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德曼身患闭锁综合征,是类似于植物人的存在,他四肢瘫痪但还是有一定的意识。导演就从这样一位类似植物人的病人的视角出发,把他脑海中的幻想拍成了电影,这个想法很赞。没有鬼的电影,要么解释为精神病,要么是幻觉,早已是陈词滥调,没想到《鬼故事》还能拍得很烧脑很有深度,非常值得国内导演学习。 |
|
没有鬼的鬼片也可以拍的很吓人,有深度,有美感。前两个鬼故事部分氛围营造的真是牛逼,头皮发麻。后面转成英式奇幻,虽然风格不统一,但两部分完成度都非常高!最后主题没有直接用台词点破,很含蓄。#27 |
|
看完这部片,你大概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英国会盛产《9号秘事》们了,几乎所有的“伎俩”都在《9》中被玩了个遍,包括最后的那二十分钟,当然,类似的花样早已不再新鲜,不过必须得承认这群与阿加莎、希区柯克等大师们来自同一个国度的奇才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怪力,他们既有仅用3集就浓缩出一部剧的本领,也有把3个故事揉进一部电影的能力。不过,整体来讲,虽然是改编自舞台剧,剧情发展还是挺故事会向的,尤其是结尾部分谜底的揭晓,算是一个遗憾。 |
|
如果没有这个结尾统合和解释三个故事,就是个一星片。三个故事的剧情无新意且无趣,镜头语言也不高明,结尾穆赫兰道、生死停留的符号对应式解释也并不稀奇。全场最大笑点是没信号时少年大骂:“Fucking O2!” |
|
我学到的是,生活还要继续,两秒后举枪自尽 |
|
你的一生都在不断猜忌质疑,最后发现自己才是未解之谜。守夜人靠收音机壮胆,小女孩用手指恶作剧。耳畔是父母无尽的羞辱,车后座传来恶魔的呼吸。分娩夺走母女的性命,名利造就冰冷的婚姻。下水道的入口是谜面,镜子中的飞鸟是谜底。无助的卡拉汉早已死在回忆的洞口,懦弱的古德曼从未走出忏悔的密林。 |
|
氛围的营造上只有第一个故事还算合格,越往后发展越奇幻越差劲越只能靠一惊一乍的音响来吓人,中式风格的收尾自以为反套路实则陷入更让人厌恶的另一种套路之中,埃里克斯和马丁的表演能再浮夸一点么。(53) |
|
看到后半段怎么想都感觉解释不清了,特别是看到三个故事毫无联系的时候,在想不会又是我想的那样吧,结果真的是。所以还是蛮失望的,虽然小细节蛮有意思,毕竟主旨并不新鲜。而且“吓人”的地方也只是单纯吓人罢了。半星还是给Alex的,依然在小甜饼和精神错乱中无缝连接的演技并且毫无违和感。 |
|
看惯了恐怖片,这部电影的前两个故事和第二故事的小弟依然能吓出一身鸡皮。没有刻意的吓人,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恐怖。最后的反转好适合在内地上映,在电影院看应该很过瘾。 |
|
这是一部“不能说”的电影,任何解读都避免不了剧透。画面像幕布一样被一层层撕开,让人分不清究竟哪里才是真实的世界,没有时间的钟表、没有风景的窗户、没有鬼的鬼故事,它用荒诞与离奇一点点拼凑出故事的真相。“电影是每秒二十四帧的谎言”,你所看到的,只是“大脑想看到的东西”;你的判断,只是基于导演精心设计的骗局。 |
|
为什么有时候做梦,梦里会有被现实打搅的预感出现?难道那都是在几微妙内的神经活动? |
|
5.1/10 除了吓点多一些,请问和国产恐怖电影有何不同?三个事件要么一个一个好好拍;要么找个强大的事件把他们连起来。结果开头总是伪纪录片形式,沉闷无趣;结尾是不了了之。到后半段更是完全放飞,彻底乱来。然后到了随意一圆收尾...不是看吓点多适合约会,也就真浪费时间了。 |
|
这不就是那个舞台剧改的么,拍成这样比原剧强。本来那剧就很一般,段子合集。故事完全不吓人,全靠麻麻黑以及声光电一顿乱喷,坐第一排各种频闪简直想站起来走人。这个车里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时候挺恐怖的! |
|
3.5 马丁费曼一出来特别扎眼突兀 |
|
总有一种在看齐泽克撞鬼的感觉…… |
|
creepy但是好看 非常抓人 第二个的小男孩演得太到位了 最后的ending化解了前面的恐惧 比较主旋律 但也合理 |
|
心中有鬼才是最惊悚的故事 |
|
不可被剧透。看夜更遇鬼,开夜车撞鬼,大宅子闹鬼...如果仅从前一个小时的这三个分段式故事来看,竟有些英版《阴阳路》的感觉,因为主角们的撞鬼经历多半都是在所谓阴气重的、邪门的时段或场所,并且氛围大体上属于日本/香港恐怖片沉稳内敛的灵异风格。后半段虚实场景与时空的切换以及台词与细节的呼应还算精彩,不过这种类型的结局到底好不好也是见仁见智了。 |
|
中国的鬼片不能有鬼,可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学习借鉴一下。 |
|
看到有人说 “看到后半段怎么想都感觉解释不清了,特别是看到三个故事毫无联系的时候,在想不会又是我想的那样吧”,真是服气了,三个故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子明显不单是为了吓你好吗?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都有影射。只能说,这部片子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
|
3.5 最后的解谜稍老套,但整体依旧是具有“玩味”感的恐怖模式:舞台剧风格,带着幽默感去渗透氛围,最后再干炸一阵。这个片在豆瓣能“好于83%的恐怖片”,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强调的叙事性,其中的呼应与反转。正所谓工整不值得夸赞,但绝对会奏效。 |
|
如果故事直接的关联性可以更强一些,像是残秽那样,那么最后的反转会更有力度。目前的反转特别像是十年前的荷兰恐怖片死路,各种元素一一对应,倒是有趣,就是不够新颖。当然作为演出多年经久不衰的舞台剧来说,老梗也是可以理解的。3.5 |
|
《生死停留》…… |
|
【C+】氛围还不错,但故事嘛,有点像新年货架上的零食大礼包,第一眼看量足花样多,拿出来吃却每一个都味道平庸 |
|
就冲最后那个反转,给四星 |
|
好讨厌面瘫潮爷 演谁都一个样 一秒认出他扮的老头子 反转效果大打折扣 演员个人的习惯性小动作带到角色中真的很不专业 |
|
Extremely stylish, feverish nightmare, self-aware of the genre and the doubt, consistent throughout |
|
三个故事竟都是一样套路的故事和一样的运镜方式,虽然这都是为了真相,但真的太无聊了,你至少玩一下镜头啊。 |
|
一个痛苦 内疚的老人家 弥留之际的臆想 |
|
噗,一个昏昏沉沉的人脑洞这么大也是很神奇。叙事讨巧在反转,但究竟效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
|
由于了解原版舞台剧的故事,所以看本片并无太多惊喜,但假如你不了解原版,看本片应该会收获颇丰。从恐怖片的形式表现,反而三个串场的小故事才是亮点,尤其是故事中的很多细节与结尾之处的呼应,却导致三个故事与戏中戏主线关系不大。其实类似的故事中国也有,《搜神记》里“阮瞻见鬼客”的故事大致如此 |
|
在短评里剧透不要脸。 |
|
这种脑内世界的鬼故事好莱坞真是一抓一大把,拍成经典的却只有《穆赫兰道》。 |
|
那个鸽子飞起来把我吓得一哆嗦。至少能想起来同类型的三个片子。题材挺不错的恐怖片! |
|
疑心生暗鬼,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吧。 |
|
最后高潮部分有点震撼…可悲的是最终心魔还是无法被战胜。华生演技拜服。 |
|
三星半。作为恐怖片的确是值得国内不允许拍鬼借鉴,但是这得分国情处理。国内粗制滥造的恐怖片大部分采用的是“梦境”“精神有问题”等等来自圆其说有鬼的片段来保证过审,但国内的大部分观众已经自然接受“国产恐怖=烂片”的事实。《鬼故事》里的反转反而在英语国家是属于新鲜的。 |
|
那个逐渐打开的病房大门和撕裂的窗户,在大屏幕上确实很有新鲜感。 |
|
过时拙劣的拼盘小故事,老套无聊又不严谨的反转。5/10,不能再多了。 |
|
我现在真是有点不相信豆瓣对恐怖片的打分了,真是过分极了,我看过那么多好看的恐怖片,差不多全是上6分都费劲,这么无趣的一部电影,居然7.2分,我真的是不懂这帮人根据什么打分的?太无聊了,真的,除了无聊我不知道说啥了,而且也不吓人,可以打半颗星吗? |
|
氛围不错,梗太俗了类似生死停留,一切真相大白后反而俗套无味 |
|
生死停留,黑镜中的一集,都有类似的创意,评分有点虚高,本以为多精彩的电影。三个故事也没什么太大的惊喜。1在看守一个荒废的精神病院大楼,这种设定本身就是烂大街的故事,这种空楼还用人看守?有什么可以偷的,最后看到了女儿。2男主演的不错,但有点表演过度,一个开车至于这样紧张?电话也一直响个不停的然后撞死了什么,后来被那个怪物吓的不行,气氛到还可以。3男主在空房里面看到婴儿床上面的床单在动,后来看到难产的老婆?后来男主去找让他找3个故事的男主,原来一切都是假象,男主回想到以前被人欺凌,后来2个恶霸将1个智障让其进入水道中后来致死,而男主也没有去救,他们3个人全跑了。后来他的鬼魂压到男主身上,为什么不找另2个人,有些奇怪。 |
|
介于三四星中间,一部非常工整的类型片,氛围营造、细节铺垫、最终串联、关于世界观探讨、关于罪孽与救赎、关于幻觉与真相,挺有意思。 |
|
“你所看到的,只是大脑想看到的东西。” |
|
同名舞台剧的惊悚效果大于电影(毕竟有现场感),第二个故事从女生厕所怪谈改编为午夜荒野车祸,教授人设也从舞台剧的自大浮夸变成疑神疑鬼——但是从舞台剧到电影人设的转变,包括第三个故事叙述者忽然变成某种「审讯者」还是有生硬的割裂感,与《生死停留》同宗同源。 |
|
真的挺无聊的,三个故事都没什么意思,最后总结意图拔高也很失败 |
|
6.5,没有鬼的讲法,第一个故事出色,后面的便乏善可陈了,尤其为了反转而妥协的第三个故事。 |
|
我花了11.5英镑看了个喵喵喵?第二个故事的少年颜有点戳到我。全片没有jump scare是真的很吓人的……但是摄影剪辑音乐很喜欢了 |
|
精神病人欢乐多~ |
|
BFI伦敦电影节……竟然赶上了全球首映。剪辑很出彩,音乐也帮了很多忙。感觉是个小成本,胜在水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