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没什么亮点。与国产电影不同的是心灵鸡汤的表现形式。国产电影强调因果,此片强调过程。解放自己,回归心灵之类的狗屁话说的比较含蓄,如此而已 |
|
庭审最后的小反转有点出乎意料,死亡真相却毫不意外,中二的动机甚至有点哭笑不得,原来真是这样?柏木像个殉道者,用死与让他绝望的世界诀别,无意中唤醒一群善良的学生,用行动对抗伪善、畏缩、强权,纵使他们长大后未必还能像当年那样勇敢,至少那个夏天,他们做出了万古流芳的抉择。6/10 |
|
电影版“后篇”已经不能再用小说思路去理解,二次创作后的剧本相当于另一个衍生版本。因为受时长制约,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角色刻画失衡是最大诟病,庭审进程过短、质问点缀太浅,更不满井上法官应有的傲气尽失。除此之外,故事本身还是可以的。 |
|
可能看电影比较注重因果吧,这么过程化的不合胃口。道理我都懂,人性揭露、社会批判、自我救赎,可是!!我特么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中二病害死人呐! |
|
中二少年的孤独。不难产生共鸣绝不是因为年轻得恰到好处的少年少女也不是因为校园故事里不会缺席的热血老师,大概是因为迟迟不愿走的青春期。不过通篇还是有点儿戏了,感情的动摇显得不那么站得住脚。 |
|
真相还是弱了,相比之下上篇好很多 |
|
的确是小屁孩们能够做出来的深度和中二兼具的事。前作做了许多铺垫,还以为是刻画校园欺负事件之类的人性恶,没想到真相是这么单纯(可能也透着几分幼稚),孩子们的纯真与执拗也闪闪发亮。校长说得对,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想去看到的东西,就永远无法建立信任关系。这说的就是我这样无聊肮脏的大人吧。 |
|
1. 豆瓣给分低估了此片。太有意义了,原著了不起,编剧了不起,导演了不起,这些第一次演习的孩子们也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2.能够如此多方位的呈现校园生活中的欺凌事件,以及孩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看法引发的自杀,编剧非常巧妙。校园审判当然不是法庭审判,所以呈现出的比法庭单纯究真相、实施还呈现 |
|
然后补完了更长的后篇,怎么看都是典型的日本影视作品的三观 |
|
因为纯粹究极而放弃世界;因为自己的见死不救的软弱而痛苦;因为受到暴力而对弱者施加暴力;因为复仇之火而牺牲唯一的盟友;因为被看穿虚伪而恐惧;因为想要直面不愿承认的自己和而进行审判。即使认清自己是如此不堪,即使过去是如此惨淡未来也许亦然,还是有人选择了坦诚地活下去。 |
|
高于2星。 |
|
噢...切換成肥皂劇格局,就是柏木+神原跟三宅+浅井的對照比較有意思 |
|
女主一直瞪着个眼,没有别的表情,最后40分钟快进看的,没看过原著,感觉最后的结局有点矫情。 |
|
所以就是要推行自省、大爱吧。 |
|
真实的社会又有多少机会能这样圆满呢?电影也只是童话吧! |
|
这部电影花了四个半小时就为了诠释什么是真正的中二病,日本中学生拐逼起来真是毁灭世界,不过传达的主题还是很印象深刻的,大和民族的确是个善于自省的群体。罪不可怕,重要的是能自我救赎。 |
|
其实在座每个人手里都沾着些许往别人伤口补刀后残余的盐粒,但赎罪的永远只有领衔角色们.或许有自私伪善白莲花的本质,但如果不勇敢去尝试着面对心魔,不打破伪善面目反省自己,永远停留在这里,冤冤相报不了了之,是不被提倡的恶循环,往往只有自我救赎,向善存善,才能皆大欢喜.柏木的死并非无用,可以瞑目. |
|
“如果怀疑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能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嗯,人生,心之所向,真与诚。 |
|
原作就不说了,每个演员单拉出来都是没什么可挑剔的的,结果片子那么平庸,这笔账要怪谁 |
|
审判不是为了定罪也无法定罪,但在还原真相的过程中一块一块拼凑出的痛苦绝望挣扎与求救构成了人性底色的至少一半。阳光的年纪却有彻骨的寒冷,有人选择自毁,有人却选择忍耐并且战胜心魔。负罪地活着,是一种历练,而迟到的悔悟,也绝非虚弱。勇敢与诚实的本质,是积极面对,不计余它。 |
|
承上启下一路拖沓居然还是这个鸟结尾,听着with or without you ,给U2个面子保持三星 |
|
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是因为原著实在太好看的原因吗? |
|
下半部比上半部还要拖沓,1.5倍速都觉得慢,最后2倍速加快进看完。小演员的演技太尴尬了,看着她们使劲做表情的脸都能想象到导演是怎么给她们讲戏的。最后这个结局也是毫无分量,没有惊喜 |
|
虽然打了三星 却还是要称赞成岛出的调度能力 剪辑配乐摄影以及由一众甘当绿叶的演技派和出色的子役们共同完成的群戏 然而从上部准备审判到正式开庭的前几日 都充满了一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滑稽感 最终审判日的自我救赎也未能填补真相的无力感 改编剧本应该可以更精简的 黑木华那条线完全可以删去 |
|
尼玛原来是充满爱与正义的剖白大会,中二少年全都去死 |
|
虽然是三星但是都是因为阿姨原著的问题 电影成品很棒啊 |
|
稍微长了点,其实没必要拍这么长的 |
|
一比二要好看,后面结局有点点太快和太随意了。气氛完全没有第一部那么直接和有力,没有挖掘出什么,只是到最后才挑明了一切似乎啊铺垫了很久的东西 |
|
上白夸了,还好没去影院看下~拍宫部阿姨容易出现的问题一个没落。。。不过这部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的颜值真是高呀~ |
|
经历了前篇软绵绵的讲述之后,后篇开始猛烈发力,审判由浅入深,揭露的内容也就变得臃肿,仿佛活人都有罪,死人全是优点,而死人即使有罪也无法亲承,所以活人的忏悔就该大书特书,就该站在台上接受鞠躬鼓掌,并且岁数大了都懒于忏悔了。 |
|
基情~ |
|
校园欺凌 |
|
说谎,是成为大人的标志,也是罪恶萌生的开始。自己的罪孽只有我们自己背负着前行,为了有朝一日可以跨越它。 |
|
下篇有点冗长拖沓了,虽然立意不错,却显得平淡,结尾的逆转也不够惊艳和震撼,有点偏向励志和鸡汤了。看完只觉得死掉的柏木同学太可怕,却没有交代为何他的心里会如此不健康,看家庭也蛮正常的。。。小演员们演得都还不错,但我跟喜欢家长和老师们的戏,到底都是戏骨。 [150] |
|
到头来感觉自己目睹了一场漫长的中二病发作,真相就是一个三观扭曲的变态少年拼劲全力想把三观正常的好友也同化成和自己一样的变态,结果好友三观太正,行动失败,打算用自杀毁掉好友的人生,结果好友三观太正,变态少年的神经病同化行动还是失败了而已。导演和编剧快把我人生的四个小时还给我。 |
|
艾玛臭长臭长的,四个多小时你就给我讲个这。但是柏木和神原的关系我不能更感同身受。 |
|
错过了前篇 只能看半本书+后篇电影 拍的还不错 |
|
总觉得阿姨的魅力就在于知道会是怎样也还是愿意看下去(苦笑 |
|
为了知道结局又浪费了两个小时:) 稍微比第一部好一点吧 |
|
剧透短评:全片反复在讲的是怎样从一个万人嫌深度中二死小孩自杀阴影中摆脱出来过回真善美幸福生活的故事。后篇没多废话,直接进入庭审环节,板垣小弟的颜最提神 |
|
自说自话,自杀的小屁孩自以为是,还偏执地给他人以后的人生下结论真实笑掉大牙。你他妈有什么资格?自己孤独得要死不活,还要拉别人下水,不负责任的幼稚。结尾想要开导一切,但是过程却充满了啰嗦的无趣! 5.1 |
|
这场悲剧里当然没有胜者,但经历浩劫幸存下来的人也没有输掉。少年们的眼泪总是突然落下,就连沉默都很真诚。“现在没时间为将来的事害怕,我只能担心现在。” “长大了就不会那么容易受伤了,只会越来越擅长欺骗自己。”即便是为了无聊的自尊心,也要加油活下去,不认输。 |
|
无法理解日本人,最该死的大出为啥不死?他能肆无忌惮众目睽睽下一个人欺负那么多人?这要放阿加莎就是大出死于一人一刀的谋杀故事,霸凌者必死。 |
|
上下两部是电影旬报十佳???我表示很震惊_(:з」∠)_ |
|
后篇相较前篇来说看得有些吃力,借对“嫌疑人”大出的公开审判,唤醒了老师和学生各自躲避的责任。关于“中二”这个话题不做深究,造成这一惨剧的因素也是由无数的逃避组成。 |
|
哎……怎么说呢……看电影不怕拍的难看,最讨厌的是失望…… |
|
尽管失去上部的惊艳,但仍保留了坚毅而温柔的气质 |
|
我前前后后花了四个小时看了个什么玩意儿 |
|
看到最后已假大空看不下去。少年时的烦恼与隐秘是多么巨大,对感情是多么珍重,确是这一生值得回味的感觉。 |
|
好吧其实我是一边放着一边玩手机。审判是强对抗性的活动,原著中的藤野和神原也都是很有leader气质的孩子,但是片子真的太日式温吞了。原著结局是很有画面感的,我一直期待着导演能拍出那种大调度的特写与俯拍慢镜结合的画面,甚至在我的脑海中有所构想,但是最后就平庸地结束了。于是从头到尾只记住了女主那张很像欧阳娜娜的好看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