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如何,情感一旦公开鲜明的表达出来,它马上就有一些虚假的东西,成了做戏与卖弄。真诚的人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的情感总是蒙了一层面纱。只有虚伪的人才用情感作秀,为了给大家看他们有多敏感。” |
|
我们可以相互沉默,相互凝望。我看到黑夜、灯光、还有你。如果我哭喊,将会有谁听得到?因为生命本应就是没有终点的流浪。 |
|
人生的旅程,犹如观看雾中的风景,命运颠簸、前途渺茫。很多象征主义的镜头,静止不动的成人、婚礼、死去的马和孩子们的对比,不断出现的黄衣人,从水中浮出的手。成长过后呢?并不是清晰美好的梦想,而是迷雾之中不辨方向的前路,以及已经变形的成人世界。那只巨大的手,指引方向的食指已经丢失。 |
|
看安哲罗普洛斯的雾中风景。就象是一场大雾弥漫开来。起先我在这迷雾中昏昏欲睡。几乎都已经睡了过去。后来又醒来了。女孩坐在卡车的边缘,血顺着腿一直流下来。她的神情静默,甚至并没有哭泣。那个男人跑走了,弟弟在大雾中呼喊着姐姐的名字,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他如此静默地讲述了一场伤害。是的,真正地痛苦发不出声音。一直都是这样。那该是一种缓慢而压抑地折磨。
|
|
一段残酷的成长/寻父/溯源旅程。1.绝美至悲的电影诗,创世纪,底片上无踪的雾中树。2.赏雪,垂死白马与婚乐队,小提琴手来自[塞瑟岛之旅]。3.要下雨了,我的羽毛会被淋湿的。4.与过气[流浪艺人]重逢,百感交集。5.海中的断指巨手,后在[尤利西斯]复原为肢解列宁像,迷茫无助。6.黄雨衣同[永恒一日]。(9.5/10) |
|
你见过如此悲伤的童话吗? |
|
我被不断地震惊,震惊再震惊。非常多的长镜头,一点也不腻。动物的死亡和婚礼的喜悦在一个画面里定格,女孩被强奸后用处女的血画下的耻辱印记,没有食指的手的雕像在海上飘荡(没有方向,没有路可走),还有那声“砰!”。寻父路上一切品尽,最后,你们终于看到了雾中的树。 |
|
安氏的代表作 ,记住那个著名的360度摇镜头 |
|
“头一次是这样的,当你的心不断跳动时,你以为自己会因此心碎,不过就是这样罢了,第一次的经验都是如此。你的脚在抖,你想死吗?” |
|
第一部安哲。在寻爱的驱动下,电影变成了缺爱与无爱的容器:奔跑的新娘,垂死挣扎的马,曲不得终的小提琴手,找不到舞台的戏班,无声滴血的卡车厢,连下凡般的上帝之手也沉沦而残缺、渐行渐远。剩下最后一丝缝隙,留给了短暂入室的光,凝固时间似的雪,骤停的哭泣拥抱,留在深渊前的钞票,和相信即存在的雾中风景。 |
|
雾中风景,如诗美丽!我看过的最诗意的长镜头来自安哲罗普洛斯,但这份诗意的长镜头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成长的残酷。 |
|
这是让我非常难过的电影 |
|
这是诗啊这是诗啊。面对现实和成长的阵痛,总有一个声音在追问,你害怕吗。你之所以回答不怕,因为相信黑暗中总会有光出现的。安哲罗普洛斯的镜头仿佛长得有一个世纪似的,把所有悲伤和温暖都蔓延得到处都是。 |
|
海滩那段,以及全片,如长卷画般将暴力的无数种形态——成人针对孩童的暴力、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历史针对当下的暴力、国家针对个人的暴力、社会针对艺术的暴力、现实针对信仰的暴力——全部摊开来展现,但又不是袒露,是在卡车货帘的背后,你知道暴力在那里、在发生,但它又不在眼前,因此更恐怖也更悲戚。这是诗性的力量。 |
|
客观地说影片很好,但对我个人来讲,节奏基调过于缓慢压抑,有点死气沉沉,整个观影过程如同被掩埋在几十吨混凝土下面,直叫人透不过气来。好在片中还有个小家伙比较惹人怜爱,也算是靠他盘活了整部电影,使我有了勇气和毅力把这片看完。 |
|
我觉得,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有几次感到振聋发聩的时候。雾中风景可谓其中之一。在那些美轮美奂的长镜头的背后,它依然还是一部公路片,主题永远是寻找和成长。但我想它更为重要的,是在说无论命运的大手如何压迫,人总还是可以选择走下去,如同在一片混沌的大雾里,看到一棵树长在天地中。 |
|
C / 第二部安哲,作为中期作品还是比繁复匠气的《猎人》成熟一些。但是整体的观感依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①单个画面与单场戏内的画面意识似乎远盖过整部电影的流动性构建,整体更像是“用美的画面展现故事”的思维;②相比人物运动方式以及场景景别选取、美术设计、长镜调度等所形成的僵硬的美感,配乐显然是太过机灵且用法粗糙了,好多处沉默的情境构建差点成功就被轻易破坏;③奇观与符号的运用还是觉得不够灵,漂浮的诗意始终没落地。 |
|
由两个过度成熟的小孩演的一部闷骡子片儿,长镜头多的就如同在夜色中狂奔的野驴,文艺成萝卜了!! |
|
雾中呢喃的向北列车,被流放的孩子寻找心里的安宁,一路风雪泥泞,遭受见血的成人礼。卡车车厢里看不见的强暴戏,没有声音,女孩举着沾满血的手,软弱无力。“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个寻亲的童话,公路、诗意,又极度悲情。 |
|
强烈的富有诗意的隐喻,安哲电影共有的母题,鲜明的个人风格,长镜头、肃穆式的人物排列关系,自然风景的深沉意味,以及国家与历史的情怀,这真是欧洲电影最至关重要的主题之一。从水里吊起来的石头大手,缺失了食指——缺失了方向。 |
|
最深沉的悲怆,仿佛闻到军训时清晨醒来空气中寒冷的味道。镜头远远的徘徊,如同无法现形的守护者。世界是巨大的机器,人人都在流浪,即便衣冠楚楚,依然惶然不安。 |
|
感觉内容稍微平淡了点,故事又显得刻意,没能支撑起这么漂亮的长镜头和诗意。 |
|
一首孩子写的诗,一篇世俗的童话,一滴纯粹的眼泪,一个偏蓝的阴天。在诗电影这个层面,它给我带来的震动甚至超过塔可夫斯基。看到了如《蜂巢幽灵》一般纯净、美丽的故事,哪双铁石心肠的眼睛能不湿润呢?摄影机安静而暴烈地运动着,一切都是苦难,一切都是奇迹。穿黄色雨衣的人是谁,海中升起的巨手又从何而来?孤独的人在这广袤的世界上认出同类,然后只能各自上路寻找遥不可及的梦。
流亡者在《阿玛柯德》里发问:“雾这么大,你要去哪里?”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而阿多尼斯说“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两句合并成为《雾中风景》的结尾。“小独行侠,头一次总是这样的”,而那句没有说出的“你会习惯的”,在后世的电影里不断激起回响。马婷达问:“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莱昂答:“总是如此。” |
|
然而,母亲说的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上某个男人的私生子。然而,固执倔强的乌拉还是和弟弟一起上路了。
|
|
流浪路上,绅士从天而降,骑上摩托,风一样闯进生活,会吟诗,爱跳舞,牛仔裤包住翘臀壮腿,鼻子像幼儿园滑梯一样高,他是那么善解人意,不仅替你点杯橙汁,还懂得第一次心动是伟大的事。你以为爱情命中注定,其实是人生中多了一个姐妹,他比你还渴望穿白色长筒袜。 |
|
[2006-08-07]标记,前豆瓣时代就看过且深爱的片子。| [2022-08-17]北影节大银幕重看。千辛万苦搞到票居然……发现没那么喜欢了!而且惊恐地发现自己在记忆中已经对小女孩被卡车司机强奸那场戏做了选择性剪辑!我一直记得是到流血为止,为什么要再画一棵树!这就真让我觉得导演有点不够善良了……安哲又用了一遍自己成名作《流浪艺人》中的人物和设定(甚至重复了一遍主题句)也是有趣;此外还发现因为艾连妮·卡兰德罗的音乐是先写,其实中间不少镜头都出现音乐和画面不匹配的问题……虽说这次看看出各种缺憾(包括小演员的表演问题),但重看看到最喜欢的几个场景,比如警察局外下雪,海面升起巨大的手,还有矿场巨大的机械,公路上的迷雾,还有结尾那棵树,还是很喜欢且满足。为了年少时的自己还是留着五星吧…… |
|
哭死。太浪漫了,能量密度好大的片子,绝对适合安哲入门。男青年口中似乎不经意编出的雾中风景,成了小姐弟心中的执念与愿景。而胶片上的”雾中风景“正是以胶片为化身的电影本身以及人类充沛而美好的想象力,任何生活与命运的贫瘠都无法让它褪色。几个奇迹般的桥段:看雪、病马、风中走近的一行人、海边的晨练360°全景镜头、鸡……都是彻彻底底用电影语言在念诗,太天才的设计了。太美了,太忧伤了,全片充满诗意,将赋比兴影像化的能力在这部中彻底发挥出来。彻底被抓住,流出的那股血让人隔着老远感到了真切的疼痛,还有好多感同身受的段落。敲响房门的那一刻女孩的性意识已经有所觉醒,反倒是著名的雕塑段落并没有太震撼。映后制片人——西奥的妻子菲比女士做了交流,感谢卫老给了一个发言机会,又忍不住哭。之后甬道又聊了很久,太珍贵了Sif |
|
SIFF*大光明。空间、调度、配乐都有强烈的舞台感,以今天的眼光看可能略显刻意,但它蕴含的人生寓意是强烈、感伤的,哭泣的新娘、临终的白马、海滩的戏装、升空的断手、被捉的公鸡、转动的巨轮…这些意义晦涩的情景或许要结合时代情绪(比如希腊与德国的关系),但电影造型的艺术带来诗意的直观的冲击,尤其是在一个镜头内完成全景到近景的转换,你可以看到人是怎样处于环境中,以一种非时间的、却如同史诗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时代变幻的痕迹。两个孩子的征程,就像朴树《旅途》里唱的“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而他们依然向那个朦胧的目标前进,因为心灵如同胶片,感光永恒之风景。映后安哲夫人到场,介绍这本是为他们孩子而创作,大女儿听完结局后不满,要求“要有拥抱”,坦白说,这也让我流泪了。 |
|
有些故事能触摸到自己内心的反而不能真正喜欢它,也不能真正评论它。 |
|
缓慢推拉移动的长镜头,柔板乐曲中姐弟俩同时成为存在主义困境中的观者与被观者。信仰的崩坏与塌毁,希腊文明在现代性中的式微,皆随断掉的食指的手被缓缓吊起,雾中风景是光明与黑暗的中介。在蹂躏与迷惘中驱散阒寂迷雾,逐渐清晰的生命之树不是精神寄托,亦不是永恒的能指,它只是这个奔波路途里不存在的终点站。 |
|
我们跟片中那两个小孩子一样,一生在路上。路无穷无尽,有风有雾。面对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和无法逾越的庞然大物,我们受伤但不放弃,坚强的走向终点,其实结局并不重要。导演用一段“莫须有”的寻父之旅,对于一个社会进行了犀利的刻画和剖析。 |
|
安哲的这本片子,太刻意了,不管是优美的配乐还是前半段的表演。 |
|
因为诗意的名字,点开了这部电影。其实已经不把它当一个电影了,确切来说更像童年的一个梦境。这两年来未曾因为任何一部电影落过泪,还以为心脏已经无坚不摧,却从姐弟俩孤单的依偎在冰冷的车厢那一幕开始,眼泪就一发不可收拾,她的独白,瘦小的腿,与初恋的告别,有关于“父”的一切题材真是雷区啊。 |
|
被这些诗意的长镜头打动了,散文诗般的放逐吟游,安哲电影中常见的黄雨衣人,凝滞的行人和冷冽的疏离气息,一场残酷的成长仪式,每当配乐响起,心里就打寒颤。开始只有漆黑一片,后来光线才出现。拨开雾,风景永恒成一副油画。 |
|
天地阒寂,我们为何上路又几度迷路。在这没有尽头的生命里流浪,不复现的是往日旧时光。静默的雪花瓢泼的大雨浓重的雾气,在这且风且雨的路途上感受电影带来的诗意。水中腾起的手掌、雾中伫立的孤木,你未必要全部看懂,但那细腻韵味早已渗透到每一寸画面。我们只是不该这样分别,在剧院里这就叫剧终。 |
|
姐弟俩的孤独之旅。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用的很棒,将空间拍的很有层次,时间流逝的美,如诗一般。 |
|
长镜头多而不腻 长而不烦~隐隐的感动 |
|
重看于@siff影城;熟悉的黄雨衣骑车人,巨大断手,婚礼上手风琴声,看到雾中伫立的两个小小人儿和那颗倔强的树,几欲落泪。 |
|
98/100一场西西弗斯似的追寻之旅,旋转的长镜+不断在雨中行走的身影令人心碎。男子是父爱与情爱的投射者, 海中升起的巨手+悬挂的衣服似乎是对二战的回溯。最后终于找寻到了那梦寐的“雾中风景”,但终究是一场徒然的旅行。战后漂泊无依,心灵无可归宿的人们永远游荡于安哲的影像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安哲回顾展。安哲的调度夸都夸腻了!他能把愤怒、喜悦、悲伤几种不同情绪放在一个镜头里呈现,叫人怎么能不爱呢!看他的电影总是会忽略身边一切完全沉浸在他所营造的氛围里,在表演上也有着他独特的节奏,这种独特的节奏直观的体现在当每次展现过奇观后演员特有的共同受到冲击的台词语调与动作。这部在安哲的序列里算是比较好理解的,可做他的入门观摩。一声枪响后我在想,安哲会怎么处理结尾,没想到他在一片大雾中让小男孩念起姐姐给他讲的故事,看到了那几张胶片里的雾中之风景,绝了! |
|
美丽,绝望而悲伤,整部影片的感官,现实的写照,成长的代价过于残忍 |
|
重温!太多的意象,白色的母鸡,白雪,失去手指的巨手,黄色雨衣人,树,甚至人物名字也别有寓意,关于安哲一贯的寻找父亲的主题,初恋的破灭和成长的痛苦,很多对《流浪艺人》的回望,社会破败的现实和人性的沉沦,但希望与梦想仍然是安哲最后的落脚点,斑驳的文明与历史都指向重生的希望 |
|
尽管安哲在本片将历史线索尽量淡化,但依然能看出他对希腊历史的思考。
1.寻父之旅。父亲在电影中是麦高芬般的存在,在西方语境下寻父即寻找上帝,寻找精神根源。从政治角度来看,电影里父亲身处德国,德国在二战前后都是欧洲强国,而希腊国内政局动荡,积贫积弱,电影中军人降旗桥段也从侧面诉说着希腊的没落。姐弟离开希腊前往德国,也隐喻着希腊人民对一个如德国一般强大稳固政权的渴望。
2.文明陨落。在安哲的镜头下,希腊辉煌的文明似乎从未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轰鸣卡车,高耸的烟囱,绵延的煤田,冰冷的机器。艺术无人欣赏,拉提琴的老人只能收获儿童的掌声,流浪艺人们只得变卖戏服谋生,不难发现工业社会正在逐步蚕食艺术。
3.未来。巨大的断指代表着希腊未来的方向的模糊不清,更诉说着导演对战后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信仰危机的忧思。 |
|
历史,寻根,在路上;人情世故,苦痛成长;诗意长镜头,蓝色与隐喻。他蹲在载歌载舞的人群前为死马痛哭,她无力地举起沾满处女之血的小手;他们看见直升机吊起巨手离开海面,他们奔向远方一棵雾中的大树。 |
|
1.16 雾中姐弟,停滞的时光,一瞬的幻灭,盘旋的手带走时间点的终结。边境,人生要偷渡几番才能在迷雾后拥抱希望。 |
|
安哲罗普洛斯提供的东西,是电影语言,是诗。他大概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奥索奥斯在垃圾桶里捡到了一小条胶片,把结果告诉了姐弟:那里有雾,有树。 |
|
8/10。考虑到现实中希德边境并不存在,寻父的寓意应是小男孩要创造奇迹:枪声鸣起浓雾渐散,姐弟终于跨越幻想中的边境,小男孩伸出右手像上帝般命令世界出现光,曙光中出现的树绿意盎然,姐弟奔向这颗树如同奔向父亲。大部分时间雨后闷黑的路面反射着路灯的微光,暗示人通向神性的精神苦旅,出发前姐弟去看望的朋友幻想自己是雨淋湿翅膀的鸟,他象征着姐弟理想的失翼灵雀,而跑出警局的雪街上凝固的人群仰望天空,姐弟跑得飞快如翱翔,长镜头放大了生命的悸动:姐弟面前被拖死的马,令小男孩忍不住哭;强奸的事实被货车厢的布幔掩盖,姐姐缓慢坐立抬起满是鲜血的手,加强了残酷和失落。海的意蕴最独特:海边排练的剧团自说自话、背诵历史剧台词,以及缺食指的巨手雕塑浮出海面,宏大的历史一经讲出就消散于海风中,成为直升机吊起的一具无足轻重的装饰。 |
|
两希传统的现代合奏——或者说,在安哲那里根本不存在两希传统的先验区分。希腊历史的真实断裂致使《奥德赛》的完满叙事在象征层面上化为自欺的梦幻泡影,希腊人不得不效仿温克尔曼哀悼自己未曾目睹的丧失:特勒马科斯已然出门远行,但奥德修斯却从未(且永远不会)动身还乡。正是在这一根本性的断裂处,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统逐渐重叠起来,失去终点的寻父之旅或许就是走向应许之地的Exodus。就整部电影的象征元素而言,希伯来色彩甚至多于希腊色彩,但争论两者的分量孰轻孰重则纯属不得要领。——罢了,不想说了,就读读里尔克的诗句好了:“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杜伊诺哀歌》) |
|
安哲。我快要被你的音乐、镜头、诗句;还有人物的表情、行为、想法、遭遇;虐死了。这故事从来没说完过。整个希腊都是这样总是上演相同的戏码。你们好吗流浪艺人。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时间到底过了多久也一样。而我只是一只漫无目的的蜗牛。如果我现在大喊的话究竟有谁听到呢。我不希望我们是这样分离的。 |
|
雾中风景才是风景,没有树也有树,或者海鸥,父亲,爱,都在迷蒙的菲林里了。其实枪声何来辜负,月黑风高暗渡船,天堂与地府把嘴一张,命数没有不同。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打着爱的旗号错失爱,男童知晓了背叛,女孩掌控了鲜血,Orestis说第一次就是这样的,痛,颤抖,想去死。给你一个止于拥抱的拥抱,在亮如白昼的长路与你黯然挥别,但原来最纯澈的成年男人之所以在充斥重型机器、断掌、哨站等压迫性巨物的途中纯澈,是因为他钟情的是男人,一如吧中的橙汁。1988年的安哲还挺超前,为这夜,为这满是旧世界幽灵的历程加添许多恍然大悟的火。#北影节12#5,资料馆,四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