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一场戏是有关冲突、抱怨的,所有无以言表、复杂炙热、时刻涌动的情感力量却一直弥散在空气中。从来没有见过拍得这么好的死亡影像,先是长镜头拍刚过世的母亲的赤裸尸体被移走,接着镜头切到十字架,再切到蜡烛。恰到好处的镜头节奏,不忌讳裸体,对沉重肉身的平静自然告别,爱与救赎共在。今年第三遍看,必须五星。 |
|
多年之後,離開電影學院宿舍的盜版碟,第一次在大銀幕上仔仔細細看皮亞拉。一個感受是:那些我想做的事情,已經被他做過了。很高興,也很難過。 |
|
Monique躺在床上,跟Pialat之后拍的Van Gogh病倒的姿势如出一辙。Pialat的终极矛盾就是卧和立的矛盾,孔武的肩膀/阳具和大张的嘴巴。 |
|
让皮亚拉《张口结舌》的一定是人与人之间那些柔肠百转欲言又止的情感。从不尽如人意日渐疏离的家庭关系里弥散开一种存亡未卜的气息,生命中持续攀升的轻盈以及不断堕落的沉重都在那无法终止的时间中循环往复。穿过寂静、隐忍和苍凉他留给观众的是这人世间所有的表情,随后跟着那场明亮的死亡一同死去。 |
|
最后的情感倒是蛮东方的,那个后车窗上的倒退长镜真是拍得让人肝肠寸断。所有玩世不恭到最后都化解了。节奏一直压着,直到片子结束也没有爆发,皮亚拉把全部都留在画外了,高。 |
|
与儿子坐在一起聆听唱片长达两分半钟是母亲最后的非平躺镜头…… |
|
8.4 勇士皮亚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死亡这件事 |
|
9.5 关于一人生命将逝,其他人无论躺着还是站着,都如此疏离,肉体情欲都成为牢笼。冷峻,涌动,凝练,精确,无言... |
|
皮亚拉足够坦诚,证据其一是本片多次自然主义的裸戏,尤其儿子偷情时的早泄,以及对方大咧咧的清洗下体,老爹卖衬衣时让姑娘裸上身也是好戏,粗鄙、荒唐(这么直接的性骚扰真的没问题吗?)又有趣。其二是角色们对母亲死亡的态度,眈于性欲的老爹跟儿子视奄奄一息的母亲为麻烦,不过也没做出什么促使对方速死的举动,他们做了普通人该做的、能做的。如果皮亚拉只是展示了几个跟观众一样的芸芸众生,那本片毫无价值,他的特别之处在于,镜头里那些现实到多少令人厌弃的角色,常在虚实之间反复横跳(比如拈花惹草的老爹却心心念念另一比他还老的妇人,面对亡妻的反应又像真情流露又像故作姿态)。那个临终前三人静默的长镜头就像皮亚拉本人的态度,母亲被夸张的喘息声是唯一音源,她的张口结舌是他的神之沉默,既赋予人类欲望,便唯有看戏 |
|
家常-10/24/15 at MoMI |
|
他的画面有着严肃的味道,蔬果的色彩凝重而明亮,就象镇纸一样使角色们安心抒发自己的悲剧. |
|
一个垂死的身体和两个沉默的背影,结尾处倒退中静默的长镜头。这不是拍给观众看的电影。 |
|
卡住生活的喉咙 |
|
A / 皮亚拉关注的似乎始终是同一个时间结构:在抵达一个注定或预设的节点之前艰涩的时间流动。而这一过程之所以漫长且沉重,在于时间在其内部仍是撕裂的:在提纯的线性时间之外,我们仍然能看到,一种表层顺滑仿佛无间隙的时间,还有一种骤然涌出带来纯粹强度的碾压理性的时间。就像本片开头那一长段对话与古典乐所带来的时间行进幻觉一般,它必然会被骤然降临的身体性的失重与昏厥所击溃。之后,在女主角走向生命尽头的过程中,她的身体成为第二种时间的具象化,而“张口结舌”成为它的“面容”:钝重的呼吸,呆滞的目光,凝冻般的肢体。皮亚拉所做的则是在展现这种分裂的不可抗拒的同时作出弥合。因此我们会看到最后那个死寂般的固定长镜头,在其中流畅前进的时间轻轻抚平突刺般的时间,从而生成一种崭新的强度源泉,简洁而神圣。 |
|
皮亚拉的电影让我震惊,一个导演怎么能想要的如此之少?我们习惯了导演巴不得在每一处用光和运动中都对观众说:看看,这是我的杰作。皮亚拉却好像在指着自己的电影说,这片银幕里面包含了许多许多,但没有一寸是属于我的。跟着那个倒退长镜离开父亲的,也是观众自己,带着我们离开每一个记忆场景时同样的迷惘:要往哪里去?我们是否真的在此有过停留?它如此轻易地湮没,谁在将我们送往新的地方?没有答案,电影正是这种失败论,和能够背对失败时,稍纵即逝的偶然和喜乐。因为爱他镜头下的角色,于是皮亚拉拍摄了他们的困境,看见他们没有办法直面,更无法消化这种虚无(在这里是死亡,林间小屋中是战争),他承认,一家人在等待母亲死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娱乐不得不显得琐碎和暂时,但是它们仍然生发于心,它们的运动只能在这里,不能在别处。 |
|
对Maurice Pialat的偏愛,有點超越理智 |
|
太喜欢皮亚拉多维的真实了 心碎是真的 无情也是真的 死亡就是裹着这些矛盾 在后视镜里急速退至消失 |
|
每个人终有一日或成在病床上被唾弃的那一个 |
|
死之前与死之后 |
|
相比呼喊与细语的伯格曼,皮亚拉真的是张口结舌了。皮亚拉用最平常的生活片段就剖开了最精微的人性切面,由死亡的倒计时开始,不疾不徐地用镜头掠过琐碎的家庭生活和每个成员的心灵,直到凝重的死亡之息压得喘不过气来,散漫无聊的生活就在这过程里逐渐凝重,又在葬礼之后倏忽飘逸。 |
|
四星半。法国忧伤,生活白描 |
|
A- 皮亚拉版本的“爱”,还是要回到两性关系和调情说爱上来侧面回应。更多的不是展示老人离去的过程,而是与她相关的社会关系如何面对她离去这个事实。丈夫和儿子都在面对着无力回天的局面,只能不停向外游走,排遣,疏导,但一切终将无意义。一切结束了,似是对两人解脱,其实又陷入新的困境。儿子开车离开如绵延无尽,混动灰暗的路,他选择了“动”,却不知要走向何方。丈夫坚守选择了“静”,他只能关上灯消失在黑暗中。皮亚拉人物从来都是复杂和真实的,他们需要欲望,需要两性来解脱和释放,但面对真情又是纯粹的,会哭泣和难过,这才是人性本然的矛盾所在。这一部皮亚拉风格尚未完全形成,多固定长镜头,一景一镜,但太实在了,缺点简约和写意,有些地方太累赘,再现“爱”的过程也略显笨拙和“戏剧化”。哈内克多年后站在他肩上走出新的高度。 |
|
皮亞拉最好的一部。細瑣平淡的生活。不尖銳也不論斷。紀錄了人面臨類似情境大概會不太願面對的情緒。並不正面甚至難堪,但無法苛責。因為人真沒那麼堅強,也有自身缺點。會盡力,但做別的事情不是不在乎,而是得分散注意力,面對生命的枯萎無能為力...父子呆站房中聽著病人呼吸那段太揪心 |
|
8.0/10。患上癌症的中年妇女行将去世之际日渐疏离(但也有不舍/悲伤)的家庭关系(她的丈夫与已婚儿子各自的各种偷情等)。运用少画外配乐+少特写+平淡琐碎/缓慢克制的剪辑/叙事节奏构筑自然主义气质。不过作为情节主导型电影角色心理曲线较模糊。 |
|
前天太困了看得稀碎所以又看了一遍,结果提不起兴趣并不是因为困,又一部无感的关于死亡的电影(上一部是《死期将至》)。母亲最后时日的呻吟让我记起了我看过的癌晚期患者无力痛苦的呻吟。但是最后两镜非常喜欢,开车倒退长镜,关灯谢幕。 |
|
一直憋着,连口罩都省了 |
|
如果说皮亚拉的电影都能给人心里留下印记,这部是给了我重重一击。对生活、死亡的白描,看似平淡琐碎,和似有若无的故事没有联系,却把情感慢慢凝聚起来。父子俩在一个长镜头里站着,看病榻上的妻子(母亲)艰难地呼吸,几分钟里生命已消逝了许多,无言的震动啊。最后两个镜头是完美的句点 |
|
时间无形流动,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拉长直到永恒。在放大的呼吸声中等待死亡与告别,看似平淡,情绪却暗流汹涌。 |
|
– |
|
生活的病理切片,皮亚拉够狠 |
|
对内心世界的描摹是不受时代局限的,好莱坞式的叙事终究会被叙事结构的有限所穷尽,一个乔段与另一个乔段的嫁接,无聊的重复几乎让我们精疲力竭,而特吕弗、侯麦一众导演号领的那一股浪潮,对心灵的无穷无尽的解构,一样的同床异梦,一样的偷腥,一样的父子关系和鳏居的揭幕,却又是全然不一样的表达,拉长的对话,静止的镜头,不可诉之于言语的缄默,节制的情绪与必要的释放,连同对儿子的咒骂,和儿媳之间的彼此理解,多年默契夫妻的哑然失声,推向了一个千帆过尽的哀恸之中。总是要有人死去,才会有人成长。儿子有儿子的成长,丈夫有丈夫的成长,来确立女性在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是以女性的退居幕后来赋予女性权力的,以退为进,以缺席传达在场。至于什么样的故事背景,室内装修会不会老派,演员的时装和神情会不会呆滞和过气,都不重要了。 |
|
no more MP |
|
8.8 无意批判,也绝非煽情,只是一个普通家庭面对死亡的面貌,仅此而已。观众一边观看着主角们的明面上的心不在焉,一边又能感受到深层次的无能为力,好生苍凉之图景,一如病人惨白的皮肤,绝望沿着影像蔓延开来,直至死亡而彻底崩塌。 |
|
这个简介问题很大啊 |
|
【草莓主竞赛/特别评审团奖】一直十分佩服这些不通过闪回或物件就能建构回忆厚重感的电影,它们只需要通过几个零星的镜头/动作便让你感到时间流逝时过境迁,当然去回避过往的印记也是显得刻意的,皮亚拉的这部电影做得特别好。他对台词放置及其节奏的调度与室内光线的处理堪称一绝,“生活与爱”在几场神迹中恣意铺张,它真正渗入了每一个镜头的纹理之中,动人且伟大。【1974十佳No.2】 |
|
9.5 情绪提炼于生活中的琐碎,声音的、动作的(病痛的呼吸声、饭后的无言和人物的凝视),如此迷人。而导演的设计使其更具力度,击中生命与生活的本质。 |
|
8.6 那些持续时间很长的镜头无时无刻不在描写着这个中产阶级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漠不关心,就是那些描写角色之间无话可说或者是角色面对亲人在病床上的痛苦挣扎而束手无策想尽快逃离的镜头,这些镜头与其说是被刻意地拉长,更不如说是对现实中的生活真实的写照,这部电影是对皮亚拉风格最强烈的体现 |
|
大多数人的最后时光都是床上度过的吧 |
|
母亲吃力地说着“我知道你根本不想来看我”,还没说完,儿子转身走开,“天啊,真恶心,她看起来像有1000岁。”结尾那段车尾手持意无穷。 |
|
一个人缓慢死去的状态是丑陋的,以至于亲人表达出来的不是悲伤而是厌恶。 |
|
最后那个拉离远去的镜头把我拉进电影里去 |
|
濒死之人在床上结结巴巴而无法说出完整的话语,常人却用谎言将自身掩盖。冗长的呻吟声,呼吸声,各式各样的脚步声透过墙缝侵袭而来,却似乎只为乏味的日常徒增疏离和萧瑟.... 当最后的丧钟响起,镜头随着车辆离去,灯光湮没之时,一切又复归于万籁俱寂之中。 |
|
波瀾不驚的瑣碎日常下面滿溢著情緒,沉重得幾乎喘不過氣~ |
|
8.6 重看,皮亚拉值得也经得起一看再看。放大呻吟、咂嘴、呼吸声将死亡加于所有人头上,而承担重负的角色们依然继续去偷情、争吵、保持原本的生活,即使死亡阴云一刻不曾离开。并非其不重要,而是最重要的事也只能如此。自然光充满不被配乐渲染的长镜头,我们甚至相信生活的面貌正是这样,于是哪怕是简短突兀的一句C'est fini也能够引出最浓厚的感情。张口结舌之后也有出口,让人怎样都不可能忘记的车内倒退长镜头将我们从痛苦中抽离了出来。 |
|
有点被trigger到 |
|
能说什么呢?语言是苍白的。皮亚拉的镜头那种平静中的细水长流令人折服,这并非漫长的告别,而是漫长的告别的等待。有三处收尾,一次比一次有力。 |
|
+ |
|
看这电影想了很多,还是想不透,这是种自然主义?如此热衷于刻画表象和真实地记录。皮亚拉看的差不多了,侯孝贤说自己的影像风格受情人奴奴的影响,其实哈内克和蒙吉应该也受到他的影像。 |
|
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他的生活中,似乎大家都成了那段往事的亲历者,不扭捏不造作,一切都是自然平静的发生,然而就是这种自然与平静却有着让人窒息的力量。几次门框式构图与大量的沉默镜头成为了影片的标志。PS快速穿越街道的长镜头与威尔斯影片《历劫佳人》中那个著名的镜头颇有些神似。。。 |
|
三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