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资料馆发生了播放事故,但所有人都在黑暗里等待,躁动和沉默。前排的一个大姐喊,“这怎么会事啊,也不给个解释” 那一刻,那么客观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鲁迅笔下那些沉默者。这无关于英文字母大家是否看得懂的问题,而是我们面对这样粗暴的商业行为是否要反抗的问题。谢谢刚才发声的人。 |
|
想起上午放映事故的事情,我倒没觉得字幕不匹配这件事给我造成多少困扰,毕竟有原版的英文字幕可以参考,真正让人困扰的是那群在电影院里大呼小叫、因为自己一点权益受损就要破坏所有人观影体验的人。资料馆最终一定会免费重映的,这已经是一种惯例,于我而言重映更多是为了弥补这群人带来的恶劣体验。 |
|
如果不是在影院,我怀疑我很难看下去。于是影院的魅力就都来了,几乎一声不经意的呼喊都会让你一惊。导演很喜欢借环境引申情绪,四季的变幻。包括配乐、情绪都是很缓的渗入,让观众一点点的去感受角色的困扰并辐射自身。 |
|
母女联手弹琴有《秋日奏鸣曲》的影子,家庭纠葛和阴影在作品最底色处泛光。即使我们如此相爱,我们仍要为嫉妒猜疑怨恨所折磨。 |
|
【新天地UME】三个小时和最晚场造成三分之一不到的上座率,因此而没有杂音,能够静心。简单空灵的钢琴主调不断响起,如诗如画的摄影,全靠眼神和举手投足来传达的情绪转变和突然爆发的感情冲突,连那张弛的节奏都充满诗意。隽永的美,感人至深。结尾处的家庭聚会几乎跟芬妮与亚历山大开头一模一样啊 |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3小时胶片版。剧本由伯格曼根据父母的婚姻故事而改编,却不肯亲自导演。前半是八点档狗血爱情肥皂剧,后半则是另一视角下的《芬妮与亚历山大》。除了女主爸爸之外的不少角色都由内而外散发出令人生厌的臭脸气息。尤其是男主角,简直就是一个自讨苦吃的极品奇葩矫情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过苦行僧的生活。本片充分体现了门当户对在婚姻当中的重要性 |
|
不是我的菜……震撼人心还得靠抡大嘴巴……Bille August真是被高估了,拍《中国小寡妇》挺合适的。 |
|
片子里的小孩不是伯格曼,伯格曼是片尾母亲肚子里怀的老二,电影讲的是伯格曼出生之前的事。结尾处理得真好,为了妻儿,亨利希妥协了,放弃在穷乡僻壤布道的理想,接受了首都的体面生活。也许每个儿子出生前,做父亲的都有过这种妥协吧。孩子眼里的父亲,也许就是父亲在做父亲前看不惯的样子。 |
|
太凶猛了。三个小时丝毫不觉得冗长,没有一句话是废话,虽然听不懂瑞典语,但仅从翻译都能感觉到语言的优美和抑扬顿挫。架构在集体人性上的婚姻,两位母亲、两位主角惊人复杂而真实,人物厚度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看似平凡,其实质感超强,北欧有史以来最大制作。金棕榈当之无愧。 |
|
@梦静,这些年我总会忆起有一年在上海电影节,我们在深夜看完电影后,站在上海某一座天桥上争论到底是该收养别人家小孩还是不该的问题,但我只记得收养的娃抱着亲生娃奔向冰冷河水的镜头。今天间断三个小时只觉似曾相识,直到出现这个片段。感叹一下彼时至此的热情不减。(中国电影资料馆一厅胶片) |
|
August他把平凡拍得太真實太深刻,深刻到電影結束仍久久不能自拔。 180分中不斷有人離場,但結束時的掌聲說明了一切。不要輕易在家嘗試挑戰這三小時,因為那種炙熱的溫存很難被理解。 |
|
北影节先后因字幕有误和断胶片往返影院多次才看完。回味两天仍无法提炼个明晰主题:阶级与性格是婚姻危机的根源?爱是恒久忍耐彼此牺牲?顾全家庭搁置理想是善意的背叛?都是,但都不够,厚重而深邃的电影值得再三朝圣。PS个人道德观:苦难不值得夸耀,更不能成为一言不合就冒火打老婆的免死牌。 |
|
资料馆放电影前都不检查字幕的吗🙃🙃🙃说北京电影节垃圾有谁不服 |
|
该片中的女主为了她坚信的爱情,每每的作出退让,生活中当遇见各种诱惑、试探而每每需要选择时。。。我们该如何去判断呢 |
|
世界史 恍如隔世的320分钟,片子结束,像是过完了一生。伯格曼用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创作生涯进行回顾,将几十年对婚姻与宗教的思考融入剧本里,感情真挚饱满,亨利和安娜虽然打破了阶级之间的阻拦,走到一起,但是婚后发现,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打破的,那就是性格方面,双方都很强势,加上猜疑之心,足以使这段婚姻走向终结。导演精心调制的光与色,使每一帧都具备油画的质感,堪称顶级艺术品。 |
|
服了资料馆的观众水准!!放映故障没有中文字幕,大家一起看英文字幕20多分钟,才有少数人起哄。直到工作人员反复调试也没弄好,出来说只能放英文字幕版,不看的可退场。结果多数人选择继续看英字幕版,那可是将近3小时的全靠对白推进的剧情片!1点半放映完还有不少人接着看下一场....电视版更好! |
|
和《婚姻生活》一样,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史诗,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一样,则关注伯格曼的童年。比利·奥古斯特是拍摄史诗征服者佩尔而获得伯格曼的信任的,在这部影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伯格曼的编剧,他把那段父母的过往理解为神话,也是部分谅解,同时间接地涉及到当时瑞典的社会主义运动、边远地区牧师的精神至上主义的生活(让人想到梵高在成为画家前的那段虔诚的经历),富贵者与贫穷者的生活方式的难以协调。伯格曼的杰出之处在于,从来不会把故事停留在“爱”,相反,通过母亲偷看女儿的信,亨利抽养儿的巴掌,年轻夫妇之间的冷战与僵局,影片不断地渴望着同时也质疑着伟大的爱,最终把它描绘为一种伯格曼式的纠结和缠绕。 |
|
⒈哇,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制片国家最多的电影;⒉额,中文匹配出现问题,只有英文字母可以辅助观影,仿佛有种来到英语课堂的既视感;⒊胶片放映、字幕匹配等出现问题,希望观众能谅解的同时,影院方也应在放映前做好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准备,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放映;⒋资料馆,这次,我依然谅解你!…… |
|
320分钟版本!家庭与婚姻,信仰与现实,阶级与性格是婚姻生活中无以调和的隐疾,嫉妒与猜忌是所有家庭的死结,理想与家庭本不应对立而视;与《芬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却远不及后者的深度与灵性,如果由伯格曼本人来拍,不知又会是怎样一场背叛! |
|
真正坚定的人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爱情,也不会爱上这样的富家女的。富家女只想贪图享乐,一边口是心非说爱贫穷牧师,一边装作善良收养孤儿,一边背底下厌恶这个孩子,无辜小孩只能用暴力和仇恨回敬,不堪贫苦的富家女回到有钱的娘家享乐,抛弃丈夫跑了。偏远地方工人还在上演反资本游行,工厂主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把该发的工资发了。女王钦点他去做大教堂牧师,给有钱人服务,不让他去救该救的。他放不下穷人,富女为了富贵生活用离家出走要挟他抛下穷人去过追名逐利享乐生活,他不堪诱惑和孤独的忍受最终屈服。最有意思是穷人们,他们一边嫉妒牧师被提拔,一边不满他为了“牺牲”怜悯他们而留下,总之看到对方好就不乐意,他走与不走他们都不会满意。牧师暴揍小孩,打妻子。真是充满恶意仇恨和扭曲的的电影一群烂人看着就心烦。苦难是生成文本还是批判? |
|
伯格曼父母的故事,马麻卡琳的名字给了外婆,而亲爱的卡琳马麻名字叫安娜,就是伯格曼故事里最坚忍最善良的角色的名字。1.妈妈去借钱;2.冯叙多回忆安娜小时候,听到安娜放学回家的声音就开始紧张她会进来跟我亲吻,和我说话吗?3.伯格曼和安娜的吵架;4.其实我好心疼Petrus. |
|
关于婚姻有几个老调重弹的感想:1、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生活狠难没有矛盾,这些矛盾当爱还在时尚能抵挡,当爱消耗殆尽时,就会成为梦魇。2、父母对儿女的婚姻直觉往往是对的,因为保护下一代是所有动物的天性。3、一波三折的恋爱开始往往预示着一波三折婚姻生活,正所谓始乱终弃是也。 |
|
伯格曼父母的故事,看的是4集的迷你连续剧,每集90分钟,分4天看完。整体有些拖沓,不过如果剪成180分钟可能有些地方就不可能解释的很完整。还有不得不感叹,那配乐真的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啊!!配乐很衬瑞典的荒野。 |
|
一片大草地,令人颤抖的寒冬 |
|
323分钟的剧场版,花了四天看完。另一种形式、质感和结局的傲慢与偏见,无法消弭 ,完完全全渗透到生活的潜意识里,最终造就一种欲拒还迎的悲凉。越来越佩服伯格曼的剧作。 |
|
油画的质感、阴郁的基调、伯格曼的《父母爱情》。故事在春日风光里男女主相视一笑戛然而止,暗示和解并重新开始的快乐结局;但是看过《魔灯》就知道,真实的生活继续向前,行过之处仍是背叛、疲倦、一地鸡毛。看完领教了一句影史最伤人的撕逼用语:You seem so disturbingly lower class! 太狠了太狠了… |
|
第四十五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
男猪让我想起某个人,或说某些人。女人总是更善于让步和妥协,但那是为了爱。而且不要以为她们的妥协和宽容无止境。这部片是关于生活本身的,有过一些体验的人大概会更好地感受吧。 |
|
和平 6.19 2045 / UME 6.12 2045 |
|
深入探索一个家庭的婚姻史和两个个体的命运。是否为伯格曼父母的传记已经不重要了。和考里斯马基的《浮云》一块看,简直精神现实和物质现实都有了。 |
|
这个三小时的剧场版真是不够看呀,不过修复得挺棒的,每个画面都如油画般的美丽,奥古斯特知道这是博格曼的故事,所以我们看到了许多博格曼电影中影子,在20世纪初的瑞典,阶级隔阂仍然巨大,但社会隐约出现了反抗的苗头,安娜是勇敢的女性,为了这段跨越阶级的爱情付出了牺牲,而婚姻本身并不是只有激情,而是在日常的重复与妥协中进行选择,电影中关于信仰与幸福的悖论贯穿始终,也延续到博格曼的电影生涯中,亨利将拯救人间疾苦当好上帝的代言人看做是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当一次次现实的失败摆在面前时,当女王的疑问“人间的痛苦是上帝制造的吗”萦绕耳边,亨利最后的妥协显得如此地黯然神伤,他既不能拯救人们的苦难,甚至无法让自己逃离陷阱之中,背叛是安娜的选择,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善意的,牧师唯有认识到局限与命运的力量才能回答女王的问题 |
|
电影中我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为了剧情而去虚造情绪,让人物显得虚假。这就是我讨厌这部电影的原因。 |
|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穷逼渣男小白脸,为爱牺牲瞎了眼。午夜观影无睡意,闭门跏趺仨小时,看的不认真,看过留爪印~ |
|
@新天地。不张扬,却随处可见我们的影子。 |
|
将不同阶级间的无法媾和放入伯格曼父母的婚姻故事,而婚姻本身的门不当户不对又呼应出身决定论的主题,三小时的影片在情节剧与家族史间摇摆,最后还是差一口气。电影标题“善意的背叛”是最有意思的部分,这里面人物的每个选择都出自本心,可“背叛”却不断发生,丈夫背叛贫困的劳工教区,妻子背叛婚姻家庭,两个人都背叛了寄居在家的男孩,每次背叛都在提示因果来自这段一开始就“错误”的婚姻,来自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尽管他身处反抗资本家的劳工队伍中,尽管他试图反抗大资本家代表的父权,但他只是个旁观者,他只是在扮演一个笃信的理想主义者。从这部片倒是可以看出比利奥古斯特为何后来到中国拍片,细腻的家常是这部电影最好的部分,特别是早就看到结局的婆婆与丈母娘两个人物,北欧风光无限好只是加分项,导演的巅峰还是《征服者佩尔》。 |
|
Bergman编剧、August第二部金棕榈。看了4集的TV剧版本,真是漫长的婚约。女主角太老了吧,哪里像是少女? |
|
比利·奥古斯特早年瑞典学习摄影,深受伯格曼的影响,善于将人性置于环境中进行敏锐体察。有趣的是他拍摄《善意的背叛》的过程中,与片中的女主演潘妮拉·奥古斯特坠入爱河,并结为夫妻。两人一边凝视着矛盾频发的婚姻,一边又要选择婚姻巩固生活,这么看爱情好像是向婚姻生活妥协的调和剂。 |
|
伯格曼父母故事拍成波澜壮阔的史诗,但又远比不上伯格曼的哲学深思,算是一个完整好看的门不当户不对故事。 |
|
2011.06.19生活的现实性再次强调了匹配的重要性,相当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价值观,生活目标...性格 |
|
@UME新天地 四季变换爱情纠葛,情绪非常非常地到位 |
|
英格玛伯格曼编剧,原型是其父母的爱情和婚姻故事,一定程度折射出了他对爱情、婚姻、家庭和宗教的复杂态度,伯格曼的父母分属不同阶层,前半段是两人跨越藩篱走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婚后父亲期待以苦修的方式获得上帝的祝福,而母亲放不下她的中产生活,后半段是讲述父母感情纠葛和挣扎的婚姻故事,摄影非常漂亮,既有上个世纪初的时代风貌,也有不同时节的北欧美景,所有的内容在比利奥古斯特的掌镜之下都得到了完美呈现。 |
|
看起来仿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苦恋故事。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在这世上独一无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父母、子女、兄妹、夫妻等等。沟通与交流,其实并不容易。个体与个体之间不断地磨合,牺牲个性去成全彼此。曾经以为的海枯石烂、永失吾爱,最终发现,生活还是要继续。 |
|
女性意识——追求爱,勇敢爱,爱他,亦能反抗他,离开他。 |
|
十年前看的VCD,现在竟然还没出DVD。这导演两部获得金棕榈。 |
|
灼热的爱慕,终究还是要靠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来维持,一个博爱一个偏爱,这样的感情最后沦为了无止境的角力和妥协。电影很好,画面和音乐都很美,3小时完全不觉漫长。最记得安娜的一句话,爱这件事,必要你握着我的手,把我从悲伤里拉出来,我们才能一起体会。 |
|
喜欢的段落太多了:
未婚妻来找女主那段,“他需要一个喜欢的人来避免憎恨自己”,这句话让我对他们感情的理解直接产生质的飞跃,无非是自我向对象的投射以求得短暂的喘息,从这个出发点建立的感情就应该迎来这样的后果;
女主父亲去世那段,“无觉知地活在父爱下,除非它困扰到我”,女主母亲通过与有卑劣行为的男主见面了解女儿,一些细腻写实的亲子关系;
自杀男“即便会带来卫生问题也没有理由为自己的死亡道歉,没有任何理由为生活道歉”,年长者在荒野中渴望青春与美丽,年轻的烦恼于准备好的幸福,安于世界尽头的自在。
此外还多,男主是温和点的ppd,虽然有家暴倾向,但他有一双梅诗金式的眼睛。 |
|
伯格曼好会写 精致准确复杂又真实//在一定程度上 他无情瓦解了家庭生活可能带来的幸福感 更直接地剥离了婚姻在人能所直接体验到的幸福感中的必要性 人本身的局限性如此之大似乎根本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 |
|
充满个性的灵魂又怎么可能因为进入婚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呢
一部很好的“婚前必看影单” |
|
最后父亲在失去母亲和孩子后深陷痛苦,最终接受了斯德哥尔摩的宫廷职位,这是父亲最大的妥协,只为换回爱情和亲情,两人在长椅上的对话和深情静默而炙热,就像《婚姻生活》里离婚后的夫妻两人重回热恋期一样,离别才能诞生爱情。 |
|
伯格曼的本子,很长的合拍片,亨利与安娜艰难走到一起,安娜任性爱虚荣,而亨利孤僻偏执,宁愿将情感倾泻于不讨好的教区,播撒神的恩惠的同时,夫妻之间互相扶持,但矛盾冲突不断,长距离的忍耐终归爆发,妥协的和好构成了无声的背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