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时不断想起杰出公民和荒蛮故事,可能都是自带丧气的黑色幽默吧,全场观众包括我从头笑到尾,开怀但又有点心酸。这部虽没太多社会批判深度、纠结在私人恩仇上,但胜在对一个普通男人中年危机的刻画:失业、孕育、夫妻关系、尊严维护,死要面子活受罪。台词太好,表演太棒,编导演又是一个人,厉害了! |
|
虽然整体刻意感太重,但雪景自杀和城市广场疯狂老鼠场景配合古典配乐真的是笑果绝伦。最大的问题我觉得在于妻子角色没有立起来,就是不像一个真实的女人;丈夫再荒谬都有真实感,妻子却总让我觉得莫名其妙,似乎也没感到是有尊重的距离感… |
|
这种情节松散的脱线喜剧,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聊。我宁愿看到一部手法有趣的烂片,也不想看到这种平庸的无聊。这种缺少生活细节和想象力的剧本写作,写出来的中年危机就像一个年轻编剧纯凭想象力的意淫,一个就是个没有生活经验的人写的,没有生活质感,故事写的既无聊又虚假。 |
|
剧本还算精巧,前半段比较无聊,当所有人物都出场并建立联系之后,一切才开始变得有趣,他们都很好地服务于男主角人物形象的构建,这样一个尖酸刻薄却又胆小懦弱、有仇必报有话却不敢说的中年男人既可笑又可恨最后竟然又显得有些可爱,古典式的管弦音乐对于讽刺效果起到了不小的加成作用。(65) |
|
3.5 花招繁多、处理微妙的中年危机片,荒诞冷幽默喜感十足,好几场戏的梗耍得特别喜欢。可惜收尾还是落俗鸡汤了,不然差点能挤进年度新片二十佳。怪才乔瑟夫·哈德自编自导自演,最厉害的还是演,上影节以来最喜欢的两个表演之一。个人觉得比《托尼·厄德曼》好(就是这么坏品味)。 |
|
忽然失业的中年音乐评论家展开对上司的系列报复,也因妻子的生育愿望而卷入家庭纠葛。影片延续了奥地利喜剧的乡土性传统,充满简洁幽默,逐渐在多层次的角色间建立关联,展现奥地利中层阶级对个人失灵和社会地位下降的恐惧,以职场和私生活中的持续误解和不解表现交流障碍,古典音乐和摄影为影片增色。 |
|
如果说《猜火车2》是2B中年的中年危机,这部就是普通中年的中年危机。中年危机,刻不容缓。 |
|
“2017欧盟电影展”11.24百美汇 |
|
失业而致的中年危机,无序的生活下带来一次自我放逐 |
|
怪诞的喜剧故事,城市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新玩法。[B-] |
|
有点浅 |
|
事实证明豆瓣大多数影评人和男主角一样,最擅长的就是躲在背后谩骂,真被扇脸了也能唾口口水,还有脱光了自杀的觉悟,真有红人做过吧?恩,仅限于此。 |
|
排卵时出现,留下不能前进的精子。黎明前离开,留下无法使用的砖头。精子不能造人,砖头无法盖楼。小火车凑够七个人才能行走,威士忌不会催吐时才能自杀。疯狂打地鼠过山车,在游乐园释放压力,在游泳池完成报复,困在半路的中年生活,既动弹不得,又无处求生。多少伴侣即使语言相同,却一直没法说通。 |
|
笑点在哪????鼻涕虫 |
|
宇宙中冥冥之数待人如顽童,不知何故却倍感愤怒的常人便开始寻找稀奇古怪的发泄点,每个人都不满于周遭与彼此的关系,最后什么都没有解决却也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也许能够看透这点生活就会过得很安心。 |
|
soso |
|
挺有趣的,就是感觉到后来人物们的关系太近有点削弱主题。 |
|
其实故事本身挺无聊的。隐喻很多,我解读不好,可以看下面的评论。但在今时今日,对于我来说看一部中年危机的片子还是挺有意义的,里面的很多小情节看了真是觉得日了狗了。其实男主只是想弄清他的人生到底出了什么岔子,是从哪出的岔子。恐怕这问题,他自己很难回答吧。 |
|
怪诞的黑色喜剧,表现中年危机的种种症状,笨拙、尴尬,令人忍俊不禁~ |
|
奥地利德语电影,人类社会无聊狗血生活日常!
剧情,102分钟版本,70分中规中矩作品,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观看,满15岁、18岁以下未成年人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
|
这次竟然看了两部Georg Friedrich 他演技哪有本片编导演好啦?! @SIFF |
|
自编自导自演。胜在台词跟情节的幽默感。男女中年危机,文艺评论是脆弱的职业。结尾像是没得选了妥协一下,“火鸟”再生主题放那里并没有释放感。GAY戏很有爱有趣。 |
|
勉强及格。怪鸡治愈片。中年男主失业,蜜獾一样揪着机会就报复上司;老婆想辙怀孕,也给自己找点异性甜点。这片里有三对情侣,另两对是一中产一底层,主角两口子嵌在中间,透露出阶层滑落的危险。那个“疯狂老鼠”型游乐器大连以前也有。这片子跟《颠父人生》手段相近,一种听天由命但又挣扎的无奈丧气 |
|
#SIFF# Josef Hader自编自导自演的现实主义荒诞剧。笑料的分寸掌握得很好~ |
|
自编自导自演自黑6 中年危机题材当然不缺失序与狼狈,好在处理得简洁冷静而不乏零星黑幽。趾高气昂dis布五流行化始,游乐场苦中作乐贝七四酒神忿fff,涅磐火鸟finale作终,一转回落戏谑高光雪场:维瓦尔12首三重奏鸣曲中颇为流行的最后一支。 |
|
一听就是维瓦尔弟 |
|
没有反转,看完很压抑,不太建议看,似乎是很多人真实写照,只不过别国的事情有些差距。男主40岁失业,和老婆多年没有孩子,努力过但也失败。后心态不好用小刀划车和划别人车棚,并在老板家房子窗户涂鸦,半夜去老板家把监控都砸了被拘,放出来后学开枪买枪。老婆不知道男主失业,在做心理咨询工作时遇到了老板的男朋友并说他俩分手几月,后老板也来咨询并决定给她工作。女主还和邻居大学生暧昧,还有这个老板男朋友暧昧,真是渴望生孩子心切。男主后去找到了老板要开枪打死他,但走火,枪仍了出去,后被老板一顿打,去荒山上决定自杀,用酒和安眠药,但估计药效不足,后来2人,他开车逃跑,在雨中遇到老婆,说出自己可能要死了,结束。 |
|
复仇式中年危机,所谓刻薄只是为了掩饰从小到大只会朝人吐口水这一招。 |
|
中老年文青的落魄生活,这种题材简直不能更爱。知天命的乐评人被炒,理由是看他专栏的人基本都死了。一个乏味的时代,乏味到还不如打地鼠和蒸汽小火车。处处透露着隐喻,无力也好命运也罢,欧洲已然腐朽,就像他们怎么做爱也生不出孩子那般没有未来。 |
|
摄影、配乐的精致背后,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空洞故事。失业、同志、移民元素胡乱拼贴,温情脉脉的底层不过是中产阶级对社会冷暖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年失意生活与电视中的狂乱现实组成一幅陈腐的“当代欧洲形象”,拿起枪的前乐评人,也最终在假模假式的黑色幽默中变成了最不值得令人同情的小丑。 |
|
剧本可圈可点,花样频出。在中年危机的母题下,延伸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内心投射,拍得轻巧聪明,四两拨千金。 |
|
年过50却遭公司开除,他买来手枪准备找领导报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5411s7um |
|
只看了一部分,但已足够知道结局 |
|
这才是奥匈(德)写实吧,太悲催有木有。 |
|
3.5。中年危机+黑色幽默+古典乐。 |
|
黑色幽默真是从头笑到尾。男主又怂又诀别又孩子气的复仇方式,总觉得看到了无药可救的自己。今天初看两部欧盟节的片子,竟然都和音乐有关,连看两部感觉补了一堂古典音乐的大课,电子乐的风格也处处是北欧电子音乐人自然而然的天赋。北欧片子总是极度平静下,无数暗流涌动。 |
|
小荒诞。 |
|
特别多笑点,笑过后都是淡淡的无力和悲哀。没有一句悲哀的台词,偏让人笑到最后忍不住觉得难过,觉得心疼得慌。落幕之后掌声一片,真是拍得太好。The dinner编剧够绝,制造了那么激烈的冲突,而wilde maus编剧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相比之下,正面太过激烈冲突就落了下乘。维也纳口音的德语好可爱。 |
|
烟酒糖茶/咖啡都没用。要来点drama |
|
无聊的小精致 主角真是令人讨厌啊 |
|
讲的是中年危机,配乐和色调不错 |
|
講解中年危机的評論家,不僅失業還有婚姻危機,壓力無法宣洩又不願意溝通,只好找老闆發洩和無理取鬧,但是最終一事無成,而且連自殺都死不了,終於回去面對妻子,讓這場鬧劇結束,整體是黑色喜劇節奏快速,前面很符合現實,可惜中間亂了套,讓很多角色後面的劇情給矇混過去,導致最後收尾後勁不足 |
|
一个毒舌的媒体乐评人在50岁的年纪不幸失业,且无法成就年轻妻子的造人梦想。成了没人待见的”丧家狗”。踯躅彷徨在冬日的街头,一腔怨恨都指向开除他的老板,迷失在一次又一次的报复老板的失败中。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没了事业,没了家庭,没了朋友,也没了希望孤魂野鬼。 |
|
还以为能狂哪儿去呢,整半天是个讲夫妻关系和两性沟通的故事,裤子都脱了给我看这个? |
|
夹杂着文化冲突的狗屁玩意儿 |
|
柏林电影节最佳喜剧。虽立意没有很深刻,但是细致入微的刻画了一对中年危机的夫妇各自寻找解决办法,从分歧到重爱的过程。画面美,镜头棒。 |
|
就这还提名。我也是醉了。可自编自导自演也是厉害。 |
|
深井冰啊 到底为了什么 雪景很美 泳池里的鱼很吓人 |
|
古典配樂真有喜劇效果呢 |
|
不好看 ,狭隘 ,还把这点儿东西拍成电影自恋 ,No Point。一星给笑点。建议不要看,浪费时间。 |