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田龙平还真是无法工作的体质啊,我本来十分惊讶于他竟然能演建筑工人,后面果然,从头到尾拢共搬了两袋水泥,然后就在工地上猝死了!你看看人家瑛太,每天搬完砖还有体力打乒乓球呢…… |
|
“房租65000,叙利亚,恐怖主义,瓦斯费,电话费,地震…想见你。”生活那么琐碎,充满沮丧和无意义,但我很想见你。 |
|
风吹起头发的一瞬间我只注意到池松壮亮的发际线 |
|
上座几乎全满。结束出完字幕大家一起鼓掌。片子切口不大,若一味期待大时代背景下的宏大叙事,或许嫌它小情小调,好在它难得真挚,细节写得真走心啊,把渺小个体的生死困窘、孤独与联结讲得暖人肺腑。同为都市畸零人,如同质数在寻找另一个质数。爱这个词说出来会满口血腥,那不如就说:“我也一样”。 |
|
东京的月亮才不是蓝色的类、、、明晃晃的 亮黄色的 我不知道抬头看过了多少次、、东京也没有奇迹 冷漠 和相遇、、活着也并不需要勇气、、情感来自内心的空洞和浑浊 而电影永远都是骗人的 |
|
爱一个人,就是与她找到遥远的相似性。没人在意天空的飞艇,恰好你我同时抬头;偌大的流动都市,夜空中的蓝色将你我包裹。童年时脖颈上的小伤口,却是日后脑梗塞的真凶;发一则愿我被爱的短讯,悄然藏匿着真心。腋下出汗了我很在意,凉子在街头歌唱证明自己活着。想把一个人温柔地杀死,那是我的爱情。 |
|
去年日本评奖中呼声最高的电影,题目是一诗句,据说剧本是改编自诗歌。普普通通的城市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所谓凡夫琐事,却写出了人生哲理、诗意,也就是高晓松歌词里说的“苟且”与“诗和远方”。这可能就是这部貌似平淡无奇的影片的高明之处。我们的年轻电影人的文艺片应该好好学学它。 |
|
烟头的火苗变成城市的灯火,星球转动,世间冷漠,灯火闪烁,孤独的人照旧寂寞。慎二和美香是陨落的碎片,坠落的水滴,在地球的表面异类相拥。匆忙冰冷的世界和庸碌世俗的人不懂。当他们走在一起,时间才能慢下来,深蓝的夜空缓慢发白。遇见同样的人,相似的灵魂,只有自己才知道这种感觉多么令人感动。 |
|
剪切可谓炫技,开头神似池松壮亮的马拉松广告。情绪碎片洒满了从新宿到涩谷的东京街头。与死亡同行的男女主人公,双线并进,产生摩擦火花,最终艰难地选择了相信:明天会更好。又一部典型的后311电影,松田龙平领了十分丰盛美味的盒饭。 |
|
我喜欢所有活着、死去、到死之前都活着的人,我喜欢没有黑夜只有无限孤独无限温柔的蓝色的东京,因为如此不可能的恋爱才能发生、不可能的梦想才能出现。東京に会いたい。東京頑張れ。 |
|
全世界底层人民丧起来都一样。 |
|
这是一部讲述死亡与爱情的片子,我躺在座椅上,看电影出神,忽然手机里收到一封遗书,我哭着跑出影院给他电话,他还没有跳下去,我们一起聊爱情,我回去发现包包不见了,后来发现朋友帮我拿到第一排,我第一排狂哭,导演和演员看着我。在片场门口聊天,我说我们都像导演。真疯狂啊,喝醉了。 |
|
一部非常作者化的电影,不用情节主导故事,而是用情绪,写意的画面色彩和声音处理都在为写意服务,没有动作性的对白和场景,更多的是一种日常丧的状态,最后是两个孤独灵魂的碰撞。它让你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诗与远方就像海市蜃楼,唯有眼前的苟且才是真的,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苟且里活出诗意。 |
|
本子写得太好了,剪辑飞得很,全员演技在线。全片感情极淡又极浓烈,后311时代东京爱情故事,从中产视角拍底层故事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这样了。导演和男主到场算是最大的惊喜。感恩2017年能看到这样一部片子。“都交给我吧,让我分担你一半的苦难。” |
|
1.我是个肤浅的人,光是片名就想给5星,看完减1星;2.哪里看得见什么希望啊,只是两个丧的人,志同道合走在了一起。 |
|
致郁系电影,失落的情绪像一张灰色网,笼罩着每一个无力回天的人,丧得无力,丧得颓唐,丧得无依无靠,不敢信任爱情,不敢相信幸福,丧得随时可以悄无声息地死去,幸好,结尾给出了一点点小光亮,石桥静河和池松壮亮两张方脸,挺有夫妻相的,下一次可以再合作。 |
|
东京的两个低端人口的爱情故事。女主永远板着臭脸,别人讨厌什么就说什么,以此来抵御这个世界的靠近,结果男主只是给她买了个1200日元的发卡,就跟小朋友一样拉着男主的背包不放手。强壮的工友突然死去,以为随时会死却一直没挂的工友说:断气之前会一直活着的。 |
|
属于东京(或一切大城市) 属于青年(一部分青年)的苦役列车 它给我的感受 和坐在行驶于高架的汽车里看两边的楼房亮着灯是接近的 浩大又无力 好奇又悲观 最后在城市氛围里迷失自己 影像很动人 烟头的红光渐渐变成夜晚的霓虹 片尾的希望我是不信的 日本人总喜欢对着不知何物的东西喊加油 |
|
来看松田龙平,松田龙平成了面前烧香的一张照片。来看市川实日子,市川实日子成了面前烧香的一张照片。这片太气人了,再喜欢也不给打分了。 |
|
是不是现在只有日本还在拍这种没有情节的片子呢 |
|
诗歌的存在仅是为了印证孤独的程度,其实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恋爱;石井裕也献给东京的抒情摇滚乐,与每段故事背后的灯红酒绿产生一份倦态的共鸣,身份变换下的不期而遇似是这蓝色夜空下最值得回味的玩笑,不过不要紧,反正很快就忘记了;爱与爱过的时态悖论,在缓慢的节奏张弛下终是失了焦,涣散成沙。 |
|
表达欲强但是掌控力差导致了不伦不类。 |
|
构图和调色有想法,但影片的文学气息太浓了,在转化为日常影像的过程中遭遇极大障碍,导致人物絮絮叨叨胡乱抒情,呈现出一种自怜自艾的高境界。 |
|
看的时候老是想抽烟,池松壮亮真的很帅 |
|
最好看的原来是电影的名字 |
|
HKIFF2017 不愧诗集改编,果然空洞无物。另外没能预计到是纯爱也是个失误,期待度本应更低。各位实验的不实验的导演,求别再拿童年死妈说事儿,或者至少换换角度。 另外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就与众不同了,并不知道漏了多少其他人都看到了的东西。 |
|
抱歉这个X装得我难以下咽。即便卡司和音乐能够让我觉得这不是一部难看的电影,但绝对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
|
主角们的生活质量像片中所有的食物一样,冰冷成批量的油炸鸡肉食品,塑料包装,微波炉加热,大家都在吃这种东西,过这样的生活,现代大都市里普通蚂蚁的爱情。 |
|
爱情可能并不能把我们变得更好,但是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极限,内心深处也就甘心了,那就建设一个小生活。这也是让人有点伤感、但是可能在某个历史阶段普遍存在的状况。石井导演返璞归真之作。 |
|
抱着《咖啡时光》《春风沉醉的夜晚》的预期,然而这部连看下去都很困难。演员表现和对城市气质的捕捉根本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男女主角像是台词木偶一样没有灵魂(而更可怕的是台词本身写得也并不好,特别浅表做作,石桥静河的尤其),里面最有共鸣的角色居然是那个被隔壁爬梯吵到愤怒捶墙的邻居。 |
|
只能在有限的人生经历的延长线上,去想像的另一种孤独和绝望的电影。大都市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看得心情压抑五味陈杂~结尾绝望尽头的希望,感觉稀薄又无力。有点说教,减分。3.5 |
|
认真地躁动,颓废,然后恋爱。看完之后,感叹中国青年导演中,竟鲜有敢于刻画都市氛围的创作者。 |
|
随口就说死亡的人最在意死亡,不相信爱情的人遇到了最恰如其分的浪漫。喜欢,电影中的对话总能令人会心一笑。 |
|
#2017SIFF# 感觉柏林也得是个主竞赛水平啊,虽说最后鸡汤了而且矫情得要死要死的,但是视听做的蛮有新意的--说起来我很烦「编舟记」但是这部导演完全脱胎换骨啊,不少地方很有自主映画的范儿。对原作“死亡系”的诗歌好感兴趣啥时候有翻译嘞?女主角好棒。不少地方想起「恋人们」。 |
|
全程都有一种「我为什么要看石桥静河和池松壮亮谈恋爱我根本不care啊」的感觉。 |
|
真心觉得是旬报第一的水准啊。诗歌改编电影本来就很少见,而且还疯狂分屏半屏动画致敬慢镜旋镜长曝光舞台光声画错位对位……用各种各样的意象和手法制造不可能的体验和组合,虽然还是生与恋爱与希望,但更多了些末世狂欢的腐败质感。从前两部作品发展到这里,石井裕也的转变相当惊人! |
|
当代日本人的心理只有亲历了这个城市的氛围才能够感同身受,尤其是这次去东京,经历了一次地震预警以及四级地震,在那时我真的理解到了日本的一些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因为那些光影还有声音都是有血有肉的,几处视听的手法一点也不令人讨厌。池松壮亮将来会是影帝吧,演得越来越好了。 |
|
“如果说死亡是不幸的话,那么你连活着都做不到。”即便如此,还是丧气,孤寂,美丽地继续活下去吧,如果对方是你,如果你就是所有终极的意义。 |
|
#SIFF#蓝月亮之下东京散步的人群,各自葆有的秘密和伤痛,明天不会好,日本已完蛋,代入任何一个孤独的大都市都能觅到共情;「看到一半」的视野画幅决定压抑凄冷的基调,在这个世界行将腐烂之前,幸好有另一半的你,那个无论何时不经意就涌上心头的人;节奏徐缓,略沉闷。 |
|
的确是诗歌改变,如果有的电影是小说,那么本片是诗无疑。电影最好的就是片名了吧。可是观众像日本人一样zuo,要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却不喜欢这片犹豫蓝。#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
导演竟然变得如此魔性,入戏不能 |
|
爱上城市的那一刻感觉就像自杀。
说出爱这个字时嘴里不会有血腥味吗。
唱加油的路边女生蹿上了车身广告,突然很心疼火花中那位回乡下的歌手。。。。 |
|
各方面都差一口气。不少诗意像是强行拗出来的,对现代都市人的孤独、空虚与冷漠的展露不够深入,风格化影像的尝试也浅尝辄止。| 说爱这个词,不觉得嘴里有血腥味吗?(7.0/10) |
|
会いたい、就算将来有受伤的可能,但还是想见你啊。 |
|
爱一个人就要马上飞奔到她身边。早上起来就说早上好,活着就要努力活到死。 |
|
特别感动。没想到石井的新片走了实验风格。有很多钻进心里的moments;cast也好,池松hold得住丰富层次,女主有合适的气场,龙平有persona和设定的反差...诗集改编,感觉导演从影像语言和男女主的语言,两套系统互相增强着探索,加上纯熟的执导,达到了难得的实验与叙事完美结合。 |
|
心形怎么画?同一个原点,你从左边,我从右边,各自蔓延,又互为镜像的缱绻,你懂我的喜怒哀乐,我懂你的苦辣酸甜,你说缘分妙不可言,我说命运注定相见,一体两面,兜兜转转,回到终点。 |
|
你可以轻易沉溺到黑暗的最底部,谁想到奇迹竟也随处可见。 |
|
活在世上,求来了有人爱我。我越来越喜欢日本电影了,生活的气息和无奈的小生活。日本是中国的未来,东京的此刻映照上海的明天。现代化的孤独地狱,便当的精细分工,数字化的孤独终老。那么多细琐,居然能被拍出来。我是怪人,我也想,谈恋爱。不如这回也找个怪人来谈? |
|
太惨了。象征符号大集合,男主被账单埋起来的脸,暗恋便利店少女的穷困大叔腰肌劳损也要干活,第一次路过街头卖唱听“加油吧”大家还很有冲劲,第二次已经过劳死挂掉一个,还有日常性的地铁停运--因为有人自杀。要说日本的这个无产阶级下水道景观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