真正爱电影爱到疯狂,真正献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
|
贵在烂得均匀。 |
|
强推!叠罗汉处直接看哭,应该是作为这行业更能体会到完成一样作品带来的成就感吧,以后要更努力! |
|
从小聪明本身出发,还有日式感动的自我基因,元电影还可以怎么拍的边界没有看到有什么拓宽或者翻盘,倒是有不少可以为技术硬伤和残缺理念来寻找的一系列“我们就是故意的”借口。什么影史都和这片子没啥关系,载入影史的是伯格曼们和艾德·伍德们甚至是托米·韦素们,而不是刻意制造艾德·伍德和托米·韦素的人们。
|
|
"碰"! 絕對是今年日影數一數二的作品。成本甚低(300萬日幣),但輾壓一票真人邦畫。多重後設,形式設計的非常精妙。同時有情懷有溫馨,而且娛樂效果極佳。觀影時全場爆笑不止。話說影視從業人員會更有感觸的吧。這是身兼編導的上田慎一郎第二部長片,猶如平地一聲雷的傑出新秀。& 大家事前不要看太多資料,看就對了! |
|
真正爱电影的人才会这样:摄影机不要停,看电影不要命! |
|
《幻乐之城》是由湖南卫视与酷博特文化共同出品、联合制作的国内首档音乐创演秀节目打造了沉浸式观演舞台,以音乐表演作为主要形式,嘉宾提供灵感,专业人员集成创作,最终共同完成一部音乐故事短片 。每一个“幻乐之作”从创意提出到舞台公演都需要32天的打磨时间。每组“幻乐拍档”会通过抽签拥有不同的资源 。来到节目的每一位唱演人除了真唱还要真演,将最真挚的情感给予观众。唱演人在表演过程中必须和灯光、音乐、特效一气呵成,没有剪辑、没有NG重来的机会。节目的所有唱演作品,录制版本即是播出内容。(摘自 百度百科) |
|
谨以此片向李安从家里搬来被摔碎的餐桌,小津从家里拿来的红色暖水壶,抓走张艺谋的UFO,赶着杜可风摄影机跑的重庆大厦保安,被集体抓嫖载入县志的东邪西毒剧组,胡金铨写的书法对联,片场喝的醉醺醺的玛丽莲梦露,黑泽明等来的云致敬~
电影是一场奇遇,摄影机不要停~ |
|
创作人看了或许都会会心一笑。先给你看一件刺绣,然后翻过来让看它的背面,那些针脚、线头一览无余。正面的浑然一体与背面的各种混乱不堪,构成了戏剧的张力。很有意思啊。 |
|
D+ / 还是觉得更像是迷影向的一期综艺节目。虽然试图用并不新鲜的“虚假”嵌套来论证“真实”的意义,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嵌套同样是封闭的,影片最终的层次还是停留在致敬电影工作者,反而没有向“真实”敞开裂缝——这也是影片最薄弱最矛盾的一点。冷静下来还是三星,若若说得很对,这是一部《房间+灾难艺术家》,显然我依然很不喜欢《灾难艺术家》的部分。 |
|
這不是電影吧,明明是實境節目!一起看的觀眾笑超大聲,有點可惜的是我已經放鬆卻沒有完全帶入電影裡的熱血,不過這真的是滿新鮮的觀影經驗以及電影形式,其實自己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禁想起《霸王別姬》的小癩子...「怎麼成為角兒啊」同樣的心境,所有熱愛電影的人一定很想創作自己的電影吧?好愛電影啊~好想創作電影啊~到最後還真的被騙出眼淚。 |
|
我认为它是用了《大人别出声》(糊涂戏班)那套剧本结构,包括第一幕的正片和最后一幕的幕后,把话剧舞台换为现场直播的一镜到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里面诸如导演的介入、酒鬼配角和各种突发状况都用到了,很聪明的迎合新时代的嫁接。 |
|
如此恶趣味又如此纯真。血浆下一颗炽热的心。嘲讽偶像,嘲讽小鲜肉,嘲讽流量,用一种那么不堪的方式歌颂梦想。绝妙。 |
|
1,不要被前面的半小时骗了,一定要看到最后。前面你也许会笑它“什么鬼”,后面你一定会大笑着说“这样也行!”2,就算是你以为的烂片,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和随机应变。3,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电影花絮比电影还有趣的原因。 |
|
建构—解构—重构。一镜到底戏中戏建构、幕后制作花絮解构、正片花絮互文重构。 |
|
要如何精確劇透本片呢?它就是那種看完之後會想買BD回家日後讓自己的孩子看,沒孩子就借給鄰居家孩子看⋯⋯等小朋友長大了寧可吃不起飯也要去拍電影的時候鄰居就會來找你算帳了。 |
|
1.一部现象级的元电影,从小成本独立电影到院线票房神话的逆袭亦与影片中的小人物逆袭上位情节相得益彰。2.戏中戏中戏的嵌套足够有解构力(结尾的本片花絮则使影片递进为戏中戏中戏中戏),而片头正片与片中筹备过程里的种种伏笔与预设,也终于为片末的幕后花絮带来了无尽的笑果。3.人说,那部僵尸片烂到让人很难熬过前37分钟,然而,我却看到了漫溢其间的对艺术的偏执追求(时而闯入的、试图以弄假成真捕捉真实的导演),而一镜到底的现场直播拍法,固然也是最高难度的尝试。4.迷影T恤:[闪灵][疤面煞星][Taxi Driver]。5.小成本也可以很复杂,烂片后也有血泪史。(9.0/10) |
|
将影片拆解开来,确实不算高明的剧作与拍摄,但导演有聪明的组合方法,他知道观众要什么,勾引观众又放弃观众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把最简单的东西用最简单的手段用到极致,是聪明且自信的。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两场戏,人肉摇臂与导演父女旧照的呼应,另外就是屏幕外的制作人们看完后一起去喝酒,其实他们上场戏就是在看手机和走神,这是与电影有关的现实。我很感动,聪明而自信的人很难有这种客观的照拂之情,他始终明白所有的人是为了什么,而不是陷入自己的情绪,导演用“导演”这个角色提醒自己,每个人继续的原因和过程都不一样。这部电影它在说,不管所有人是为了什么,因为什么样的心情,各有各的喜好和动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在一起享受一个过程,暂时的忘记结果,投入是活着最需要的精神了。 |
|
哈哈哈哈 |
|
可惜了导演没有自己上去演男主角阿!不然真的要燃爆爆爆爆炸! |
|
站大街上看半小时都比这好看 |
|
实在是太棒,最高光是女台长的表情特写,魔幻の皱纹舒张的愉悦微笑。 |
|
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惊喜一个接一个,本以为是丧尸类型变种片,后来变成丧尸片中片,再后来变成丧尸幕后片,戏中戏做到了极致,半夜看得我笑出猪叫。 |
|
看完会很想很想很想拍电影!虽然拍摄途中碰到的事情不一定都这样好笑,什么电池没电,扛录音杆姿势不对手抽筋,风太大忘带话筒套导致所有东西不能用,想到就头皮发麻,可是还是会每次都抱着兴奋和期待去拍,因为这种未知和冒险感,好像已经很少有其他的事情能赋予了。有东西想说的话,就扛起摄影机吧! |
|
本片由“一镜到底僵尸片”以及“花絮才是正片”、“真·花絮”三部分构成。拍电影真是不容易、需要大智慧啊哈哈哈。 |
|
拍个av版吧,日本姜文自己演。 |
|
一开始卧槽什么鬼!
接着笑出眼泪(全场爆笑)!!
最后的最后,热泪盈眶!!!!! |
|
確實可以。虛構的花絮vs.打真軍的花絮,那麼究竟誰是誰的花絮。港版的字幕翻譯得太逗了。男主角被導演扇了一掌,男主角大喊道“連我爸都沒有打過我”簡直笑爆肚!導演你是林有德嗎? |
|
后半部分有趣,最后甚至有些感动,写给电影的情书有那么多封,大概只有这一封最淳朴最古怪,也最“怡情”,不过,看完全片后还是觉得这不太像一部电影,而更像是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午夜档解密节目,正如电影开拍前制片人向导演阐述其即将执导电影的两个“卖点”,同样适用于本片,因为它胜就胜在牢牢抓住了影迷的猎奇心(丧尸、一镜到底),《摄影机不要停》的观众定位相当准确,只要你爱看电影、爱看丧尸片、对一镜到底怀有好奇、对电影幕后花絮怀有好奇,那么你就会是本片的潜在拥趸,与此同时,当你被前半段的“失误”弄得一头雾水时,导演又以一种合理且戏谑的方式一一予以解释。娱乐至死的年代绝大部分人当然会欢迎这类作品,但很难说嬉笑过后本片会为观众留下什么。以及,说句题外话:再一次为伍迪·哈里森去年那部无人问津的《迷失伦敦》感到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