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锋派喜欢拍神经质的人,因为任何异常的反应和行为都是合理的。对于画面构建而言,也更容易摆设出效果。我不喜欢,不是看不懂,而是觉得没意思。
我还是喜欢看逻辑合理、思维不断裂,所有动机和行为均在常理可解释范围内的电影。 |
|
天是紫色的,街是蓝色的,海是黑色的,烟是黄色的,在一片白雾中,走出一个红衣女人,心是灰色的 |
|
安东尼奥尼装修流美学开山之作。 |
|
本片大量运用表现性色彩,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获威尼斯金狮奖。1.灰暗阴冷,关涉工业化图景,生态破坏,精神危机,冷漠孤独;2.噪音与失焦晕眩色团;3.首尾绿衣少妇携棕衣儿子游荡于灰蒙工厂之景,醒目至极;4.浓雾中的静止群像,妙不可言;5.五彩管道,橘红里间与天蓝外墙;6.海景乌托邦。(9.5/10) |
|
工业化使人对自身状况产生不安定感。颜色扭曲、焦点转移、无序剪辑、电子音效。“如果我离开,我会把东西全都随身带走,包括烟灰缸。”讲故事一段海景是片中唯一未经由滤镜或油彩加工过的场景,但相对于整体灰暗压抑的基调却显得虚幻,那里有粉色沙子,缓慢引诱的行船,有血有肉的岩石,塞壬的歌声。 |
|
8.0 安东逝世十周年。第一部彩色片,并不喜欢主角精神真存在问题的设定。或许有隐喻,但意图其实很明显。现代文明其实并没有压迫人的精神世界,只不过是将其自身的荒芜暴露出来。无法进入安宁的孤岛,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绕过浓烟飞行。 |
|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漫长寡淡,孤岛美女一幕被映衬得活力四射。人类的感性遭遇工业社会而产生的负面状态,被导演刻画得析理入微。将疗救的良药武断为回归蛮荒的自然,这种因噎废食的逻辑也是感性动物所常有的。【8】 |
|
其实觉得,整部电影就是,女主角需要来一发。受不了文艺电影。 |
|
或许是对于加缪的荒谬哲学的一种影像化表达,因工厂烟雾和灰尘而各种掺杂不同灰度的颜色恰好勾兑出了一系列冷淡而脱欲的莫兰迪色,更突出了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永远的疏离感,人类像是被放置于环境中的物件,既无目的也无勾连,电子噪音则更加重了这层无目的的西西弗式荒谬,犹如海妖塞壬的美妙歌声则象征着越过荒谬尽头后或可抵达的虚幻希望,朱莉安娜是唯一一个体察到生存之荒谬的人,却又寻找不存在的希望而不得,因此才会在人群中显得像谵妄癫狂的疯子。 |
|
“我真正想说的是,我们所背负的文化无法与科学的发展保持同步。科学人都已登上了月球,然而我们还生活在荷马时代的道德概念中。这种混乱与失衡使弱者变得焦虑惶恐,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机制。”(安东尼奥尼)……英意格截然相反的民族性格常常被文艺作品用来借彼之石攻己之弱。看风景房间里的朱迪丹奇主张,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持开放态度,(十九世纪的)年轻英国女孩可被意大利所改造;安东尼奥尼则认为意大利人太过享受生活安逸自满,缺乏科学理性和冒险精神,所以他找来了一个叫理查德哈里斯的英国人,伸腿就踹破了那堵象征着自我禁闭不思进取的红色朽墙……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40276449/ |
|
#重看#@电博;弥漫着不安的噪音,空旷无人的街道,废弃的工业用地,宛如幽灵的船只,一切外象世界都如同是女主内心的镜像反射;惊惶如她在荒漠中挣扎,在迷雾中逃亡,在海洋里迷失,颜色运用与情绪变化的搭配堪比教科书;最爱「海妖」唱歌段落,母子/家庭关系可窥其一斑。 |
|
#北京国际电影节#哪怕影史上有再牛逼的地位,还是当下的观感更为重要。即便知道有很多值得“深挖”的闲笔,知道那些电子声、有毒废气、浓雾甚至那个恐惧得神经质的女人都有许多象征的可能,但还是切切实实被耳鸣的错觉笼罩,以致于在缺乏演技的沉闷中如坐针毡。弄懂之前,先保留及格分吧。 |
|
一个神经病女人徘徊在迷雾中。 |
|
或许这就是忧郁症的定义。对颜色和声音的运用真是不得不服(除了大家都在分析的颜色,给我印象更深的其实是声音啊!),难怪说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用颜色来描述心理啊。莫妮卡·维蒂是真女神,理查德哈里斯一改英国流氓本色帅得面如雕像。。。 |
|
是的,乏味至极。 |
|
如果没有那些林立的工厂,斑驳的巨轮,堆积如山的玻璃瓶,泥泞的小路,变色的河流以及滚滚的气团,我就只给一星了。导演你是想说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就是上她么? |
|
用嘈杂的流水线声盖住人声,电影从一开始就营造出诡异的不舒适感,间或出现的电音和刺耳的摩擦声更是将这种不舒适感推向高潮,后又以自然声做背景,而画面却满是工业污染痕迹,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声画“分离”;用外在形式(如小屋)将人物分割,用不同站位体现“他者化”过程,“所有爱我的人都在这里,围绕着我,像一堵墙”,雾气氤氲的背景暗示着难逃被“破坏”的宿命(身体与心理的一体两面),就像不合时宜的渡轮,就像各行其是的对话;而直到电影最后朱莉安娜说出她害怕色彩时,影片则完成某种近乎恐怖的呼应,偷窥也好,预言也好,其实质都是在破坏,对象是无所适从的现代人群。 |
|
用维美的方式,展现了一个色彩异化的现代工业环境,充满主观性,电子声音的异化,就像机器设备和厂房街道的言语。象征着逃离的轮船,在最后同样也是陌生和阴凉的。
安东尼奥尼在谈到名字的解释时说到,电影是需要被感知的,而不是被理解的。 |
|
超越杰作。#1964#宛若奇迹,有无数个谜,为安东尼奥尼的巅峰。可感不可解,如安的拍摄技法之无从所知。重新思考安东尼奥尼的高度。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真正地在创作电影艺术。其它太多片都太没分量,浪费时间。PS:此为第二遍,第一遍完全无感,只记得“红色沙漠”的故事。CC版牛逼画质,直逼胶片! |
|
对背景噪音的处理,城市生活、港口生活不得不面对、但是又经常被人们视而不见的噪音。安东尼奥尼的噪音就像是贾樟柯的外太空,是他独有的标记。
安东尼奥尼的世界观是中产阶级的。他对荒芜的理解是一种城市妇人对于城市的理解,对于废墟、生活的枯燥、机器、未来派式的城市噪音,都景观化为一种都市美学,但是在低阶层、在真实生活于其中的人那里,它是无法迅速被转化为审美事物的。《红色沙漠》中的妇人更像是她所面对的巨轮、工厂景观的闯入者,她不是一个工人、水手、职员。她没有工作。她的歇斯底里式的体验,是一种典型的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症候,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不健全的,知道自己的枯燥,除了丈夫、孩子就没有别的牵挂,她体验到世界的‘冷’,但是又没有超脱的办法,没有出走的出路。
安东尼奥尼在这个层面上和布努埃尔很像。 |
|
每个黑白电影大导刚开始转型彩色,都毫不吝惜地用大色块和高对比。电影里众人在大雾中逃离一场瘟疫,男人说自己打过疫苗;电影外观众戴着口罩扫了三个码进入资料馆,看到中途我忽然接到社区的电话,通知明天统一去做核酸——那时候我短暂意识到大家同处于一片沙漠之中。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心底的恐慌乃至排斥都来自于那种永恒的不确定性:生活的支离破碎,情感的扭曲挣扎。莫妮卡·维蒂极度敏感而痛苦的神经,似乎在不断提醒着观众某种现代性的溃败。 |
|
始终记得这个女人走过厂房时的仓皇却从未真正看过全片。失重,失焦,失控,这种自怜是现代文明的内在产物。那个海岛的寓言,把眼界放得更远,那时一切刚刚开始,令人感到向往和恐惧的还只有隐约的帆船和不具名的歌声。 |
|
我就是看不懂安東尼奧尼,我就是沒他那麼現代 |
|
导演说工业化不是神经症起因只是导火索,人工风景有时比单调自然更美(哪怕它有毒)。煞风景的风景,景象即心象。厂区浓烟像巨大生物,吃水浅的海轮如路上行舟。男女主首次共同外出时固执入画的一株花和事后房间是同一种粉红。与如此运动生涯只差一年,理查哈里斯像是成熟了十岁。 |
|
#资料馆留影#Antonioni的意图不言自明,工业污染,爱人间疏离,环境对人的异化,还有如影随形的病症。一个时常幻听的女病人置身一个病态多变的社会,大地似乎时刻在震动,她永远不安想要逃离,甚至已经走到了港口的船头,却语言不通。这种迷乱感觉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在每个剧变的时代,人永远只能像在沙漠里独行一般,却不知道哪里是出口,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平静。 |
|
可以看做是安东尼奥尼对环境/个体关系主题上做出的进一步探索。整部影片将朱利娅娜的内心混乱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某种心理/现实的相互投射与嵌套。冒烟烟囱/水泥建筑物/仓库/炼油厂等物像不断出现,空气中也充斥着机器与轮船汽笛的噪音,茱莉娅娜的精神病症似乎正是被此种潜藏在环境中的无以名状的恐怖焦虑所导致。并且整部电影的抽象派绘画构图与色彩运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表意作用,黄色代表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摧毁,蓝色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淡,红色作为主色调则表现出了充满压抑苦闷的精神/现实双重空间。这些不同属性物像在零叙事的基础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意释放,相当完美地搭建出了一副精致亦粗糙的后现代景观。 |
|
画面构图极具美感,影片基调冷清,色彩多样,都颇具寓意。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的耗费与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周遭的死寂茫然荒芜病态,于片中女主人公内心深处所造成的压痕和恐慌,被莫妮卡·维蒂以神经质又楚楚动人的表演娓娓道来,观之,愈发感到人们需要在电影中体会安东尼奥尼。 |
|
7.5/10 虚焦,彩色,噪音;爱的失能,文明的废墟,现代性的焦虑;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通过喷绘对实物的色彩进行人工再造从而构建心理现实。中产的,太中产的 [Can the sailor speak (Italian)?];厌女的,太厌女的 [是阁楼上的疯女人吗?];现代主义的,太现代主义的 [反面好莱坞是另一种好莱坞吗?——安东尼奥尼先生,相较于镜头里的内容,我更好奇镜头背后持摄影机的你。] |
|
如果说音乐作为艺术形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掩盖自己指涉的对象而对其直接进行长篇描摹,又凭着因此获取的空间而被默许了不守逻辑的权利的话,安东则在影像上复制了同样不羁的自由度。围绕一种未被挑明的触发作两个小时的展示,而一刻不曾抽离心理上的合理性,红色沙漠一帧帧割开来看,是迷幻的视觉碎片,一段段割开来看,是迷惑的电影散文,一场场戏连起来看,就是一场迷人又痛苦的现代艺术大展,它无视电影作为叙事工具引导人共情和获取在场感所必须堆积的细节和元素,反而不厌其烦地干扰和打断他们的形成,而把全部被阻碍形成的段落都聚敛在一个拥有强大普适性的背景上,以至于在这个背景上可以随时进行任意形而上的阐述。细想起来大师手笔又无迹可寻,宛如神之创造。 |
|
每次红色的出现都像是在“引诱”朱莉安娜逃出现实的牢笼 安东尼奥尼第一部彩色片却用色彩表达着工业时代的阴冷和空虚 朱莉安娜在幽暗现实和红色梦想中挣扎 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她逃离但是她内心却对又对红色充满恐惧 最终“绿色”的她只能在“蓝灰色”天空下逃离“黄色”毒雾继续寻觅“红色”的出口 |
|
4k修复版@小西天。1.无疑是安东尼奥尼电影里的一次转型和一个界碑:第一部彩色电影、最后一部女性主角电影、严格意义上最后一部意大利影片。2.黑白片时代的痴迷构图、线条与形状的“画家”安东尼奥尼至此武器库终于完整。色彩是这部电影里真正的主角。安氏刻意改变现实生活的真实色彩,饱和色搭配柔和色形成冷冽肃穆的单色效果。水果摊是灰的、做爱过后的房间是粉的、土地黑如墨,这是女主所面对的现实。未经加工的真实色彩只保留在她的海青沙白的幻觉之岛。3.点题的句子是“你想知道到底看什么,我则想知道该怎样去生活”。视觉的本质,事关我们与现实的关系。所以大量的失焦和虚焦,不止是间离手法,而是真正拉着我们去审视生活。我们如置身大雾、蒸汽,人与人间的疏离是本质性的。4.最迷人的意象是船,航行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 |
|
作为场景纪录片,它是枯燥的,论情节叙事,它更是乏味冗长的。最可贵的是,《红》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创造了一种尤为独特的新视觉系,安东尼奥尼开创了一种纯色彩表意的极端之举。从那些远景纵深的工厂、大轮、浓雾、烟窗,可见对资本主义异化人性的批判性异常强烈,如果是的话。8.3 |
|
我们在地球上,但也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现在和未来。一旦试图沟通,爱便悄悄溜走,爱神生病了。对白是毫无必要的,因为镜头和声效已经溢出了,与其说是“彩色电影”不如说“有声的默片”。可以注意到,当维蒂在结尾自说自话,或者说与自己沟通时,这是唯一一次噪音消失的时刻,孤寂感由之前的有声便为无声。满篇自我的痛苦是否太过自命不凡?无病呻吟?也许有(开场隐隐约约的工厂罢工事件并未就此展开),但至少,对于现代性的精神成本与精神危机的思考是超越时空的。 |
|
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角色都必须用精神分裂分析去看待,同时,他们的精神与身体是分离的,他们的出轨是二次出轨。安东尼奥尼用色彩去表现人的异化,放弃戏剧冲突,这对于耽溺于资本主义而津津乐道的人来说是无法理喻的。对于那些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人,他们不是失语,就是咒骂。作为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彩色片,电影里给人一种“报复性”用色的感觉。安德烈·巴赞认为当时的意大利电影有两个很新的走向,安东尼奥尼的走向是心里的新现实主义,而费里尼的走向是伦理的新现实主义。现在看来真是不分伯仲,各有所爱。但仅就个人观影来看,越来越倾心于安东尼奥尼那画面简约的形式美。 |
|
角色经常被困于构图中巨大的背景当中,这部电影中环境对于Vitti的角色影响是巨大的,构图中的颜色以及镜头中时常出现的噪音都是对这个角色心理状态的强调,而这个徘徊在崩溃边缘的角色是中产阶级精神危机在工业文明背景中的体现。 |
|
89/100 工业巨物与塞壬之声,现代之色与声的恐惧。很象征主义,部分几乎是先锋实验的心理惊悚片。色彩不仅是美的更是惊悚的,并且是直接讨论到色彩本身的“元彩色电影”,关于工业的部分也不止置于背景,而是直接并将工业地景溶于心理情绪之中,互相浸染。 |
|
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 |
|
工业化催促城市不断掠夺与发展,无人再直视内心的惶恐,个体生命感受被滚滚蒸汽所湮灭,人类精神世界被粗粝的工业文明所替代。城市变成一座昼夜无休的机器,金属荒漠之上注定开不出精神之花。
不必解读安东尼奥尼的晦涩,试着去感受他的存在,犹如翻阅卡夫卡式的虚无,在一切无意义中感受情绪的流动,以色彩沟通情感,理解一场精神失衡后的困兽犹斗。在被烟雾笼罩的城市中度过惊觉错乱的一生,镜头以极端方式刻画一则现世寓言。生态污染下的世界是困住她的牢笼,哀鸿遍野的荒芜又成了内心世界的投射。在电流穿行、烟尘笼罩、污水横流的绝望之中,抑郁犹如癌细胞侵蚀着无所依附的心灵,工业化加速了内心的凋亡。
自从城市被电流笼罩,便再未曾享受哪怕一秒的宁静,安东尼奥尼极致虚无的背后是绝对的悲观,更令人绝望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依旧如此。 |
|
工业时代精神毒荼,生存无价值无处可逃,到处是冷漠和麻木,性也不能解决什么,甚至也淡漠了亲密的家庭关系。少女时期天真的海洋消失,沙漠里驶入船只。很贴切的神经质女主角。 |
|
工业是意志生物,人在与工业的沟通中是可以赋予其审美意义和道德意义的,但人类过剩的意志力造成他们与工业之间的交流障碍,最终只剩下破坏性,一切都混乱后,最终的结果就是拒绝沟通,尽管人还有赋予工业审美意义的机会,但道德律的丢失又使其失去了这个机会,而能维持道德律的只有社会约束(亲属关系、工人阶级),经验式的概念并不能修补人与工业、道德律与过剩的意志之间的失调,性爱与想象这些效用本能也无法协调,一方面性爱失去了诗意遐想,变成了具有破坏性的意志泛滥,另一方面人并没有拥抱自己想象的事物,而仅仅抱一种来者不拒的消极态度,因此人类失去了各种修复沟通障碍的方法,最终只剩下了逃避,一次次建立沟通的失败,人类也逃得越远,留下的道德意义就越少,最终无处可逃,也就是人心中的道德律完全消失,那时人类就会死于意志的泛滥。 |
|
工业化制造的迷雾般的灰白以及化学油漆般的炫目五色 目盲 异化的空洞女人 |
|
看得太难受。她的内里已经完全碎了。 |
|
怎么不会成史上最被人看好的烂片 |
|
#意大利电影大师展#
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意大利北方的重工业城市,听着烦人的噪音,把那里的特色生活展现了出来,不过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让主角变得精神失常,已经有点乏了… |
|
对人与环境的空间处理,当然还有颜色的处理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经典,而其社会内涵:人在当今工业社会的孤独冷漠又看出它的社会责任感,可是台词和人物设置实在是差劲。 |
|
神经质、忧郁症。工业化带来了人类情感疏离。黑白过渡到彩色的大导对颜色有严苛的追求,小津、戈达尔也这样,很美就对了。“——为什么烟是黄色的?——因为有毒。——小鸟从上边飞过是不是会死?——所以小鸟不从上边飞过了。”这句话是在警醒天朝么-- |
|
。导演用色彩非常明显的对比来强调现代工业产品对人类精神的压抑和异化,所谓红色沙漠如同一个淌满血的沙漠,是机器工业时代将人性摧残得无以复加的血淋淋的荒漠。 |
|
desolation感觉也太美了 太喜欢了我要去河北出外景 尝试描述了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声音+颜色共筑的嘈杂与孤独感 很多细微的点抓的很妙 可惜影片建筑在已经很清闲的欧洲中产社会 很难打动hard模式下的东亚社畜观众 |
|
构图和色彩搭配非常文艺风格,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个釆矿厂区,到处是巨大无比的机器、冒着毒烟的高烟囱、管道吐出的巨量的、弥漫整个矿区的白色蒸气、采矿后留下的沟壑纵横、不断冒着热气的地表、被污染的河流、海水、像是一个人间炼狱。故事讲述的女主让人抓狂的精神情绪,她的老公是矿区的经理,平时忙于工作,忽视妻子。遭遇车祸因脑震荡住院后的女主,陷落在迷茫的、无存在感的精神黑洞里,渴求关注、渴求爱、厌倦自己原有的生活世界,想逃出却找不到出路,原以为矿区老板,一个主动关注她愿意了解她、关心她的男人、一个不愿安定喜欢满世界游历的富家子弟,能够理解和帮助自己,憧憬着和他一起逃离,到世界任何地方。哪知这个曾试图理解和帮助她的男人,也厌倦了她极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不安焦躁的情绪挣扎,离她而去,留下她仍孤独地苦苦挣扎。 |
|
黑色的房子、黄色的毒烟、白色的街道、红色的墙壁、灰色的沼泽,伴随着无色的她,一同深陷入血色的沙漠里。安东尼奥尼的作品永远富含着一种抽象的空旷美,人物的内心与背景交融,如画作般,这是他一贯的特点。当然,叙事混乱、模糊、空洞,也是他一贯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