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哪一天,这不可能靠感觉获知,这得靠持续的记录,如果你不能持续记录,那么混乱将会随之而来。其实我们就像那只猴子,或者那只树杈上的鸽子,我们在努力的靠一系列的生活经历试图去感知些什么,但不把这些感知标记出来了,我们依旧什么经验都没有得到,我们依旧是那只猴子,生活依旧百无聊赖。 |
|
枝寒雀静幽默冷,虚生浪死孤独人。 |
|
他真的就是把同一部电影拍了三遍 |
|
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很像画作,一镜一景的手法直接借鉴了抓取瞬间事件的古典油画:艺术是相通性的。简洁、呆滞、麻木,每个人都在压抑的过这一生。相比之下相比之下瘦削白皙的国王勾搭勾搭酒保小哥的那段真是意外的亮了... |
|
完全就是欧洲人笑点所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全场笑抽,荒诞又可爱,起初不是特别习惯,事后越回想越觉得有趣,恶搞国歌那段和骑马入小酒馆都是神来之笔,两个卖小玩具的也是逗比极了。三星半。 |
|
比起內容,全场观众笑点那么低且一致更让我觉得可怕。固定镜头纵然好,我却不需要有人用一样的方式一遍遍说人生很操蛋 @HKIFF |
|
你自己的生活无趣,又怎么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有趣?圣洁而孤独的一生。 |
|
根本就是贝克特!透明坚硬的质地,被放大后拥有生命。电影在比喻里、在画面相接的画面里、不在时间里。小酒馆之歌真好听。 |
|
打破叙事的时空束缚,罗伊·安德森比韦斯·安德森还要怪咖。将装置艺术原理运用到电影里,独具实验性。观感不闷,幽默笑料很多,想象力奇特,有可看性很高的固定长镜头。可惜探讨更多停留在现象上,面广但浅。 |
|
导演采取了舞台形式的固定景别,每个场景都是静态与滑稽的,就像人类行为的小短剧,所有的参与者都面无表情,笑点很奇怪。后半段主题逐渐拔高,尤以结尾的“杀戮”作为收尾。人生是一出喜剧,却要在这样一个荒谬的世界生存,活成了悲剧。缺点是有点像小品表演而非电影。 |
|
嘲讽生命虚空、生活困窘、生存之绝望,超现实手法是永恒利器。贵族老爷太太列队旁观旋转烤炉BBQ自身同类;实验室电击架上吱哇乱叫、挣扎弹腾的猴子,跟一旁冷漠打电话的科学家,都是【智人】呢;清晨街头关于星期三星期四煞有介事的哲学讨论…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不思考,上帝就不发笑了么? |
|
罗伊·安德森的老调重弹,荒诞大舞台。数了十几个镜头,后来发现没啥必要。第三次死亡,“我要那杯啤酒”,笑了。笑点很冷,很奇怪。中间段落开始,故事浮现出来,置推销员于窘困尴尬的人生状态。而在酒吧老头处或者画外歌曲里,又会有忧伤的东西飘来。但更多的,还是无法描述的莫名和离奇 |
|
咸猪手舞蹈女教师,上台朗诵诗歌的小女孩,和免费赠送的生啤与鲜虾三明治。旁观的人,当痛苦还遥不可及,都足以故作逍遥。 |
|
鸽子在树上反思存在的意义,人类在荒谬的世界中活成了悲剧。虚生浪死孤独人,枝寒雀静幽默冷。 |
|
资料馆2016.1.2.7:15pm 管理员以明早还有人要上早班为名,阻断的音乐、恳求原谅和对正当性的思考(突破分隔房间的努力)。观众置身于荒诞而日常的行动中,却始终与之有不可逾越的距离,只能坐在电影搭建的树枝上思考影片与自身。 |
|
#18SIFF 看前觉得名字译的灵看后才知辜负了导演的幽默感,一只在树叉上思考存在的鸽子其实它是因为没有钱…还是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说的…导演把现代人现代社会的荒诞可笑孤独迷茫漠然等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触及的症状用近乎舞台剧的效果表现的精辟犀利,一如这部电影本身。还有导演与观众的互动太有意思了服了 |
|
每个角色都像被把玩的人偶,一言一行组成了某种不可推辞的仪式。他们演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看他们演。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它贴上装逼的标签,却也不得不承认这逼装得太有特色,以至于无从复制;可以根本没有看懂,却会不由自主地享受。真是一部奇怪的东西。 |
|
7/10。停尸房一样病恹恹的人和他们的无意义行为,安排在错落纵深的空间里互动对话,镜头角落被群像填满;抽离背景与现实,人物成为某种情绪意识的符号;布满喇叭的巨大管筒外点火放音乐,生活化场景以及没有逻辑关系的剪辑拼贴出一场流动盛宴;但我无法欣赏这种论调高深莫测却完全不会叙述故事的表达。 @2015-06-25 00:21:59 |
|
@电博;没有想像中惊艳,周围不明所以的笑点让人无语;冷幽默遍布,荒诞感十足,一如既往其典型风格,不是我的菜,有佳句而无佳章;国王出征一段最好。 |
|
排得极其讲究,说是黑色幽默,后半场已经没有人笑得出来了。荒诞太真实,最终是对人类生活的无意义的彻底否地。唯一的温暖是两个零余者抵抗孤独的友谊。结尾处说人失去日常生活时间的轨迹,就是混乱的深渊。人只有遵循一天又一天无意义的轨迹,才能活下去,不知道活下去向着什么。荒诞太真实太冷啊! |
|
减一维是油画,增一维是戏剧。 |
|
就像莫兰迪对静物的持久专注一样,罗伊·安德森关注着现代人的虚无感和失落感。时间是一个整体,过去和现在需要融合在一起,时间点是均匀散布在时间里的,同时发生的事情可以不在同一个时间里,这种幻觉与梦境接近。死亡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即便它是可怕的、沉重的事实,一旦它是无选择的,就变得轻浮。 |
|
装置,穿越,荒诞,奇幻,冷感,冷幽默,广角,一镜一景,鸽子在树上思考存在的意义。 |
|
39个固定镜头下的人类生活场景在导演看来大概就是枝头上栖息的鸽子用来思考自身存在性的所有素材吧。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的打破手法实为亮眼,私人最爱国王进酒吧的一段,起承转合恰到好处。哲学意义在如此简单如同戏剧舞台【脸涂白粉,无近景等】的电影技法下却埋得有点浅显,有点力不从心了。 |
|
瑞典版《萬萬沒想到》!大家看了就知道了,我絕對沒有在騙人,感覺三大電影節完蛋了 with Anana |
|
应该算低于预期,土黄色成为这部的主色调,空间也被分割的有些细碎,视觉震撼要弱于前两部。从场面调度上来说,酒馆那场很厉害,但感觉实现难度并没有超过《活着的人》火车那场。 |
|
导演把瑞典的阳光美女和帅哥都藏起来了吧。找到的都是衰微的,乏味的,衰老的,濒临死亡的。跳舞帅哥和调戏她的胖胖的舞蹈教师生下的孩子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年轻形象。色彩都很压抑,无论是建筑,内饰,还是服饰。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人生的无意义重复,循环,死寂,无趣? |
|
影片继承了导演一贯的执导风格,诗意,阴郁,黑色幽默又充满哲学思辨 |
|
想象力绝顶!时代混搭的段落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而且竟然是用来求爱。。。笑疯了。。。但总体比前作要阴郁些,“每个人都没有好结局”。真的跟其他所有看过的片子都不一样,这感觉太刺激了。 |
|
分三次看完的,一部真的真的,真的很需要耐心的电影……………… |
|
#BIEFF5#竟然是个喜剧!虽然瑞典语发音加法语和罗语字幕看的半懂不懂的,但是笑点还是蛮多。最妙的东西自然是富于创意的形式感,固定长镜头和美妙至极的色彩。叙事结构则隐约有点database的意思,时空观也甚为独特。很久没看过这么有原创性的东西了! |
|
奇异、荒诞、冷峻、幽默、疏离,太好了! |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瑞典松本人志! |
|
人生很无趣,人生很操蛋,人生很没有意义,用一个个片段和固定镜头,上演一出出舞台剧,而且讲述着同样的主题。对不起啊,电影和想要阐述的意义一样操蛋。 |
|
結果是卡爾(查理)十二世右手指尖點在吧檯年輕男服務生的左手指尖這段,看得最開心。 不知「聽到你過得很好,我很高興。」是不是瑞典常用客氣虛話。 「我們有權為了自己的歡愉而利用別人嗎?」 實驗室猴子與悶燒非洲人這兩段超不舒服。 畫面布景美。平面畫面創造出層層疊疊景深,相當有趣。 |
|
灰黯的色调,灰黯的生活,灰黯的笑点,灰黯的世界。只剩下那只鸽子还在认真思考人生意义。 8.0分★★★★ |
|
从最初的全场捧腹到结尾的鸦雀无声,看完许久之后仍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利用别人来获取快乐对吗”?彼此间交换,购买,抢夺或窃取快乐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全部意义,所以“听说你过得好我很开心”,而难过和愤怒则是动摇人类存在根本的严峻问题?在人性三部曲的最后一章,血色正从人们的脸上褪去。 |
|
才发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从一个片段跳跃到另外一个片段。中间那些空白和沉睡,是冰冷的沉默与思索。 |
|
无聊,一幅幅插画的拼接 |
|
当时看的第一部罗伊安德森… 源于和同学互找没趣 各自说一部你最看不下去的当代电影 而且还要是获过国际大奖的…他说的这部 至今还记得 |
|
不喜欢这调调 |
|
8/10。意料之外的幽默。港台译名侧重思考,内地译名侧重沉默,有时候我们连思考的自由都没有。脸被涂白的人们,饥渴的舞蹈老师,酒吧群吻,国王与美男,电击猴子,焚烧囚犯的桶。卖小玩意的两个男人在等待戈多。应该是把拼图电影做到了极致。 |
|
一只坐在树杈上思考存在的鸽子,一撮置于舞台内演绎人生的行者。 |
|
冬夜,熬过3点,烘火喝奶茶,在友人家无言观看。 |
|
今天到底是不是星期三还是星期四——文学的片名,其实電影开始就点题了,依然是导演的独特风格叙事语言:看似每一个镜头都可入画般的宁静和透彻。思考吧,开始的画面和電影中间一个智障儿童的朗读。 |
|
乍看构图这么传统凭啥敢用定景!到了跳舞那幕才发现是在玩纵深。荒诞错位夸张在镜头冷峻不屑的注视下展开,厌世恶人的目光对喜乐进行着无差别的讽刺挖苦。到最后,观众习惯了固定像机、单一视角、哑剧风格,忘记了画外世界,忽就发现那摄像机岿然不动,便将世间一切尽收眼底。艺术成了全知全能的神。 |
|
好像大家都活得很丧。
没钱付酒款,就献个吻吧。
终身未婚的卡尔十二世皇帝是个喜欢年轻男子的基佬,视线里不许有女人出现,额。
我这一辈子都很贪婪,所以不快乐。
经济衰退,一只鸽子停在树上,思考自己没有钱的事。
一对破产的中年男子,推销吸血鬼牙齿。
打哈欠的实验猴子。 |
|
BJIFF2015第五场。打破了线性叙事,以片段化的形式呈现故事,每个片段都用固定长镜头拍摄,其制造出一种和本片很相符的气氛。总感觉罗伊·安德森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他镜头下的人物都非常的消极,还有点滑稽,但现实亦如此,借着重复的台词,电影用这种无聊的方式阐述人类的生活,似乎就在讲我们。 |
|
人间标本,与寒雀互相注视,公演大好的木偶戏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