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想想,电影真特么有意思,无论是因为早期的胶卷时长原因,还是因为经济账或观影效果的原因,最常见的90分钟,既能描绘一个人事无巨细的一生,又能表现一群人惊鸿一瞥的一刻。
它何止延长了我三倍的生命,更拓宽了我生命的深度。
怪不得老有人说我跟谈过十几个甚或几十个女朋友一样,在电影里,那才是阅女无数。 |
|
女人拒绝丑陋,害怕平淡,恐惧死亡。她歇斯底里,然后恋物;她卖弄风情,但难掩骚动;她自恋自赏,因此更加自卑。她若即若离,却只愿独善其身;她欲拒还迎,最终选择了释然。“我以为人人都在看着我,我眼里只有自己,这让我疲惫不堪。” |
|
无论装逼与否,新浪潮代表作总能让我不自觉的进行一些行为模仿,譬如一进博物馆就玩笑说看谁跑得快,一到中东国家的宾馆洗手间就装作自己被拷打,一上欧洲城市的街头就旋转着做卖报态,当然是体现某种共同信息趣味的人来疯。看完此片后的次日,我也在下午5点到7点留意了自身。克莱奥怎么能做这么多事! |
|
很多人说瓦尔达是“女版戈达尔”,要我看比戈达尔细腻多了。尔达已抵达,达尔未达尔。 |
|
#重看#想不到这么一部泛着轻快幽默,散发轻盈气息的影片,其实关乎死亡侵袭的恐惧与焦虑。现时真实时间与电影内置时间同步,代入角色感受分分秒秒的折磨,时间汩汩流淌在影像中。结构相当工整,以脱假发为分水岭,意味她自此褪去外在的浮华虚荣,开始自省内敛;从高傲的受宠玩偶到留意周遭普通面孔,众声喧哗的言语化作无数宇宙碎片,一切仍在既定轨道上运行,唯有自己失落在难以启齿的黑洞,这种混乱失序与大量运动镜头结合,极其美妙。印象深刻:1、插播数次阿尔及利亚之战;2、小奶猫抢戏(瓦尔达真是猫控啊!)3、插入短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可爱。4、充满各种死亡征兆的暗示,镜子的分裂。 |
|
6月21日看發生在6月21日的電影成就達成。我只是路過來給你一個吻👌🏻 on a tout le temps 👌🏻 |
|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一个半小时。故事时间和影片时间等长。其实可以更先锋一点,全片黑白混用,凡克莱奥的主观镜头皆用黑白,其余则用彩色,镜头调度上也多做一些分立(所谓不分享画面空间)。瓦尔达的片子真是好,结构精巧,叙事流畅,情感充沛。本片音乐有结构性的作用,主观镜和移动镜头也颇赞。 |
|
1.不仅电影与真实时间同步,还再现了死亡恐惧与寻求真我的心理时间。2.快切的主观镜头-街边行人+相关人物,咖啡馆顾客描摹,橱窗/镜中叠影。3.高达与卡里娜的无声短片,摆脱墨镜与脱去假发,戴不合时宜的黑帽,人体模特的隐喻异曲同工。4.与临行士兵(另一"将死之人")的邂逅让克莱尔袒露自我。(9.0/10) |
|
“只要美丽还在,我就还活着” 星期二不能碰新东西、车牌不吉利、破碎的镜子,哈哈,这么迷信的巴黎人…令人陶醉的摄影,不忍心走神一秒。与观影同步的17:00-19:00时间轴,90分钟的观赏,30分钟的遐想。“亲吻还是想念,亲吻不够就会想念”、“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随时奉陪,我总是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人人都宠我,但没有人爱我”、“我的身体让我快乐,而不是骄傲” 爱能让人消除恐惧。游走巴黎街头,上车下车,驻足停留,眼神对视,相互倾诉…最后20分钟就是《爱在日落黄昏时》啊:你的火车快赶不上了,“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
|
瓦尔达足够细腻,她精准的刻画出一个悲伤、恐惧、濒临崩溃的女人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她频繁使用跳切来展现奇奥的变化——从明星到一个“赤裸的人”。电影到6点30分戛然而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就像那彩色占卜镜头中测试的未来不过是对生命的亵渎,那90分钟的“真实时间”才是生活的真相。 |
|
他害怕战争,而她害怕癌症。在他面前她不再是个惹人怜爱的洋娃娃,而是她自己。这是瓦尔达的女性主义观点,也是一个女性自我寻找与完善的过程。且不说电影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完整对应,电影里的空间分割也令人惊叹:克莱奥在帽店的玻璃橱窗与镜子间穿行的流动影像暗喻克莱奥的复杂心境。 |
|
没想到是这样中产的Cleo。不过也恰如其分,中产才拥有钟表和“时刻”。所以最后士兵人为将“七点”提前,是一种来自无产的反叛。多余的半个小时,是给爱情的吧。 |
|
浮华的女歌手因为可能的癌症消息而濒临崩溃,而爱情让这煎熬的两小时柳暗花明。瓦尔达奶奶的新浪潮代表作,在看似不可能的人物身上呈现女性主义,模仿人眼的记录式镜头含蓄而细腻。戈达尔客串的片中片太有趣了~! |
|
前半部分“美丽”的女歌手不论是形象还是内心都是别人所想的她别人塑造的她虽然光鲜但却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虚荣的驱壳,影片的后半部分从拽掉假发开始她才成为了有血有肉的真自己,怀疑得了“绝症”成为了一个女人的自我破茧而出的契机。。。PS其实真正的绝症是那个“假我” |
|
瓦尔达第一部女性主义/剧情长片,客观现实与抽象意识,人生与艺术,公众与个人,客体与主体,对立暧昧及二元化。片头塔罗牌之后全部为黑白,两小时流逝的时间内巴黎街头林林总总的人群风物,被癌症恐慌占据的畸变视角。“电影书写” 结构细节,身影常出现在镜子里 |
|
记得第一次遇到这部电影,还是在某大学入学考试的名词解释题上。结果没有答出来,后来面试也没通过。过去至现在的荒也君,看完后认真复习了下自己。 |
|
1.细腻,跟随时间段不断波动的情绪;2.彩色塔罗牌,迷信世界的迷幻,悲观,担忧,害怕,恐惧,焦虑,烦躁;3.癌症和巨蟹,赤裸与新生;4.对话,闲逛,重审;5.雕塑的复制性,活吞青蛙的质疑;6.爱情是一切情绪的终点;7.夏至,摄影镜头的交错。Clé超美啊,每个法国人都是话痨… |
|
#BJIFF# 所以六时三十分到七时的这半个小时应该就是影史上最美妙的留白了。#致敬瓦尔达# |
|
很难想象瓦尔达如此严肃地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科琳娜·马尔尚简直像是安东尼奥尼的莫妮卡·维蒂,只是她并不那样无所事事,而是如此焦躁不安。女主角观看着路人,路人的私语时常清晰可辨,那些在电影里往往一闪而过的存在,被瓦尔达的摄影机赋予了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拿过相机的人,一定会了解那种警惕的凝视;镜头就是权力的化身),这就是她作为导演的权力,也是她作为人的关怀:对主角,对路人,对生命,对一切……她从未改变。 |
|
补标,其实银幕时间(90min)和情节时间(2h)并不等长,当克莱奥在街上游荡时,镜头有意地多次在背景中带出时钟作为时间记号,待重看可以注意在哪里开始压缩了半小时。新浪潮遛街美学重要三部:克莱奥、筋疲力尽、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戈达尔摘掉墨镜本体、携女友卡里娜倾情出演片中片《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在致敬基顿默片的爱情元素吧,用了基顿本体的pork pie hat作为道具。算塔罗牌时突变彩色是一大刺点,命运花哨、令人迷惑。看花絮有个镜头印象很深:要仰拍克莱奥手举披肩/围巾步下台阶,瓦尔达为她做示范时,一举一动活泼可爱、充满夏日生气。 |
|
很喜欢本片的摄影,稳重而生动、有重点。瓦尔达34岁时拍出的代表作。从细腻的女性视角出发,达到一种普遍人性的释放。巴黎街头的一切人和景在等待诊断结果的女主人公眼里都有了象征意义,但最后观众跟她一起意识到,自由来自象征符号褪去后的生活的真实。片中片「在桥上」也是一则隽永的哲理小品。 |
|
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显然,正坐在巫师面前的克莱奥并不知道。在三到五点之间,她似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好在《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通过对自我的一番观察以及对世界的持续探索最终找到了答案。在消费社会为她施下的众多诅咒当中,灵魂的死亡无疑是最恐怖的一个。女性想要在琳琅满目的男性凝视中获得自由和自我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跟随直觉将那些时时刻刻都在规训和制造各种拟真幻觉的魔镜一个一个地打破。与戈达尔、布列松等人为革新而革新的形式主义完全不一样,瓦尔达电影里呈现出的进步意识、革命气质和行为动机都与人的情感和本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影片精妙而富有创造性的结构同时也让女性主体性与现代性和时间性保持重叠,于是人物的灵魂拷问观众亦能感知与共情。是啊,谁会把死亡当成神秘而未知的陷阱呢?死神的把戏本质上跟那些魔术一样。 |
|
多美的电影啊,克莱奥的五点至七点,只是她生命中的十万分之一,但对观众而言,这已然是永恒。 |
|
看之前心情不好,看的时候跟主角一起经历了心灵被打开的过程。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地方,我们拥有的很多东西总是被我们忽略。当然,在一些时候,人会被逼到角落,但在那之前,我想尽量热爱生活。 |
|
新浪潮之母,果然非同凡响。真实的时间,彩色与黑白影调的变换对比凸显人物心理变化,有几个场景拍的非常美,是那种也许只有女性导演才能拍出来以及只有女性演员才能表现出来的美。 |
|
只要我还美丽着,我就还活着。城市带给现代人无穷无尽的不安和迷惘在五点到七点的时间里得到完美的诠释。克莱奥一天中的恐惧、踌躇、犹豫、快乐和淡定都得以铺展。最终仍需面对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自己。 |
|
彩色塔罗牌开场如同一个被仪式性赋予的人物身份,以及预叙,我们随后与Cleo共同投入黑白的世界中,一切命运似乎都已决定,一切都是病态而残缺的,自由意志不再可能。
Cleo所畏惧的,恰好是组成《五至七时的克莱奥》这部影片的重要元素:时间绵延,而这正是一部“实时电影”。
随后她逃了出去,逃出了“众人之妻”的异化状态,逃出了空旷的房间,街道是其焦虑的外化,一方面是Cleo对于绵延的逃逸(雕塑是永恒的此在,而电影则是永恒此在的回归),另一方面,则是不祥征兆的闯入。
与此同时,瓦尔达给出了一条存在主义式“拯救”的道路,从“未来的时间”转向“余剩的此在”。 |
|
第一次用利用350字数。当时德博勒加尔在投资《筋疲力尽》大获成功后希望能让戈达尔介绍几位能够拍“便宜而又赚钱”电影的导演,于是他推荐了瓦尔达,瓦尔达也因此才有资金拍摄出这部电影来。电影讲述的是“真实时间”下一名女子从5点到7点的琐碎生活,但电影中各类蒙太奇和杂耍剪辑反而模糊了所谓“客观时间”的概念。称之为“主观时间”或“Cleo内心时间”会更加合适,所有手法不仅是电影技法的杂耍同时也都为构造Cleo内心世界服务。瓦尔达的镜头设计感也十分独特,但很难说是否有所指,更多的还是去构造Cleo行动的姿态。不管是电影技法的革新也好,亦或是她的艺术主张也好,瓦尔达强烈的表达欲望的背后,更加重要的是瓦尔达对摄影、电影以及影像艺术的绝对热忱,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周遭事物的真诚情感、包容。 |
|
从前觉得侯麦已经很懂女人了,现在只能说最懂女人的还只能是女人。女主角实际上就是埃及艳后克利奥派特拉,这一点在后半段更是直接通过和男子的对话揭示。她美丽、浮夸又彷徨,人人看得见她的公主命和公主病,人人也就都以为懂得她。但她的情感,即使夸张,却也仍然是汹涌的、丰沛的,也因此是难于捕捉而震慑人心的。就像是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那句“真花痴”。她歌唱不属于自己的歌(从没学过识谱)也能唱得千回百转,成为被设定的悲剧女伶,但唯有她脱下墨镜、走进真实的花园,她才逐渐脱离凝视而成为自己。最后在街上四目相对,电影戛然而止,就像是《毕业生》的尾声。她被免于疾病,却还未被免于迷茫。但正是在这迷茫的时刻,在这不再满足于被花草、幼猫、赞誉所围绕的时刻,她想起了自己真正的名字佛罗伦斯。夏天结束后,她才成为真正的春之神。 |
|
克莱奥困居于自我与阶级的瘀疾之中,疾病的隐喻是重新审视真实世界的重量,抛去资产阶级的伪饰与浮华,用“裸体”的视角去观看世界的存在、现实的真相。时间化作生命的长度,“生”是充满恐惧与焦虑的,而当克莱奥真正开始理解生活、感受生命的存在时,时间如同生命般被无限放大延长,剩下的半小时仍然可以抵御永恒。 |
|
老太太今天没来,不然我肯定要问清楚为什么少了半个小时!18点到18点4分的Cléo看了个戏中戏的短片,黑白两色的衣裙,墨镜对应被疾病与死亡的担忧遮蔽了双眼,后半段文艺青年最爱的巴黎话唠邂逅让Cléo摘下眼镜,说出了觉醒的话语,从之前被人称作“被宠坏”的做作任性女性,蜕变成导演女性主义的开端 |
|
讲生死病痛,却难得的轻盈,导演的手法很纯熟了,科琳娜.马尔尚很迷人,那个年代的巴黎街景很有生活情趣,徜徉其间一定很舒服。 |
|
A. 是那种看完以后,会让你想睁大眼睛去观察,打开心扉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电影。恬淡的气质背后,实为死亡焦虑下对生命与“自我”的追寻。剧作工整地以摘掉假发一分为二,浮华与本真如吸铁石的两极,将美术、音乐、电影乃至城市景观的繁复细节重组为有序的磁场。沿着商品-艺术-自然的路径,电影通过一系列“脱”的动作(假发-墨镜-帽子-披肩),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褪去矫饰,走向轻盈,最终在顿悟中抵达“花神的夏天”。这种“减负”下的苏醒,亦是对男性凝视与消费社会条条框框的脱离,但瓦尔达的反叛是极富感性又高度直觉的:你可能会忘记五至七时发生了什么,但你肯定忘不了情绪流动的奇妙感受。 |
|
60年代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里边的出租车司机也是女生,一切都很平常。音乐都很好听,独唱那会震撼到了。剪辑和视角也充满才华;里边的敞篷车就是大理环洱海复古风格那种,弹奏的钢琴乐也有大理各种节演奏的那feel,女主开头假发的高颅顶也是网红们追求的……所以我们在追赶(效仿)上世纪60年代法国?我明白那种独自走在路上的感觉。在某社区看的电影,品出还是在家一人看好——可随意大声放屁,姿势也不必拘谨。(回家又聽了四次獨唱…… |
|
DVD时代没有看过的電影,现在成了电影经典,不看感觉不好意思和别人对话。电影是流动画面,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而且拍摄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拍摄,从电影画面里面的路人眼光看,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半纪录片创作,长镜头,片中片,各种各样的调度,当然是导演的成名作也是著名的電影代表作,看过而已! |
|
第一部瓦尔达,第一次在新浪潮里做梦。每一帧都是挑逗,每一秒都是生命,如痴如醉。→21.1.9 第一次来法国文化中心。时隔四年,大银幕重温。一个被迷信者包围的伪迷信者意识到自己其实只信自己的旅程。试衣段落太牛逼了,很少有人像瓦尔达这么自然地用好镜面:每个自由的片刻都通向了无我的、通畅的、随性轮转的时空,但总是一再被执着于表象权威的人打断。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等时”,瓦尔达毫不避讳于此,创造了绝妙的TWILIGHT。法国文化下的《生活多美好》,依旧是我的新浪潮最佳。期待颠覆,感觉离真正进入戈达尔也不远了。 |
|
暴露讲述者(或者说拍摄者,两者在老太电影中常常合二为一)的位置是其“主观性”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暗合了新浪潮的历史背景——摄像机走上街头。对时间的探索反映了导演对于真实与虚构这两者的兴趣。故事本身倒没啥可以砸吧的。 |
|
#077#由死亡和疾病的恐惧肇始的街头漫溯,冬天的黑色毡帽不合时宜,悲恸的钢琴哀歌闻者心碎,伤心的咖啡馆、玩弄生命的街头艺人、裸露的人体和无声的喜剧平添哀愁,行将远赴阿尔及利亚的士兵偏爱佛罗伦萨的花神胜过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克莱奥满腹的愁结慢慢化作了夏天坦然盛开的花。 |
|
当死神摊开牌,克莱尔假装了解她自己。她躲进商店,像一只孤芳自赏的孔雀,她躲进家里,蜷缩成情人怀里的雌猫,她躲进歌里,眼泪从喉咙的墓地里流成一片。她漫无边际地走,看到有人吞了青蛙,有人打碎了玻璃,她才明白自己要死了。不是很喜欢那个存在主义结尾,把破碎的重新拼到一起,这不美。 |
|
完!我的在纽约市里拍公路片的想法瓦尔达早就在巴黎拍得这么好了...她真的是那种天真的创作者。我说那个默片里的姑娘怎么像安娜,原来真的是安娜和疙瘩。隔着时空,很多女主的感受让我心有戚戚得紧;特别喜欢最后两个人从公园走出来然后坐公车的段落,对啊,正好在那个timing遇到一个拉自己一把的人。 |
|
夏至日,双子转向巨蟹,乖戾融向敏感。被疾病讯号泡开的迷信,像碎了一地的镜片,扎,又有些零零落落的拎不清。短短一个半小时,克莱奥是滴水不沾身的天鹅,形形色色地与人相遇又分别。时光很滑,松一下就踩成了棉花,直到陌生人安东尼的介入,那些材质才被打实了,稳稳地盛得住飘起来的快乐和豁达。优美,诗意,浪漫成了一种无人能比的词汇与节律,也不管日辰飞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一瞬也长了。四星半。@上影节 |
|
重看。1.每一秒钟都喜欢,都赞叹。一场由畏惧死亡焦虑命运到发现自我重新涌现生命热情的女性奥德赛。“我们还有时间!”2.对位法无处不在。除了显在的电影时间与观看时间大体同步流动的结构,本片还隐藏着客观现实与内心场景交错的里结构。这种转换在中段克莱奥唱Sanstoi,场景由具象变得抽象,伴奏由钢琴solo到交响乐时达到高潮。同时大量使用镜子,来提示观众看与被看的主题。常在镜边走的结果,是最终13′50″有一处摄影师无伤大雅的入镜穿帮。3.45′14″疑为瓦尔达出镜。非常像。但看当时的照片,瓦尔达要比电影中的女人瘦和年轻。一个谜。4.——你总是知道答案。——我总是问问题。让我产生自怜心绪的是,我徒然积攒了很多答案,却没有问题。 |
|
Varda interrogates female subject formation, frees images of women from fixating and excluding powers, and explores and celebrat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n embodied subject and the incoherence and unpredictability of a city, through which she believes “chacun se construit dans la rencontre avec l’autre”, where Cléo moves from fear to anger to serenity and opens up to chance encounters. This picaresque and episodic film escapes the tragic solitude inherited from romanticism, and foregrounds itself with spatial/temporal and psychological realism while flaunting some nouvelle vague visual flourishes such as jump cuts, long takes and mobile framings. |
|
很喜欢这个电影,很美,而且很神奇。我们平时不大会觉察时间流淌中我们经历了什么,在一个半小时里可以通过并跟随女主角看到这么多东西,内心的,周遭的。也喜欢叙述节奏的变化,镜头的种种用心。包括浪漫的结尾(不是空洞的,而是更深的对生命的发现)。电影也有种很女性的感觉。 |
|
首先是一部有趣/美妙的电影,其次再标记个“REAL TIME—REEL TIME”的笔记。 |
|
瓦爾達永遠深得我心的原因是,她總會記錄那些令極少一部分人感興趣的瞬間,比如巧妙地把鏡頭作用於臨演,並與他們互動,來打破傳統主配角優先的敘事。我一直認為,與隨機路人之間那些尷尬的視線交錯,才會讓「你」成為了你。正如生活中所經歷的那般:從未有編寫好的情節,每一個人都是一種可能性,埋伏在命運中的各處,而你對他們的角色一無所知。這種暗流一般的特質也是瓦爾達眼中的媒介之變,我想,這個也可以算是浪潮的誕生。我們可以在影片中目睹關於生命中「遇見」和「散去」的全程,以幀數計算,這一定就是新電影。 |
|
非常完美的电影。电影时间与物理时间被精准糅合,观看方式由此改变:不再是和影像的追逐嬉闹,而成为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影响。静观式的远望被弃绝,“当下性”的漩涡只允许有运动的思考,于是被卷入一场同时间的美妙游戏,时刻位于抽离和沉浸的边界。不同章节的划分也只是对时间多个棱向的细致打磨,聚集的点由此被摊展开。瓦尔达就像一位匠人在雕琢时间。克莱奥始终在游历和不断观看,是众人的聚焦点也是视角的提供者,藉此带来的是一个纯粹的形象构建。多次想起《尤利西斯》。“巴黎永无止境,人人都说我爱你。”影院应该排到五点场开始。 |
|
Cleo的恐惧/焦虑感有两个来源:对未来的不确定与个体的孤独感。对她来说缓解焦虑的途径唯二:得到确切的答案,找到与自己有着同源焦虑的对象。影片结尾她得了个圆满。音乐品味绝佳。 2022.06.18 @ State Theater 重看补了上一次观影迟到错过的塔罗开场。更加能自洽之前的观点。塔罗早早预示的结果,但是能安抚焦虑的始终是得到一个“确实的答案”。两次观影之间还补到的信息是影片创作的两个基本思路:导演本人想探讨60年代社会对癌症的普遍恐惧,制片人想做小成本电影。Varda真的是在限制里把题材做到极致。 |
|
去年上海电影节看《脸庞,村庄》,瓦尔达谈到了《五至七时的克莱奥》,还有影中影里戈达尔的客串。《脸》中她带人去找戈达尔,结果吃了闭门羹,不知道是不在家,还是故意不见,电影里她伤心地哭了……本来去年瓦尔达要来电影节的,但最终因身体原因取消了。
今年上海电影节,瓦尔达已经离去了。然后我看了这部《五》,和看《脸》中对瓦尔达的印象一样:生动、有趣、聪慧、可爱……
#“一颗珍珠和一只青蛙”“那不就是你和我”# |
|
discussions of mortality, the idea of despair, and leading a meaningful life. a strong feminine viewpoint, questions about how women are percei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