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丧夫失女之痛的中年女人的心路历程。情感饱满,演技优秀,细节到位。觉得这个片子闷的人绝对是没怎么看过真正的闷片。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了拍摄一块方糖,试验了很多次才找到那从浸入咖啡到完全变色恰好五秒钟的方糖。朱丽叶为了体验角色,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拍摄手在石头上划动的镜头。很好 |
|
①自由与禁锢的辩证探讨:涌动的蓝色=情感十字架与记忆囚牢。②基氏签名-昭示宿命与偶然的神秘目击者:玩剑玉的男孩与吹笛手。③4次撕裂连续性时空的淡出-淡入,一如猝然的震颤与情感的黑狱。④蓝色泳池,重回母体,自毁与新生的象征。⑤浸入咖啡一角的方糖。⑥结尾透过鱼缸的床戏与卷轴蒙太奇。(9.0/10) |
|
[蓝]是我电影的启蒙,从那里我第一次认识到电影应该怎么“看”、怎么“听”。基氏对于图像和声音的理解在他的同行里实属少有,什么时候该协作、什么时候该对立、什么时候该突出哪一个,这些东西上面他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控制力。通过把自己重新带回"不自由"的人际关系里,这个女人真正才获得了自由。 |
|
全都是一種痛徹心扉的藍,是Juliette用拳頭與赤裸的石牆摩擦的那種痛,是看到垃圾車刺穿曲譜的痛,還有淺藍色水晶燈投射出來的淡淡哀痛。 |
|
一直压在自己心头的是对方那份沉重的爱,当沉重不再,事亦惘然。 |
|
自由……从爱的束缚中解脱 |
|
毁掉宏大的乐谱、用性来充实空荡的房子、不接受遗失的项链——放弃生活一切的寄托,将全部的过去锁进箱中并不能带来自由。Julie在蓝色泳池中肆意遨游,却无法从那里逃离,过去像一只锁不住的洪荒野兽,来势汹汹。她说友情和爱情都是陷阱,可为了自由,唯一的方法就是踏进陷阱、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箱中。 |
|
重温。美妙惊艳的摄影和普瑞斯纳强有力的震撼配乐成了丰富和辅助剧情情境的大功臣;啧啧称赞的视听语言,细节的捕捉暗示,神秘意象的迷人呈现,犹如神来之笔;内敛压抑的悲愤和痛楚反倒更能让人感受到内心奔涌激烈的饱满情绪;比诺什咀嚼棒棒糖以及最后的眼泪堪称经典;同样是无常命运编写的悲剧,将朱莉推向了地狱又获得了新生,整体看上去其实是个特倒霉特惨的悲伤故事,但并未充满绝望,反倒有种负负得正的意指;根据主题设定来看实际是卸掉一切束缚获取真正自由的“从煎熬到释然的历程”,重点在于理性与情感上如何果断的和过去诀别,走出过往的阴影和羁绊,情妇的出现意外成了转机,可看做是对朱莉的一种精神慰藉,终于能和从前看似美满幸福实际充斥着谎言和背叛的过去说再见,彻底地失去也就变得不再那么痛苦或不公平。读书才知《广岛之恋》的梗。 |
|
散淡的收尾镜头,无计可消除的蓝。生命仍在继续。救贖尚未完成
|
|
这片子相当难,第一次看的很茫然,疑虑不减反增。更要命的是,这样的电影不看出些什么,极难获得观片快感的。影片更多的是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为主,也就是将特定时间地点的主人翁的内心状态通过一系列手法具象的传达给观众,在一系列导演营造的意象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确定影片的立意,可以说,整个片子是很开放的,虽然导演将其基调确定为三色旗中的“自由”,但他的表现手段并不是封闭式的,他极端个人化和艺术化的处理也为观众自身的理解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自由,是这部电影努力表达的主题,对于什么是自由,导演通过很多种列举的例子,去给出一种,仅仅是一种他自己理解自由的方式,让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自己去思考去回答。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因为他用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去传达理解自由的真理。
|
|
无论我多少次地重复看,我也走不出这片色调对我的影响。基耶斯洛罗夫斯基电影的故事就像个俗气小说家的作品,但他简单而过得去的故事里却总能被人扯出很多的哲学。但最终蓝白红三部曲中我对这部的钟爱还是来源于光色、摄影与音乐。比起其他电影哲学家,基首先是个电影语言的通晓者。 |
|
心灵自由,从纪实到深入人心,无明显动机冲突,不评判介入,对时间严格遵从;道德焦虑电影的超越,存在主义,不抛弃孤独个体;音乐刻画人物心理经典之作 |
|
亲人的意外死亡导致了社交身份的遗失,因此获得了某种机械的自由,但并没有脱离社交关系,所以仍然被困其中,这时自由成了表演性质的虚无,甚至激发起一种背叛,直到发现丈夫早已背叛。从那时起,从前的生活、回忆、束缚自己的关系,似乎成了某种笑话。那就如她丈夫的习惯一样,再重复一遍笑话。因此,比起搬家、卖房子、烧手稿这些机械地告别,成全这个笑话、了结这个关系,成了真正的解脱。至于这个笑话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让人冷笑、讥笑、苦笑,这是一个悖论式的道德困境,因为感情不受控地投射到了自己讨厌的事情上。就像因为丧女,她不忍心杀掉刚生下来的一窝老鼠,也因此她要把遗产留给丈夫的情人和她的孩子。又如同权利不是杀人,而是赦免,那么解脱和自由不是闭耳塞听,而是成全一个笑话。 |
|
无法抗拒 |
|
节奏上略微有点沉闷,但那份独立的、内在的、精致的品质和优雅却让人怦然心动。 |
|
当年第一次看《蓝》,刚上过存在主义哲学的课,对自由和虚无的关系很有感触。现在重温一遍胶片版,更多地赞叹它的美学价值。作为一个情节很淡的故事,看起来一点都不觉得闷,因为导演用很多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冲突很激烈。配乐是人物心理外化的重要方式,同时自身也很美。演员的表演也很出色。 |
|
Julie尝试过一种没有记忆、工作和爱的自由生活,但基耶斯洛夫斯基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却是在自由与限制,清醒与怜悯之间寻求平衡点。电影充满圆形物体,从开头的车轮,到男孩的玩具,从车上滚落的球,项链上的小环,乐谱被卷成环状,法院门上的圆形窗户,咖啡勺的背面,眼球,吊灯挂饰,乐谱上的点等,代表了Julie内心的confinement。就像同样充斥着的大量特写镜头,导演试图让我们进入Julie的世界,一个只关心周围小东西,而对其他事物和人漠不关心。为了拍方糖融进咖啡那个镜头,导演的助理花了半天时间试了各种方糖,为了把溶解过程的长度控制在5秒左右。 |
|
基耶对人物精神活动的表现力可谓一流:几次黑幕如同情绪的无底黑洞,交由交响乐完成堕入其中而后又升腾的仪式;花式利用光影手段,如多面棱镜折射出人物情绪的迷离与复杂;拳头摩擦墙壁、咖啡浸透方糖、垃圾车碾碎乐谱、拦车少年刚好落中的木球玩具,似乎偶然得来的小动作却有如精心设计的仪式。基耶总是在隐忍压抑中沉默地言说。 |
|
人的自由的最大障碍是时间,虽然关于时间的记忆也是自由的前提。作为时间的具象在影片中是音乐,这真是绝妙的比喻。女主角的两难处境在于不管告别过去还是沉溺于记忆,她都无法获得自由。所以音乐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惊悚而纠缠着她的,这与结局高潮段的音乐形成对比。新生儿成就了最后的救赎。 |
|
能够在周日下午以上海面积第二大的IMAX银幕一口气看完基耶的蓝白红三部曲,真的算是一种圆满,而这样富有仪式感的行为再次让我感受到电影的美好。
在这部《蓝》上映后的2个月,欧盟正式宣告诞生,不得不承认基耶在电影创作上面富有品牌意识、系列意识、当下意识。因为法国是主要出资方,就以法国国旗颜色作为主要片名与形式构建,同时赋予自由、平等、博爱的承载,再结合当时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得这套三部曲一下子成为了影视经典,长久垂范,令人佩服。
《蓝》可能是三部曲里音乐使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基耶把无源音乐和有源音乐两种完全不同的配乐方式融合在一起使用,颇有创意的同时,效果也很棒,把角色内心的情绪非常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另外多次通过淡入淡出的方式把原本连续性的画面切割开的形式也极具风格,是高级的视听享受了。 |
|
是电影乐章,打击着我脆弱的心房。柯西胥用他的作品名写好了一句话影评: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对应到主题,是法国国旗上清晰的“自由”,但基耶把它拍成了一个个庄严的裂口,用一种支离破碎的口吻去诉说,这些全都变成了影像的重音段落。那种蓝,那道光,是一个电影作者的电光火石,轻描淡写地把电影之神召向人间。原来电影还能这么拍。——无论看了多少电影,总还有电影让我发出这样的感慨。感谢基耶,感谢三色。 |
|
镜头像小蜜蜂一般自由,捕捉内心的光影。交响乐像刀片一般锋利,切割思绪的回响。人生变故,就像一艘船抛下的锚,锁住定点,船就哪里都去不了,只能漂浮在哪里都不是的海面上。有的人能成功把锚收起,有的人不能。这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自由的解读。 |
|
有些失去总令人念念不忘,特别是爱的最为刻骨铭心的时候。 |
|
三四星之间 有“故意表现出苦”的意味 |
|
8/10。特写镜头挺好地展现对情绪的微观表现,例如医院那几段中对女主眼球、嘴角和床上羽毛的特写,她从模糊到清晰的视线,引导观众和女主建立精神上的痛苦,又如女主躺在床上看丈夫和女儿葬礼的直播,她的手指模糊抚摸电视上的棺材,再到手背从墙上摩擦时的疼痛、指尖阅读乐谱的速度,表现悲伤的压抑到彻底释放,咖啡厅一幕有对餐桌的两次特写,光线由明入暗,此刻街头艺人的笛声成为弦外之音,如咖啡侵入糖块一般吸走阴影的束缚,当女主卷起总谱,头也不回地走出景深处的房门,前景中饰有蓝色玻璃流苏的吊灯占满画面,象征走出记忆的禁锢。逃避生活意味着不自由,她拒绝开门帮助公寓外被殴打的年轻人,拒绝参与赶走妓女的集体签名,直到她借来邻居的猫消灭储藏室的鼠窝,才摆脱狭隘的逃避,重新正视现实,结尾那一串泪痕是将伤痛转化为走向自由的动力。 |
|
居然是我2008年看的最后一部片,看的原因居然是早点看完删掉好腾出空间下歌。。。 |
|
从开头忧伤到结尾~~ |
|
蓝、白、红即代表“自由、平等、博爱”的命题,延续《十诫》对人性、隐私及个人层面上的影像表达。《蓝》讲的是自由,或者说是“人类自由的不完全。我们离真正的自由到底有多远。”
Julie的丈夫和女儿意外离世后,按常理应有许多她去墓地或看旧照片的场景,但影片里完全没有。因为她尝试过另外一种生活:没有过去的生活,她已下决心把它抹去。这种感觉也让她最终意识到,个人终究无法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或者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觉得试着忘记过去是可能的,但突然又会因一些事而卷入与过去有关的记忆,发现“原来是那样……”,这种荒谬以爱、同情、友谊的方式出现,并以你的情感共同筑成新的囚牢。在某种意义上,Julie是静止、等待变化的状态,电影跟随着她的运动切换场景。而影像甚至也会静止,比如那三个黑幕的时间。 |
|
基耶夫洛夫斯基的片子虽然节奏慢情节闷,不过仍旧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色彩与光影的表意作用在本片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一个丧父丧子的女人必须要在生命的蔚蓝长河中重新寻找自我的定位与意义。逐渐发现自己不曾是丈夫唯一的缪斯,女人从某种桎梏中解脱,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
|
2021.9.21,11th BJIFF No.9@地质礼堂。未写完的乐章,将产生持续不断的回响。哀痛绵延不绝,如三角钢琴顶盖重重拍下来那拖长的撞击声。死亡悲剧猝然降临,让她生出逃离有意义的生活的欲望,去拥抱虚空。每一次音乐陡起,画面变黑,都是一波来自过去的黑暗涌动,时间为她停止。蓝到深处即是黑,虚空不是真正的自由,是情感黑暗的核心。但终究,新的生命在蓝色的B超影像中孕育。片尾那场贴着玻璃的做爱戏拍得很美,如在幽蓝水下。《哥林多前书》:“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p.s.基氏曾表达过对侯麦的喜爱。彼时看《蓝》,还不熟悉侯麦,重看才发现基氏大概有意选了《冬天的故事》的女主,还有《春天的故事》里的父亲。//第一次看:2004.5.22 佳片有约,中文配音。 |
|
蓝色是自由?更像一道枷锁吧?朱莉怯懦于夫女逝去后失衡的生活,死命匿身于这座囹圄,却未曾想一点点的新鲜、一丝丝的意外就轻而易举令其品尝到人的常态。他人的不幸最是能激发出内心的顺遂,人就是这样嗜着血来获得无尽欢愉。基耶斯洛夫斯基个人能力到底有多强,视听语言已无法概括他的优秀,看看朱丽叶·比诺什入魂的状态,便无需多言。 |
|
这完全是在用镜头和音乐来讲故事,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电影情节的架构,既不是基于普遍的“戏剧逻辑”,也不同于塔可夫斯基之流的“诗意逻辑”。他有种自成一脉的味道,其用弱故事性情节、强象征性符号与浓自我性人物构建起了一种“空间—环境—自我”的“复合逻辑”。其实整个故事相当平铺直叙,只是为了满足复合逻辑需求而运用了许多超常规技巧。比如,许多时候镜头忽然渐隐,这原本应该用在转场或时间流逝上的技法,但淡出后却始终连接着同一情节,其象征着朱莉感知系统遁入黑洞的心理体验。并且配乐起伏跟随者人物状态而律动,这都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构建电影情节的技巧。能够将电影中许多分立的环节化用为一,果然大师就是大师。 |
|
基耶斯洛夫斯基高度主观化的镜头以及形式主义使得影片在新巴洛克的风格下对人性内心世界的深入探寻与孤独情绪的渲染,最后十分钟的影像与声音蒙太奇更具先锋色彩,无处不在甚至有几分妖邪的蓝色滤镜正是忧伤、苦痛往事的游魂,被原谅的情人如同被续写的乐曲,反而令Julie彻底获得自由,与过去决裂 |
|
影片刻意简化台词布景以及人物关系,通过自然普通的生活场景和大量空旷的空间结构,来展现一个突然失去了大部分生活意义的女人面对尚存的世界和剩余生命时,所表现出的孤独和冷漠。时刻响起的交响曲使得已经在空间上取得绝对自由的朱莉依然无处遁逃。一个人的回忆之痛竟然可以用音乐来表现!太伟大了! |
|
巨大的悲恸不是声嘶力竭地哭和吼“上帝你为什么不把我也一起带走!!!”而是在火炉前吞食一根蓝色包装的巧克力,以手握拳狠狠蹭过石墙和爬山虎,所有神经质的、无由来的行为都是被绝望之海淹没后,未亡人吐出涌向水平面的气泡。 |
|
她居然给那情妇点烟,风度。 |
|
4.5;重看;imax银幕看简直是视听的极度享受,美到令人落泪。浅焦的特写,首尾失焦的曲谱,放大的氤氲光斑,皆是个人与世界自动隔绝的标识,外部世象暂时缺席;慢慢洇湿的方糖,滑过曲谱的手指,游泳池内临摹假死,蓝色吊灯落在脸上的光影,是时间滑过皮肤的痛,不着一言全力呈现的痛苦在戛然升起的前奏和黑幕暂停间跌宕,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穿过玻璃反射和前景遮挡,镜头遽然升空,圣洁之音笼盖(几组人物描摹的对切),在那一瞬猛然挣脱出被痛苦束缚的茧,冲破自由的边界,允许心灵向外界走去,允许肉身向欲望屈服。 |
|
对“自由是对自己负责任”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电影本身对自由的诠释更偏重于放下吧,总之生命本身正是个寻找的过程,取决于当前所处的层次,对世界的理解总会改变。但,要学着相信和接受自己呀。三部曲里还是最喜欢红。 |
|
4.5。第一部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我来说最美妙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围绕个体伤痕展开、却最终关乎她周遭一切生灵的故事。又或者不只生灵,因为似乎连那张被垃圾车穿破的曲谱、那块被咖啡染棕的方糖都在述说。可能因为蓝色意象先行,联想到了《橡皮头》,极尽畸形去引导对自然的关注,就像这里面从未有过自由一样。→19.11.2 资料馆二刷。四升四点五。 |
|
2021重刷。镜头语言的音乐性,声画、对位蒙太奇、白光与黑幕的卡断,隐喻、情绪、感怀,严密的交织错落。不过有点过于沉溺了。 |
|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自由的命题中,任何一种自由同时是一份囚禁,而任何一种囚禁,同时意味着享有自由。自由始终有着它必须的前提和巨大的代价。基耶斯洛夫斯基本人说:“《蓝》中的牢狱是由情感和记忆这两件事造成的。她(茱莉)在电影的某一时刻曾明确表示这一切都是陷阱:爱,怜悯、友谊。” |
|
在最大的上海影城1厅,又看了一遍,才终于将少年时的装逼真正落实到感动。 |
|
蓝白红三部曲之一。蓝色象征自由,象征人物的不断逃离,基氏完美的把握了角色对自由的渴求和忧郁氛围的营造之间的张力,加之出彩的表演给观众以难得的共情体验。影片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听觉与视觉共同构成的联觉现象,音乐被赋予了抒发情绪和推进情节的重要作用,宏大的乐章和恰到好处的黑幕,视觉之于电影的第一直觉被调动起来,像乐曲一般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朱丽叶·比诺什的表演是影后级别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生存状态可以被看作是抛却「角色」追求自由的表现,一方面拒斥伤痛的过去,却又同时难以忘怀,这是自由附加在每个人生命中的矛盾所在。 |
|
叙事只是电影的一项功能,就像赋比兴一样,镜头语言几乎可以在一切层面上表达出情感,这个过程构成了艺术。乐谱的移轴效果,咖啡杯的光影,人在窗帘、钢琴、玻璃上的影子,这些画面抽离出来无非是美丽而空洞的瞬间,但在一定的故事背景下,组合出了一种深邃的情绪,就像用碎片拼凑的万花筒。朱丽叶比诺什的眼神像一个聚光灯,把所有的情绪都集中在她的脸上。| 20230422 重看at大光明。很难像基氏这样,把命题作文的隐喻,拍得这么镇场,幽魂、抑郁或者圣显,在巨大的断裂后如影随形,召唤朱莉寻回作为reunion力量的爱,蓝和主题曲互成视听的motif,引领影片升向为众生的合唱,摄影用类似天光镜加深暖色,营造优美而浓烈的反差,蓝起蓝收,欲辨无言。 |
|
藍是自由。她失去了家庭,卻取回了姓氏與獨處的時間;她失去了作曲家丈夫,才正要開始譜自己的曲……三部曲的首部,基調如此沉重,敘事如此破碎,都為找回新生。三部曲看下來,開場的「運輸」從實體(汽車、行李輸送帶)到話語(電話線),政局從歐盟初成、東西歐荒謬相遇到末了國界彷若無形,有趣。 |
|
或者孤独的人无所谓,无日无夜无条件。 |
|
蓝,是村间的雾,是海水,是眼泪,是暴雨,是夜空,是泳池,是水晶,是灯,是乐谱,是钢笔墨水,是腹中婴胎在仪器屏幕上的显影,是忧郁,是尾声长久的女声咏叹。 |
|
10+/10 #FilmLinc 大银幕重温。在以单个色彩元素为重复使用的意向或主题时,基耶并未简单的将其定性为“悲伤”,或“深邃”,或某种其他的可被简单形容与概括的实在。蓝,是一种超脱于现实(常以偏暖偏黄的色调呈现)的状态,是关于那些留存在过去的记忆,关于当下的恍惚与迷茫的精神状态,也关于未来的一种契机,也可以是在现实世界无数个角落存在的以连接不同人事物的某种线索。蓝,与那些曲谱一般,被基耶以巧妙手法显性,并成为某种力量,一种波,这种不断在震颤不断在抖动不断在牵引的力量才是指引全片不断发展不断前行的核心。那些恍然淡入淡出的黑色空镜,配以似恢弘的交响乐,它是一种本能的在应激状态下的向“另一世界”的躲藏,也可以是在外界出发下的瞬时的记忆的回冲,不可否认的是,它是这曲蓝色乐章上的不可或缺的,休止符。 |
|
音乐一响,人酥了。一切变得如此神圣。满场。【电影资料馆】 |
|
自由。巴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呈现出某种临渊回眸的姿态,某种沉静、广漠中的疏离,某种文明表象下的荒芜,充满偶然的宿命,无处不在的囚禁与放逐,异样敏感又空前的漠然。他的电影是对不可表达之物的表达。其作品无疑是光与影、声与画、感性与知性的交响乐。蓝色流苏吊灯。五秒被咖啡渗透的方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